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單元整體教學是落實素養(yǎng)導向的重要抓手,但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往往會出現(xiàn)目標淺表化、內容碎片化、活動形式化等問題。教師在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下,按照“主題—目標—活動”的順序,以主題為引領,以多模態(tài)語篇為依托,以具有關聯(lián)性、邏輯性和層次性的活動為主要途徑,開展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能使學生習得語言知識,發(fā)展語用能力,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關鍵詞]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英語學習活動觀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4)21-0032-03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英語新課標”)強調“踐行學思結合、用創(chuàng)為本的英語學習活動觀”,建議“加強單元教學的整體性”。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缺乏從主題意義探究角度設計學習活動的意識,導致教學內容碎片化、教學過程形式化、教學評價淺表化等問題的出現(xiàn),使教學活動缺乏關聯(lián)性與邏輯性。
下面,以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下冊Unit 4 Seeing the doctor為例,具體闡述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單元整體教學路徑。
一、確立單元學習主題
開展單元整體教學前,教師要認真研讀課標、教材,分析學情,確立單元學習主題。
1.研讀課標,確定單元主題范疇
從標題“Seeing the doctor”可以看出,本單元與日常生活中的尋醫(yī)問診有關,屬于“人與自我”的主題范疇,涉及“生活與學習”主題群下“健康、文明的行為習慣與生活方式”等子主題;同時,屬于“人與社會”的主題范疇,涉及“社會服務與人際溝通”主題群下“個人感受與見解,傾聽、體諒他人,包容與寬容”等子主題。
2.解讀教材,把握單元語篇內容
語篇是承載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課程內容六要素之一。我們從“What”“How”“Why”三個維度對本單元語篇進行細致解讀,包括一組獨白、兩個圖表、一首韻律詩、一組非完整配圖短文、一個聽力選擇和五組對話,將本單元劃分為四個課時,從“Seeing the doctor”“Give suggestion”“Take care of others”“Health is wealth”四個方面開展教學,以使學生形成關愛他人的意識,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享受美好生活。
3.分析學情,錨定學生學習起點
從生活實際方面看,尋醫(yī)問診的話題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是學生樂于參與、討論的話題,且五年級學生具有較為豐富的就醫(yī)經驗,也樂于聽取和接受他人在健康方面的建議;從認知情況方面看,經過兩年多的英語學習,五年級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英語學習經驗和語言知識儲備,初步具備了運用所學語言知識進行簡單交流的能力;從技能掌握方面看,五年級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開展小組合作探究,且能在思維導圖等語言支架的幫助下完成學習任務。
4.厘清主題,規(guī)劃單元育人藍圖
基于對主題、語篇與學情的分析,我們將本單元主題確定為“尋醫(yī)問診”,圍繞“學會詢問、描述病情和提出建議”“樹立關愛他人的意識,體驗溫度表達的文化差異”“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樂享生活”三個方面,引導學生逐步樹立并深化“Health is wealth”的生活理念。
二、確定單元學習目標
怎樣使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真正落地?首先,我們要明確單元學習目標的重要性,它是單元整體教學的基礎;其次,目標制訂需秉持可操作、可觀察、可檢測的原則,目標撰寫則要做到具體化、細致化和真實化;最后,我們結合英語新課標,從學生學習與生活經驗的已知與未知出發(fā),深入研讀教材文本和單元語篇,形成本單元學習目標。
1.能分析、整合和概括文本信息,提煉出“詢問、描述病情”和“提出建議”的相關信息,完成思維導圖。
2.能基于思維導圖,運用目標語言復述文本內容,介紹Su Hai和Mike的病情并提出合理建議。
3.能通過對話操練就醫(yī)用語“What’s wrong with ... ?”及其答語,并掌握情態(tài)動詞“should”的用法;基于結構化知識,運用目標語言詢問和描述病情,根據卡片信息提出合理建議,并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鞏固操練。
4.能通過游戲關注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內化為自覺行為;通過聽、讀詩歌,掌握字母組合“ch”在單詞中的發(fā)音“[?]”及其規(guī)律;借助圖片感受兩種不同的溫度單位,體驗文化多樣性和差異性。
5.能分析、整合和概括文本信息,掌握更多描述病情的句式;發(fā)揮想象力,討論Bobby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醫(yī)務志愿者,養(yǎng)成關愛他人的意識。
6.能通過觀察從圖片中獲得信息,正確使用動詞短語,并結合已知句型完整描述圖片;基于已有書面信息,通過看、讀、聽完成聽力題;閱讀補充繪本Eliza Jane’s Bad Day,關注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樹立健康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不同目標之間有邏輯、有關聯(lián)、有層次,體現(xiàn)了螺旋上升的態(tài)勢,踐行了英語學習活動觀,使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與學習能力得到發(fā)展。此外,還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且可操作、可檢測、可評價,彰顯了“教—學—評”一致性。
三、設計單元學習活動
英語學習活動觀是銜接課程目標與課程內容的中介,指向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因此,教師應設計螺旋上升、關聯(lián)遞進、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聽、說、讀、演、看等學習過程中掌握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圍繞主題表達觀點與態(tài)度,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下面,筆者以Unit 4 Seeing the doctor第一課時為例,闡述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單元整體教學活動設計。
1.學習理解類活動
在學習理解類活動中,基于語篇的初步感知起著關鍵作用。通過對語篇的深入理解,學生可以更好地把握語篇主旨和觀點。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和分析文本,把握語篇結構和框架,理解文本意圖和觀點,并從中獲取信息。因此,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語篇的敏感度和理解力,為他們提供豐富多樣的語篇材料,幫助他們加深理解。
【教學片斷1】
T: (PPT呈現(xiàn)圖片和語言支架,激活學生已有語言知識和生活經驗)Boys and girls, we know the novel coronavirus can make us have a fever or cough. That’s not comfortable. So if you don’t feel well, what should we do?
Ss:We should wear a mask, do some exercise and ...
T: Good advice. Look, what’s wrong with Su Hai and Mike? Let’s watch the video and choose the right answers.
S1: Su Hai has a headache and a fever. Mike has a toothache.
T: Yes. They are not comfortable. Do you know more about these symptoms? Let’s watch the video.
【活動評價】
此環(huán)節(jié),教師先通過PPT呈現(xiàn)圖片和語言支架,成功激活了學生已有的語言知識和生活經驗,從而引導他們進入主題。這種啟發(fā)式教學能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教師再通過一個實際問題,引導學生探討、回答并分享自己的想法,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批判性思維。通過觀看視頻、選擇答案,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鞏固了所學知識,更好地掌握了常見疾病的癥狀,表達能力和健康意識也有所提升。
【教學片斷2】
T: Su Hai has a headache and a fever. Now if you are Su Hai, what should you do?
S1: Maybe I should drink some water.
S2: Maybe I should take some medicine.
T: Good answers. Let’s listen to the tape. What advice does the doctor give to Su Hai?
S3: You should have a rest at home.
S4: You should ...
T: Yes. The doctor gives some helpful advice to her. Try to think how does Su Hai see the doctor in pairs.
Ss: First, we should ask the doctor. Then the doctor checks the symptoms. At last, the doctor gives some advice.
【活動評價】
這一環(huán)節(jié),首先,教師引導學生預測Su Hai發(fā)燒后應該做什么,讓學生站在Su Hai的視角各抒己見,表達自己的看法,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后續(xù)活動奠定基礎;其次,教師讓學生在聽錄音的過程中,明確醫(yī)生向Su Hai提出的建議,以進一步驗證自己的預測;再次,教師引導學生小組合作,思考一個關鍵問題“How does Su Hai see the doctor?”;最后,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尋醫(yī)問診的基本流程:Ask—Check—Advice??梢钥闯觯鲜龌顒颖舜酥g有關聯(lián)、有邏輯、有層次。
2.應用實踐類活動
除了理解,學生還要學會將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應用實踐類活動旨在引導學生將語言知識轉化為語言技能。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與語篇相關的應用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從而達到知能轉化的目的。
【教學片斷3】
T: Now let’s look at the mind map and make a role-play(見圖1).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cedure of seeing a doctor with the help of the pattern: Ask—Check—Advice.
(學生小組合作,角色扮演)
T: Wow. You already know how Su Hai see the doctor. What about Mike? Read the dialogue and fill in blanks(見圖2).
【活動評價】
上述環(huán)節(jié),教師先利用思維導圖呈現(xiàn)關鍵詞及核心句型;再引導學生基于看病流程進行角色扮演,以加深其學習體驗;最后,讓學生讀對話,自主完成Mike的看病流程,進一步深化了學生對主題的理解。這樣學生通過描述與闡釋、內化與運用鞏固了結構化認知,實現(xiàn)了知識向能力的轉化。
3.遷移創(chuàng)新類活動
遷移創(chuàng)新類活動旨在幫助學生超越對語篇的簡單理解,在思辨中實現(xiàn)主題意義的升華。此類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探索,將所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以解決生活中的真實問題。
【教學片斷4】
T: The doctor gives some helpful advice to Su Hai and Mike. Is it enough?
Ss: No.
T: OK. Can you give more advice to Su Hai or Mike? Discuss in groups and write your ideas on the paper. Then share with us.
S1: Maybe you should go to bed early.
S2: Maybe you shouldn’t eat too much ice cream.
S3: Maybe you should/shouldn’t ...
T: Thank you for your advice. After class, you should write an email to Su Hai or Mike and share your advice.
【活動評價】
本環(huán)節(jié),首先,教師引導學生小組討論,分享和交流觀點,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能力和表達能力。學生提出了各種建議,并通過書面形式記錄下來,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其次,教師要求學生在課后寫郵件給Su Hai或Mike,分享自己的建議,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提高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總而言之,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是以主題為引領,以多模態(tài)語篇為依托,以具有關聯(lián)性、邏輯性和層次性的活動為主要途徑的整合性教學方式。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依賴于在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chuàng)新類活動中不斷習得語言知識、發(fā)展語用能力、提升問題解決能力,從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 參 考 文 獻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 王薔,劉瑩,錢小芳,等.義務教育英語學科“教—學—評”一體化的設計與實施:以人教版英語八年級上冊第七單元Will people have robots?為例[J].基礎教育課程,2023(6):44-55.
[3] 潘玲茜,陳賽賽.英語學習活動觀下的小學英語對話教學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23,46(2):42-46.
(責編 蔡宇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