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鴻儒:時代塑鴻儒
事跡:作為地面上的“天空”,飛行器的“搖籃”,風洞見證著我國東風系列導彈、神舟系列飛船等國之重器的誕生與成長。中國JF-12高超聲速復現(xiàn)爆轟驅(qū)動激波風洞,是用于航空航天試驗等的大型科學裝置,整體性能目前在國際上是最先進的。這一裝置所運用的“高焓激波風洞爆轟驅(qū)動技術(shù)”理論的奠基人,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力學家俞鴻儒。俞老96歲,潛心研究風洞技術(shù)已經(jīng)50年。在國家資金緊張之際,他選擇了危險程度高但成本低的研究路徑,成功完成試驗。在報國家獎項時,作為主要設計者的他,卻把自己的名字署在了最后。
頒獎辭:前輩布下的奇子,蟄伏深空的巨龍。做別人不敢做的,做別人做不成的,他獨辟蹊徑,一往無前。撥開科學的霧,蕩去歲月的塵,我們看到一位科學家黃金般的心。
劉玲琍:春風撥清音
事跡:劉玲琍是湖南衡陽市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全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她扎根特殊教育講臺,堅持做一件事,就是讓先天性聽障兒童在有愛的環(huán)境中,學習開口說話。面對聽障兒童,劉玲刑是老師,更是媽媽。她自編教材,自創(chuàng)唇舌操、觸摸法和情境教學法,每天一對一教學,讓學生感受發(fā)聲時氣流的大小、聲帶的振動。33年來,劉玲琍所教的80多名學生中,有20多名考上了大學。她讓這些命運坎坷的孩子,一步步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改寫自己的人生。
頒獎辭:眼耳鼻舌身意,色香聲味觸法,用盡所有,為生命解鎖。她從命運那里奪回一副又一副翅膀,帶領孩子們飛離寂靜的牢籠。聽,每一個新的發(fā)音,都打開一個新的世界。
孟二梅:大義勇必為
事跡:2023年7月30日,北京強降雨致K396次列車迫停在門頭溝落坡嶺站,近千名乘客被困?!爸灰形覀円豢诔缘?,肯定有你們的”,這是落坡嶺社區(qū)黨支部書記孟二梅給全體乘客的承諾。在斷水、斷電、斷網(wǎng)的情況下,她帶領社區(qū)近300名居民,想盡辦法讓被困乘客在暴雨中免于凍餓?;貞浧甬敃r救援的場景,孟二梅動情地說:“只有災難真正到你身邊的時候,你才能知道當時那種艱辛?!?/p>
頒獎辭:安頓落難者,照顧?quán)l(xiāng)親們,一句話驅(qū)散冷雨,一握手溫暖人心。是誰在偏僻的角落里,排布下如此可信賴的人?過去無緣相識,因為她平凡;危難中堪當重任,因為她不忘初心。
張雨霏:洲暖水花美
事跡:受父母影響,張雨霏3歲就開始游泳。在里約奧運會前,她曾自信滿滿,但結(jié)果讓她認識到與國外選手的差距。之后,她改變策略,盡管風險極大,她仍選擇從零開始。熬過了漫長的艱難歲月,她等來了“涅槃重生”的機會。2023年世錦賽、大運會、亞運會、三站世界杯,張雨霏參加59個項目,拿下23塊金牌,平均4天進行一場比賽。張雨霏是賽場上的“勞?!薄!坝行┍荣愂菫榱藝遥瑢业呢熑慰冈诩缟?,只有一個字:做!”巴黎奧運會倒計時,張雨霏說想做世界的“蝶后”。
頒獎辭:寧可讓肌肉在深夜里燃燒,不讓情緒在失敗中沉淪。哪吒,就是要脫胎換骨;“蝶后”,一定是蝶變之后。探索運動的極限,收割青春的金牌,冠軍是勝者,更是逆境中崛起的人。
楊華德:稻香使情深
事跡:在布隆迪的田間地頭,有一位專家就像農(nóng)民一樣勞作,他就是來自中國的水稻專家楊華德。通過潛心帶領專家組推廣雜交水稻種植技術(shù),楊華德用8年時間成功將布隆迪的水稻產(chǎn)量由平均每公頃3噸提升至10噸,讓中國的雜交水稻成為擺脫貧困與糧食困境的“金鑰匙”。2024年,60歲的楊華德開始了第三期援非工作。11年的辛勤耕耘,通過“一帶一路”,將中國的友誼和智慧播撒在非洲大地上。他不只把優(yōu)質(zhì)稻種帶到了非洲,更是傳遞中非友好情誼的使者。
頒獎辭:絲綢包裹的種子,來自中國;飽滿飄香的稻谷,長在非洲。從一個項目,到一個產(chǎn)業(yè),黃皮膚漢子的執(zhí)著,讓黑皮膚的兄弟,理解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意。稻浪千重,路遠情長。
牛犇:德高馨芳遠
事跡:2023年,年近九旬的牛犇參與演出的4部影視作品,與觀眾見面。70多年來,他精心塑造了200多個角色,即使是很小的角色,他也會全力以赴。為了演好角色,他常常潛心在生活中學習各種技能。他從不給別人添麻煩,沒有助理,不用替身,受傷后打麻藥也要繼續(xù)完成角色,“我不用人扶,哪兒跌倒哪兒爬起來”。在作品中,他經(jīng)歷了新中國的建立,見證了新時代的開啟。
頒獎辭:流浪進電影的苦兒,依然在跋涉的老戲骨,賦予角色生命,帶給人間笑聲。人們忽略他的名字,但記住了他塑造的生活。他站在聚光燈下,堅守遠超出銀幕的邊界。
穆言靈:厚誼與天同
事跡:從19世紀80年代起,大批西方僑民來到中國福州生活。每逢夏季,很多僑民選擇在鼓嶺避暑。他們與當?shù)鼐用窠Y(jié)下深厚情誼。一百多年間,許多在鼓嶺生活過的外國人的后人都成了“鼓嶺之友”。穆言靈和她的丈夫都是熱愛中國文化的美國人,他們奔走于美國的東西海岸間,尋訪了許多曾經(jīng)生活在鼓嶺的西方僑民后人,通過文字、圖片、實物等不斷還原當年的歷史。不僅如此,他們還創(chuàng)立了鼓嶺英文網(wǎng)站,并在美國成立了“鼓嶺之友”組織,續(xù)寫著中美兩國民間濃厚情誼往來的佳話。
頒獎辭:柳杉根深,鼓嶺綿綿,跨越三代的情緣,歲月化不開,大洋隔不斷。同行一條路,共飲一口井,蘊含友誼的土地,割舍不下的鄉(xiāng)情。超越制度、文化和語言,承載友愛、情誼、和平。
張連鋼:報國胸襟闊
事跡:2013年,青島港決定籌建自動化碼頭,處在肺癌手術(shù)術(shù)后康復期的張連鋼毅然挑起重擔。那時,自動化碼頭技術(shù)被國外壟斷。張連鋼多次帶隊赴歐美考察,但沒有得到任何有價值的信息?!霸接龅嚼щy越來勁,越遇到難題,越能激發(fā)我的斗志?!睆堖B鋼團隊留下幾十萬字的分析報告和2000多份技術(shù)會議記錄,用1000多天就完成國外常規(guī)8到10年的建設任務。2017年5月,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一期投產(chǎn),創(chuàng)下世界自動化碼頭開港作業(yè)效率最高紀錄。后來,張連鋼團隊多次打破自己創(chuàng)造的世界紀錄,并榮獲“時代楷?!狈Q號。
頒獎辭:這一塊好鋼,用到了刀刃上。把買不來的做出來,還要做到最快、最強、最智能,天降大任于己,何惜筋骨體膚,唯心志所向,百折不回。中國式現(xiàn)代化之路,就是這樣走出來的!
蕭凱恩:寒梅傲冰雪
事跡:香港視障歌手蕭凱恩是90后,出生3個月時,她因眼癌摘除眼球。起初學鋼琴,很多老師都不相信她能學會。但凱恩沒有放棄,她通過摸盲文樂譜和聽錄音反復背誦,學會了彈鋼琴。學習唱歌時,她也要先把旋律背下來,用千遍的練習熟讀歌詞。5歲的時候,她問爸爸:“看不見是不是就沒有用?”如今20多年過去了,她已經(jīng)找到了答案:“天生我材必有用!”她是首位考入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和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視障人士,20歲時她已贏得超70個音樂比賽獎項。多年來,即使身體殘疾,她也依舊經(jīng)常參加義演籌集善款,甚至去貧困山區(qū)當義工。
頒獎辭:假如給她三天光明。第一天,她要好好看看父母。第二天,她會登上山頂,眺望維港,從日落到日出。第三天,她要走更遠,去看望她歌唱過的英雄和大好河山。
空軍航空兵某團飛行二大隊:飛電翱長空
事跡:空軍航空兵某團飛行二大隊是人民空軍首批組建、首支參戰(zhàn)、首立戰(zhàn)功的轟炸航空兵大隊。70多年前,曾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取得輝煌戰(zhàn)績。從抗美援朝一戰(zhàn)成名到新時代全面加強練兵備戰(zhàn),不同的任務,相同的使命,該大隊改裝轟-6K后,創(chuàng)下多個“首次”,圓滿完成南海戰(zhàn)巡、前出島鏈、繞臺島飛行、演兵西太(平洋)等多次重大任務,被譽為“奮飛新時代的空中鐵拳”。官兵始終銘記先輩說的話,“用我們的重磅炸彈去回敬敵人”。他們還說:“先輩們創(chuàng)造了歷史,我們也會創(chuàng)造新的歷史?!?/p>
頒獎辭:大鵬保持向上的姿態(tài),時代賦予最大的托舉。從前的孤勇者,如今是國之重器??嗑毦w,逐浪驅(qū)敵。南海、西太、繞島,離弦之箭,射向深藍。
(據(jù)2024年4月8日微信公眾號“央視新聞”“中國青年網(wǎng)”等綜合整理)
適用話題
楷模、品格、無私、奉獻、敬業(yè)、愛國、奮斗、自強、夢想、成功、成才、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國家、個人與時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