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一個時代的情感真相

        2024-07-31 00:00:00葉君孫琦
        南方文壇 2024年4期

        長篇小說《回響》無疑是中國當代文壇近年重要的收獲之一,也是作家東西迄今最具文學抱負、成就最高的創(chuàng)作。自2021年問世以來,在讀書界反響強烈,改編成網(wǎng)劇之后更是作為話題熱議;2023年斬獲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以下簡稱“茅獎”),則是其經(jīng)典化的重要一環(huán)。就我個人的閱讀感受而言,《回響》須反復品讀方得個中三昧。無論影視傳播引發(fā)大眾熱議,還是由文學大獎激起專業(yè)人士好評如潮,當喧囂落定,再次進入東西所營構(gòu)的文學世界,更可分明感受到他那蘊含于文字間細微的用心、新鮮的智慧、鮮活的人情物理,還有寄寓于小說敘事背后宏大而深沉的旨意。東西是一個極具創(chuàng)作自覺性的作家,亦即他始終非常清醒地知道自己要“寫什么”和“怎么寫”,之于他屈指可數(shù)的長篇小說尤其如此。獲茅獎之前評論界對《回響》的談?wù)?,更多聚焦于其以罪案類型小說的形式達致反類型小說寫作的特點、探究人性的隱秘,以及以超拔的比喻為主要表征的“東西式修辭”的藝術(shù)個性等幾個方面。然而,小說的形式感、揭示人性之“深”,還有人情物理體察之微、傳達之妙等,固然是《回響》帶給讀者的諸般感受,但這幾點在東西小說創(chuàng)作中并不新鮮,遠非此書所獨有。《沒有語言的生活》《耳光響亮》《后悔錄》《篡改的命》等又何曾少了這些?事實上,它們始終是東西小說創(chuàng)作所追求的基本面,亦是他在中國當代文壇始終獨樹一幟的原因所在。而我想說的是,《回響》之于當下中國文壇別具的重大意義在于,小說揭示了當下中國社會普遍存在的情感真相和各種親密關(guān)系的樣態(tài);而真相的揭示,固然需要對社會生活的精微體察,更需要表達的勇氣。在這部對社會現(xiàn)實“正面強攻”的作品里,東西以自己的才華與勇氣無疑達到了他想要的效果。

        一、信與疑:時代病以及致病之由

        以罪案推理的方式展開敘事,《回響》借此具有一個故事化的外觀,從而保證其可讀性。作品的深刻性與可讀性并非天然就沖突,這在于作家對“寫什么”和“怎么寫”的認知與處置?!痘仨憽吩跀⑹律想p線并置,一條線講冉咚咚帶領(lǐng)團隊如何偵破“大坑案”;另一條線則講述她個人力圖偵破夫妻情感上的疑點——丈夫慕達夫兩次解釋不清的開房記錄,因堅執(zhí)“不信”而無休止地考驗人性,最終導致婚姻破裂。案情總是確定性的,跟所有的罪案小說一樣,“大坑案”最后真相大白,案情復盤、兇手認罪;而一個人的內(nèi)心卻充滿了不確定性,是一個幽深甚至黑暗的世界,真相似乎永遠不在場。前者呈現(xiàn)了一個在公共空間敬業(yè)執(zhí)著的女警察;后者則描寫了一個在家庭生活中被信任危機所困擾的妻子。兩條平行推進的故事線共同塑造了一個警察,同時更是一個當下時代的女人的形象。兩條線交集于小說最后,傳達出東西所要傳達的理念,自然也是他對這個時代的情感現(xiàn)實所達成的理解,從而揭示他所認知的親密關(guān)系的真相,經(jīng)由慕達夫之口,正告這個神勇而敬業(yè)的女偵探:“別以為你破了幾個案件就能勘破人性,就能歸類概括總結(jié)人類的所有感情”,“感情遠比案件復雜,就像心靈遠比天空寬廣”。后半句如同格言,亦是有意說給所有捧書而讀的讀者聽的。因而,某種意義上《回響》也是理解當下時代的一個切口。

        敘事雙線并置并不鮮見,以案件偵破的方式驅(qū)動故事發(fā)展更是常有;《回響》用心之處在于,其類型小說的外觀似是一種戲仿,實則達成對類型敘事的解構(gòu),明顯保留著先鋒寫作的精神內(nèi)核,故事化的外觀包裹著作家所要傳達的精神主旨,既可讀又發(fā)人深省。小說以極其精巧的設(shè)計對類型小說達成化腐朽為神奇的效果。而在“怎么寫”上最為用心之處,則莫過于冉咚咚這個人物的設(shè)置,兩條敘事線索糾結(jié)于其一身。她是一個執(zhí)著而敬業(yè)的警察,一個貌似有道德潔癖者,也是一個始終不放過他人與自己的“病人”。稍加品讀便會發(fā)現(xiàn),事實上《回響》中因案情順次牽出的人物如徐山川、夏冰清、徐海濤、吳文超、劉青、易春陽、沈小迎等,似乎鮮有心理正常者。然而,有意思的是作者卻刻意淡化他們身上的病態(tài),只是客觀描述其心理活動與行為方式,幾乎不下判斷。相反,針對冉咚咚這個肩負主持公平與正義大任、冷靜而理性的勘案者,敘事中卻從模糊的暗示到明確的指認,不斷提示她是一個“病人”。值得注意的是,疾病——從個體病患到時代病癥,在近段時間關(guān)于《回響》的解讀里,被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并以此作為展開論述的切入點。有論者注意到“《回響》有一個巧妙而富有深意的設(shè)計:作為案件偵破者的冉咚咚,同時也是一個心理病人”;僅就人物形象而論,更有論者認為“冉咚咚并不是一個討喜的形象,某種程度上甚至帶有精神病人似的偏執(zhí),如果將其歸咎為個人性格,就不免簡單化了,她實際上是患有‘時代病’的常人”。小說里冉咚咚“病態(tài)”畢露亦有一個過程,呈現(xiàn)出“病情”的發(fā)展與深化。某種意義上,小說對冉咚咚病情的呈現(xiàn),亦是對其靈魂之“深”的開掘。如何刻畫一個“患有‘時代病’的常人”,彰顯了東西此番寫作的抱負,用心處可圈可點。

        《回響》全書一共9章78節(jié),勘案、勘情兩條線索存在互文關(guān)系,奇數(shù)章寫勘案,偶數(shù)章寫勘情,兩者合并于第9章。故事推進至全書篇幅過半的第44節(jié),冉咚咚和慕達夫在離婚協(xié)議書上簽字之后,又有一番互相傷害的對話。各自恢復自由身,當慕達夫以朋友身份勸導已是前妻的冉咚咚要多與人交流,多愛別人一點,以便克服自戀與多疑;冉咚咚對此并不接受,認為對方是在教育自己。面對冉咚咚的激烈回應(yīng),慕達夫不無委屈地說:“我想讓你知道別總是自己生病讓別人吃藥?!?sup>④這是小說人物之間的彼此體認,只有在親密關(guān)系里,作為丈夫的慕達夫才能明確意識到妻子是一個病人,表征便是“自戀”與“多疑”。自此,“病”與冉咚咚的關(guān)聯(lián)便愈發(fā)頻密。第46節(jié)當慕達夫向邵天偉描述冉咚咚在家里的諸般情狀,邵天偉無比困惑脫口而出:“你說的不就是精神病嗎?”小說更設(shè)計了一個冉咚咚逼迫慕達夫去看醫(yī)生的情節(jié)。在勸導階段,慕達夫的心理活動是“一個人要病到什么程度才會把對方當病人”;而在診所一番診斷下來,莫醫(yī)生的結(jié)論是,與其說慕達夫有病不如說是冉咚咚擔心他有病。冉咚咚也明顯感到被診斷的是自己,進而憤怒地質(zhì)疑醫(yī)生到底是給慕達夫看病還是給她自己看病。臨近小說結(jié)尾的第76節(jié)補敘了慕達夫和邵天偉的見面,當?shù)弥竭_夫和冉咚咚的婚姻關(guān)系已經(jīng)解除,邵天偉問慕達夫是否有恨時,得到的回答卻是:“沒有理由去恨一個病人。”至此,冉咚咚的“病人”身份似乎得到了最為明確的指認。在慕達夫看來,這源于她長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病象就是焦慮癥和猜疑癥。這與其說是關(guān)于冉咚咚個體病癥的指認,不如說是作者借人物之口所傳達出的對時代中的個體生存狀態(tài)的描述。焦慮與猜疑已然成為我們特定境況中個體生存的典型癥候。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冉咚咚,《回響》中被明確指認為“病人”的另一人物,就是該案真正將兇案付諸實施的殺人兇手易春陽。小說最后交代,這個能寫詩的農(nóng)民工被莫醫(yī)生和另外兩個權(quán)威專家鑒定患有間歇性精神疾病。只是這一科學鑒定被當事人否定——有病者除了認為別人有病,更往往認為自己沒病。這一點亦與冉咚咚類似。有評論者指出《回響》頻繁使用“對位法”,冉咚咚和易春陽的對位最是意味深長:他們是“對壘的雙方,一個是出身高知家庭掌握多種資源能力出眾的干練警察,一個是身居底層無權(quán)無勢最終鋌而走險的亡命逃犯,本來應(yīng)該是黑白分明勢不兩立的,可吊詭的是,兩人卻有不少共同之處”。小說中兩人那“被愛妄想癥”的情節(jié)更是幾無二致。兩個身處不同階層、不同處境之下的人物,因疾病而互為鏡像,如此“對位”讓人看到“時代病”加諸于身并沒有階層之分,亦沒有處境之別。于此,或許可以看出之于“時代病”,東西有意拆除人與人之間的壁壘,亦即在對時代的感受上,每個人的耐受性似乎差不多;疾病的分布不分階層與處境,自戀、焦慮、猜疑、妄想,已然成為某種精神癥候。這才是日常生活背后驚心動魄之處。易春陽、冉咚咚,一個是執(zhí)著而殘忍的作案者,一個是執(zhí)著而敏感的破案者,如果不是“疾病”加身,兩人各自都不會成就眼下的自己。

        表面上看,一如勘破案件般力圖勘破情感的疑點,是導致冉咚咚親手終結(jié)婚姻,解散原本幸福家庭的緣由;然而,這實則源于她對周圍世界即便是親密關(guān)系的不信任。本源性的信任危機導致她對丈夫的無盡猜疑。現(xiàn)代社會資訊發(fā)達,獲取資訊的手段更是豐富。慕達夫開房記錄的獲取本就是冉咚咚利用職務(wù)之便達成。因得不到令其相信的解釋,她對丈夫的猜疑、想象、詢問、試探便沒完沒了。同為妻子,冉咚咚與沈小迎也是一種“對位”,正因為后者對丈夫徐山川的監(jiān)控才讓“大坑案”最終得以告破。她在丈夫車里安裝竊聽設(shè)備,提供了關(guān)鍵證據(jù),從而讓真正作惡者無法脫罪。然而,從更深的層面上講,冉咚咚對夫妻情感的天然不信任,則來自原生家庭所給予的陰影。小時候她感覺父親跟隔壁阿姨有染,總是想象半夜父親會出門到隔壁幽會。童年創(chuàng)傷性記憶似乎是其致病之由,如此情節(jié)亦貌似是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主動回應(yīng)。在冉咚咚成長過程中,父母間無休止的敵意與埋怨,同樣也給了她親密關(guān)系認知的導向。當她告知父母自己與慕達夫離婚的消息,父母對此的態(tài)度與建議讓人看到這對夫妻雖然在情感消耗戰(zhàn)里度過了大半生,但依然余怨未了:相互埋怨、指責,怨懟,無窮無盡,大有不死不休之勢。即便是高級知識分子之間亦是如此,何況普通人?這意在表明如此親密關(guān)系之于當下已是常態(tài)。

        冉咚咚探究案情的執(zhí)著自然是職業(yè)素養(yǎng)使然。每個案件的偵破都需要一個明確的結(jié)論,是非對錯涇渭分明,不能模棱兩可;然而,她不能明白的是,人性復雜無比,遠非簡單追溯就能如愿探明,甚至有些真相本就不該亦不必探明,執(zhí)著反而會導致適得其反的結(jié)果。慕達夫兩次不能作出令人信服解釋的開房記錄,讓她在勘破案情的同時也展開了對這一疑點的偵察。“大坑案”和“丈夫開房案”她都無法放下,于是將公共空間的做派延伸到私人空間,對丈夫進行訊問、考驗、試探,如此反復中不斷加重其懷疑,直至否定夫妻間愛的存在。只是,世界遠非黑白分明的存在,而人的內(nèi)心更是一個幽深、繁復甚至黑暗的空間,一些心理和行為方式,即便當事人都無法說清。正如小說中所表達的那樣,人實際上最難認清的是自己。在信與疑上,對于“信”的偏執(zhí)追求,讓每一瞬間的心理、每一特定情境下的行為都有合理的解釋,從而讓生活完全敞開、透明,這本就違反人性;而在親密關(guān)系中適當給予對方一定的私密空間,恰是對人性的尊重,亦是對他人、對自己的放過。相反,就正如冉咚咚在不能放過慕達夫的同時,更不能放過她自己;而在事實層面,慕達夫那兩次無法說清的開房,并未影響他對妻子深沉的愛。愛,依然存在,正如小說結(jié)尾他面對冉咚咚那“你愛我嗎”的再次追問,依然作出了肯定性回答。慕達夫是否出軌似乎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愛是否還存在。因為人到底不是機器,所有行為都受程序控制,瞬時的激情、無法言明的沖動,都可能讓人走向脫序。倫理道德的規(guī)約,除了糾錯更需要容錯空間。這也是人性復雜而富有魅力的地方。換言之,人與人之間有時候恰恰需要的是模糊與放過。對比當下社會現(xiàn)實,不由感慨東西的創(chuàng)作常常能敏銳感知小說創(chuàng)作當下的社會情緒,能勇敢面對大部分作家恰恰迂回繞避的問題與真相。他所抓住的那些醒目的關(guān)鍵詞,常常給他帶來不一樣的社會認知與傳達,如“后悔”,如“篡改”。在我看來,《回響》所力圖傳達的是“危機”,是“如何愛”。表面上《回響》寫了一對夫妻如何走向婚姻的終結(jié),實則傳達出如何重建愛的能力的可能。

        錄音、錄像、聊天記錄、GPS定位、開房記錄、消費記錄等,對于今人而言,一方面公眾幾乎生活在一個透明的世界里;另一方面窺伺的欲望卻無處不在。因各種目的在公共空間里發(fā)布他人隱私,讓對方遭受瞬時社會性死亡的重創(chuàng),而自己可以不負擔任何后果,網(wǎng)絡(luò)道德審判與私刑幾乎成了一種常態(tài)。隔段時間互聯(lián)網(wǎng)上就出現(xiàn)一單導致當事人社會性死亡的爆料,形成網(wǎng)絡(luò)事件。公眾圍觀,處于道德洼地的當事人則不能有任何辯解;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人們,則獲得廣泛響應(yīng)、支持,輿論一邊倒??駳g化的喧囂之中,很少有人考慮即便道德有虧者是否也享有隱私不被公開的權(quán)利。正因如此,這讓身處當下的每一個體都充分感受到信息是否安全的威脅,產(chǎn)生了深巨的信任危機。人性的復雜性被無視后,將可能導致個體自危的處境。這或許才是較為可怕的倫理問題之一。如何建立互信,讓人際關(guān)系特別是親密關(guān)系自由、自在,才是建立起合理的人際關(guān)系的第一步。

        在一次訪談中,提問者認為《回響》之所以受到很大關(guān)注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現(xiàn)在很多人對自己的家庭不甚自信,東西對此的回應(yīng)是“在不信任的時代,夫妻之間產(chǎn)生不信任,是一個很正常的事”,他覺得自己筆下的慕達夫就是一個典范,進而指出《回響》“是一本教夫妻如何相處的書”。祛除“時代病”最有效的方式,無疑在于重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而重建信任的關(guān)鍵或許就在于讓他人有適度自處的空間,允許親密關(guān)系中個體心靈秘密的存在。如果一旦犯錯就遭到“社死”嚴懲,每個人的生存環(huán)境只會越來越糟糕;就正如死刑并不能杜絕犯罪,類似的“社死”事件亦只會進一步加劇人際關(guān)系的惡化,對于社會道德建構(gòu)于事無補,且恰恰走向反面。東西所謂《回響》是一部教夫妻如何相處的書,擴而大之,亦是一部教人如何與他人相處的書。

        二、疚與愛:愛的能力及其他

        透過《回響》,東西所揭示的時代情感真相,與信任危機密切關(guān)聯(lián)的便是“愛的缺失”。二者實為一體兩面,愛無疑建基于信任之上,沒有信任無以談愛。所謂愛的缺失實指愛的能力的缺失。在當下太多的情境里,不是主觀上是否愿意愛人的問題,實則是沒有能力去愛人的問題,更甚者壓根兒就不知道如何去愛。愛的教育的缺失,或許是當下更為令人驚駭?shù)氖聦?;而這也是這部“罪案故事”所要傳達的真正主旨所在。

        冉咚咚因質(zhì)疑產(chǎn)生不信任,進而懷疑夫妻之愛是否存在。對開房記錄的偵查亦是對愛之有無的偵查。面對丈夫,她習慣性的追問是:“你還愛我嗎?”全書亦是以此問而終了,雖然慕達夫的回答是肯定的,但偵查與追問是否還會循環(huán)下去卻是未知。開放式結(jié)尾是小說高明之處,表明這是一個永恒的問答。追問的能否終結(jié)取決于冉咚咚是否感知到愛的存在,是否信任愛。這原本是不必要的追問,感受到愛的存在它就存在;沒有感受它存在,即便得到肯定答復亦是枉然。但是關(guān)于愛的追問,似乎是冉咚咚的本能。離婚后在與同事兼情人的邵天偉幽會,激情擁吻之際仍有“你愛我嗎”的發(fā)問;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她接下來的回應(yīng)是:“我要的是愛我一輩子?!?sup>⑩是潛在的愛的缺失的惶恐,導致她對已有之愛是否存續(xù)的動搖,同樣也對即將開始之愛的無從把握。冉咚咚這愛的焦慮癥,根源上還是拜原生家庭所賜。原生家庭在其成長過程中,能給予物質(zhì)上的滿足,但不一定能讓她充分感受到愛的存在。正因如此,才有分屬于兩個社會階層的冉咚咚與易春陽之間產(chǎn)生對位,在“被愛妄想”上高度一致。各自幻想出鄭志多和謝淺草這兩個人物,在幻想中感受到自己得到了非同尋常的愛。冉咚咚獲得了以充分的物質(zhì)優(yōu)越表達的愛;易春陽則感受到了人世間最詩意的良善。這兩個幻想出來的人物成了各自寄寓理想愛情的載體。只是,被愛妄想癥很大程度上是對內(nèi)心愛之缺失的想象性代償,其實也是對擁愛現(xiàn)狀的不滿足。

        “大坑案”上演著當下社會頻現(xiàn)報端、電視新聞里的逼宮上位的小三被金主雇兇謀殺的戲碼。乍一看情節(jié)有些俗套,但此案不同尋常之處在于,做掉上位小三成了一樁生意被層層轉(zhuǎn)包,如同擊鼓傳花一般最后落到一個農(nóng)民工身上。層層轉(zhuǎn)包的鏈條牽扯出一眾人物,卻呈現(xiàn)出大致類似的特點,那就是程度不一的愛的缺失。幾個涉案人物的過往與當下大多互相對位、互文,最終共同形成關(guān)于當下社會情愛認知的不同樣本。姑且舉幾例稍加分析。受害者夏冰清幾乎得不到父母的任何關(guān)愛,但要給父母自己混得不錯的假象以滿足他們的虛榮。她不得不獨自承受生活壓力,假裝生活在北京,實則租住在與父母同城的另一小區(qū)里。除了金錢,她更想從徐山川那里得到愛,但徐山川所需要的只是她的肉體。如果像徐山川玩過的,或正在玩的其他女人那樣沒有更多企求,只是被男人包養(yǎng),夏冰清自然不會招致虐殺之禍。足見,愛有時候是一件代價太大的奢侈品。一個年輕女子希望金主愛自己,卻被理解為是不應(yīng)該、不懂事的糾纏,讓對方動了解決問題的念頭。在一個商人手里,做掉情人自然變成了一樁“生意”。徐海濤如是說,吳文超如是說,及至案破令冉咚咚感慨的是:“每個人都說得輕描淡寫,好像夏冰清的命是一件商品?!比诵闹畾埧崤c冷血可見一斑。小說里多次出現(xiàn)的那部世界非虛構(gòu)名著《冷血》,在我看來是一種象征,也是東西有意給予的暗示。為了40美金殺掉全家固然是殘酷的冷血;而幾個男人將剝奪一個年輕女子的生命當作一樁生意來做,何嘗又不是冷血之極?夏冰清與每一個“生意”承攬者都沒有恩怨糾葛,甚至素昧平生、毫無交集。在這一過程中,但凡有一個人想到自己所面對的是一個鮮活的生命,但凡存有一點點狹義或廣義的人類之愛,這個慘劇或許就不會發(fā)生。案發(fā)之后夏冰清父母的表現(xiàn),作家描述其情狀的戲謔,無疑讓人感受到父母與女兒之間親情的冷淡,以及對彼此生活的陌生;讓人感受到那巨大的障壁早就存在,只是雙方?jīng)]有任何去拆除的意愿,只是一任其存在,直至天人永隔,也就隨之帶走。夏冰清牽出的每層親密關(guān)系無不如此冷血。

        吳文超與夏冰清這對“生意”上的伙伴,都得不到家庭的關(guān)愛,實則是一種對位。吳文超在小說中著墨最多,充分傳達出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巨大傷害,造就了一個另類悲劇。吳文超的父母分別是籃球技術(shù)高超、身材高大的體育老師和英語詞匯量極大的英語老師,因其出生后沒有符合父母在身體外形和智力上的預(yù)期,而讓吳父質(zhì)疑兒子是否親生。又一個類似冉咚咚質(zhì)疑成癮的戲碼上演。猜疑導致不信任,隨著不信任加劇,驅(qū)使他偷偷做了親子鑒定,結(jié)果卻是親生無疑,吳文超母親無意中發(fā)現(xiàn)那一紙鑒定書,而徹底終結(jié)了原本理想的組合。吳文超就這樣成了原生家庭的犧牲品。愛的極度匱乏奠定了其性格特征,為了錢自私而冷酷。徐山川、徐海濤這對叔侄也只存在金錢關(guān)系,而看不到任何人倫與血緣氣息;徐山川和他的情人們之間更只是存在花錢買春的肉體交易,他也不會將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任何一個女人身上。值得一提的是,徐山川和沈小迎的夫妻關(guān)系,可以視為冉咚咚與慕達夫的反向?qū)ξ?。徐山川的任性放縱,對應(yīng)慕達夫的克制嚴謹;而冉咚咚對丈夫那鍥而不舍的偵查,則與沈小迎表面上佛系實則陰鷙報復、刻意留有后手相互補充。沈小迎表面上與徐山川互不相涉,背地里卻與其幾無二致,一樣與健身教練同居生子。除此之外,小說中還有貝貞夫妻的貌合神離,以致最后分開。慕達夫、冉咚咚夫妻,夏冰清父母,徐山川、沈小迎夫婦,貝貞、洪安格夫婦,吳文超父母,以及冉咚咚與邵天偉、卜之蘭與劉青、徐山川與夏冰清等,《回響》呈現(xiàn)了這些夫妻、戀人、情人之間的關(guān)系,幾乎囊括家庭與家庭之外的所有親密關(guān)系類型,可謂形形色色、異彩紛呈。但這些不同類型的親密關(guān)系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便是因愛的能力的缺失而導致不同形式的愛的悲劇或愛的遺憾。因而,對于當今之世,如何愛就成了《回響》間接拋出的亟待深入探究的重大問題。在一個愛的能力較為缺失的時代,探究如何愛讓《回響》在某種意義上也是這個時代的“宏大敘事”。

        關(guān)于當下時代的情愛現(xiàn)狀,《回響》結(jié)尾概括出一個十分特殊而顯在的現(xiàn)象,那就是——疚愛。關(guān)于疚愛,學者南帆有一段深深引我共鳴的闡釋:

        這個帶有強烈精神分析學意味的概念可能賦予絕望者一絲暖意;深重的傷害背后或許尾隨更為深重的“愛”。傷害才會真正展示愛的意義。但是,僅僅“或許”——并不是所有的深淵都藏有引渡行人的獨木橋。這個概念的背面同樣令人傷感:沒有負疚就沒有“愛”。幸福而寧靜的日子里,愛會像烈日之下的水漬迅速被烘干。生活的真理如此殘酷嗎?

        疚愛,字面理解即因為負疚而產(chǎn)生的愛意。東西自陳該概念雖然沒有心理學依據(jù),但他對此卻深有體會。小說結(jié)尾列舉了疚愛的強大力量:“吳文超的父母因內(nèi)疚而想安排他逃跑,卜之蘭因內(nèi)疚而重新聯(lián)系劉青,劉青因內(nèi)疚而投案自首,易春陽因內(nèi)疚而想要給夏冰清父母磕頭?!睈鄣男螒B(tài)有多種,在東西看來,冉咚咚對慕達夫的質(zhì)疑,亦是“愛的變形,潛意識里在跟慕達夫撒嬌”。如果說這是愛的異形,那么同樣也是疚愛的異形。作為人妻的冉咚咚內(nèi)心深處對邵天偉的愛,讓她對丈夫產(chǎn)生了愧疚感,對后者的質(zhì)疑實則是在尋找一種道德上的平衡。只是,這種疚愛不是對丈夫加倍地愛去補償,而是以一種胡攪蠻纏的方式達到自我平衡。如果認作這是對丈夫愛的表現(xiàn),那么就是一種疚愛的變形。我想說的是,正如南帆所言,如果沒有負疚就沒有愛,那么這一被揭示的情感真相著實令人傷感。自然有理由讓人懷疑,我們時代的情感真相真的如此殘酷嗎?真相之所以令人傷感在于,起碼在我看來——疚愛不是愛!至少不是純粹的愛。我更愿意看作是一種自私的心靈代償或者自我回護,是找到平衡之后達致的心安,是對自己的善待,卻并不能消除對別人的傷害。而且,疚愛更常見地發(fā)生在親密關(guān)系之間。正如吳文超母親最后對他所做的一切,似乎也不能消釋他對父母的無盡恨意。疚愛是一個缺乏愛的能力的人所做的愛的努力,是一種無能之愛。與其疚愛,不如在愧疚發(fā)生之前就掌握愛的能力,而不是以疚愛去補償。當然,對于人類的情感而言,如此論調(diào)也只是一廂情愿的理想狀態(tài)?!痘仨憽分砸鹉敲炊嗳说墓缠Q,真的就在于疚愛似乎是我們時代愛之常態(tài),亦說明愛的能力越來越成了一種比較稀缺的能力。

        那么,如何具有愛的能力?亦即如何愛?

        東西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認為慕達夫具有典范性,自陳“之所以給慕達夫這個身份是因為他要有淵博的知識,而且還要有見識有高度的認知能力,只有具備這些素質(zhì),他才可能忍受妻子過度的質(zhì)疑。他以寬容對待妻子,是因為他愛她理解她,知道她患了焦慮癥。如果明知道妻子患了焦慮癥,還不停地懟她,跟她講道理,那就是殘忍”。慕達夫顯然是東西所塑造那種理想的有愛的能力的愛人形象。理解、寬容,面對病態(tài)的被愛者有足夠的耐心;面對欲望與誘惑,則有足夠的道德感來約束、控制自己。愛的能力并不抽象,它就表現(xiàn)在這些具體的層面。慕達夫幾乎是《回響》中唯一正面的形象,作為小說主角的冉咚咚因為“病人”形象的加持并不可愛。只是,即便是慕達夫,東西還是沒有放過他,并沒有讓他成為一個完美的愛人者。對于一個對人性有自覺認知的作家,自然知道完美并不符合人性的本質(zhì),所有的完美意味著虛假?;氐叫≌f開頭,慕達夫那兩次始終無法說清的開房記錄則意味著另外的可能。無論出軌與否,無論出軌對象是貝貞還是其他人,都不妨礙他對妻子的愛。當然,如果出軌是事實,那么這種愛也是一種疚愛。也就成了東西疚愛理論另一向度的注腳。如果慕達夫?qū)θ竭诉说膼垡彩蔷螑鄣脑?,那么,這個時代的情愛真相可能比我們從小說里所感受到的還要令人傷感。愛就是愛。由內(nèi)疚驅(qū)動的愛,如果是一個時代普遍的情愛事實,那真的是令人遺憾。只是,另有一種可能,那兩次開房正如慕達夫自己的解釋與出軌無涉,與欲望不相關(guān)聯(lián),那他就不是一個疚愛者,而是一個真正具有愛的能力的人。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看到重建愛的可能。東西說慕達夫就是一個典范,或許在說他是一個知道如何愛的典范。

        三、先鋒抑或現(xiàn)實主義

        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先鋒寫作在中國文壇呈一時之盛,幾近一種新的話語霸權(quán)。格非致力于敘事迷宮的構(gòu)建,孫甘露沉迷語言實驗,余華專注于人的存在狀態(tài)的探究,在當時喧囂而熱烈的氛圍里,此三者成了先鋒寫作最具代表性的探索路徑。創(chuàng)作的側(cè)重點雖然有異,但先鋒寫作的共同特征是對“寫什么”和“怎么寫”高度自覺,是又一次“文的覺醒”。作為晚生代作家,東西稍稍晚出,但其先鋒姿態(tài)卻極其分明,有自己的形式感和修辭個性,以及對社會歷史和人性的個人性深刻認知。東西早年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出對人的生存狀態(tài)富有勇氣的觀照并加以極具個性化的傳達??傮w來看,野氣橫生的語言、嫻熟運用的荒誕手法,以及自然生成的難以言說的寓言品格,成了東西小說創(chuàng)作注冊商標式的標識。他始終以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現(xiàn)實生活與文學創(chuàng)作的誠意,而荒誕手法與寓言品格,確是其彰顯先鋒姿態(tài)的兩個核心層面。只是在我看來,荒誕風格卻難以掩抑他那骨子里力圖揭示真相的勇氣和令人難以忘懷的寫實性。

        作為時代潮流的先鋒寫作數(shù)年之后漸漸式微,身處潮流中的作家們紛紛轉(zhuǎn)向變得平易、趨于寫實,或者索性擱筆,但先鋒精神在某些作家身上作為一種品格始終灌注于其文字間。在我看來,先鋒其實跟寫實并不違和。先鋒不一定就是標新立異的代名詞,一如寫實也并不一定就意味著老舊與過時。先鋒精神在東西身上的表現(xiàn)恰在于其寫實姿態(tài)。東西是一個以揭示社會與人性的真相來彰顯其先鋒立場的作家。在敘事上,相對于早年東西的確有十分明顯的變化,故事性在增強,敘事變得平易。跟此前的作品相比,《篡改的命》似乎是一個比較明顯的分野;而相對于《篡改的命》,《回響》以罪案推理來驅(qū)動故事,又好像往讀者和市場跨進了一大步,貌似在向類型小說靠攏。但是,非常有意思的是,《回響》表面看是東西最通俗甚至在有些人看來有些故意取悅讀者的小說,卻讓一眾批評家自然想到了他那曾經(jīng)的先鋒小說家身份。從作家看似最“媚俗”的作品里看到了其先鋒性,這里邊自然有足堪把玩的內(nèi)涵存在。

        有論者認為,《回響》在對人性勘探之深、思想內(nèi)涵之豐富,以及表現(xiàn)靈魂與情感之深廣等層面,都表現(xiàn)出卓異的品質(zhì),遠非一般的偵探故事所能比;因而它“有著偵探故事的外殼,也無疑有著先鋒小說的靈魂”。這是一種姿態(tài)貌似低俯,卻又刻意高企、刻意追求難度的寫作。某種意義上說,《回響》是一部帶有極大迷惑性的長篇,它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了東西的寫作抱負。批評家謝有順更因《回響》而回想到自己幾年前所做出的“東西是真正的先鋒作家”的判斷,并認為他身上所具有的先鋒性至今在中國當代作家中依然獨異而罕見。之所以有如此感慨,就因為在謝有順看來,“小說越來越成了故事的代名詞,許多作家的寫作重點只是在講一個故事,而如何講一個故事、如何完成一個故事,這些藝術(shù)層面上的考量卻被普遍忽略”;相反,東西通曉現(xiàn)代敘事藝術(shù)、真正面對和處理了中國當下現(xiàn)實、有自己的小說觀和思想方法,是讓他作如上判斷的理由。這三點無疑觸及了東西小說創(chuàng)作的真正內(nèi)核。整體觀之,東西始終直面和處理中國當下現(xiàn)實的同時,一直在追求著一種有難度的寫作。我認為,東西的先鋒性體現(xiàn)在其小說創(chuàng)作形式上的難度追求,以及內(nèi)涵上對于現(xiàn)實的直面。尤其是后者,更是殊為難得。

        在某種意義上,東西的小說創(chuàng)作都是現(xiàn)實主義的,差異在于每部作品所關(guān)注的對象有所不同,表現(xiàn)方式有所差異。僅就最近的兩部長篇而言,《篡改的命》關(guān)注的是社會問題,小說出版之后不久就被影響巨大的關(guān)于高考冒名頂替事件的社會新聞所印證。在現(xiàn)實主義的基調(diào)上,東西虛構(gòu)了將親生兒子送給仇人以換取“改命”可能的荒誕故事?;恼Q顯然是在映照現(xiàn)實的殘酷?!洞鄹牡拿防镆嘤写罅筷P(guān)于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揭示,但整體上看,這是一部面向社會情狀的寫實之作。而對于眾多中國當代作家而言,有的已喪失寫實能力。小說流于講故事,作家成了說書人。太多作家的寫作越來越成了一種慣性的表達,愈發(fā)油滑,因刷存在感而不斷重復自己。他們追求的不是有難度的寫作,而是簡單化、輕巧化的寫作。在對待寫作的態(tài)度上,東西早已將自己跟很多同行區(qū)分開來:

        我們的內(nèi)心就像一個復雜的文件柜,上層放的是大眾讀物,中層放的是內(nèi)部參考,下層放的是絕密文件。假若我是一個懶漢,就會停留在頂層,照搬生活,販賣常識,用文字把讀者知道的記錄一遍,但是,一個真正的寫作者就會不斷地向下鉆探,直到把底層的秘密翻出來為止。這好像不是才華,而是勇氣……

        這篇寫于近十年前的創(chuàng)作談,在談到《回響》時又屢被論者征引。它或許可以看作是內(nèi)蘊于東西身上的先鋒精神的夫子自道,在普遍追求故事化和清淺化敘事的當下,他依然有著自己的追求。這種追求總體表現(xiàn)為以自己所理解和呈現(xiàn)的現(xiàn)實主義寫作來揭示真相,無論是局部社會生活的真相,還是一個時代的情感真相。論及《回響》人們自然想到作者多年前的創(chuàng)作談,原因在于《回響》似乎是對個中觀點的回應(yīng)與踐行?!痘仨憽返暮诵年P(guān)切是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是當下時代的情感狀態(tài)。于是,有眾多論者說到這是心理現(xiàn)實主義。對此,我的看法是“現(xiàn)實主義”名詞之前無限疊加的限制語,似乎造成了關(guān)于現(xiàn)實主義認知的混亂。在我的理解里,現(xiàn)實主義最核心的品質(zhì)是對于真相的探究與揭示。而真相是關(guān)乎社會生活的真相,還是個體心靈世界的真相并不重要,揭示社會生活真相的小說是現(xiàn)實主義,揭示心靈奧秘的小說同樣也是現(xiàn)實主義,因關(guān)注對象不一樣,所使用的方法或許有所不同。只是,揭示真相正如東西所言,更需要的是“勇氣”!從敘事藝術(shù)層面上看,相對于此前的創(chuàng)作,《回響》貌似變得更加平易樸素,小說對荒誕、戲謔手法的運用都有所節(jié)制,然而在敘事策略上卻有諸多新探索,曾有論者對小說中的對位、互文、隱喻、反諷等敘事策略撰寫了專文加以深入論述,并有大量由《回響》引發(fā)的關(guān)于類型小說重生的思考。無論對敘事策略的選擇,還是對類型小說的重新鍍亮,東西的出發(fā)點不在炫技,不在刻意標新,而是服務(wù)于揭示真相的努力。只有揭示情感或曰愛的真相,才有重建情感或愛的可能。正如有論者所論的那樣,是“以能動現(xiàn)實主義重建愛的可能”。所謂“能動現(xiàn)實主義”自然也是看到了《回響》所體現(xiàn)出的與傳統(tǒng)現(xiàn)實主義的不同之處。在某種意義上,《回響》也在打破人們關(guān)于現(xiàn)實主義的固有認知,或者說東西早就打破了這樣的認知,只是到了《回響》才引起人們關(guān)于現(xiàn)實主義與先鋒精神之關(guān)聯(lián)的思考。

        前文論及《回響》關(guān)于時代情感狀態(tài)的揭示有一種令人驚悚之感,普遍存在的“疚愛”是一種令人遺憾的愛的方式。正如南帆所說的那樣,這是一個令人傷感的事實,以至于質(zhì)問真的是這樣殘酷嗎?我想這或許是真相被揭示之后的不適,而常識是真相往往都是殘酷的。所以東西說翻出底層的秘密需要勇氣。有才華的作家很多,但有勇氣的作家似乎越來越少,因而文學與真相的關(guān)聯(lián)也就越來越淡漠??梢哉f,先鋒精神之于東西須臾不曾離開,具體表現(xiàn)就在他對于真相的熱情,這也讓他成了自己所謂的“真正的作家”。在揭示時代生活或情感狀態(tài)真相這一點上,我想說的是東西的創(chuàng)作都是現(xiàn)實主義的。關(guān)于《回響》的創(chuàng)作動機與旨意,東西在該書《后記》里說得更清楚:

        多年前寫《后悔錄》時,我就有意識地向人物內(nèi)心開掘,并做過一些努力,但這一次我想做得更徹底。認知別人也許不那么難,而最難的是認知自己。小說中的人物在認知自己,作者通過寫人物得到自我認知。我們虛構(gòu)如此多的情節(jié)和細節(jié),不就是為了一個嶄新的“認知”嗎?世界上每天都有奇事發(fā)生,和奇事比起來,作家們不僅寫得不夠快,而且,還寫得不夠稀奇。因此,奇事于我已無太多吸引力,而對心靈的探尋卻依然讓我著迷。

        對于那些追求“故事”的作家來說,我想,一個令他們沮喪的事實是,現(xiàn)實中人事的新奇與光怪陸離,早已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太多進入公眾視野的事件不禁讓人自然生發(fā)的感慨是“編都編不出來”。也就是東西所說的世間“奇事”太多,新奇的程度也在一次次刷新人們的認知,一味地追“奇”已經(jīng)沒有什么意義。關(guān)鍵是新奇背后的心靈真相,對其的揭示可以認知自己,也可認知他人與世界。這才是一個“真正的作家”的價值所在。

        結(jié)語

        《回響》被人認可的內(nèi)在價值在于它塑造了一個作為時代表征的形象,即一個健康的“時代病”患者。卓越A+07902TaGDyyYWgKeqQq6CEhQauQ3U0KQsoHxiRGwA=的作家往往能把握住一個時代的情緒,并加以精準呈現(xiàn),從而讓作品成為一個特定時代的鏡像。某種意義上《回響》也是一部風格另類的“史詩”,正如有論者所言,它讓人們看到了“日常生活令人驚駭?shù)囊幻妗薄!痘仨憽纷鳛闀r代鏡像的品質(zhì),似乎是一種顯在的特征。即便它穿著類型小說的外衣,一些批評家還是自覺不自覺地上升到時代整體性觀照的高度,將其作為我們時代的“宏大敘事”進行解讀,從文章標題便可見一斑,諸如《這個時代響亮而沉重的呼吸——論東西〈回響〉》《我們時代的情感危機——讀東西〈回響〉》等。亦有文章指出冉咚咚身上所彰顯的關(guān)于情感的時代癥候,才是小說的重點;而《回響》的特異性在有論者看來,就在于“自覺地以愛為當代精神鏡像和心靈病理切片,進而追問當代主體心靈危機和愛的可能性”上。此類論述無一不在強調(diào)《回響》作為時代鏡像的特性,以及之于人們認知時代的意義,還有它那似乎不言自明的現(xiàn)實主義品質(zhì)。

        2024年3月5日

        【注釋】

        ①④⑤⑥⑦⑩東西:《回響》,人民文學出版社,2021,第345、186、192、278、334、334、311、346、348頁。

        ②陳培浩:《以能動現(xiàn)實主義重建愛的可能——論東西長篇小說〈回響〉》,《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23年第12期。

        ③劉大先:《媒介融合與推理類型文學的增生——從東西〈回響〉談起》,《小說評論》2023年第6期。

        ⑧張柱林:《〈回響〉的對位法》,《南方文壇》2021年第4期。

        ⑨邱躍強、東西:《語言的回響,生命的絕唱——作家東西訪談錄》,《文藝爭鳴》2023年第10期。

        南帆:《〈回響〉:多維的回響》,《當代作家評論》2022年第3期。

        東西、傅小平:《我愿意每一次寫作都像爬一座高山》,《野草》2022年第2期。

        傅小平:《東西〈回響〉:每一次寫作都像爬一座高山》,《文學報》2023年8月17日。

        謝有順、岑攀:《日常生活令人驚駭?shù)囊幻妗?,《南方文壇?021年第4期。

        謝有順:《東西是真正的先鋒作家》,《南方文壇》2018年第3期。

        東西:《經(jīng)典是內(nèi)心的絕密文件》,《長春日報》2015年8月11日。

        張曉琴:《這個時代響亮而沉重的呼吸——論東西〈回響〉》,《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21年第5期。

        張莉:《我們時代的情感危機——讀東西〈回響〉》,《中國文學批評》2021年第4期。

        (葉君,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孫琦,黑龍江大學文學院。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新時代鄉(xiāng)村敘事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批準號:22BZW165)

        风韵多水的老熟妇| 手机在线观看亚洲av| 国产色第一区不卡高清| 插鸡网站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真人新婚之夜破苞第一次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不只是精品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一地| 羞羞色院99精品全部免|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久久久久久久性潮|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蜜芽 |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区别在线观看| 内地老熟女老少配视频| 久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网| 日本女优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极品免费视频观看| 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18禁无码| 俺也去色官网| 久久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人成在线免费视频网站| 欧美a级毛欧美1级a大片免费播放| 国产免费资源高清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女主播免费在线观看| 手机av在线中文字幕| a级毛片免费完整视频| 手机在线精品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 日本护士xxxxhd少妇| 水蜜桃亚洲一二三四在线| 国产精品天天看大片特色视频 | 亚洲欧美成人中文在线网站 | 欧美bbw极品另类| 成人片99久久精品国产桃花岛| 在线视频免费自拍亚洲|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无码| 曰本女人牲交全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欧洲无码精品ⅤA| 亚洲熟女少妇精品综合| 卡一卡二卡三无人区| 欧美人成在线播放网站免费| 青青草视频在线播放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