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勝
“教育的本質(zhì)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边@富有詩意的話語揭示了教育的真諦。作為一名班主任,我始終秉持著“共同成長、感受自我價值和責任”的育人理念,不僅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為學生指明學習的方向,還當他們探索未知的伙伴,與學生一同解決問題,到達理想的彼岸。
2011年,我接手了一個特殊的班級。這個班級是大家眼中的“大麻煩”,很多教師都不愿意接手,因此總是頻繁地更換班主任。剛到這個班級時,我立即察覺到了其中的“異樣”:班里的學生缺乏集體歸屬感,課堂上傳遞紙條、交頭接耳、搞小動作的情況時有發(fā)生,絲毫不顧及是否影響其他同學聽課;同學之間的關系也十分疏離,大部分學生之間缺乏基本的交流和互動,對教師的批評和規(guī)勸往往置若罔聞,嘴上答應卻屢教不改。一次,全校開展大掃除,面對班級的清掃任務,許多學生選擇了逃避,即使教室里還有剩余的拖把,他們也會找借口說“拖把都被其他同學拿走了,我沒有工具所以不知道該干什么”。這種逃避責任的態(tài)度無疑加劇了班級內(nèi)的不和諧氛圍,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經(jīng)過仔細觀察,我總結(jié)出了班里出現(xiàn)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首先,學生的責任心不強,對班級事務漠不關心,缺乏從班集體角度去考慮問題的意識;其次,學生在學習和班級生活中難以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導致他們?nèi)狈⑴c班級活動的積極性;最后,班級內(nèi)的同學關系不夠緊密,缺乏團結(jié)互助的精神,使得整個班級的氛圍顯得沉悶和壓抑。
針對以上情況,我決定開展一次特殊的“崗位班會課”,著重解決班干部的選拔和職責分配問題。考慮到從前的選舉或舉薦班干部模式可能無法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責任感,所以我計劃采取“選擇式班干部”的方式,通過不同的崗位和職責分配,例如“班級衛(wèi)生委員”“垃圾桶監(jiān)督員”“上課說話監(jiān)督員”“玻璃小委員”等,確保每個學生都有適合自己的班干部職位。
一開始,學生對這樣的方式感到很新奇,紛紛爭搶著去選擇自己心儀的班干部職位。然而,我深知如果僅僅是分配崗位而不加強管理和監(jiān)督,可能會導致一些學生只是占據(jù)了職位而不履行相應的職責,這樣之前的問題仍然無法得到有效解決。于是,在班會課的剩余時間里,我又進一步細化了各個崗位的職責和要求,并鼓勵學生共同參與制定班級管理制度,分享自己對于班級建設的想法。與此同時,我還和學生共同設立了“違紀監(jiān)督冊”,以規(guī)范班級紀律。違紀行為主要分為兩類:一是影響他人學習,二是損害班級整體利益。每當有學生觸犯這些規(guī)定,我都會在事后與他們進行深入的交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落實相應的懲罰措施,確保學生能夠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產(chǎn)生悔改之心。針對自習課紀律混亂、學生逃避值日、頻繁遲到等班級管理中的常見問題,我制定了詳細的獎罰機制,既對違紀行為進行處罰,也對遵守紀律的行為給予獎勵,從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競爭意識,讓他們能夠更加自覺地遵守班級規(guī)則,在科學的班級管理中不斷成長。
就這樣,崗位制度實施了一個學期,在這個過程中,許多學生會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能力主動調(diào)整崗位,我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不進行干預,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權(quán)和選擇空間。漸漸地,學生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緊密,很多學生能夠站在班集體的角度思考問題,主動承擔起更多的責任,對班級管理也有了獨到的見解。這個曾經(jīng)被貼上“問題班級”標簽的集體,從“教師管理”逐漸變成了“大家管理”,成了一個團結(jié)、進取、充滿活力的“模范班級”。
教師對學生成長過程的引導十分重要。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將繼續(xù)耐心傾聽學生的每一道聲音、每一個反饋,用我的智慧和臂膀,為學生們遮風擋雨,守護每一朵花的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