放射治療是利用放射線殺滅腫瘤細胞的一種治療方法,是目前治療腫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一提到放射線,大家就不免心生恐懼。一些人們耳熟能詳的核事故,如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原子彈給日本廣島和長崎帶來的巨大破壞,還有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泄漏事故造成的危害,都給人們帶來了不小的心理陰影,以致有些人談“核”色變,生怕受到射線的影響。即使是接受放療,也是心驚膽戰(zhàn)。
放射線是如何產生的
臨床上實施放療,主要依賴產生放射線的裝置。
放射線按照產生的機制,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放射源產生的射線,另一類是加速器產生的射線。前一類放療設備中儲存有放射源,人們通過控制這些射線來治療疾病。后一類設備中沒有放射源,而是利用電能產生電子,再通過磁場加速裝置,使電子獲得高能量來達到治療的要求。
帶有放射源的設備會一直產生射線,需要不間斷地監(jiān)測放射源情況以保證安全。加速器相對而言更加安全,因為只有在通電的情況下,加速器才有射線產生。
放療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嗎
任何放療設備的設計思路,都是要把射線集中于病變部位,同時最大程度地減少對正常組織的照射。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如今我們可以更精準地控制射線劑量以及射線投射面積,從而使射線在病變區(qū)域分布更均勻,同時減少對正常組織的照射?;颊呓邮芡庹丈浞暖煏r,放射線不會在其體內停留,因此也不會危害到家人。
接受內照射即在體內放置放射源的患者,其實也不用過分擔心,因為醫(yī)生會根據疾病的情況,對放射源的強度進行計算。在人體以外的空間,放射線已經衰減到很低的水平,不會對周圍的人產生不良影響。
放療會讓人非常不舒服嗎
人體接受放療、被射線穿過時是沒有任何感覺的。在放療結束一段時間后,機體才有可能出現一些反應,反應的大小與患者疾病的情況以及治療方案等有關。
有些患者體內的病灶很小,醫(yī)生制訂的放療方案非常合適,在這種情況下,不會有明顯的不適。當然,如果患者接受的是同步放化療,也就是在放療的同時還聯合進行全身化療,產生的不適感就會更明顯,因為兩種抗腫瘤治療方式的副作用會產生疊加效果。
作為在臨床應用多年的治療手段,放療是相對安全的。同時,隨著醫(yī)療技術水平的進步,很多藥物都能夠幫助減少放療的副作用,可以讓更多患者以比較舒適的方式完成治療。
質子放療能減輕副作用嗎
相對于直線加速器,質子放療可以使射線能量更集中于病灶部位,從而讓周圍正常組織受到的散射劑量更低。這在理論上可以降低放療的部分副作用。
例如,位于小腦部位的髓母細胞瘤,距離聽覺器官很近,如果選擇質子放療,聽覺器官接受的散射劑量相比一般放療更低,可以達到保護患者聽力的效果。再如,前列腺癌的病灶通常緊鄰直腸,在常規(guī)放療中,患者的直腸部位會受到散射劑量的影響,從而產生腹瀉的副作用,而如果選擇質子放療,患者的腹瀉會適度減輕。
但是,質子放療也不是萬能的。如果病變本來就位于重要器官上,如視神經,那么任何放療手段都無法很好地保護患者的視力。此外,很多放療相關副作用需要數年后才能顯現出來,因此在那些預期生存期相對較長的患者治療過程中,質子放療副作用較小的優(yōu)勢能更好地體現。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惡性腫瘤常常表現為浸潤生長,也就是腫瘤與正常組織間的邊界并不是十分清楚,即便在影像學上看似正常的組織,可能其內部也已經存在癌細胞。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過分強調質子放療對正常組織的保護作用,就有可能造成照射范圍不足,導致腫瘤復發(fā)。
考慮到目前質子放療的費用相對高昂,且在療效上與普通的光子治療類似,建議患者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理性選擇。
放療的療程為什么有長有短
患者接受放療的療程與腫瘤類型、腫瘤發(fā)生部位、患者身體情況,以及放療方案有關。
使用直線加速器進行放療,療程為4 ~ 6周。立體定向放療如使用伽馬刀、X 刀、射波刀等,一般僅需數天即可完成。
使用直線加速器最常用的治療方案是每天照射1次,每周照射5天,直至達到標準的照射劑量。完成治療一般需要4 ~ 6周的時間。也有些腫瘤患者會采用1天照射2次的治療方案,這樣治療時間就會整體縮短。
立體定向放療可以單次給予腫瘤局部很高的照射劑量,因此絕大多數患者只需要照射1~3次。立體定向放療適用于體積比較小的病灶,通常病灶直徑在3 厘米以下;體積較大且形狀不規(guī)則的病灶,更適合直線加速器放療。
放療進入臨床已有數十年的時間,放療的技術和手段在不斷進步,人們利用射線維護健康的水平也會不斷提升,這些都會為腫瘤患者帶來更多的福音。了解放療不是“吃線”,理性選擇治療方式,能幫助大家更好地戰(zhàn)勝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