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八佾篇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痹唬骸岸Y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p>
【譯文】子夏問道:“‘輕盈的笑臉多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多媚呀,好像在潔白的質(zhì)地上畫著美麗的圖案呀。這幾句詩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說:“先有白色底子,然后在上面畫畫?!弊酉恼f:“這么說,禮儀是在有了仁德之心之后產(chǎn)生的?”孔子說:“卜商?。∧阏媸悄軉l(fā)我的人,現(xiàn)在可以和你談?wù)摗对娊?jīng)》了?!?/p>
【評析】子夏從孔子所講的“繪事后素”中領(lǐng)悟了仁先禮后的道理,因此受到孔子的稱贊。就倫理學(xué)而言,這里的禮指對行為起約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禮節(jié)儀式,素指行禮的內(nèi)心情操。禮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沒有直說,但一般認(rèn)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鬃诱J(rèn)為,外表的禮節(jié)儀式同內(nèi)心的情操應(yīng)是統(tǒng)一的,如同繪畫一樣,畫板質(zhì)地不潔白,就不能畫出豐富多采的圖案。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p>
【譯文】孔子說:“夏代的禮儀制度,我能說一說,但它的后代杞國不足以作證;殷代的禮儀制度,我能說一說,但它的后代宋國不足以作證。這是杞、宋兩國的歷史資料和知禮人才不足的緣故。如果有足夠的歷史資料和懂禮的人才,我就可以驗證這兩代的禮了?!?/p>
【評析】這段話表明兩個問題。首先,孔子對夏商周代的禮儀制度等非常熟悉,他希望人們都能恪守禮的規(guī)范,可惜當(dāng)時僭禮的人實在太多了。其次,孔子認(rèn)為對夏商周之禮的說明,要靠足夠的歷史典籍、賢人來證明,也反映了他對知識的求實態(tài)度。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p>
【譯文】孔子說:“舉行禘祭的儀式,從完成第一次獻酒以后,我就不想看下去了?!?/p>
【評析】在孔子看來,一個人的等級名分不僅活著的時候不能改變,死后也不能改變。生時是貴者、尊者,死后其亡靈也是尊者、貴者。這里,他對行禘禮的議論,反映出當(dāng)時禮崩樂壞的狀況,也表示了他對現(xiàn)狀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