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
一、陌陌黃沙,心火燃盡
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寧夏大漠黃沙莽莽,一望無際。遠處的王維一駕馬車,一襲包裹慢慢走來,準備謹遵皇命前往塞外邊疆地區(qū)視察。此時,原本青翠的蓬草已經轉黃,枝葉干枯,根離大地,最后隨獵獵秋風卷成一團團,四處飄蕩。就像此時的他,獨自飄零,無所落地生根。
滿面愁容的王維緩緩直起腰,撐著馬車,瞇起眼,舉目眺望。天空無一絲云影,地上無一寸草木,萬般情緒襲上心頭,一波一波地沖擊著他的思緒,只覺寂寥、悲涼無比。卷卷黃沙伴隨著北風,一陣踉蹌,他差點匍匐在滾燙的黃沙地上。
想起一向器重自己的宰相張九齡,王維就泣涕不止,如今一人奔赴涼州,表面上是去慰問官兵,實則是將他排擠出朝廷。官場短短幾息,爾虞我詐,千變萬化,還未來得及一展宏圖,便深陷派系斗爭,不得而出。王維呆呆站著,腦海不斷閃現官場的齟齬和自身的下場,千般滋味涌上心頭,提筆展紙寫下: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然后反手將手中筆憤然扔出,胡亂翻出一瓶烈酒,扯開瓶塞,仰頭灌下幾口,只求那辣味壓下涌上的酸澀、難平之氣。天意弄人,一波三折。想當年意氣風發(fā),如今不過是一個毫無建樹,被“發(fā)配”邊疆的落魄潦倒中年人。
二、雛鷹展翅,馬失前蹄
王維生于大唐盛世,親歷大唐從繁盛至極走向沒落的關鍵歷史節(jié)點。他出自河東王氏,在山東是響當當的豪門望族。可在大唐長安,屬實算不得什么。
但在眾人還不識李白時,他的詩已被長安權貴們爭相傳頌!然而王維背井離鄉(xiāng),顛沛流離,絕非僅僅為了文壇名聲。他渴望科舉及第,一飛沖天,才華得以施展,造福萬民。
王維有一位朋友—岐王李范,是唐玄宗的弟弟。李范費心出謀劃策,為玉真公主引薦王維,獲得她的保舉。于是,一曲《郁輪袍》聽得玉真公主如癡如醉,佳人開懷,允諾待他考科舉,愿意幫忙保舉。
可惜王維偏偏是個純純的“倒霉大冤種”。開元九年(公元721年),王維高中進士,出任太樂丞,負責朝廷禮樂方面的事宜。板凳還沒坐熱,王維就因屬下伶人私自舞黃獅子而受到牽連,被貶濟州(今山東濟寧)。也有人說個中原因是王維做官前就與岐王相交甚密,受到唐玄宗猜忌,才招致被貶??傊?,本躊躇滿志的他,還未來得及大展身手,便已墜落枝頭,遠離朝堂,郁郁不得志。
好在在母親的調撥下,王維一邊調整心態(tài),一邊寄情佛教、山水,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倒也樂得清閑。
不久,王維重新盯上了一個人——張九齡。他能力出眾,在長安城可謂風光一時。一番觀察后,王維獻詩給張九齡,自薦其才華。張九齡愛才且惜才,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王維喜獲重用,官拜右拾遺。一切仿佛都在往好的方向發(fā)展,王維打起精神來,繼續(xù)為理想奮斗。
三、世事無常,塞上圓日
然而,世事無常,張九齡不久便在狡猾奸詐、口蜜腹劍的李林甫手里敗下陣來。王維又慘遭牽連,被排擠出朝廷,前往渺無人煙的塞外寒苦之地。
路途遙遠,廣袤的塞外,望不見盡頭。失魂落魄間,驟然看到烽火臺燃起的濃煙,筆直而風吹之不散,直入云霄,欲沖破天際,顯眼極了?;臎龅狞S沙大漠在此襯托下,似乎也有了一絲人氣,而目的地也在不遠處。
正值夕陽西下,從山頂稍稍向下望去,滾滾黃河橫貫黃沙地,呼嘯奔騰而來,河水粼粼波光,金紅圓日與黃沙相互映襯,美極了!
恍惚間,不知不覺走到蕭關,恰好遇見騎馬的偵察兵,獲知陣前統(tǒng)帥正在燕然前線。閱過壯闊蒼涼的景色,終于輾轉到達目的地,王維被排擠的落寞盡數散去,滿腔豪情揮灑在筆墨間,一首《使至塞上》就此寫成: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王維在官場沉浮數十載,幾度波折,讓他愈發(fā)沉寂,最后慢慢轉向田園山水間尋找自我,半官半隱。東邊離長安七十多里是著名的藍田縣,此處有一輞川,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田園風光甚好。王維喜歡這里,便在這里修筑一處別院,休假時遠離朝堂紛爭,縱游山水間,留下無數膾炙人口的名詩。這時候,他的詩大多帶著清靈之氣,超然于世。半隱居半官場,反而成就了他在詩壇上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