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的《少年》有這樣一段話:“少年就是少年,他們看春風不喜,看夏蟬不煩,看秋風不悲,看冬雪不嘆,看滿身富貴懶察覺,看不公不允敢面對,只因他們是少年。”
陀氏心目中的少年是恃才獨立的,對四季交替的變化采取的也是淡然處之的生活態(tài)度。人的尋找,其實在少年時代就已開始出發(fā)。這尋找本身就凸顯著生命的意義。
我穿越無數(shù)個夢境的霧靄,終于抵達那亦真亦幻的少年時代。
少年不會是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雜著憂傷、迷茫和執(zhí)著。
我的少年時代就像院子里的牽牛花,晨露中舉著小喇叭,把淡淡的憂傷藍藍吹響。
記事起,集體經(jīng)濟掙工分的年代,盡管媽媽風雨無阻地忙活,當民辦教師的爸爸在放學回家就參加生產(chǎn)勞動,但我家還是個“超支戶”。大哥小時候就患有中耳炎,爸爸一直在攢錢,準備帶他到縣醫(yī)院做手術。1977 年夏天,我九歲時,大哥的中耳炎還沒來得及手術,因突發(fā)急病在衛(wèi)生院撒手人寰。
大哥是一道長度為11 年的光,短短閃耀之后,留給家人的是久久的悲傷,而留給我的更是悲傷加深深的懺悔!大哥的發(fā)病可能與救我有關。不會游泳的我,在家附近的河里洗澡,不慎誤入深水區(qū),是大哥跳入水中救了我。在水中無助掙扎的我像抓到一根救命稻草那樣死死抱住他,害得大哥嗆了好幾口水,事后沒幾天就生病了。年少不諳世事,只是真正懂時,為時已晚。
從此我成獨子了,爸媽對我溺愛有加。那時我身體虛,晚上頻繁起夜。爸媽急在心頭,他們在市場上用大米兌換人民幣買來一盒鹿茸注射液,要求我每天在放學后去合作醫(yī)療站王叔叔那里打針。一盒10 支,耗資九元多。這在當時普通人家無疑是一筆大額支出。注射完清點,“怎么少了一針呢?”在爸爸嚴肅的目光注視下,我終于道出了原委:一次在與同學打逛時,把書包里的注射液弄爛了一支。年少不諳世事,我現(xiàn)在還記得爸爸那一聲低沉嘆息里有多少憂怨。
小學畢業(yè)到石子區(qū)中學念初中了,學校離家不到十公里,而對我似乎有千里之遙,就寢時在冷清清的被窩里常獨自淚流。每逢周末回家歸心似箭,周日返校卻賴在家里,磨磨蹭蹭。我也不知何時身上已徒然多了些許任性,又一個周日的半下午了,爸爸送我返校,當走到幾公里外時,我心生一計,去上廁所時佯裝倒地,口吐白沫。爸爸見狀大驚,疾呼著我的乳名:“二毛、二毛、二毛……”爸爸急忙扶起我,背著我向區(qū)衛(wèi)生院狂奔,一路不停地呼喚我的乳名。氣喘的聲息,焦慮的喊聲,融進茫茫夜色。衛(wèi)生院的大夫會診,檢查了半天,說估計我是癲癇病,農(nóng)村俗稱“ 羊兒瘋”。潔白的病房里,望著跑前跑后心力疲倦交瘁的爸媽,我如坐針氈,終于嘗到小聰明自釀的苦酒了,不停嚷嚷著出院了。
我的“病”竟然成了家人和親戚的心病。時令已是冬季,人和鬼都閑下來了,巫師們忙得腳不沾地。四姨住在附近天城寨腳,家在幾十里外韓家河的大姨,將當?shù)刈钣忻奈讕熣埖搅怂囊碳摇K囊痰退囊叹瓦@樣成了我的干爹干媽。爺爺也請了巫師,張羅著一種“搭斷橋”的迷信,最先遇見的人就是我的“保護人”?!扒捎觥睜敔?shù)木朴眩矣衷鎏砹擞H人“干爹干媽”這個稱謂。我休學在家了。院子里時光慵懶,可以聽雨打芭蕉,也可以踏雪尋梅。老家再平庸無趣,也會產(chǎn)生無窮無盡的遐想。
冬雨飄灑房頂瓦片。媽媽坐在門口,失神地盯著屋檐的水滴。半空中零星響著鞭炮。這是性急的孩子們等不到春節(jié),提前燃放的。汗?jié)窳魉畡诶哿艘荒甑娜藗兠χ悦淄启?、買肉打酒,年味愈來愈濃了。我看見喜悅?cè)鐭熁ㄔ趮寢屟鄣拙`放,倏忽熄滅了。媽媽想起了我的大哥……我的愧疚之情如春潮翻滾,我終于忐忑地向媽媽袒露了裝病逃避上學的一切。媽媽睜大了眼睛,似信非信吃驚地望著我,繼而喜極而泣,我也是淚流滿面了。是啊,世間爸媽情最真,殫竭心力終為子女,可憐天下父母心。
少年總是帶著淡淡憂傷伴隨著我成長。有人說,童年的記憶是一個人生命底色形成的重要情愫。淡淡憂傷這種情愫似乎融入了多愁善感的靈魂,淡淡憂傷如夢幻般云彩縹緲在心頭。
春節(jié)后的新學期,我滿懷喜悅地走進老家的天城鄉(xiāng)初級中學,成了一名借讀生。我的班主任和語文老師是退休返聘的,一位不茍言笑的長者,教學經(jīng)驗極豐富。我寫的作文,老師每次都作為范文在班上念,又燃起了自己的文學夢。
曾記得在石子區(qū)中學那念家情結嚴重的時節(jié),多愁善感的詩歌寫滿了幾個本子,同桌還為我的詩作配上了畫。
文學讓人溫暖,有種抵達內(nèi)心的力量。我湊集的零花錢不夠訂雜志,就在郵政所訂了《文學報》和《中州書林》報。學校年輕的老師,不乏文學才俊,我在他們那里借閱了不少的文學書籍。
讀初三那個春節(jié),在北京當兵的表叔回家探親。我倆聊起文學時,他激動得妙語連珠:“路遙的《人生》一發(fā)表,評論界歡呼,新聞界驚嘆,讀者爭相購閱,一時‘洛陽紙貴’。”我聽得熱血沸騰,念初一時鐫刻在心底的記憶再次浮現(xiàn):中國隊在第二屆女排世界杯大賽上獲勝,舉國歡呼,北大學生當晚點起掃帚當火把游行,“振興中華”的口號不絕于耳。而《人生》這篇小說引發(fā)的反響,無疑也是我們這個民族和國家走向進步和成熟的表現(xiàn)。欲將《人生》一睹為快,成了我迫切的期待。春節(jié)后剛開學,我就收到了表叔寄來的兩本書:路遙的《人生》和《臧克家詩選》?!度松肺沂且豢跉庾x完的。小說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感染著我,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激蕩著我,路遙這個歷經(jīng)坎坷的“土著作家”感動著我。我立志做名鄉(xiāng)土作家,一邊當農(nóng)民體驗生活,一邊當作家激揚文字。
我仿佛進入了一個詩意盎然的時代,課余時間寫了些無病呻吟的“作品”。投到報刊,要么泥牛入海,要么收到的是退稿信。一封退稿信,我有時要玩味半天。編輯肯定性的話語,又常誘導我沉溺夢中。
這時爸爸已通過考試轉(zhuǎn)為了公辦教師,他寄予我的厚望是考上中師中專。眼看我的成績實現(xiàn)不了他的意愿,在爸爸的“斡旋”下,我停學不參加畢業(yè)考試,回石子區(qū)中學留級再讀初三,“文學夢”自然是不能做下去了?!拔膶W夢”輸給了現(xiàn)實,但它屬于我生命的少年季節(jié),雖沒有繁茂,卻十分生動而特別。
再次踏進區(qū)中學清雅的校園,有種久別重逢的親切感。我原來的語文老師擔任我的班主任和語文老師?!捌聘林?,百二秦關終屬楚;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我決心去實現(xiàn)人生的又一夢想。我似乎騎上了少年的快馬,轉(zhuǎn)眼便是春花渡秋葉。
中考在即,侄兒在相距五公里外的吉星鄉(xiāng)念初三,相約周三晚上一同交流,躊躇滿志的我不假而走。
第二天做早操時,先生厲聲問我:“昨晚去哪里了?”我囁嚅道:“去吉星鄉(xiāng)中學了!”先生怒不可遏,飛起一腳“踢”向我,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我身體絲毫不痛,自尊受到了極大的傷害。
課余時間,幾個同學圍著我,安慰著我,同時反映一個不公正的情況:××和××復讀生,一個語文好,一個數(shù)學好,班主任將其安排在一前一后,便于相互抄襲。我再三問:“情況屬實嗎?”一個同學反復回答:“千真萬確,就是數(shù)學好那位××同學親口告訴我的!”
我們“義憤填膺”,當即商議:將情況反映到上面去。一同學寫好情況后,身為班長的我率先簽名,另有班委團委干部和學生代表三人紛紛簽名,將信件寄往了達縣地區(qū)教育局。
中考如期順利進行,最后一科考英語時出現(xiàn)了意外??紙鰳O為混亂,有翻書的,有抄襲的,有交流的。我答完試卷,在卷子背面空白處寫下了幾個大大的字:“舞弊之風何時止?農(nóng)村青年出路何在!”
考卷上交后,在考委會引發(fā)不小的震動。有人去找到在石子區(qū)供銷社工作的二叔:“這是在試卷上做標記,這樣何武的所有成績都會為零!”頓了頓,此人又非常嚴肅地對二叔說:“自從恢復高考制度以來,這是縣里從未出現(xiàn)的事情?!倍遒r著笑臉,好飯好菜款待來人,酒酣耳熱之際,來人寬容地說:“此事這樣處理,將英語考卷取出來,英語缺考,就不影響其他學科成績了?!?/p>
我報考的志愿是中師,預選上了,又忙乎著查漏補缺地復習,沖刺最后一輪考試。復習期間,那封情況反映的信件層層轉(zhuǎn)回了學校,自然引起了小小的轟動。后來得知,這是××同學的臆想,先生怎么可能說那樣的話呢!先生若無其事與往常一樣的輔導我,自己心中的愧疚之情油然而生。
中考成績揭曉,其他學科發(fā)揮正常,語文成績慘不忍睹。平常語文成績穩(wěn)居90 分以上的我,這次僅得了70 多分。什么原因呢?在寫作文時,我又當起“小憤青”去抨擊“時弊”了。報考中師落榜,按說上了預選線的可錄入省級重點中學,可我又偏偏沒有外語成績,于是乎,收到的是普通中學高一新生錄取通知書。
在爸爸眼里,讀高中考大學太遙遠了,加之還有兩個妹妹在念書,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不允許,讀初中考中師中專已經(jīng)是“吹糠見米”!
我沒有跨入高中的校門,也不想再去當復讀生。我偏激地記下路遙《人生》里的話:“一個人應該有理想,甚至應該有幻想?!蔽译y道非要擠升學這座獨木橋嗎?我決定放棄破碎了的升學夢,重拾鄉(xiāng)土作家的文學夢。
告別校園回到了家園,爸爸開導我:“你考上中師中專,與寫作并不矛盾呀!”勸我回校念書的來了一撥又一撥人,好話說了幾籮筐,我始終油鹽不進。爸爸氣得幾個月沒有與我說一句話。
也許,人生就是在迷茫中沖出,又將迎來新的迷茫,要求我們繼續(xù)沖出。
大有作為的農(nóng)村,天地廣闊。
我對蒼天黃土唱起了幾代人都不曾改調(diào)的粗獷曲子,揚起牛鞭扶著犁,翻起濕潤而糯軟的泥土,空氣中彌散著孕育新生的潮濕和興奮。
鐵鍋里的豬食“咕嘟咕嘟”冒著水泡,我常常坐在灶前發(fā)呆。灶膛里的柴火一點一點化成灰燼,鍋里升起的熱氣在灶臺四周彌漫著酸腐氣息。
周圍鄉(xiāng)鄰的紅白喜事,景象壯觀。一陣鞭炮聲響,大家絡繹不絕地走向餐桌。一碗碗菜流水一樣端到桌上,一桌坐滿12 個人,便伸筷暢食,舉碗暢飲。人們端著酒碗,喝一口酒,禮節(jié)性地擦一下碗沿,遞給下一個人。輪到我喝時,有一種久違的感覺。這東西醇中帶辣,有勁兒,直往腦門上沖。酒席的香氣混合著空氣中微微殘存的火藥味兒,我陶醉其中了。
20世紀80年代,是理想激蕩澎湃的年代,人們在驀然發(fā)現(xiàn)了無限可能性的同時,內(nèi)心的迷茫也在不斷增大。史鐵生說:“白晝是看的,是現(xiàn)在;你要是沉思,你要是諦聽,那你一定是在黑夜之中。黑夜降臨,你周圍沸沸揚揚的世界進入了沉靜里,你什么都看不見了,那你就開始能夠想了,開始能夠聽了?!编l(xiāng)村的夜晚,我聞到了季節(jié)的氣息,聽見了村莊囈語和暗夜的喟嘆。自己想法零零碎碎,愿望若有若無。夢里走了很遠的路,醒來仍然在床上。
有道是“生活潤澤了文學,文學斑斕了生活”。當我的生活與文學尚未相互作用時,因循大半年的生活斑斕了一下:媽媽親戚托親戚讓我去當了名代課教師。代課教師屬編外人員,一個學期一聘,就這樣,在原有的生活范圍增加了一個接觸社會的窗口。
一位在學校當教師的大哥請客,對象有區(qū)教辦、鄉(xiāng)政府和學校的領導,讓爸爸和我作陪。雞鴨魚肉在餐桌上熱氣騰騰,刺激著豐富的味蕾;剛剛蒸出來的地方特產(chǎn)雙河白酒香氣四溢,腦細胞被浸潤得快活無比。滿屋子氤氳著熱烈的酒香菜香,充盈著歡聲笑語。輪到我敬酒了,依次敬了區(qū)教辦和學校領導。敬鄉(xiāng)政府領導時,他們扯起了酒經(jīng),就是杯不碰唇。我發(fā)出近乎祈求的聲音,滿身的血液呼呼啦啦地在身體里奔涌,賭氣問道:“你們喝不喝?不喝我干了!”他們濤聲依舊?,F(xiàn)實就像這初冬的聚集地,不寒冷,但顯然是涼薄了。一大杯72°白酒,我仰脖一飲而盡,大家驚呆了!
學校距家里有五華里遠,我踉踉蹌蹌地走到公路的黃桷樹橋邊。鄉(xiāng)村小路已被夜色藏起來了。爸爸用手電筒把路找回來,扶著像踩棉花的我走向家里。后來得知,敬酒順序不妥,要先敬鄉(xiāng)政府的領導。
如果說這段生活小插曲是個深切的感悟,那么,后面這件事就是痛徹的領悟。代課教師轉(zhuǎn)民辦教師的機會來了,沒有文件到鄉(xiāng)中心小學,系口頭傳達。所說的條件雖然我不符合,但偏偏有小部分不符合條件的人也被納入了。爸爸頻繁奔波于區(qū)鄉(xiāng)之間,他這位權威的數(shù)學老師解答不了這道難題,帶回家里的是沉沉的嘆息。
“文學夢”“升學夢”“教師夢”一一破碎,我總和機遇擦肩而過,心中一片茫然。烈性的酒把小院里的情緒燒得火辣辣的,汩汩流淌了一地的月光冷冰冰的。心里交替更生著不公與憤怒,堅韌與抗爭。手中顫晃著酒碗,口里飄逸出悲愴的詩句:“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蔽ㄓ芯?,能讓我置身于真正的夢中,夢如酒精發(fā)酵又經(jīng)過沉淀后,似寧靜的山谷忽聞百澗潺潺,李太白的聲音回蕩在山水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p>
那些滯留山巔迷茫的云朵,變化成了雨滴,匯聚成一條清澈的小溪。
我的少年時代就像山澗那曲折回環(huán)的小溪流,由遠及近,逶迤而來。河道再狹小也有寧靜致遠的性情,有寬廣包容的胸懷,有湯湯奔向大海的向往。
沒有轉(zhuǎn)成民辦教師的我,依然扮演著代課教師的角色。但回想起諸如山上四月的野李花那樣潔白而美好的事情,心里涌動著少年小小的幸福和快樂。雖不值錢,但抿抿甜。
漁網(wǎng)豐富著我的生活。每每閑步野外小河,老橋墩押著古韻,流水抑揚頓挫,橋下溶溶的水面,魚兒的唼喋聲似在竊竊私語。
有一次,“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wǎng)”的念頭忽閃而過。爺爺已去世,漁網(wǎng)破爛不堪了,我決心自己織一副漁網(wǎng)。找?guī)煾祵W技術,買尼龍線,挑燈夜戰(zhàn),一個月的時間,一副捕魚的手網(wǎng)誕生了。
網(wǎng)魚是心情,也是樂趣,只有癡迷其中才能夠體會。我有時乘著醉意,去河邊撒一網(wǎng)。收網(wǎng)了,沒有魚,只有純真的浪花。
我執(zhí)著往復,樂此不疲。一次在秀才灘打漲水魚,激流中一個大石頭似乎形成了洄水,一網(wǎng)撒去,人和網(wǎng)就差點兒被洪水沖走。
我從此領悟到,要讓生命和自然處于對等位置,甚至低于自然。河水于是貼近了我,悄悄告訴我它們生命的秘密:魚兒是比流水還要柔軟的事物,什么時候在回水,什么時候在花水,什么時候在深水,又什么時候在灘口……
常常飲酒時,肥美參子魚的鮮香在唇邊跳蕩。不時網(wǎng)到鯉魚那心情啊,就是爽歪歪!鯉魚嘴上的胡須肥厚而卷曲,尾巴紅得像紅公雞的冠子,身上的鱗片飽滿而帶著光澤,躍動的金黃色照亮了多彩的生活。
我喜歡的響水灘,有時水波上雨腳如麻,那分明是寫滿往事的文字;更多時候,是滿眼的澄碧,滿眼的狂野。跳蹬腳下的水呀,不僅是濯吾足濯我纓,而是洗心洗肺,把少年的美好寫入奮進的生命!
我當農(nóng)民寫的第一首小詩《求索》見諸報端了,象征著一個少年執(zhí)著的起步:向著十一月的天空/河流不再喧嘩/它的怨訴/泥土里的種子/艱難地/蠕動/探索者/通向/野草和鮮花的路。當農(nóng)民寫的小詩發(fā)表了。吳國勇是我初中要好的同學,他在縣城第二中學念高中,給我來信時說:他的班主任和語文老師劉漢炳先生,有著很深的文學造詣。我將自己的習作寄給漢炳先生,很快收到了他的回信:習作有功底,已推薦《竹陽報》,并由竹林文學社少杰老師擔任我的指導老師。少杰老師西師中文系畢業(yè),乃詩壇新秀。他常說閱讀是寫作的基礎,要求我閱讀、閱讀、再閱讀。他從縣圖書館借書給我,讓我分期分批地閱讀。
月亮喂養(yǎng)的小院,豐盈;走過深秋的河水,執(zhí)著。對文學的想象力,初始充滿疑慮,繼而充滿信心。在月夜攤開文學典籍,輝煌的中國文學發(fā)展史,就是漫長的文學苦旅,雖苦猶樂,在有景處抒情,于無字處讀書。回味那些略顯消瘦的文字,眼前閃耀著幽暗的光芒。流水今日,明月前身。唐詩拍擊兩岸,氣象萬千,忽而滾滾長江東逝水,忽而黃河之水天上來。
當代課教師寫的小通訊見報了。一度時期,我對新聞寫作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產(chǎn)生了人生第一筆貸款。為了學習新聞寫作,我在農(nóng)村信用社貸款50.00 元(那時代課教師月薪為52.50 元),在郵政所訂閱了全國各地的期刊(半年)?!昂挝?,你的大作見報了!”我走進辦公室剛剛落座,一位同事將報紙遞給我的剎那間,似乎溪水流進了干涸的河床。至今清楚地記得是《通川日報·星期刊》,標題的引題是“不求花前月下相偎依但愿工作學習有長進”,主題是“一對戀人的‘合同’”。
自學考試首戰(zhàn)告捷。80 年代的熱鬧,帶著一種天真和向往,我也追求了當時的“自考熱”。我學的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主考院校是四川師范大學。在幾乎是中師中專和高中生的考試大軍中,我這個初中生在人們復雜的目光中出入考場。我的初衷不是為了拿文憑,而是閱讀增加知識。得知最難考的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我就首選了這門課程。首戰(zhàn)告捷,這門課程我以63 分的成績通過了考試。
我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喜悅告訴了爸爸,他“哦”了一聲。他的語氣很淡,我卻聽出了愉悅。當時我們很少交流溝通,我只能靠這不多的字句來揣摩爸爸的心情。這也堅定了我參加自學考試的信心。
工作讓我追求美好的生活。1989 年春夏之交,石子區(qū)公所籌備組建治安聯(lián)防隊,二叔告知了這個信息。石子區(qū)治安聯(lián)防隊系群防群治組織,隸屬區(qū)公所領導,接受大竹縣公安局石子區(qū)派出所業(yè)務指導。面試主考官是派出所所長。他有著被上帝吻過的好嗓音,威嚴中透出和善。我流暢地回答著提出的問題,他頻頻頷首贊許。就這樣,我又到了新的崗位,代課的小學六年級學生剛好畢業(yè)。
我們迷戀少年時代,迷戀的是那時的人和那時的自己,無情的只是時光啊。新崗位,新責任;新使命,新?lián)?。值班工作按部就班,夜間巡邏恪盡職守。處置突發(fā)情況,積極參與。曾數(shù)次舍生忘死追逃犯,不顧安危抗洪災,業(yè)余筆耕不輟,石子區(qū)公安工作不斷見諸《四川法制報》《通川日報》等報刊,有時還上了《四川日報》。漢語言文學專業(yè)課程自學一刻也沒放松,大多數(shù)休息時間保持“頭懸梁,錐刺股”的奮發(fā)狀態(tài)。夜以繼日地工作和苦讀,竟然有兩次出現(xiàn)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現(xiàn)象:一灘一灘的清口水弄得臥室滿地狼藉。每周休息回家,差不多十公里的單程從不乘車,往返一路行走一路閱讀。
我完成了漢文專業(yè)課程的自學考試,成為大竹縣第一個農(nóng)民自考畢業(yè)生。幾多淚水,幾多失落,等待和希望那么久,喜悅似乎來得猝不及防。我應聘了希望集團辦公室工作人員,已來函讓我到成都面試,爸爸阻止了我:“不要走那么遠,就在本地工作?!睘榱藥Ш门畠?,我有了回天城當代課教師的念頭。
石子區(qū)當時聘用初中代課教師,我因為是應試中唯一的大專畢業(yè)生,教育招聘領導小組決定予以免試,讓我到老家的鄉(xiāng)初級中學任教。
要與朝夕相處的領導和同事惜別了,他們?yōu)槲遗e辦了餞行聚會。地點在周渝酒家這個整潔的小飯店,區(qū)委書記和區(qū)長在百忙中也趕來了。席間,區(qū)委書記豪放地要與我干三杯白酒。我的血液呼呼啦啦又在身體里奔涌,端起酒杯心生豪邁地欲碰杯時,區(qū)長低聲奪下我的酒杯:“你喝不贏書記!”我愣了愣,回過神主動敬了書記的酒,小酌一口,含在嘴里,醉了遠方。
含在嘴里,我感受到回味醇長!我曾經(jīng)沉傾在赫拉說的“幻想著走進文學藝術的天國”,卻也在紛繁雜呈多棱角多方位的殘酷現(xiàn)實面前,碰得遍體鱗傷,我借酒麻醉,舔舐療傷。傷痛讓我迷茫,同時,這塊故土千百年正在發(fā)生的嬗變,讓我猛醒。
路德維?!っ兹拐f“社會是達成世俗目的的偉大手段”。我的視野走出窄狹拘囿的處境。澡雪浴德,磨礪志行,追尋它在現(xiàn)代社會的亮色,和那些有價值的東西,使自己的生命意義更加充實。我深深知道,一次次不甘失敗的穿越,便是一次次成長的歷練。成長源于父老鄉(xiāng)親的熱情期許和暖心鼓勵,也包括自己要離開時同事的真誠話別、書記豪飲歡送、區(qū)長勸酒的關愛,無數(shù)的深情厚誼……
經(jīng)歷過的都是寶貴的。一句歌詞說得好:“過多的忙碌冷落了溫柔!”藏起自己的苦與愁,我也在悄悄改變,不再固執(zhí)己見。最殘忍地莫過于發(fā)現(xiàn)太多的隱藏在時光深處的溫柔已被自己輕易辜負了。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曉月殘霜地上一行行踩踏下的凌亂淺淺腳印,是少年不諳世故困惑滄桑的痕跡,也是少年人生羈旅意氣豪爽的見證。它無疑是涵養(yǎng)我的一筆寶貴精神財富,助我坦然行走于天地間。
原載《延安文學》2023 年第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