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主題班會教育活動形式相對守舊,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參與熱情也比較低,無法發(fā)揮主題班會的教育優(yōu)勢。為改善主題班會教育中的不足,助力學生健康成長,在主題班會教育中可有效結合教育戲劇的理念,通過角色扮演、時空重塑等戲劇化的形式,增強學生的活動體驗,讓學生實現知識內化的同時,形成健康的價值觀,發(fā)揮主題班會教育的最大優(yōu)勢。本文將以“爭做禮貌初中生”主題班會為例,分析教育戲劇在班會課程中的應用策略,借此為今后的教學設計優(yōu)化提供合理的借鑒。實踐證明,在主題班會課中教育戲劇的有效應用,可重點突出主題班會科學育人的功能,提升育人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一、學情分析
本活動設計適用于低齡段的初中生群體,研究發(fā)現,處于該階段的學生心理還在發(fā)育中,再加上缺少社會經驗,自我認知不足,很容易陷入迷茫,辨別是非能力不強。并且從眾趨同心理明顯,不良的社會行為習慣會對初中學生的今后發(fā)展產生影響。為此,在教學中,可通過主題班會的設計,引導學生成為一名禮貌的初中學生,提高個人修養(yǎng)與素質。當下,初中學生素質教育已經成為社會高度關注的話題,通過分析可知,誘發(fā)學生禮貌問題的因素有很多,首先社會文化引導缺失應該負擔主要責任。暴力文化商品的流行,或者是電腦游戲中的暴力場面,都會讓學生產生錯誤認知。其次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學生在家受溺愛嚴重,從小被家長灌輸“不能吃虧”等錯誤觀念,使學生的價值觀受到影響。
為增強學生的禮貌意識,糾正學生的錯誤行為,本次“爭做禮貌初中生”主題班會的設計,需明確如下的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說出“禮貌用語”,通過這樣的方式,糾正學生的不明文和不禮貌行為;(2)創(chuàng)設生活場景,加深學生對“禮貌用語”的印象,以便實現個人修養(yǎng)的提升。
二、教育活動環(huán)節(jié)設計
現實中,想要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掌握一定的禮貌用語,可充分挖掘教育戲劇中的元素,實現教育戲劇和主題班會教育活動的有效結合,借此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理念。結合教育戲劇的方法和策略,可設計以下活動環(huán)節(jié):
1.針對“部分初中學生不禮貌、不文明”的行為問題,老師可先借助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了解不文明、不禮貌的行為都包含哪些,讓學生在自己身上找問題。同時,為了加深學生的體驗,在班會表演過程中可鼓勵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一部分學生扮演“禮貌學生”,而另一部分學生扮演“不禮貌學生”,然后再進行角色互換,讓學生體驗到講禮貌、講文明的重要性。在角色扮演結束后,老師可以邀請學生在課堂上分享自己的內心感受,借此加強情感教育。教育戲劇在此次活動中的應用,可充分揭示主人公內心世界,通過直觀和沉浸式的手段幫助學生發(fā)現問題、揭露問題和解決問題。在形成正確價值觀同時,認識自我、懂得反思,進而有效激發(fā)學生潛能的增強,達到科學育人的活動效果。
2.針對此次教學活動,讓學生寫出自己的感悟,或者編創(chuàng)一些教育活動,借此實現主題班會思想的內化。在戲劇性的主題班會中,老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自主權,在完成教學活動之后可以引導學生就“爭做禮貌初中生”這一主題編創(chuàng)一小段話劇,借此來傳播“做文明、禮貌學生”的重要思想。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和學生保持有效且充分的溝通,注重學生的內心變化,糾正學生錯誤行為,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三、教育活動效果評估
活動結束后,要開展教育活動效果評估,及時發(fā)現教育活動不足,對教育戲劇的應用提出完善建議,為學生教育夯實基礎。例如,在主題班會活動中,可通過播放背景音樂快速將學生帶入情境,為教育戲劇的活動開展營造良好氛圍。
新時期主題班會課的開展受到重視,為改善主題班會課的實施現狀,教學創(chuàng)新中可融合教育戲劇的相關方法,即通過角色扮演、時空重塑、情境創(chuàng)設等戲劇化方法,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保障主題班會教育活動的參與性和真實性。研究發(fā)現,教育戲劇和主題班會活動的充分融合,可全面催化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正確思考,在豐富學生知識閱歷的同時,為科學育人夯實基礎。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