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大數(shù)據及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如何利用大數(shù)據信息化技術服務高職教育教學,成為了高職院校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本文以柳州城市職業(yè)學院為例,針對線上教學環(huán)境、課前準備情況、課堂教學情況、課后教師指導及教學成效、意識形態(tài)問題等進行問卷調查與分析,并制定高職院校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有效開展路徑,全面推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質量管理,提升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職教育"線上線下教學"教學質量"質量管理
Research"on"the"Way"of"the"Effective"Development"of"Online-Offline"Mixed"Teaching"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Taking"Liuzhou"City"Vocational"College"as"an"Example
YAO"Huilin
(Liuzhou"City"Vocational"College,"Liuzhou,"Guangxi"Zhuang"Autonomous"Region,"545036"China)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big"data"and"information"technologies,"how"to"use"bignbsp;data"information"technology"to"serve"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and"teaching"has"become"an"important"part"of"online-offline"mixed"teaching"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Taking"Liuzhou"City"Vocational"College"as"an"example,"this"paper"makes"a"questionnaire"survey"and"analysis"of"the"online"teaching"environment,"pre-class"preparation,"in-class"teaching,"after-class"teacher"guidance"and"teaching"effectiveness"and"ideological"problems,"and"formulates"a"path"for"the"effective"development"of"online-offline"blended"teaching"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in"order"to"comprehensively"promote"online-offline"mixed"teaching"quality"management,"and"improve"the"teaching"quality"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
Key"Words:"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Online"and"offline"teaching;"Teaching"quality;"Quality"management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數(shù)字技能教育和培訓需求的激增,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是未來高職院校課堂教學的發(fā)展趨勢,黨的二十大報告將“推進教育數(shù)字化”寫入報告,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fā)的《職業(yè)教育提質培優(yōu)行動計劃(2020-2023年)》提出面向公共基礎課和量大面廣的專業(yè)(技能)課分級遵選5"000門職業(yè)教育在線精品課程,這預示著高職院校大數(shù)據在職業(yè)教育領域的應用廣度和深度在迅猛發(fā)展[1]。通過大數(shù)據技術賦能職業(yè)教育高質量發(fā)展,充分利用“三教”改革作為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yǎng)的抓手,職業(yè)教育“三教”改革該應借助數(shù)字化提升質量和水平,是高等職業(yè)院校的重要課題[2]。
《教育現(xiàn)代化2035》提出要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建設智能化校園統(tǒng)籌建設一體化智能化教學、管理與服務平臺[3]。這就要求各職業(yè)院校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深化教育大數(shù)據應用,應用信息技術助力教育教學、管理和服務的改革發(fā)展[4];各高職院校要適應5G網絡技術發(fā)展,強化數(shù)字資源建設與應用,推進智慧教學環(huán)境的建設,提升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深度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
1.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特點和教學現(xiàn)狀情況調查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是指將網絡化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的優(yōu)勢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模式,通過兩種教學模式的有機結合,充分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彌補彼此的劣勢,使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由淺入深,同時推進個性化教學發(fā)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具有以下特點:
1.1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特點
1.1.1教學設計更具個性化。
現(xiàn)代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圍繞信息時代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等相關問題[5]。教學內容及設計應更注重未來職業(yè)崗位需要,注重將企業(yè)一線所需要的新技術工藝、新知識融入課程教學之中。課程設計不僅要滿足理論知識的講解,更要依照學生的學習個性特點結合信息化技術,滿足課程的多樣性、生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
1.1.2.教學團隊更關注校企合作。
高職教師團隊構建時通常會聘請行業(yè)、企業(yè)專家、技能能手加入并擔任兼職教師,能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實時在線點評。
1.1.3.教學形式更加靈活多樣。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沖破教學時間及空間的限制,教師在課前就可以通過平臺發(fā)布學習任務,課后也能實現(xiàn)與學生的實時交流。通過數(shù)據統(tǒng)計,了解每一個學生學習完成的情況。
2.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現(xiàn)狀調查
線上教學的開展主要涉及教師、學生和在線教學平臺3個主體。筆者通過課前準備、課堂教學、課后指導、教學成效、意識形態(tài)及其他等維度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質量及滿意度進行了調研。柳州城市職業(yè)學院學生2022級、2023級學生信息員通過問卷星平臺填寫《柳州城市職業(yè)學院學生對教師授課滿意度調查問卷》,共計回收1389份有效調查問卷。各項數(shù)據結合使用問卷星平臺及Excel軟件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
2.1教學資源平臺與直播授課平臺使用情況
根據圖1、圖2可知,學校教師普遍使用了教學資源平臺與直播授課平臺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在線教學活動,平臺選擇呈現(xiàn)多樣化。其中,線上教學資源平臺主要包括職教云、超星、得實、云班課、智慧樹等;直播授課平臺主要包括QQ、騰訊課堂、騰訊會議、微信、釘釘?shù)取?/p>
2.2.一級指標滿意度情況
本次調查共設計課前準備情況、課堂教學情況、課后指導及教學成效、意識形態(tài)及其他共4個一級指標。如圖3所示,96.1%的學生對教師課前準備情況滿意,95.3%的學生對課堂教學意識形態(tài)滿意,92.9%的學生對教師課后指導及教學成效滿意,91.6%的學生對課堂教學情況滿意(教師上課有明確目的、能理論聯(lián)系實際、課堂氣氛活躍等)。
2.3.二級指標滿意度情況
如圖4所示,96.1%的學生對按時授課與組織簽到滿意,95.7%的學生對課前教學資料準備充分,95.3%的學生對意識形態(tài)正確滿意,95.2的學生對有效結合線上教學平臺與直播授課平臺進行授課滿意。
如圖5所示,學生對于具備聽課設備、課堂學習興趣與積極性、網絡流暢情況、線上教學總體效果、滿意度評價相對稍低,90.0%的學生對具備電腦或手機等聽課設備滿意、89.4%的學生表示在學習過程中能保持較高的興趣與積極性,88.3%的學生對線上教學流暢無卡頓情況表示滿意,87.1%的學生對線上教學總體效果滿意。
3.提高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3.1課前準備
3.1.1.網絡環(huán)境、上課軟件準備
通過問卷調查可知,學生對于具備聽課設備、網絡流暢情況滿意度評價相對稍低。目前柳州城市職業(yè)學院教師常用的教學平臺主要有超星學習通、釘釘、騰訊課堂、騰訊會議等。這種情況導致部分班級在開展線上教學時,學生需要安裝多個APP或教學軟件,以適應不同教師的教學要求,在客觀上增加了學生的操作難度。因此,選擇一個功能齊全、易于操作的教學平臺相當重要。教師上課前,應選擇合適的線上教學平臺,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充分了解平臺和工具的具體應用功能的同時,還應盡量避免使用的線上教學平臺較多較雜,最好使用統(tǒng)一平臺進行線上教學。此外,學校信息技術中心還應盡量解決網絡卡頓、掉線等問題。
3.1.2.課前活動
教師端可以通過職教云、智慧樹與QQ群平臺向學生發(fā)布課前準備資料,提前2-3天發(fā)布本次課程的教學資料和拓展資料,讓學生提前知曉并做好活動準備,例如:發(fā)布思維導圖、基礎概念、知識點劃分、重點難點知識、小測試等。這樣能夠更精準的理解學生學習的情況和學習的動機,進而對學生進行監(jiān)督和促進,確保他們能夠激發(fā)自主學習的動力、引導學生了解學習任務。通過體驗式教學,讓學生切實感知到本門課程學習的溫度與深度,學生在課前登錄線上平臺查看上傳電子教學資源,初步了解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在規(guī)定時間后,可以給學生推送與測試題,檢驗學生預習成果,根據教學后踢提交的數(shù)據反饋,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的難點,調整后續(xù)教學的側重點。
3.2課堂教學設計
通過問卷調查可知,學生對課堂學習興趣與積極性、線上教學總體效果滿意度都偏低。如何提高教學質量,課堂教學設計和組織實施都應合理安排,才能讓在線教學更加有效地開展。在開展線上教學是應當注意以下環(huán)節(jié)。
3.2.1重構教學,加強引導
互聯(lián)網重構著人與人的關系,同時也對教學設計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教師不僅通過網絡進行教學和答疑輔助,而且通過網絡架起學生與知識、與教師之間的一座“立交橋”,形成一個教學相長的學習場域,嘗試在教學模式上進行突破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因此,要重構傳統(tǒng)課堂教學,綜合運用“騰訊課堂”線上教學與互動、微信群、答疑、課堂搶答、課后作業(yè)等教學形式,通過“講授+答疑+曬作業(yè)+小組互評作業(yè)+課堂練習”的模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求知探索的樂趣。
3.2.2充分互動,活躍課堂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對混合式的模式、混合的內容及比例沒有嚴格的要求和限制,這使得混合式教學有著一定的靈活性和活躍性。在這種靈活的教學過程中,師生做到亦師亦友,能夠在促進師生關系良好循環(huán)的同時,起到催化教學的作用。教師課下可以與學生從學習或學習以外的諸多方面培養(yǎng)共同話題,讓學生視教師為朋友,更好地了解教學雙方,教師以學生視角理解教學和課程;課上則應以教師的原則進行約束與管理,堅持規(guī)則,才能讓學生養(yǎng)成自律地好習慣,保質保量地完成每日的學習任務。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把握學情分析與診斷,精準把握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情況,調整和優(yōu)化更適合學生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
3.2.3任務驅動,提高教學質量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要想提高學習“效度”,就應該通過任務來激發(fā)、加強和維持學生的學習動力。任務可以通過課中搶答或課后作業(yè)實現(xiàn),更要貼近學生學習和生活經驗,比如:00后的高職學生更熱衷于彈幕文化或直播形式,基于此特點,可以讓學生“搶單”去“購買”等形式獲得學習積分。在這過程中一定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驅動力、創(chuàng)造力,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的勇氣,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完成任務。
3.2.4加入課程思政,提升職業(yè)素養(yǎng)
課程思政要做到潤物無聲,可以結合課程內容來開展,通過現(xiàn)代信息技術,如網絡、大數(shù)據、人工智能等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可以增強課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實現(xiàn)知識傳授與價值領航的有機集合,形成“三全育人”的格局。例如:在講聚合思維時,讓學生舉一兩種從事什么職業(yè)的人聚合思維強,學生舉的是醫(yī)生和警察這兩種職業(yè),培養(yǎng)學生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四個自信”,以教師的言傳身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4"課后指導
4.1布置作業(yè)有針對性,較好的鞏固課堂知識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中,課后作業(yè)的線上完成和批改對教學大有裨益。學生可以發(fā)揮主導地位,與教師一起復盤與拓展所學知識,促進知識點的鞏固與升華。同時教師向學生推薦電子書、自媒體資源等,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能自覺地學習相關知識,同時在作業(yè)中,重視批改記錄,將每位學生的作業(yè)情況認真匯總分析,在下次課的直播中將作業(yè)點評與情況分析告知學生,與學生進行互動的過程中,也讓學生重視整個學習過程與有效反饋[6]。
4.2及時批改作業(yè)和答疑
教師通過線上教學平臺給學生布置了課后學習任務,比如:主題討論、分享學習心得、知識拓展資源、課前預習、課后作業(yè)等,學生在線提交作業(yè)、參與討論。教師可以在后臺瀏覽學生的發(fā)言和答題數(shù)據,對作業(yè)的完成情況進行點評與反饋,對于線上未解決的難點疑點,可以匯總起來,在下次線下課進行集體解答。這樣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的參與度和學習的專注度,引導學生真正投入學習。同時,通過學生的學習反饋,教師可以持續(xù)收集改進的信息,反思教學方式方法、調整教學內容和細節(jié),對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可以有針對性地“補給”,更加有效地促進教學,提升教學質量。
5"結語
信息化數(shù)字化教學與互聯(lián)網技術的結合,是未來教學的一種共創(chuàng)、共融、共享的趨勢。只有通過精心設計出符合學生的在線教學方式,重視知識內化的課中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合理運用教育技術,才能讓“信息化”的特色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提高教學的便捷性、趣味性、生動性,讓學生愛學、樂學,更加有效地開展在線教學,提高線上教學的效果,保證線上線下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