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人們對水果的需求越來越大,梨作為常見水果之一,提高其產量與品質極為關鍵?;诖?,本文首先分析梨樹棚架栽培的優(yōu)勢,包括改善生長環(huán)境、提升抗風能力等。然后,詳細介紹梨樹的高產栽培技術,包括棚架樹形培養(yǎng)、搭建棚架、修剪管理、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等,以促進我國梨產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滿足市場需求。
關鍵詞:梨樹;棚架栽培;高產栽培技術
隨著農業(yè)科技的發(fā)展,梨樹的栽培方式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其中,梨樹棚架栽培是近年來逐漸被廣泛應用的一種高效栽培方式。它通過搭建棚架,改善梨樹的生長環(huán)境,提升梨樹抗風能力,提高果實的品質和產量,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從而為栽培者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
1 梨樹棚架栽培的優(yōu)勢
1.1改善生長環(huán)境
梨樹棚架栽培可以對梨樹的生長環(huán)境進行優(yōu)化和控制,包括控制光照、溫度和濕度等因素,使梨樹在較為理想的環(huán)境中生長。這有利于提高梨樹的光合作用效率和抗逆能力。通過合理搭建棚架,可以調節(jié)光照強度,避免過強或過弱的光線對梨樹的影響。同時,棚架內的溫度和濕度也可以得到控制,為梨樹提供適宜的生長條件。首先,棚架栽培可以幫助控制光照條件。通過合理搭建棚架,調節(jié)光照強度,確保梨樹得到適量的陽光照射,從而促進梨樹光合作用效率,提高果實的產量和質量,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其次,棚架栽培可以控制溫度和濕度。通過搭建棚架,在夏季提供陰涼的環(huán)境,降低溫度;在冬季則可以遮擋寒風,保持溫暖。最后,棚架內的空氣濕度也可以得到控制,避免過于干燥或潮濕的環(huán)境對梨樹的影響。同時,棚架還可以防止鳥類和其他動物對梨樹的侵害,保護梨樹的健康生長。
1.2提升抗風能力
梨樹棚架栽培可以顯著增強梨樹的穩(wěn)定性,從而降低其受到風害的風險。棚架的結構可以為梨樹提供額外的支撐,使梨樹能夠抵抗強風的侵襲,減少因風力過大而導致的倒伏現(xiàn)象。這對于梨樹的生長和發(fā)展非常重要,特別是在氣候多變的地區(qū),通過搭建棚架,可以為梨樹提供一個穩(wěn)定的生長環(huán)境,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不同的氣候條件,避免因倒伏而導致的果實損失和植株損傷。
1.3提高產量和品質
梨樹棚架栽培可以提高梨樹的產量和品質。通過控制光照,增加梨樹的受光面積,從而促進梨樹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長和發(fā)育的基礎,它能夠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為梨樹提供所需的能量。通過增加梨樹的受光面積,可以有效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進而提高果實的數(shù)量和質量。同時,由于棚架的存在,梨樹的光照強度較高,有助于促進果實的養(yǎng)分積累,使光合作用產生的養(yǎng)分被更充分地吸收和利用,從而增加果實的數(shù)量和大小,提高梨樹的產量。通過將梨樹栽培在棚架上,可以減少果實與地面接觸的機會,從而降低果實受到病害和蟲害的風險。這有助于保持果實的品質,使其更加健康和美味。
1.4便于管理和采摘
梨樹棚架栽培使得梨樹的生長更加整齊有序,便于管理和采摘。首先,棚架栽培使得栽培者能夠更好地掌握梨樹的生長情況,更容易地觀察和監(jiān)測梨樹的健康狀況。同時,可以及時注意到任何病蟲害的跡象,并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以及適當?shù)男藜舨僮?,以保護梨樹的健康,促進梨樹的生長和果實的發(fā)育。其次,棚架結構使得栽培者可以輕松地進入棚架內部,方便進行各種管理工作。例如,栽培者可以方便地修剪枝條,以保持梨樹的形狀和健康;噴灑農藥,以防止病蟲害的侵襲。最后,棚架結構使得栽培者可以更容易采摘果實。由于梨樹枝條被支撐在棚架上,因此采摘果實時不需要攀爬或使用工具。這樣一來,采摘過程更加安全、快捷,并且不會對梨樹造成傷害[1]。
2 梨樹高產栽培技術具體應用
2.1棚架樹形培養(yǎng)
在梨樹的棚架樹形培養(yǎng)過程中,首先要對苗木進行嚴格的選擇。通過盡可能地選擇那些健壯、大型的苗木,為后期的生長和發(fā)展提供有利的條件。在選擇苗木的同時,還需要根據(jù)苗木的生長情況進行科學栽植。一般來說,會將苗木的縱橫間距控制在4m×2m左右,這樣可以保證每棵苗木都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同時,還需將定干高度控制在0.8~1m之間,以保證苗木的穩(wěn)定生長。其次,梨樹通常在第1年的6月份會抽生出3~4個健壯的新枝,這些新枝會逐漸成為梨樹的主枝。因此,在6月下旬的時候,使用竹竿對這些新枝進行綁縛,以保證枝條角度的良好固定。在進行綁縛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細節(jié)。例如,在實際綁縛時,應控制竹竿與地面的夾角呈45°,以保證枝條的角度適中,有利于梨樹的生長。最后,在第2年的春天,再使用竹竿來固定梨樹的主枝,幫助梨樹主枝快速培養(yǎng)成形。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將竹竿進行直立,以提高梨樹主枝的長勢,促進枝條的生長,從而有效提高梨樹的產量和品質。
2.2搭建棚架
在棚架栽培過程中,當梨樹栽植后的第3~4年,由于樹冠和果實的重量逐漸增加,通常要運用金屬或其他堅固的材料來為梨樹搭建一個穩(wěn)固的棚架。這樣的棚架不僅可以支撐梨樹的生長,還可以有效防止風、雨等自然災害對梨樹的傷害。在實際的栽培中,通常根據(jù)梨樹的生長習性和品種來確定棚架的高度和寬度。例如,對于秋月梨這種品種,在搭建棚架時一般會選擇0.12m×0.12m×2.80m的水泥柱作為主要支撐材料。此外,還需要使用直徑為8mm的鍍鋅鋼絞線和4.064mm的鐵絲來進行網面的編織。首先,埋設角柱、邊柱。在梨樹果園的四個角落埋下角柱,作為棚架的基礎支撐。同時,在整個果園的四周埋下邊柱,以增強棚架的穩(wěn)定性。為進一步確保棚架的穩(wěn)定性,在埋設過程中,需將這些柱子向外側傾斜埋設,以增加棚架的穩(wěn)定性。然后,在地面上設置地錨,通過地錨將這些柱子固定在地面上,以防止它們被風吹倒或者被其他力量移動。除此之外,在其他位置埋設一些柱子。這些柱子需按照南北方向6m、東西方向4m的距離進行埋設,以保證整個棚架的結構穩(wěn)定。確保這些柱子埋入土內的深度達到0.8m,以防止柱子被風吹倒、移動。其次,初次拉設。在角柱和邊柱的頂部,使用直徑8mm的鍍鋅鋼絞線沿梨園拉設一圈,以確保整個棚架的結構穩(wěn)定。再次,主網編織。在已經埋設好的柱子頂部,要按照南北方向每橫向間隔4m、東西方向每縱向間隔6m的距離拉設鐵絲編織主網,以提升棚架的穩(wěn)定性。最后,在主網編織環(huán)節(jié)完成后,在主網內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均間隔1m拉設鐵絲編制的副網,形成網格邊長為1m的網面,使副網更加穩(wěn)定,從而進一步保證整個棚架的穩(wěn)定性[2]。
2.3修剪管理
定期進行梨樹的修剪是保持樹形良好和促進果實生長的關鍵。修剪應包括清除枯死、病蟲害的枝條,稀疏樹冠,促進光線滲透和空氣流通,調整分支角度,使果實易于采摘等。以梨樹第1年栽植階段為例。首先,當梨樹定干后,需要在梨樹抽枝部位進行刻芽,從而促進梨樹新梢的發(fā)育。通過使用鋒利、干凈衛(wèi)生的刀片,在梨樹生長旺盛、枝條粗壯的部位,將刀片靠近枝條基部,輕輕切割一小段枝條表皮,形成一個小傷口,以刺激梨樹產生新的分枝點,促進新梢的發(fā)育,并及時用干凈的布或紙巾擦拭傷口,以防止病菌侵入。其次,在梨樹生長季,需要根據(jù)樹形特點,采取一系列的修剪措施,有效促進梨樹骨架枝條的生長,使其更加健壯,加快結果速度。例如,通過摘心操作,將梨樹的頂端嫩芽剪掉,以促使梨樹枝條的側芽得到更多的養(yǎng)分和陽光;通過拿枝操作,將梨樹的枝條進行適度地彎曲和調整,改變枝條的生長方向和角度,從而更好地控制梨樹枝條密度;通過抹芽操作,將梨樹上無用芽或過多的芽進行修剪,以減少競爭和浪費養(yǎng)分;通過疏梢操作,將梨樹上過密的枝條進行修剪,以保持樹冠的通風和光照條件;通過剪梢操作,將過長的枝條進行修剪,以控制樹冠的大小和形狀;通過環(huán)剝操作,將梨樹上的一圈皮層剝離,以促進樹干的生長和更新。最后,到冬季需對梨樹進行一次全面的修剪,去除梨樹上枯死、患病蟲害的枝條,以及過于密集的樹枝,從而保證梨樹的通風和透光性[3]。
2.4肥水管理
合理施肥和澆水是梨樹高產栽培的基礎。在實際栽培過程中,根據(jù)土壤肥力狀況、土壤水分情況和梨樹的生長需求,合理進行施肥與灌溉,以促進梨樹產量和質量的提升。首先,在施肥方面。在2月底~3月初,春季氣溫逐漸回升時,梨樹新梢和花芽未生長前5~10天,需要追施1次花前肥,以促進梨樹的生長,提高抗寒能力?;ㄇ胺室缘蕿橹鳎啃枵既晔┓柿康?/5,針對幼樹和成年樹將氮肥與10kg尿素進行混合施用,從而減少落果,促進新梢和花芽的發(fā)育。6月中旬是梨樹果實、花芽生長發(fā)育的重要時期,需追施全年總氮肥量1/5的速效性氮肥,以促進果實的膨大,加快花芽的分化。在秋季梨樹果實采收后,再適當追施約占全年總肥量1/2的采后肥,包括有機肥、氮磷鉀肥、生物菌肥等,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為次年打好基礎。在該過程中,可通過條溝撒施旋耕的方法,既減輕土壤追肥的工作量,又可以提高土壤的透氣性,有效消滅土壤中越冬蟲卵。其次,在灌溉方面。在2月末~3月初,隨著氣溫逐漸提高,為幫助梨樹脫離休眠期,需在梨樹萌芽前進行當年第1次灌溉,以促進梨樹根系吸收功能的恢復,從而激活梨樹的生理活動、代謝功能。同時,該時期在保證水分灌溉滿足梨樹需求的情況下,避免水分的過度灌溉。6月中旬,為保證梨樹的良好發(fā)育,要適當進行灌溉,在實際工作中,可與肥料混合進行隨水施肥,以促進梨樹養(yǎng)分的快速吸收。在秋季梨樹即將采收前15天停止灌溉,以避免水分灌溉影響果實品質。此外,在深冬來臨前,需要為梨園施灌1次防凍水,以提高梨樹的抗寒能力。
2.5病蟲害防治
2.5.1梨黑星病
梨黑星病主要危害梨樹的葉片、果實、新梢、嫩枝等部位。如果梨樹患上黑星病,會出現(xiàn)大量落葉的情況,幼果畸形,不能正常膨大,從而降低梨園產量與質量,造成經濟損失。一般在4月中下旬會逐漸出現(xiàn)患病芽梢,6~8月逐漸會出現(xiàn)病葉、病果。為防治梨黑星病,可采取農業(yè)防治、化學防治手段。首先,農業(yè)防治措施。通過加強梨園管理,及時清除梨樹上的病殘體,包括落葉、枝條和果實等,以減少病菌的越冬和傳播。同時,對于已經感染梨黑星病的枝條,應及時剪除,改善梨樹通風透光條件,以防止病菌進一步擴散。此外,還可利用果實套袋的方法,保護果實,通過在梨樹出現(xiàn)果實后,將果實專用袋套在果實外,從而避免病害傳播。其次,化學防治措施。在梨樹萌芽期,需要噴施40%福星等內吸性殺菌劑稀釋液,有效防治梨黑星病。在梨樹幼葉幼果期,在5月初、5月末、6月初三個階段,噴施40%杜邦福星乳油9000倍液、50%多霉清可濕性粉劑1100倍液等。在梨樹盛果期,7月中下旬左右,噴施3~4次1∶2∶200倍波爾多液等[4]。
2.5.2梨銹病
梨銹病又稱赤星病,是梨樹被梨膠銹菌侵染所發(fā)生的病害,主要危害梨樹的葉片和新梢,嚴重時會危害幼果。在患病初期,主要表現(xiàn)為葉片正面出現(xiàn)橙色近圓形病斑,病斑有較密的黃色小點,葉片背面病斑較為凸起。隨著時間推移,患病后期會長出黃褐色毛狀物。為有效防治梨銹病,需采取農業(yè)、化學防治手段。首先,農業(yè)防治措施。通過全面勘察梨園周圍樹種、消滅越冬病菌的方法,實現(xiàn)有效防治。全面勘察梨園周圍樹種,且注意檜柏、龍柏等,若存在較少,要全部清除,若存在較多,需選擇放棄該位置種植梨園。消滅越冬病菌,另外,在梨樹發(fā)芽前,即2月末~3月初時,對周圍檜柏、龍柏等樹木噴施殺菌農藥,如4~5波美度石硫合劑等,以減少侵染源。其次,化學防治措施。通過在梨樹展葉后、周圍檜柏樹出現(xiàn)冬孢子角時,噴施20%三唑酮乳油1800倍液或2~3波美度石硫合劑,從而控制梨銹病發(fā)生。若病情進一步擴大,則追噴20%氟硅唑·咪鮮胺800倍液或20%氟硅唑·咪鮮胺800倍液與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混合藥劑,以起到最佳的控制效果。另外,在梨樹發(fā)芽后,需使用30%戊唑·多菌靈懸浮劑1500倍液、25%磷酰胺懸浮劑750倍液、12.5%氟環(huán)唑懸浮劑1800倍液等藥劑,在梨樹開花前、落花后進行噴霧。需要注意的是,梨樹開花期不可噴藥,會出現(xiàn)藥害,影響梨園的產量和質量。
2.5.3梨蚜蟲
梨蚜蟲常常侵害梨樹果實、枝干等,會導致葉片向正面縱向卷曲呈桶狀,容易脫落,從而招致梨木虱的侵入。為有效防治梨蚜蟲,可采取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首先,化學防治措施。在梨樹花芽膨大、花蕾分別期時,可噴施0.3%苦參堿水劑1000倍液、40%硫酸毒藜堿、40%樂果乳油等藥劑,以有效殺死梨蚜蟲,保護梨樹免受侵害。另外,在梨樹葉片發(fā)生卷曲后,應采取樹干涂藥法。通過使用干凈無菌的刀片,在梨樹主干上刮出一層6cm寬度的藥環(huán),刮掉藥環(huán)范圍內的粗皮,露出嫩皮。然后,使用干凈衛(wèi)生的毛刷蘸取40%樂果乳油等藥劑的稀釋液,均勻涂抹在藥環(huán)中,使用塑料薄膜包扎好,以保護藥劑不被風吹散。其次,生物防治措施。梨蚜蟲天敵較多,當蟲口密度較低時,可通過釋放七星瓢蟲、龜紋瓢蟲、草蛉等,有效降低蟲口密度,從而減輕蚜蟲對梨樹的危害[5]。
綜上所述,對梨樹棚架栽培的優(yōu)勢與高產栽培技術應用進行分析,有助于提高梨樹的產量和品質。通過在應用梨樹棚架栽培技術過程中,進行科學的棚架樹形培養(yǎng)、合理的棚架搭建、個性化的修剪管理、適當?shù)姆仕芾砗歪槍π缘牟∠x害防治等措施,不僅可以為栽培者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增加經濟收入,還有助于推動我國梨產業(yè)的發(fā)展,滿足社會需求,從而為構建幸福社會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李洪超,陳靜.梨樹棚架栽培在河南開封的試驗初報[J].農業(yè)科技通訊,2023(07):105-107.
[2]程寅勝,秦仲麒,李謝雨.“雙臂順行式”棚架梨樹夏季拉枝技術[J].中國南方果樹,2022,51(06):238-240.
[3]安金明,潘文明.河北魏縣秋月梨棚架栽培技術[J].果樹實用技術與信息,2022(06):9-11.
[4]田路明.梨園行間管理技術要點[J].果樹實用技術與信息,2021(09):8-10.
[5]王俊濤.河南新鄉(xiāng)梨樹優(yōu)質栽培關鍵技術[J].果樹實用技術與信息,2020(0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