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身
王海濱說,擊劍的奧運積分賽還未結束,最終的積分在6月揭曉,中國隊需出去再打一站世界杯或大獎賽,以亞洲錦標賽收官。
巴黎奧運會倒計時牌時刻提醒隊伍備戰(zhàn)
奧運在即,中國擊劍隊在厲兵秣馬。
國際劍聯(lián)安排計入奧運積分的比賽,分為個人賽和團體賽均有的世界杯和只設個人賽的大獎賽。為普及擊劍運動,花劍、重劍、佩劍在不同國家或地區(qū)分別舉辦,比賽時間基本相同。亞錦賽、世錦賽是各個劍種在同一地點比賽,個人和團體都有。團體積分達到參賽要求,就可以全員進入奧運會,個人和團體都可以打。如果團體積分不夠,只能計算個人積分,在奧運會打個人比賽。根據(jù)國際奧委會及國際劍聯(lián)聯(lián)合發(fā)布的2024巴黎奧運會資格體系文件,自2023年4月3日至2024年4月1日為奧運團體資格賽階段,各國選手通過參與世界杯賽、洲際錦標賽及世界錦標賽獲取積分。資格賽結束后,世界排名前四的隊伍自動獲得團體資格。除此之外,其余各大洲排名最高的隊伍也將獲得團體資格,共計8支團體隊伍。其中,如有某大洲排名最高的隊伍未進入世界排名前16名,這個名額由出線隊伍外的排名最高隊伍自動獲取。
中國擊劍協(xié)會主席王海濱
俄羅斯教練格拉祖諾夫在為隊員們講解。
王海濱說,由于比賽沒有結束,不知道最終的對手是誰,就不能說放掉哪支根本不可能與之比賽的隊伍,重點研究哪個必然遇到的對手。由于上述原因,隊伍集訓時間非常緊張,協(xié)會上下全力研究各種可能性,爭取備戰(zhàn)更充分。
中國擊劍隊有4名隊員參加過上屆奧運會,分別是女子重劍個人冠軍孫一文、女子佩劍擊敗頭號種子卡蘭的楊恒郁,女子花劍陳情緣和男子重劍王子杰分別獲得過世界杯個人冠軍和亞軍。其他十幾名年輕隊員都是初次參加奧運會,在經(jīng)驗方面差些,必須研究怎么讓他們適應戰(zhàn)時的氛圍。王海濱表示,隊伍將在6月份的全國冠軍賽中模擬奧運比賽流程,讓所有參賽隊員提前感受一下時間、場地、燈光、賽制等,希望隊員能像《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一樣把測驗當實戰(zhàn)來打,不要只把這樣的安排當模擬。真正把模擬當實戰(zhàn)的隊員,在奧運的表現(xiàn)可能就越好。
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在不知彼的情況下,先做到知己。中國隊全員參加奧運比賽的有女子重劍、男子花劍和女子花劍,楊恒郁和王子杰、男子佩劍沈晨鵬參加各自劍種的個人比賽。
男子花劍是我國曾經(jīng)的優(yōu)勢項目,獲得過兩次世錦賽團體冠軍、一次奧運會個人冠軍和十幾次世界杯冠軍。取得這些成績時,主教練都是本國教練,知道怎么達到高水平。上屆奧運會男子花劍沒有獲得團體參賽資格,主要原因是里約奧運會后出現(xiàn)人才斷檔。
王海濱介紹說,為了重振雄風,采取了幾項措施:
第一,先確定項目領頭人。請來在香港執(zhí)教的汪昌勇?lián)文谢ㄖ鹘叹殻墙K主力隊員,是中國第二代運動員,執(zhí)教多年,培養(yǎng)出不少優(yōu)秀隊員。
第二,在全國范圍內廣泛選拔人才,只要有潛力、能為國家隊的提高做出貢獻,不管是專業(yè)隊培養(yǎng)的還是業(yè)余俱樂部培養(yǎng)的,都在國家隊層面積極加以培養(yǎng)。目前男子花劍的主力隊員許杰、曾昭然就是這么選拔出來的。二十世紀90年代三劍客之一的董兆致也是教練員張曉石以這種方式選中,助中國男子花劍實現(xiàn)騰飛。實踐證明,這種選拔方式準確、高效。
第三,在選中人才后,暫時不參加國際比賽,用了9個月時間集訓,集中精力提高技術和戰(zhàn)術水平,沉下心來訓練、研究,隊員的技術戰(zhàn)術和心態(tài)都得到了提高。當他們需要積累比賽經(jīng)驗時,隊伍于2022年下半年參加世界杯比賽。
中國男子花劍隊:(左起)吳斌、莫梓維、陳海威、許杰
王海濱回顧說,當時,中國隊的積分是零,第一輪就遇到了世界排名前三的中國香港隊。比賽中,中國隊一路領先,以40比35的優(yōu)勢進入最后一局。香港隊的新科奧運冠軍張家朗發(fā)揮神勇,搶下10分,戰(zhàn)勝了我們。我們的隊員沒有沮喪,反而看到了希望──原來世界頂尖水平并不遙遠??!大家有了信心,有了戰(zhàn)勝對手的勇氣,隨后成績穩(wěn)步上升。在世錦賽上,中國隊對二流強隊均大比分獲勝,對頂級強隊打出高水平,獲得世界團體亞軍。
王海濱認為,有些隊員過去接近對手時,經(jīng)常被搶攻而失分,防守經(jīng)常被逼到底線,輸?shù)煤軟]面子?,F(xiàn)在,他們緊逼對手時能及時下劍,令對手不敢輕易搶攻,被迫退到底線;在后退防守時,能給出各種有力的干擾,中止對方的進攻,遇到對手強行進攻,能讓對手付出代價。男子花劍的成功,是隊員們在細節(jié)上做到位、練到家的情況下取得的,與外國隊的團體對抗已經(jīng)攻守易位,中國隊居于強勢。
中國隊男子花劍直接從谷底起步,女子重劍則走出U型反轉。女重是個人和團體的世界冠軍,梯隊建設在擊劍系統(tǒng)是最強的,人才濟濟,教練員也非常敬業(yè)。但是,每個隊員都可能打出來,可培養(yǎng)機會就那么多,滿足不了所有人。王海濱說,我們也想盡可能找出人所共識的團隊組合,但這樣就分散精力了,隊伍成績也出現(xiàn)了滑坡。她們的實力并未下滑,甚至還在上升,可就因為在關鍵場次連續(xù)出現(xiàn)差錯,輸了幾場比賽,亞洲錦標賽只獲得第四名,這樣的成績是無法獲得奧運參賽資格的。
不能再等了,必須做出決斷,堅決相信隊員,全力培養(yǎng)。決心下定,隊伍觸底反彈,隊員們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也確實有實力。心定后那些對手似乎好打了,關鍵的比賽,對手怕我們了,不知所措了,我們最終提前拿到了奧運參賽資格。我們從來沒放棄這些隊員,一直相信她們,自始至終與她們并肩,告訴她們不過是輸了一場比賽而已。奧運冠軍孫一文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穩(wěn)住了軍心,把年輕人團結在周圍,幫她們擰成一股繩。
王海濱說,今年1月份,擊劍隊請俄羅斯教練任教,幫助彌補短板。比如,隊員們在沖刺中意圖暴露過早,被對方破解,防沖刺也做得不好,個人決賽中被對手沖刺了9劍,輸了7分。如果解決了失分的主要問題,那中國隊將大比分奪冠。俄羅斯教練果然有水平,幾個月過來,隊員們在沖刺這方面不再吃虧,女重反而多次用這個技術取得突破,拿下了幾場關鍵比賽。中國女子重劍隊在世界杯南京站摘得團體銀牌,獲得巴黎奧運會團體參賽資格,回到了世界前列。
王海濱感受到,抓住主要矛盾,找到辦法解決后,中國隊是世界高水平強隊。
女子花劍的情況和上面兩隊的情況不同,多年來一直講究技術細膩、標準,不犯錯誤,這是中國擊劍第一個獲得世界冠軍的項目。隨著女子項目男子化的趨勢,國外很多黑人運動員加入擊劍運動。她們素質好,力量大,將男子的甩劍、大角度交叉刺引入比賽中。歐美運動員也加強了身體素質的訓練,紛紛嘗試男子化打法。亞洲的日本、韓國跟進,給中國隊帶來很大壓力。由于基層教練沒有及時把男子化技術引入女子花劍訓練,造成選材艱難,好不容易有了一個歐洲體型、素質出色的運動員石玥。她連續(xù)獲得世界杯亞軍,可惜一病半年,至今尚未恢復。在這么困難的情況下,奧運冠軍雷聲指導隊伍咬緊牙關,對抗男子化打法的對手,極其艱難地打入了奧運會。
王海濱認為,中國女子花劍一直在向男子化技術轉化,但運動員的理解稍慢,顧慮也多一些。因為改變風格后,往往成績會暫時下降,隊員們嘴上不說,心里還是猶豫的,想讓她們改變,有很大困難。還是那句話,一旦她們打出來了,一切問題就都朝積極方向走了。
對于奧運會上場資格,王海濱稱采取公平公正公開的辦法,誰起的作用大,誰的成績在前,把數(shù)據(jù)公布出去,讓每一個隊員都看到,避免矛盾和內耗。
擊劍成績的對比和其他項目有所不同。比賽第33名到第64名屬于同一檔,都是同一輪沒過去,靠小組賽的得失劍來排名,而小組賽各自的對手情況不平均,如果以這種方式排定先后,是難以服眾的。
上屆奧運會前就出現(xiàn)了兩名隊員在同一區(qū)間,積分相同的情況。隊里搞了一次公開比賽,兩人在眾目睽睽下打了一場,贏的去了東京,輸了的心服口服。
王海濱強調,我們的目光不能只盯著巴黎奧運會,還要遠眺洛杉磯奧運會。為此,必須加強梯隊建設,不能讓隊伍再斷檔,不能落后于擊劍潮流。
中國擊劍協(xié)會開放了青少年擊劍錦標賽的報名,讓運動員從小參加世界性比賽,早點感受世界擊劍潮流;請國外專家和國家隊主教練為孩子們提供前沿的擊劍知識,請國際級裁判為孩子和基層教練講解裁判尺度。我們要為二三線苗子提供機會。擊劍訓練是一個漫長的成長過程,少年時期一事無成的隊員,成年時可能成長為國際級健將,這樣的例子是很多的。
奧運會是龍頭,是風向標。王海濱說,參加奧運會,奪取獎牌,更重要的是帶動整個項目發(fā)展,爭取讓我們的聲音響徹世界。
女子重劍隊員在訓練。
女子佩劍隊員潘其妙(左)、饒雪怡在對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