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強 黃美勤 金小燕
真實學習從教學理念上強調“真”,從教學實踐上強調“實”。體育課堂中的真實學習是借助體育教師的構想與驗證創(chuàng)建真實學習情境,借助個體與團體平衡的體育教學催生真實學習需求,借助個體情境化的體育學習方式實現真實學習參與。[1]真實學習需具備的4個要素:真實的情境:向學生提出1個“挑戰(zhàn)性”問題;真實的內容:建立學習任務與職業(yè)或社會的聯系;真實的參與:鼓勵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論證;真實的觀眾:拓寬學生成果展示的渠道。[2]為了提高學生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讓學生將真實的活動建立聯系。基于真實學習的視角,設計注重理解和運用知識的水平四(九年級)《籃球:快攻戰(zhàn)術及運用》大單元教學,通過真實的活動,讓學習者在真實情境中對概念和原理加以理解,同時提高運用知識與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基于比賽需求,確定戰(zhàn)術主題
“落實‘教會、勤練、常賽”是《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六大理念之一。賽是知識與實踐結合的最好體現,也是檢驗知識掌握程度的方式之一,要達到賽的要求以及提高賽的質量,就要求學生不僅要具備一定的技能,還要有戰(zhàn)術素養(yǎng)及比賽的意識。授課對象為九年級學生,已經通過初中2年的籃球學習積累了一定的技能儲備,但缺乏戰(zhàn)術素養(yǎng)及比賽的意識,影響了比賽的順利進行和質量,尤其是在時機的把握以及與同伴的配合方面存在問題較大,這在八年級時的全員籃球比賽中有所顯現。為此,為培養(yǎng)學生“能賽、會賽”的能力,提高學生戰(zhàn)術素養(yǎng)的意識,本單元以“快攻戰(zhàn)術”為主題展開教學,以戰(zhàn)術為主題展開教學是教學內容結構化得到體現的方式之一,這也是《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對水平四學生籃球“技戰(zhàn)術運用”學習內容中的具體要求之一,更是提高比賽質量的條件之一。快攻是由防守轉入進攻時,進攻隊員以最快的速度將球推進至前場,爭取造成人數上和位置上的優(yōu)勢,爭取得分的一種進攻戰(zhàn)術。在教學中,無論是長傳快攻、短傳快攻還是運球推進快攻,都是學生在一定傳跑技能的前提下,根據實戰(zhàn)中防守人的站位選擇快攻的策略。通過快攻戰(zhàn)術的學習,可以解決學生的傳球、跑位、接應意識,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決策力與協同配合的能力,同時提升學生對籃球戰(zhàn)術內核的理解,為“會賽、能賽、善賽”打下基礎,并從籃球項目遷移到同場對抗性項目,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
二、明確指導思想,確定教學思路
要讓學生成長為德才兼?zhèn)涞臈澚?,他們不僅要有知識,還要具備運用知識去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素養(yǎng)[3]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素養(yǎng)就要提供真實的學習條件,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解決、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本單元以“快攻戰(zhàn)術”的學習為載體,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學習內容,使學生逐步理解在快攻中跑位、接應的能力與意識,善于把握瞬間優(yōu)勢,贏得得分的機會;為學生提供真實的情境,通過任務與核心問題引領,攻防轉換時,如何快傳、快突、快投籃?;@球快攻戰(zhàn)術的核心要素是“快”與“準”,無論是無球隊員的起動、加速、接應,還是有球隊員的傳球、運球推進都要“快”(接應快、分散快、分球快、起動快),在實戰(zhàn)過程中做到轉移到位、傳球到位、投籃準確,才能占得先機,攻破對方的防守;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參與;在練習中讓學生感悟成功的經驗,同時也讓學生總結失敗的原因。最后通過對抗性的比賽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成果必須經受真實的檢驗,學生在比賽中的表現就是體現對快攻戰(zhàn)術的理解、把握程度,并且能在比賽中加深理解。
三、發(fā)揮育人價值,構建學習目標
體育教育教學的目標就是培養(yǎng)學生適應未來發(fā)展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引導學生明確人生發(fā)展方向,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體育教育教學要站得高看得遠,要充分發(fā)揮遷移的作用,育人是體育教育教學的根本,為此為本單元設置了學科素養(yǎng)目標與知識學習目標。
學科素養(yǎng)目標應充分發(fā)揮教材的育人價值,把大單元學習的結果遷移到真實生活中,與現實生活相連。本單元的學習要使學生明白與人合作、與人相處的道理,尊重同伴的優(yōu)點,同時也能接受同伴的不足。為此,素養(yǎng)目標設計為:能分析團隊中每名學生的優(yōu)勢和弱勢,揚長避短;在團隊中能與同伴積極溝通與交流,善于接受同伴意見;能在真實情境中果斷快速做出決策。
本單元的學習分為3個階段,第1個階段安排了3個課時,重點解決運球推進的快攻,相對于其他2個快攻戰(zhàn)術,運球推進相對簡單,并且通過快攻推進戰(zhàn)術學習,復習鞏固了籃球的基本技術。第2個階段安排了4個課時,重點解決短傳快攻,提高了學生快速傳接球的能力。第3個階段安排了6個課時,重點解決長傳快攻,提高了學生長傳球的能力及傳跑路線的意識。第4個階段安排了5個課時,重點在對抗情境中根據防守隊員的位置,合理選擇快攻方式,并在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及同伴間相互溝通的能力,加深對快攻戰(zhàn)術的理解。為此,知識學習目標設計為:知道快攻有“長傳快攻”“短傳快攻”“運球推進”3種戰(zhàn)術,能說出“快攻戰(zhàn)術”的原理與運用時機;在快攻練習或比賽中,進攻方能做出“傳球快、跑位快、上籃快”的戰(zhàn)術配合,防守方能做出“封堵傳球、及時退防”的防守動作,表現出在快攻時能輕松得分,同時發(fā)展快速起動能力和反應能力;培養(yǎng)善于觀察、決策果斷、樂于配合的品質。
知識學習目標是基礎,素養(yǎng)目標的達成必須建立在知識學習目標中。知識學習目標要突出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只有理解了學習內容才能將學習結果進行遷移。
四、確保學習效果,預設評價指標
評價指標突出了用以致學的原則。“用以致學”作為實踐取向的認識論體現了基于運用、活動等實踐立場的知識理解,將知識視為運用的工具與探究的資源。[4]用以致學體現在運用、行動、實踐,不僅是“基于實踐”,而且是“為了實踐”,按需取用,需要什么學什么,在實踐中學,在實踐中用,針對性強,實效性高?;@球技術有許多,在快攻中需要哪些技術需要教師梳理清楚,為此,根據“快攻戰(zhàn)術”特征,預設了大單元評價指標(見表1)。
讓學生理解,首先教師應先理解,只有教師真正理解了教學內容,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這樣既提高了教師理解教材的能力,又讓學生的學習更精準,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如,在“行進間投籃”的評價指標中,不僅讓學生明白行進間投籃時有3種狀態(tài),即接同伴球持球行進間投籃;同伴的球過來時,不持球,引球到合適的位置行進間投籃;直接接同伴的球行進間投籃。通過3種狀態(tài)的行進間投籃最終要讓學生明白“快”的概念,因為球場上的有利狀態(tài)是稍縱即逝的。教師要成為培養(yǎng)學生理解能力的引導員,只有當教師深度理解時,學生才會深度理解。教師要確保學生的學,不僅要關注自己的教,更要關注學生的學,所以要先確立目標,然后檢查落實情況,確保學習者成功地學習與理解,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只是教學的一部分,還要讓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在實際情境中如何發(fā)揮應有的作用才是真正的理解。并且在教學前厘清了教學后要達到的程度,就會使教師的教學更清晰,學生的學習更明確,真正達到“學、練、評、賽”一體化。
五、任務問題驅動,創(chuàng)設學習過程
任務驅動的教與學方式,能為學生提供體驗實踐的情境和感悟問題的情境,圍繞任務展開學習,以任務的完成結果檢驗和總結學習過程等,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使學生主動建構探究、實踐、思考、運用、解決、高智慧的學習體系。根據大單元的目標與評價指標,設計了相應的任務與問題,以不同的任務為驅動力,以問題為導向,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中開展學習活動,完成學習任務,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使學習從被動變?yōu)橹鲃樱嚓P任務與其對應問題使學生對“快攻戰(zhàn)術”中的不同快攻形式有了全面的理解與掌握。“快攻戰(zhàn)術”從組織形式分為運球推進快攻、短傳快攻和長傳快攻3個戰(zhàn)術,為此把學習分為4個任務階段(表2)。
任務1:運球推進需要哪些條件。本任務安排了3個課時,運球推進是通過運球快速推進的一種快攻形式,在教學中重點解決防守者得到球后由守轉攻時,持球者在沒有出球點的情況下自己快速運球發(fā)起快攻的意識。通過“什么情況下運球推進快攻”和“運球快攻受阻時怎么解決”的問題引領學生理解運球推進快攻戰(zhàn)術的要領,即持球者應起動及時、運球快,以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在快速運球時要觀察同伴對對手的位置,有遇到防守時能及時分球給無防守者;無球隊員要及時跟進,跑出合理的線路及無防守的位置,接應得分。在教學中關鍵要提高快速運球和在運球過程中傳球的能力。
任務2:短傳快攻需要哪些條件。本任務安排了4個課時,短傳快攻是通過近距離快速傳球的一種快攻形式,在教學中重點解決的是防守人得球后快速找到附近的接應者,經過不斷的傳接球形成快攻意識。通過“什么情況能短傳快攻”和“滿足短傳快攻的條件是什么”的問題引導學生理解短傳快攻戰(zhàn)術的要領,就是要傳球快、接應快、跑位快,在防守者立足未穩(wěn)的情況下完成進攻。在教學中關鍵要提高行進間快速傳接球的能力,要根據不同的同伴準確把握好傳球的提前量及傳球的線路。
任務3:長傳快攻需要哪些條件。本任務安排了6個課時,長傳快攻是通過長距離快速傳球的一種快攻形式,在教學中重點解決的是持球人及時長傳,接應時快速前插形成得分局面的意識。通過“什么情況下能長傳快攻”和“滿足長傳快攻的條件是什么”的問題引領引導學生理解長傳快攻戰(zhàn)術的要領,就是傳得遠、插得快。在教學中關鍵要提高學生長傳球及接球后快速投籃的能力,尤其是長傳球的能力。并且要根據學生(女生)的不同情況,可以采用1次或2次傳球的方式形成快攻,這樣對快攻者的接應與跑位意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任務4:在快攻時如何選擇快攻的方式。本任務安排了5個課時,在教學中通過“如何選擇不同的快攻方式”和“在出現問題和不同意見時如何解決”的問題引領學生提高在練習或比賽中能根據防守隊員的位置合理選擇快攻方式的能力,并且在同伴間出現問題時溝通與協調的能力,加深對快攻的理解。重中之重培養(yǎng)的是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同伴間相互溝通的意識。
參考文獻:
[1]賈國有.體育課堂中的真實學習實現[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5):61-62.
[2]徐佳嘉,劉徽.如何讓“真實”更真實:論項目化學習中的真實性設計[J].上海教育,2022(1):60-63.
[3]劉徽.大概念教學:素養(yǎng)導向的單元整體設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22.
[4]張良,羅生全.論“用以致學”:指向素養(yǎng)發(fā)展的教學認識論[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1(2):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