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寫字,對我的人生而言究竟意味著什么呢?習以為常的行為,在此刻成為我停下來思考的一個明知沒有答案的問題。因為齊凱弟要為我策劃這個小展,我開始整理自己的習字作品。大半毀掉,我又從小半中篩選小半,最終看著書桌上薄薄的一小沓紙片,忽然對自己這些年耗費心血留下的筆痕墨跡生出諸多慨嘆。
我小時極憨癡,發(fā)育遲緩,兩歲才學步,三歲方開口講話,偏偏對文字有一種天賦異秉般的靈敏。還不會講話時,大人教過我一兩遍的字,再被考問皆能一一指認。寡言木訥,給一支筆就能一筆一畫寫半天,不厭倦。一切與文字有關(guān)的審美都會引發(fā)我的興致。后來讀到“人生識字憂患始”,茫茫然里有驚悟:許是我一生注定與憂患相近,才會對文字有與生俱來的傾心。
然而,我的成長過程卻無緣受教從事與之相關(guān)的領(lǐng)域,“少習岐黃,從醫(yī)數(shù)載”是我唯一能說出的經(jīng)歷。時常忍不住想,倘若從小受到良好的教養(yǎng)熏陶,我的人生又會怎樣呢?還會有如此多的遺憾悵然嗎……
二
直到近年生活逐漸安穩(wěn),終于可以心無旁騖地變回那個獨自安靜習字的小女孩,從心所欲向著自己的審美趣味步步靠近。沒有現(xiàn)實中的老師,向誰學呢?所幸這些年一直在相對來說傳統(tǒng)文化底蘊厚些的北京琉璃廠,學習條件方便些,自己在書籍與所見所聞中尋訪師友。能夠打動我的,必然適合我當前的心境,一天一天使自己向前向上。喜歡楷書,也是初以為好懂好學些,卻在習字過程中越發(fā)體驗其難度高度有甚于其他字體,越單純的越見功底,露怯與不足更是顯而易見。
我向往字里溫雅中正、靈秀真淳的文人氣書卷氣,而小楷更容易體現(xiàn)一些。尤其魏晉小楷《宣示表》稚拙古雅,蘊藉溫厚的風格,我看不夠。鐘太傅云:“多力豐筋者圣,無力無筋者病?!毙l(wèi)夫人云:“意在筆前者勝,意在筆后者敗,二語皆佳絕。”讀這些古人的書法語論,唯有在天長日久的練習中方能漸漸領(lǐng)悟其真諦。
寫字,不是有才華有想法就能實現(xiàn)的行為,字跡乃心跡,說玄了它是一場生命的修行。“學書如參禪,透一關(guān),又一關(guān),必至虛空粉碎,萬法圓融,如桶脫底……”自己悟去吧!可以確定怎樣的人就寫怎樣的字。我生命的痛楚在寫字中得到了緩解,書法于我有多于其他藝術(shù)形式的慰藉。
去年我的李文俊老爸去世,在悲傷中我寫了一篇懷念他的文章,未曾料及會被那么多人讀到,并給予我安慰。因此很多朋友勸我從事寫作,他們覺得我寫作方面的才能大于習字。這兩件事情雖不沖突,可其實我是脆弱愚癡之人,做人做事無不全力以赴,方有幾分自我肯定。若此生只能有一種專注,我只敢選擇習字。
倒不是怕自己沒有寫作才華,反而自知于人生有異乎尋常的體悟,對文字更知敬畏,也因此不敢以文字去抵達那樣的深刻。許多人用文藝作品呈現(xiàn)人世間的苦痛真相,而那些原本是我走出的深淵,我已無力再回望……書法與寫作不同,習字過程亦是自我修復,在無盡藏中盡可自由表達。
臺靜農(nóng)先生在《地之子》的后記里寫道:“人間的酸辛與凄楚,我耳邊所聽到的,目中所看見的,已經(jīng)是不堪;現(xiàn)在又將它用我的心血細細地寫出,能說這不是不幸的事嗎?同時我又沒有生花的筆,能夠獻給我同時代的少男少女以偉大的歡欣?!?/p>
喜歡臺靜農(nóng)先生的文風,他的字我也愛,滄桑縱橫,風骨錚錚里透出書卷氣。他這段解釋自己不愿多寫文章的心緒,亦道出我的體悟。我沒有勇氣獲得那沉重的結(jié)果,所以將天性中那點溫情、可愛緊緊抓住,反復揣摩。我那顆能夠并已然領(lǐng)會過人生哀痛的心與篤定真誠的品性,總不至于使唯美雅趣流于浮華邊緣。筆墨對生命的解讀直見性命,而又暗含玄機。故而我知,我的字跡里不乏文學性。這一點正是我自信不亞于那些職業(yè)書法家之處。
三
近幾年我悶頭在自己的“小桃居”里每天習字三四個小時,從一種昏懵的堅持到后來成為不能舍棄的生活習慣。在閑暇中熱情地書寫,從一筆一畫中找回自己。我從不與當代書畫圈子交際,不關(guān)注他人的評價,也絕無以書法家自居的理想?!白詫懬閼炎暂^量,不因酬答損篇章。平生語少江湖氣,怕與時流競短長。”沈尹默先生這首詩道出我的習字心態(tài)。他是我心中最好的書法教育家,對法度技巧的理論詮釋得深入淺出,具體易懂。而他的學生張充和也順理成章成了我私淑的先生。在現(xiàn)實中我不認識讓我折服的書家,無法拜師,但我可以在前人中、在歷史上,訪尋我的靈魂導師,這也是最可靠的。
寫到如今,我也得到不少朋友的認可、贊賞,知己是促人進步的力量。我從一個無法引起任何人注意的卑微者,到如今成為獲得生命尊嚴的人,這使我意識到不能再有更適合我做的事情了。命運有時候會為一個人關(guān)閉所有門窗,而只在墻上留一個小小的洞口。生命的本能循著洞口隱隱透出的光源,一樣可以破墻而出。不甘心、不絕望的人,總能找到自己。
此刻我旁觀自己,知道命運并未虧待我?!靶浅梁5桩敶耙?,雨過河源隔座看。”我喜歡這樣。身陷其中,倒不如那身外身、夢中夢來得清醒。在日復一日的練習中,我的個人趣味、思想傾向、生命節(jié)奏,可在字跡里見端倪了。
四
如今將這些近年來的作品呈現(xiàn)示人,我該以怎樣的心情面對他人的眼光呢?說句實話,我不怎么介意。對榮辱沉浮,我有顆平常心。
齊凱弟與我同為北漂,我們偶爾碰面聊上幾句,對北漂人的冷暖甘苦,彼此有幾分惺惺相惜,可謂冷淡知己。他說一直喜歡我的字,去年提議為我策劃一個雅集展覽,開始我的信心與興頭都不大,沒應(yīng)承。上個月我倆碰面閑聊,卻一拍即合決定了這個展覽。其實我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可是,人生的許多事態(tài)都不是準備好了才開始的,渺小如塵埃,人,怎么可能自己說了算,都是被因緣際會推著前行。有幾分信天委命的達觀,也活得坦然從容些。
在這個展覽籌劃準備的一個月時間里,從出作品集到作品裝裱陳列,齊凱弟以一己之力盡心為之。他說這是他開心做的事情,也不在乎回報如何。我就在旁傻傻看著他忙碌,倒也安心。在信任的朋友面前,我低能弱智。
展覽與作品集的名字叫《彤管清揚》?!巴堋倍殖鲎浴对娊?jīng)·邶風·靜女》:“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荑,洵美且異。”意喻靜柔女史。恰好我有一支犀皮菠蘿漆筆桿的毛筆,工藝極其精湛。色澤明艷的朱砂底漆,多種礦物顏料融合,幾十道工藝制成。陽光下豐饒繁茂的色彩變幻流動出絢爛光華,像一位典雅高貴的書香女子,大有彤管靜女之氣象,是我想要成為的樣子?!扒鍝P”,與這個展期農(nóng)歷二月二“龍?zhí)ь^”有一搭,蟄伏了一個寒冬的龍?zhí)痤^,清逸拂遠,揚眉吐氣。
“彤管清揚·馬小起小楷作品展”,由我至為尊敬的朱良志老師題寫。而趙珩、陳子善、王金聲、陸灝、張新穎、魯敏、胡見君、向蓓莉、朱航滿、谷卿十位良師益友專門為我這個小展手書詩詞、文章、贈語,如此珍貴的情誼給了初次呈現(xiàn)自己作品的我不少勇氣,使我坦然面對各種眼光的審視。
愿這個小展如這個祥瑞的名字一樣,以文字之美為所有觀展的朋友,在紛擾塵世中帶來一份簡凈素雅的心情。
(選自2024年3月22日
文匯筆會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