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1日,國家大劇院在“八月合唱節(jié)”中推出了一場業(yè)余合唱團音樂會——深圳福田星輝合唱團“南風之薰”合唱音樂會,展現了南海之濱合唱事業(yè)的最新風采。
眾所周知,中國當代的合唱事業(yè)分為職業(yè)合唱團和業(yè)余合唱團(應該稱為非職業(yè)合唱團)兩大板塊,并在新世紀以來形成了“一超多強”的局面?!耙怀敝肝幕行谋本?,這里不僅有目前唯一的國家級職業(yè)合唱團體——中國交響樂團合唱團(原中央樂團合唱團), 還有由幾所專業(yè)音樂學院和其他綜合性的高等院校合唱團體組成的豪華陣容,這些高等院校合唱團體大都是非職業(yè)性的,但也具備相當的專業(yè)素養(yǎng)。“多強”指的是形成了華中、華東、華南片區(qū)多個城市的非職業(yè)高水平“合唱圈”,分別以武漢、滬杭溫、廣深等城市為中心的,只不過目前缺少了作為核心的職業(yè)合唱團體。華中、華東、華南的非職業(yè)合唱活動也還有不同的“生長基”,有的以當地的高等院校為依托,例如武漢以“華中師大”的“天空”合唱團為核心,華東以“上音”合唱團、“浙音”的“八秒”合唱團為核心,還有華北地區(qū)天津的“北洋合唱團”等等;有的以當地文藝行業(yè)協(xié)會、企業(yè)甚至民間社團為依托,諸如溫州市合唱團和本文涉及的深圳福田星輝合唱團。尤其是這些非職業(yè)合唱團在新世紀以來的合唱舞臺上大放異彩,不僅在國際合唱比賽中斬獲佳績,提高了中國合唱在世界合唱之林的地位,也在國內大力提高了不同文化群體的合唱水平,推進了群眾音樂活動的審美層次的提升。
這些非職業(yè)合唱團的成長比較艱難,特別是以群眾團體為依托的合唱團, 成員基礎參差不齊,訓練時間難以協(xié)調,訓練場地和經費保障不易,等等。深圳福田星輝合唱團就是此類合唱團的代表,它是群眾業(yè)余合唱團中的一支“新旅”,成立于2017 年3月,由陳光輝發(fā)起并擔任指揮。
經過幾年的藝術實踐,星空合唱團的快速成長基于一手抓訓練與演出,一手抓原創(chuàng)作品。該團目前已經積累了豐富的作品, 包括中外原創(chuàng)作品、改編作品,橫跨古典、流行、民謠多種風格。從建團第二年起,該團就開始委約知名作曲家姚峰、夏炎彬、潘行紫旻、何崇志、朱杰等為該團創(chuàng)作了不少作品,例如《南方的天空》《爺爺是個老頭》《蒲公英》等。在演訓方面, 該團于2019年初應邀在挪威的六座城市巡演,并為當時中挪外交關系的改善發(fā)揮了積極作用;2019年5 月在深圳音樂廳舉辦“星之呢喃”專場音樂會;2020年在深圳公演合唱劇《創(chuàng)業(yè)者》(委約作品);2022年底在深圳音樂廳舉辦“樂韻芳華”音樂會;2023年在國內五座城市進行了巡演。如今的星空合唱團業(yè)已構成擁有約六十人的混聲合唱團隊,尤其以漂亮的男高音出彩,形成了被業(yè)界譽為“星空嗓”的特殊金屬質感的音色。
此次八月合唱節(jié)的“南風之薰”合唱音樂會堪稱星空合唱團幾年來發(fā)展歷程、綜合實力和特色的一次全面展示。從“南風之薰”合唱音樂會的曲目設計看,作品在整體選擇上兼顧了本土與外國、歷史與現代的雙重維度,還重視普通人的心靈慰藉。
《月光光》和《落水天》均采用廣東當地民謠為主題,合唱的發(fā)展手法比較傳統(tǒng),受原曲調結構影響,在情緒的鋪墊和主題材料的分裂使用上契合著原民謠的情緒特點。尤其《落水天》的無伴奏男聲,純凈而溫暖,后半部分改為混聲簡單而和諧,甚至有些圣詠的味道, 很好地表現出客家人“落水天”(下雨天)的愁緒。
相對應的外國作品有的選自牧歌,有的來自民歌,還有20 世紀的外國流行歌曲,時代不同,合唱創(chuàng)作手法各異?!段沂且粋€年輕的女孩兒》是一首五聲部牧歌, 以輕松愉快的曲調描述了兩個年輕戀人——勇敢而失戀的牧羊人和傲慢的牧羊女,在早春黎明時玩的游戲。音樂本體上反映了戀人之間的對話,高聲部與低聲部聽起來像是在進行一場不間斷的歌唱比賽,運用快速移動的和聲,以高低對比的聲部為代表, 充滿文字繪畫般的表達, 尤其是“笑”和“逃”這樣的詞以戲劇性的方式展現出年輕人俏皮生動的活潑本質?!渡钌畹奈恰泛汀短乩锪_》屬于改編作品,前者是墨西哥歌曲作家康蘇埃羅- 貝拉斯克斯于1932 年創(chuàng)作的一首波萊羅歌曲, 曾是20 世紀廣為流行的歌曲之一,也是拉丁音樂史上頗為重要的歌曲之一;后者由一首傳統(tǒng)的瑞典民歌改編而成,表達了對海上出行的親人的思念。這兩部作品的合唱手法相對單純、凝練,很好地呈現了原歌曲的風貌, 也為本場音樂會增添了溫情的味道?!逗@恕吩诖舜我魳窌袑儆谳^特殊的作品,它為雙合唱團而作,以大海為主題。合唱音色十分洗練,鋼琴中的重復動機構建了穩(wěn)定的海洋背景,第一合唱團進入并音量增大,然后逐漸減弱,第二合唱團在前者的最高點進入,使它們像波浪一樣重疊。
此次音樂會還意在用合唱書寫南海之濱(尤其是深圳)的歷史與現實?!段矣脷垞p的手掌》謳歌的是抗戰(zhàn)時期詩人戴望舒的抗日情懷。1942年香港淪陷后,戴望舒因積極從事抗日宣傳被日軍逮捕入獄。在獄中,他始終保持著堅定的民族氣節(jié),盡管受盡折磨,但詩人毫不消沉悲觀,堅強的民族自信心鼓舞他耐心地等待最后勝利的來臨, 遂寫下該詩作。由于詩作的原因,作品兼具故事性和文學性、藝術性,音樂情緒按照本詩起承轉合發(fā)展,每一段的音樂性格迥然不同。作品開始八個聲部的下行音階,不由使人聯想起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時代,這一手法頗似抗日歌曲《松花江上》中“九一八,九一八”和《五月的鮮花》中“五月的鮮花,開遍了原野”一句的下行音階。作曲家用女高音聲部頻繁的二度碰撞所產生的緊張感和淪陷時期人民的哀號和銳利的警報聲使觀眾產生天然的聯覺。男高音聲部對“這一片湖”的16 次重復,加深了悲切和緊張感。之后的“長白山、黃河水”和江南美景鋪墊了虛幻的美景,但緊隨其后女高音的十三度大跳樂句將人們拉回殘酷的現實。中部的動力性織體表現民眾不甘屈辱,奮起抗爭,齊唱與對位并行。后部敘事轉向解放區(qū),音樂由此轉向溫暖和期盼,結尾“只有那里才是太陽”速度與節(jié)奏加快,堅定的音樂情緒頗有進行曲的感覺。《南方的天空》和《深愛》屬于現實主義作品,前者是作曲家姚峰十幾年前的一部作品,用雄壯渾厚的混聲四部合唱歌頌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深圳特區(qū)建設者們,特別適合“星空嗓”的特色后者改編自2022年紀念深圳特區(qū)成立42周年的一首新歌《深愛》(劉卓輝詞,布志綸曲,沈一兆改編合唱),講述疫情期間深圳支援香港的真實故事,這首粵語混聲合唱短小精悍,相較《月光光》和《落水天》更具粵海天風和現代氣息。
在呈示本土與外國、表明深圳的歷史和現實身份后,余下的作品則指向普通人的內心世界,并成為前述雙維度對比的“調和劑”?!稜敔斒莻€老頭》是一首女生三聲部合唱,選用海桑的詩作為歌詞。海桑的詩文字淺顯,通過對日?,嵤碌拿璁嫞瑵B透出豐富而清晰的感情?!稜敔斒莻€老頭》表達了爺爺去世時孩子們的悲痛情感, 歌曲中鋼琴織體密度的加強、流動性的增加與人聲聲部卡農的先后追逐,充分表現了音樂中對親情的訴說。實際上該作品是為紀念楊鴻年先生逝世兩周年而作, 海桑的這首詩以孩子懷念爺爺的視角比較適合“楊團”的孩子們對于楊先生的緬懷之情, 作曲家也將之收錄到了童聲組曲《童年的我》中。作品刻意在前面用大篇幅的齊唱來表達真摯的懷念, 且控制在所有聲部都不“費力”的自然演唱音域。后部則刻意使用詩歌中轉折“然而”(下行半音)二字的音程關系進行展開,以表達“我”對爺爺離去的不舍與懷念。本曲最大的特點是合唱寫作的恰當和情緒的遞進——從平淡到激動再到懷念,作曲家多次運用轉調、織體的不斷加密、聲部模仿等手法,將主人公心中的五味雜陳用音符生動地刻畫出來,讓觀眾們“聽”到主人公內心的語言。
作為移民城市, 深圳的合唱文化與眾不同,既有本土意識,也有漂泊意識。例如潘行紫旻的《蒲公英》原為合唱套曲《花的訴說》第四樂章,音樂試圖表達蒲公英看似自由, 可以輕盈地飛向遠方,其實自己的命運和方向并不能由自己決定,但飛走之后的某一刻,也會最終意識到自己再也回不到原點的悵然若失。這不僅呈示了作曲家負笈求學海外的心路歷程,也是全球化過程中移民的共同心理感受。作品在2017 年初出版后,迅速成為中國傳唱度很高的合唱作品之一。潘行紫旻的另一部作品《夢中的樹》(陳陽詞) 的音樂始終處于流動的狀態(tài),女聲聲部占據主角。夏炎彬《借我》的氣質偏向藝術歌曲,作品起始處的朗誦較有特色,很有畫面感。在總共不到九十個小節(jié)的長度中,同一動機逐步展開, 聲部間不斷進行主旋律和襯詞之間的轉換,最終女高solo,其他聲部長線條伴唱,情緒歸于寂靜。
通過星輝合唱團的曲目安排和現場表演不難發(fā)現,其音色追求也是多元化的。就筆者的感受而言,既厚實又透亮的“星空嗓”原本是西方合唱對男聲合唱的美學追求,甚至在強音階段感受到了整個音樂廳的“共振峰”,但“星空嗓”也只是這個團的“看家本領”之一。面對合唱作品審美和受眾群體的多樣化, 該團的合唱音色鮮明地體現出多元化特點——男聲的陽剛、堅實、透亮和女聲的柔美、純凈,粵語民謠風的質樸,流行作品的“親民”,現代合唱的新音色,這些都在該團很好地融合,體現出聲部的綜合能力和較強的可塑性,也體現出一個本屬于職業(yè)合唱團的素養(yǎng)。作為非職業(yè)合唱團,該團組建時間較短、人員流動性大,特別是在“疫情”反復的情況下,該團卻能夠恰當地演繹各類型高難度作品, 綜合實力在同類型合唱團中已經屬于佼佼者。這不但體現出指揮對合唱團的塑造作用(發(fā)聲訓練的多元與細致,音準和音色的高要求等),也必然體現出其高效的演訓體制。
星輝合唱團取得的快速進步得益于演訓結合、以演帶訓的成長路徑,這與陳光輝的傾力打造密切相關。合唱團成立之初的兩年運行比較難,一開始經費也短缺,陳光輝甚至個人墊資;演出機會也不夠多, 直至2018 年元月舉行第一個專場音樂會后才逐漸出現轉機。隨后與作曲家斯蒂文·瑟瑪澤組織合唱音樂會,與北歐現代音樂大師共同舉辦“北極之光”管風琴合唱音樂會,此后又陸續(xù)參加深圳合唱節(jié)等,這是合唱隊員的磨合、培養(yǎng)階段,其影響范圍主要在深圳。2019年,星輝合唱團走出了國門,先后在瑞典的奧溫克市、厄爾布魯市、哥德堡市舉辦專場音樂會,在挪威國家大劇院、納維克市、特隆姆瑟北極教堂舉辦了多場“歡樂春節(jié)”專場音樂會,一連串的演出倒逼訓練水平的提高,促成了業(yè)務水平突飛猛進的成長, 進而形成了一股相對成熟、穩(wěn)定的中堅力量。自此之后,星輝便陸續(xù)接到商演的邀約(例如雅昌藝術中心“日暮余音”音樂賞聽會、“和詩以歌”音樂賞聽會等),在深圳音樂廳舉辦了“星之呢喃”專場音樂會,并在國內業(yè)界開始受到廣泛關注,也繼而獲得了德國拜羅伊特音樂節(jié)的邀約(因為疫情未能成行)。2022年,星輝完成了歷時3年的合唱劇《創(chuàng)業(yè)者》的創(chuàng)作,并通過網絡播出一下子收獲了很多關注,也積累了一大批本土觀眾。緊接著當年底在深圳音樂廳舉辦的“樂韻芳華”專場音樂會通過直播也在網上獲得了一百二十多萬的點擊量。同年,星輝還獲得了群星獎,因而獲得了很多的支持和資助, 助力合唱團進入平穩(wěn)發(fā)展期,核心的業(yè)務能力和水平得以保持。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加入,使星輝的平均年齡一直保持在二十七八歲上下,活力十足。2023 年,星輝更是推動了全國巡演,創(chuàng)造了合唱團眾多的第一次,也讓業(yè)界看到了非職業(yè)合唱團的更多的可能性。
這也正如作曲家陸在易在星輝合唱團全國巡演(上海站)后所說的:“一個非職業(yè)的合唱團,舉行全國性的、這么大規(guī)模的五個城市的演出, 在我的記憶中好像是第一次,因此要衷心祝賀! ……中國正在成為一個普及合唱的大國, 形勢看好,而你們的巡演,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的一種典型和生動的體現, 而且是最高水平的體現?!殬I(yè)合唱團和非職業(yè)合唱團是缺一不可的, 因為它們的功能是不一樣的, 中國應該有數支表現能力更強大并體現出最高水平的職業(yè)合唱團,我這樣說,絲毫也不否認像星輝合唱團等許多非職業(yè)合唱團已經達到的演唱水準和高度?!雹?/p>
中國當代合唱的版圖是由職業(yè)合唱團和非職業(yè)合唱團共同拼就的。在目前,受文藝管理體制的制約,在獨立建制的職業(yè)合唱團“活力不足”的情況下, 高水平的非職業(yè)合唱團部分承擔著中國合唱事業(yè)發(fā)展的重任。如果能夠獲得穩(wěn)定的資金、技術支持,高水平非職業(yè)合唱勢必成為地方合唱發(fā)展的“火種”,形成中國合唱“星火燎原”之勢, 大大促進中國從合唱大國向合唱強國的轉變。
石一冰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 榮英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