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fā)展?!边@表明,游戲教學在幼兒教育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作為游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角色游戲鼓勵幼兒自主選擇角色、自由演繹故事情節(jié)、自發(fā)思考人物特點,這能夠提高幼兒的自主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幼兒的自主意識,對幼兒的學習與成長有著深遠影響。然而,相關數(shù)據(jù)表明,中班幼兒角色游戲的實施仍存在一定問題。因此,教師應根據(jù)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認知特征及行為發(fā)展規(guī)律,制訂科學合理的角色游戲教學方案,以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幼兒的綜合素養(yǎng)。
一、幼兒角色游戲概述
從教育教學專業(yè)角度出發(fā),幼兒角色游戲是指幼兒通過角色扮演與模仿想象等方式,以表象代替實物作為思維支柱,以語言符號和行為動作作為思維載體,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游戲。它強調幼兒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心理及行為的協(xié)調性,具有顯著的生活性、創(chuàng)造性、趣味性及教育性等特點,是一種適合幼兒且有助于其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新型教學模式。
由于幼兒的年齡較小,自我控制能力有限,生活經驗不足,他們容易受到外部環(huán)境的干擾,出現(xiàn)專注力不集中等問題,從而影響課堂教學質量。而角色游戲的引入能夠促使幼兒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實現(xiàn)寓教于樂,達成以幼兒為本的教學目標,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幼兒的綜合素養(yǎng)。
由此可見,角色游戲在幼兒教育領域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對幼兒的成長與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教師需要根據(jù)個體差異,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則,發(fā)揮角色游戲教學的獨特優(yōu)勢和價值,讓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快樂學習和成長,為他們的未來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幼兒園中班開展角色游戲的作用
(一)促進幼兒認知能力的提高
在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下,現(xiàn)階段的幼兒園角色游戲著重引導幼兒擺脫固有角色,使其能夠輕松且快速地融入不同的游戲情境及角色中,并從多維視角審視、分析社會角色及人際關系。幼兒園中班開展角色游戲教學能使幼兒在吸取生活和社會經驗的同時,根據(jù)自身對角色的理解和對游戲情節(jié)的判斷,以創(chuàng)新性的方式將游戲角色呈現(xiàn)出來。這有助于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觀察能力、創(chuàng)造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幼兒的綜合素養(yǎng),使他們獲得更豐富的社會經驗,為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提高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教學實踐證明,幼兒角色游戲不僅有助于推動幼兒認知能力的提高,還能促進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提高。在角色游戲中,幼兒會不可避免地與同伴進行互動交流,從而認識到合作、分享、團結的重要性。然而,由于角色游戲中的角色數(shù)量有限,能夠參與游戲的人數(shù)也相應受限,因此在游戲過程中,幼兒需要學會面對輪流、等待、沖突等情境。針對這些情況,幼兒需要掌握正確的應對方法。這有助于豐富幼兒的人際交往經驗,提高其社會交往能力及表達能力,從而助力幼兒學習成長,為其后續(xù)發(fā)展夯實基礎。
三、幼兒園中班角色游戲的教學指導策略
(一)觀察幼兒行為,解析形象特征,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
中班幼兒由于缺乏充足的社會閱歷和生活經驗,認知能力相對不足。如果角色游戲的內容及實施方式超出幼兒的認知范圍,就會導致他們無法利用現(xiàn)有經驗,按照預期目標完成角色扮演任務。這無疑會影響角色游戲的教育價值,不利于幼兒的個性化成長。因此,教師應根據(jù)中班幼兒的實際學習情況和認知特點,制訂具有針對性且科學的角色游戲教學方案,并提供差異化的指導,以促進幼兒的個性化發(fā)展,助力幼兒全面成長。
通過對幼兒角色游戲的深入研究,筆者將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的形象歸納為以下四種類型。一是“蝸居者”。在角色游戲中,部分幼兒難以激發(fā)其創(chuàng)新思維,主要通過無意識地重復簡單行為來消磨游戲時間。二是“向日葵”。在角色扮演過程中,部分幼兒由于創(chuàng)新意識和想象力不足,會不自覺地模仿其他幼兒的動作和行為。三是“蒲公英”。這類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缺乏目的性和計劃性,雖然對角色游戲有一定的興趣,但主觀參與意識不足,合作意愿較弱,對角色游戲持觀望態(tài)度。四是“太陽”。這類幼兒具備較強的主觀意識、自主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擁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在教師的引導下,他們能充分利用生活經驗參與角色游戲,并善于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是其他幼兒的主要模仿對象。
因此,為了吸引幼兒積極參與角色游戲,教師應全面了解幼兒的實際學習狀況、主體形象、認知特點和學習能力等個性化因素。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不同的學習和發(fā)展需求,確定相應的角色游戲內容和實施形式,確保每個幼兒都能有所收獲。例如,在開展關于春天的角色游戲前,教師可以播放《春天在哪里》這首兒歌作為課前導入,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集中專注力。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通過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方式,賞析并學習歌詞。接著,教師可以利用圖片引導幼兒思考春天的特征及事物的變化,并以“春天在哪里”為主題開展角色游戲,鼓勵幼兒發(fā)揮想象,模仿和還原不同事物(如牡丹、翠柳、燕子)在春天的變化和特征。在幼兒開展角色游戲時,教師要根據(jù)幼兒的性格特點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對于“蝸居者”,教師可以引導他們思考實際生活中春天的變化和特征,鼓勵他們大膽表演、積極發(fā)言,按照預期的教學目標完成角色游戲。對于“向日葵”型幼兒,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他們思考春天的特征和萬物的變化,鼓勵他們主動思考游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思考能力和觀察能力。對于“蒲公英”型幼兒,教師可以設計游戲中缺少的角色或場景,引導幼兒進入他們感興趣的活動場景,確保角色游戲有序進行,使幼兒在游戲中有所收獲。
(二)豐富生活經驗,共設游戲主題,布置活動場景
筆者通過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中班幼兒參與角色游戲的積極性不高、缺乏目的性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們缺少社會經驗和生活體驗,無法根據(jù)角色游戲的主題模仿角色和演繹故事情節(jié),無法實現(xiàn)生活經驗與游戲活動的深層次融合。因此,在開展角色游戲前,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幼兒播放與教學內容和角色游戲相關的視頻,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游戲情境,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豐富他們的生活經驗。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與幼兒一起探討感興趣的話題,并指導他們根據(jù)特定的游戲主題編寫故事情節(jié)和設計出場人物,從而創(chuàng)設一個完整的情境。接著,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共同布置游戲場景,加深幼兒對角色游戲的理解。
以“能干的小手”主題為例。教師可以將猜謎語作為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初步了解游戲內容,同時調動他們參與角色游戲的積極性。接著,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提供圖文和視頻資源,向幼兒介紹手的多種功能和特點,并引導幼兒思考“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通過動手實踐,我們能獲得什么”等問題。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參與整理房間的角色游戲,讓他們深刻理解動手勞動的價值。同時,教師可以組織以“能干的小手”為主題的討論會,與幼兒一起設計角色游戲“農民伯伯在種田”。在該游戲中,幼兒需要扮演農民伯伯進行澆地、除草、播種、收割等一系列農事活動。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密切關注幼兒的行為,適時提供指導,如提示幼兒在種植活動中應該先施肥后澆水,并播放關于種植的科教動畫視頻,以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讓他們在角色游戲中學習和成長。
(三)觀察游戲過程,適時提供指導,輔助活動開展
中班幼兒年齡較小,缺少豐富的社會經驗和生活實踐經歷,這可能導致他們在認知上存在局限,容易在角色游戲中出現(xiàn)不恰當?shù)男袨?。因此,在開展角色游戲時,教師應密切觀察幼兒的游戲過程,并適時給予適當?shù)闹笇?,確保角色游戲能夠發(fā)揮其作用,幫助幼兒積累知識與經驗。
以“小兔的耳朵”主題活動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有關小兔耳朵的圖片和播放相關視頻,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思考如何飼養(yǎng)小兔,播放有關飼養(yǎng)小兔的視頻,并鼓勵他們通過獨立思考和小組合作來設計角色及游戲情節(jié)。在幼兒開展角色游戲的過程中,教師應認真觀察,并在必要時及時介入指導,糾正幼兒的錯誤行為。在角色游戲結束后,教師應對游戲過程和成果進行全面評價,并肯定幼兒的表現(xiàn),以增強幼兒的自信心,促使他們在角色扮演和情節(jié)創(chuàng)編過程中深入了解兔耳的特點和動物飼養(yǎng)的知識,積累寶貴的生活經驗。
結語
在幼兒園的游戲活動中,角色游戲對幼兒的成長與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在開展中班教學活動時,教師應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認知特征和實際學習情況,設計相應的角色游戲內容,并通過多種方式指導幼兒的游戲過程,以充分發(fā)揮角色游戲的教育價值,提高中班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幫助幼兒在角色游戲過程中積累知識和經驗,從而促進他們快樂學習和健康成長,為他們未來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
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qū)牛莊鎮(zhèn)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