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近年來奶山羊養(yǎng)殖規(guī)模的提升,奶山羊染病概率及染病種類增多,其中,乳房炎作為奶山羊生長期間常見疾病,發(fā)病后對奶山羊養(yǎng)殖效益影響較大?;诖耍疚膶⒔Y合奶山羊乳房炎的發(fā)病因素、臨床癥狀、診斷方式進行分析,并提出幾點綜合防治措施,以期能為養(yǎng)殖戶提供科學的奶山羊乳房炎綜合防治措施建議。
關鍵詞;奶山羊;乳房炎;發(fā)病因素;臨床癥狀;防治措施
奶山羊乳房炎是指奶山羊養(yǎng)殖期間的一種乳腺類炎癥,發(fā)病后出現乳腺組織腫脹、充血、奶質降低等臨床癥狀,嚴重會造成奶山羊出現全身性病癥,對奶山羊的正常泌乳機能及產乳量造成不良影響。為有效防控奶山羊乳房炎的發(fā)生,養(yǎng)殖戶在開展乳山羊養(yǎng)殖管理期間,應當對此疾病有一定的認知與了解,從而做到早發(fā)現、早治療,科學預防,避免由于奶山羊乳房炎所造成過多的養(yǎng)殖經濟損失。
1 致病因
1.1 病原微生物傳播
奶山羊乳房炎致病性微生物種類較多,包括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等[1]。其中,葡萄球菌致病時,致病菌會存在于奶山羊乳房皮膚、乳頭管、乳池部位;鏈球菌致病時,致病菌存在于患病羊乳房皮膚上,且可附著在患病羊乳房以外的工具、衣服等,通過擠奶工作人員的活動進行傳播;而大腸桿菌致病時,由于其為奶羊養(yǎng)殖場環(huán)境中的普遍存在,因此無法全部清除。
1.2 環(huán)境及管理因素
奶山羊養(yǎng)殖環(huán)境條件及管理水平與乳房炎的發(fā)生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當養(yǎng)殖期間,羊舍內環(huán)境條件臟、亂、差,病原微生物快速生長繁殖,增加染病概率。同時,在羊群管理期間,擠奶工作人員不遵循嚴格擠奶程序,擠奶設備不進行消毒、奶山羊乳房碰撞、擠壓受傷等情況,均可導致乳房炎的發(fā)病。
2 臨床癥狀
奶山羊在感染乳房炎后,部分患病羊體溫快速上升至41~42 ℃,呼吸、脈搏加快,取食量下降或廢絕,觀察乳腺部位出現紅腫、疼痛、充血等情況。染病后,奶山羊的泌乳量顯著降低,乳房上方的淋巴結腫大明顯,泌乳減少或直接停止,乳汁稀薄,有凝乳塊、絮狀物、血液、膿汁等物質混著。部分患病嚴重奶山羊,在其乳房充血區(qū)皮膚上出現淡藍色斑塊,2~3 d后,乳房炎性水腫會擴散至其腹部及四肢部位,3~4 d后患病奶山羊乳房皮膚變褐色、觸感冰冷,嚴重出現壞疽、脫落等情況[2]。依據不同情況可將奶山羊乳房炎分為以下幾種病癥特征。
2.1 依據發(fā)病速度
1)慢性乳房炎。奶山羊患病慢性乳房炎期間,通常不會表現出全身性的臨床病癥,只有少數的患病羊體溫會上升。對此類患病羊群進行觸診時,可發(fā)現在其乳房內有大小不一的硬塊分布?;疾∪橄俳M織彈性降低、區(qū)域有硬結節(jié),奶山羊分泌出的乳汁稀薄且有粒狀或絮狀凝塊分布,部分患病羊所擠出的乳汁為黃色濃稠狀。
2)急性乳房炎。奶山羊患病急性乳房炎期間,體溫快速上升至41~42 ℃,并且會出現稽留熱,同時伴有眼結膜潮紅、取食量減少或廢絕、瘤胃蠕動功能衰退、反芻停止、精神萎靡、起臥困難、呼吸急促等全身性癥狀。觀察其乳房部位,有淋巴結腫大的現象,分泌出的乳汁稀薄、顏色變紅,內有絮狀物、膿性物質混雜;患病乳房發(fā)熱、紅腫、疼痛、硬化,部分會出現發(fā)紫、壞死癥狀。
2.2 依據病原類型
1)鏈球菌性乳房炎。奶山羊感染鏈球菌性乳房炎時,病菌通過乳頭侵染至乳腺,并在乳汁、乳導管的表層分布,并不進入乳腺組織部位,此類型乳房炎治療以青霉素、金霉素、頭孢菌素等藥物效果最佳。
2)葡萄球菌性乳房炎。奶山羊感染葡萄球菌性乳房炎時多為慢性癥狀,但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奶山羊后多引發(fā)急性乳房炎、最急性壞死性乳房炎。對葡萄球菌性乳房炎治療時,先對其分離菌進行藥敏試驗,隨后選用適宜的抗生素進行治療。
3)大腸桿菌性乳房炎。奶山羊感染大腸桿菌性乳房炎時,臨床癥狀多為分泌出的乳汁為棕色水樣液體,后續(xù)泌乳停止,同時伴有腹瀉癥狀。
4)綠膿桿菌性乳房炎。奶山羊感染綠膿桿菌性乳房炎時,通常會表現出持續(xù)性發(fā)病特征,并且,此致病菌可在患病奶山羊的乳腺內持續(xù)存在5個泌乳期。部分患病羊在染病后會引起急性乳房炎,并出現尿毒癥,致死率高。
5)化膿棒狀桿菌乳房炎。奶山羊化膿棒狀桿菌乳房炎多發(fā)生于干奶期階段,感染后,炎癥區(qū)域會出現大量、惡臭膿性滲出物,染病乳房喪失泌乳功能,少數患病羊有全身癥狀。奶山羊感染此病后,通常需要淘汰,無持續(xù)養(yǎng)殖經濟價值。
6)異常型乳房炎。奶山羊異常型乳房炎致病菌多為6-1支原體和6-2星型諾卡氏菌,其中,6-1支原體感染奶山羊后通常不會表現出全身性癥狀,僅為乳房部位的局部感染,但是無特效治療方式。6-2星型諾卡氏菌感染奶山羊后,會引發(fā)破壞性乳房炎,表現為發(fā)病急、取食量少或廢絕、乳房腫大顯著、肉芽膿性炎癥,治療時多肌注苯唑西林鈉,效果較好[3]。
3 診斷
對奶山羊乳房炎診斷時,首先可結合患病羊的體溫、采食量等情況,并觀察乳房患病區(qū)域的炎癥,分析乳汁形態(tài)、顏色、是否出現膿腫、水腫、腐爛等情況作出初步的診斷。進一步診斷時,還需要結合實驗室診斷方式進行,例如在無菌的條件下,收集患病奶山羊乳房側的乳汁進行酸堿度判定、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病原微生物的分離、鑒定等方式,以達到精準確診目的,從而更好地對癥治療,提升治療效果。
4 治療措施
4.1 治療方案分析
奶山羊乳房炎治療措施以抗菌消炎、解熱鎮(zhèn)痛為主,改善乳房部位血液循環(huán)效果為輔。治療時,不僅要對局部炎癥有效治療,還需要控制全身性癥狀,避免出現繼發(fā)感染。
1)局部治療。奶山羊乳房炎發(fā)病初期,建議冷敷控制,進入中后期后,轉變?yōu)闊岱蠡蚣t外線燈照射,每天早晚各1次,單次持續(xù)15~20 min即可?;蚩墒褂?0%魚石脂軟膏外敷治療。除化膿性乳房炎外,實施局部治療外敷前,可對患病乳房側進行按摩,同時加入抗生素一并治療。
2)全身性治療方式。當患病奶山羊乳房炎表現為極度腫脹、高熱等全身性癥狀時,治療時可對患病羊的乳池部位進行沖洗,同時結合肌肉、靜脈注射抗生素的方式進行治療,通常使用卡那霉素、慶大霉素、青霉素、安乃近等藥物。
3)重癥性治療。對于奶山羊乳房炎重癥患病羊治療時,可結合全身性治療方式進行防控,在長期治療無效的情況下,分析是否為特種細菌感染致病。此時可對患病羊的乳汁進行收集,送至實驗室實施細菌培養(yǎng)觀察,并開展藥敏試驗。在確定致病原種類后,使用針對性治療的抗生素控制病情。當出現患病羊乳房壞疽時,可進行切除手術。
4)原發(fā)病治療。當奶山羊乳房炎發(fā)病是由感冒、口蹄疫、子宮炎癥等疾病感染所引發(fā)的,在對乳房炎癥狀治療同時應當加強對原發(fā)病的治療管理。
4.2 治療措施
1)減食療法。對于患病奶山羊,可對其泌乳功能進行暫時制止,實施減食療法,減少對患病羊的精料供給,少喂食青綠多汁飼料,控制飲水。日糧以優(yōu)質干草,例如苜蓿、豆科牧草等。當部分患病羊采食量衰減的情況下,不進行食欲的促進,減少泌乳量。
2)體溫控制。患病奶山羊有體溫上升時,可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慶大霉素40萬~80萬IU、安乃近2 g、10% VC注射液10 mL、普魯卡因青霉素400萬IU,注射部位為奶山羊乳房基底部或腹部,使用封閉針頭深入皮膚4~5 cm,分為3~4個注射點注射,1次/d。同時,使用鏈霉素100萬IU,肌內注射,2次/d即可。
3)頑固病癥。當患病羊感染頑固性乳房炎,治療時可先對乳池進行沖洗,注入抗生素,每間隔12 h治療1次,連續(xù)使用2~3次即可。操作時,先將患病羊乳房內的乳汁全部擠出,隨后使用乳頭針頭將0.9%生理鹽水500~1 000 mL注入乳池中,同時均勻抖動,將乳池內殘留的液體排干凈。隨后使用生理鹽水100 mL、普魯卡因青霉素400萬IU,注入乳池內,停留12 h,隨后將乳房內藥乳擠出即可。
5 綜合防控
5.1 定時擠奶
奶山羊養(yǎng)殖期間,避免出現乳房中乳汁滯留。奶山羊哺乳期間,羔羊吃不完乳汁時,可增加擠奶次數或讓其他羔羊分吃,或減少對母羊的精料日糧量,減少產奶量。對于產奶羊,可依據其產奶量的數量,決定每日擠奶的次數及間隔時間,確保單次擠奶干凈。通常產奶羊單日擠奶2次,高產奶山羊單日擠奶次數可達到3~4次。
5.2 保持羊舍衛(wèi)生
注重奶山羊養(yǎng)殖環(huán)境的潔凈、干燥、衛(wèi)生、通風、保溫性,定期對羊舍消毒、清理糞便、更換草墊。對于產奶山羊、哺乳羊所存在的羊舍內,調控溫度,避免過于寒冷,將環(huán)境溫濕度調整至羊群適宜生長條件下。
5.3 完善擠奶程序
每次對奶山羊擠奶前,擠奶工作人員應當提前洗手消毒。對于奶山羊的乳房部位使用溫開水或漂白粉溶液浸洗過的布塊清洗,隨后使用干凈布塊擦干乳房再進行擠奶。擠奶完成后,使用次氯酸鈉溶液(含4%有效氯)或0.5%~1%碘附溶液對乳頭浸泡擦拭消毒。擠奶過程中,避免動作過于粗暴,一旦出現奶山羊患病乳房炎時,應當進行隔離治療,單獨擠奶,避免致病菌的大面積擴散染病?;疾⊙驍D出的羊奶,不可與健康羊奶混合,病羊奶應當無害化處理,及時清洗消毒奶容器。
6 結語
綜上所述,奶山羊乳房炎作為奶山羊養(yǎng)殖期間常見的一種疾病,一旦發(fā)病,將對奶山羊的泌乳功能、產奶量造成嚴重的影響,養(yǎng)殖經濟效益下降。養(yǎng)殖戶在管理期間,應當加強對奶山羊群體的管理,通過定時擠奶、保障羊舍衛(wèi)生、完善擠奶程序等措施,避免其出現感染乳房炎的情況。同時,注重觀察奶山羊的乳房情況,一旦出現感染乳房炎,及時隔離病羊,精準鑒別診斷,科學針對治療,減少乳房炎對奶山羊的不良影響,維護奶山羊養(yǎng)殖效益性。
參考文獻:
[1] 鄭海鵬,李芳娥,緱銀行,等. 奶山羊乳房炎防治關鍵技術[J].畜牧獸醫(yī)雜志,2023,42(4):120-121+124.
[2] 鄭紅,陳明生.奶山羊乳房炎的病因與防治[J].畜牧獸醫(yī)科技信息,2022(12):104-106.
[3] 張曉明.奶山羊乳房炎的發(fā)病原因及防治方法[J].中國動物保健,2022,24(9):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