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受到廣泛關注。2023年2月,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fā)布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2021—2022)》顯示,有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風險,這一比例明顯高于成年人群體。為此,筆者在一所縣域?qū)W校試行了“朋輩互助”心理委員培養(yǎng)機制,旨在選拔培訓部分學生,利用他們與同齡人同班的優(yōu)勢,為周圍的學生提供心理幫助和支持。文章主要探討了在中學實施“朋輩互助”心理委員制度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建議。
一、“朋輩互助”心理委員制度的概述
“朋輩互助”也稱“朋輩心理互助”,是指接受過半專業(yè)訓練的學生在專業(yè)輔導老師的監(jiān)督下,利用同齡人之間易于溝通、防御性低、共同點多、互助性強等優(yōu)勢,為需要幫助的學生提供心理安慰、鼓勵、勸導與支持的幫助活動。心理委員是在班級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班委成員。心理委員制度是“朋輩心理輔導”模式在我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體現(xiàn)。具體來說,這一制度是指在學校心理咨詢中心的基礎上組建學生心理委員隊伍,在班級內(nèi)設置心理委員,為學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幫助。
二、中學實施“朋輩互助”心理委員制度的重要意義
(一)有助于構(gòu)建健全的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機制
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經(jīng)歷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也尤為突出。因此,中學應建立一套完善的“學?!嗉墶獋€人”學生心理健康三級預警機制。這一機制應充分利用班級心理委員、班干部、寢室長等角色,重點關注班上學生是否有遭遇挫折、重大變故或有明顯異常表現(xiàn)等情況。通過心理委員制度和“學校—班級—個人”的三級心理預警防控機制,教師能夠盡早發(fā)現(xiàn)學生潛在的問題,關注重點個體,從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與靈活性。
(二)有助于緩解中學心理健康教師數(shù)量不足的情況
目前,盡管許多中學已經(jīng)配備了心理健康教師,但從師生比例來看,心理健康教師的數(shù)量仍然不足,尤其缺乏專職心理教師。為緩解中學心理健康教師人手不足的問題,學??梢酝ㄟ^推行“朋輩互助”心理委員制度來培養(yǎng)班級心理委員,這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教師數(shù)量的不足。此外,通過構(gòu)建“心理委員—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師”這一體系,可以使心理健康工作的結(jié)構(gòu)更加完善和立體,也便于教師開展相關的心理健康指導工作。
(三)能夠滿足中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需求
與尋求教師的幫助相比,中學生更傾向于向同學傾訴內(nèi)心的困惑和心理問題。作為學生群體的一員,心理委員具有先天優(yōu)勢,不僅能敏銳地察覺到同伴的問題,還能選擇合適的方式給予幫助。由于他們年齡相仿,且擁有相似的生活經(jīng)歷和情感體驗,心理委員更易融入學生群體,產(chǎn)生共鳴。此外,心理委員提供的心理輔導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夠隨時隨地進行,這也是其重要優(yōu)勢之一。
(四)有助于心理委員自我成長
心理委員是學校通過嚴格的選拔機制培養(yǎng)出來的,他們在協(xié)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的過程中,能實現(xiàn)自我綜合能力的提高。他們需要深入學習各種心理知識,這能提高他們自我覺察與自我認知的能力。在心理幫扶工作的實踐中,心理委員需要不斷充實自我,達到助人助己的雙重目的。
三、中學實施“朋輩互助”心理委員制度存在的問題
(一)人才選拔難度大
當前,各中學在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過程中,普遍面臨的核心挑戰(zhàn)是如何實施“朋輩互助”心理委員制度,特別是人才的選拔問題。許多負責人對于“如何選”和“選誰”感到困惑。實際上,依賴自我推薦或民主選舉的效果并不好。在自我推薦方面,由于心理委員工作的特殊性,部分學生對該崗位的要求認知不足,導致他們難以準確判斷自身與這一崗位的匹配度。在民主選舉方面,雖然心理健康教師會給出相關建議,但這些建議通常較為籠統(tǒng)。班主任在選拔過程中只能參照選拔班干部的標準選拔心理委員,這難以保證所選出的心理委員在性格特點和能力方面的適配性。
(二)任務執(zhí)行難度大
心理委員的日常工作職責較為繁雜。他們不僅需要學習與宣傳心理健康知識,組織相關的心理健康宣傳活動,還需要配合學校舉辦的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及相關活動開展工作。此外,心理委員需要細心觀察同學的心理狀況,及時提供必要的幫助與支持,并定期向班主任及心理健康教師匯報情況。心理健康教師通常會安排一些任務給心理委員,如記錄“心理晴雨表”等,導致心理委員承擔的工作大多屬于被動配合性質(zhì),缺乏獨立主動開展工作的機會,且這些工作通常專業(yè)性要求較高,對于中學生而言難度較大。
(三)缺乏有效的工作保障
心理委員的工作因其性質(zhì)特殊,對人員的綜合素質(zhì)要求較高。因此,在選拔出心理委員后,心理健康教師需要對其進行系統(tǒng)培訓,引導其通過工作實踐不斷提升能力。然而,中學班級眾多,且中學生面臨的學習壓力較大,頻繁組織全校心理委員參加集中培訓難度較大,且在時間和空間方面,學校能提供的資源有限,這些都對心理委員的工作開展產(chǎn)生了一定的限制。
四、中學推行“朋輩互助”心理委員制度的路徑
(一)科學定位,規(guī)范人員選拔制度
合格的心理委員對確?!芭筝吇ブ敝贫鹊挠行н\行尤為重要。與其他班干部職務相比,心理委員這一職位對學生的性格特質(zhì)和人際交往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選拔過程中,教師必須進行全面而細致的評估。具體來說,心理委員應具備以下條件:第一,積極樂觀、心理健康;第二,具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和較強的親和力;第三,對心理健康知識比較感興趣,具備服務意識,并具有較強的溝通技巧和語言表達能力。在開展班級心理委員選拔工作之前,學校心理健康中心與德育處可以聯(lián)合班主任參與相關宣講活動,以明確心理委員的重要性和選拔標準,學生可以通過自我推薦的方式提交申請表。經(jīng)過全班同學的民主選舉,初步確定若干名候選人后,由心理輔導老師進行審核與面試,最終選定合適的心理委員。此外,各班應確保至少有一名男性心理委員和一名女性心理委員。
(二)注重培訓,提高心理委員的工作能力
工作能力對心理委員的工作至關重要。一名合格的心理委員需要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了解崗位的具體工作職責和要求,并有能力進行心理輔導和組織相關的心理活動。因此,中學應采取多種培訓方式加強對心理委員的培訓,內(nèi)容包括常規(guī)心理健康知識、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特點的專項訓練,培訓方式包括電影賞析、沙盤游戲模擬、心理劇表演等。這些活動能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和學習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培訓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其中,團體輔導作為一種有效的培訓手段,由心理健康教師為心理委員提供輔導,以幫助心理委員減輕壓力,以應對工作中遇到的困難。此外,心理健康教師可以組織心理委員參與心理讀書會,交流心得體會。同時,為了讓心理委員有效完成本職工作,心理健康教師可以指導他們采取分級處理的辦法應對同學出現(xiàn)的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確保及時干預。
(三)開展特色活動,讓心理委員獲得成就感
不同于其他班干部會直接參與班級事務的管理,心理委員主要關注同學的心理變化,工作性質(zhì)偏幕后,并且掌握的部分信息不適合公開,因此,心理委員的工作效果可能不是那么明顯,其重要性容易被忽視,導致他們的工作熱情不高。為了激發(fā)心理委員的工作熱情,心理健康教師需要及時對其工作給予認可,讓心理委員從幕后走向臺前,具體措施如下。第一,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心理委員可以編撰《心理周刊》,其內(nèi)容可以圍繞中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青春期情感問題、心理疾病等各種問題展開。心理健康教師可以從各年級中挑選出數(shù)名心理委員,對他們進行指導,由他們負責本年級《心理周刊》的設計。第二,傳播心理健康理念。心理委員可以每周組織同伴觀看與當期《心理周刊》主題相關的心理健康視頻。另外,心理委員需要對視頻內(nèi)容進行介紹和總結(jié)。第三,組織能放松身心的活動。在不影響正常上課的前提下,心理委員可以每周在課間組織同伴開展一些游戲活動,如手指操、健腦操等,以放松身心并豐富課余生活。心理健康教師可以為其提供指導,并由心理委員負責實施。這些措施不僅能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還能增強班級凝聚力,給予心理委員工作上的成就感。
(四)注重考評與激勵
為激勵心理委員,心理健康教師可以建立一套科學的考評獎懲制度??己朔椒☉ㄐ睦斫處熢u價、班主任評價、同學評價和自評等多個角度。心理委員需要每月提交一份總結(jié)報告,主要反映工作的開展情況、個人成長與變化等。在對心理委員進行評價時,心理健康教師需要考慮心理委員在培訓中的表現(xiàn)、報表的提交情況和助人的實際效果。學生與班主任要評價心理委員的活動組織成效。通過綜合這些評價結(jié)果,心理健康教師可以評選出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心理委員,并給予獎勵。對于綜合評價情況不佳的心理委員,心理健康教師應進行談話,明確指出他們的不足,并鼓勵其努力改進。如果心理委員連續(xù)三次考評不合格,心理健康教師應及時調(diào)整人選。
結(jié)語
通過一段時間的實施,該所縣域?qū)W校試行“朋輩互助”心理委員制度,已經(jīng)取得了積極的反饋,心理委員的專業(yè)能力得到了持續(xù)提升,學生的心理問題得到了及時的處理,有效預防了學生潛在的心理危機?!芭筝吇ブ毙睦砦瘑T制度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還需要中學不斷探索和完善,以形成一套有效的心理委員選拔、培訓、管理與實踐的聯(lián)動機制,減輕心理健康教師的工作壓力,幫助廣大學生解決心理問題,促進他們健康快樂成長。
(作者單位:將樂縣水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