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錕
雜志封面拍攝前前后后發(fā)生的故事特別多,讓我把一張照片背后的焦慮、辛苦、擔心和開心都告訴你吧!
這期封面拍攝,是楊秀麗老師帶著2歲半的女兒桐桐一同完成的。女兒遺傳了母親的身高,比同齡的寶寶個子要高出許多,站在那里不開口的時候,大家都以為是個大寶寶,可是一開口的小奶音卻萌翻了所有人。
盡力溝通的韓國攝影師
這次拍攝,我們第一次起用了天空之城的人物肖像攝影師。他來自韓國,對光影很敏感,刻畫人物的情緒細致入微,但唯一的問題就是:語言交流有點不通暢。所以,當在場的大人小孩都是“社?!睍r,攝影師卻硬生生地變成了“社恐”,只能用面部表情參與我們的討論。
不過,拿起相機的他,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脈,化身漢語達人:
“左肩膀,要高些。”
“不要笑,要冷酷的?!?/p>
“媽媽把女兒扛在肩膀上吧?!?/p>
但是當他放下相機,我們一群人圍著他的電腦看效果時,他就又害羞地化身為“社恐”,只微笑,不說話。不過,雖然我們語言不通,但他拍出來的照片真的驚艷眾人,我們已經(jīng)開始期待和他的下次合作了!
“我的媽媽最漂亮了”
在楊秀麗老師化妝時,姥姥和編輯一直在陪桐桐讀書、做游戲,可是小家伙的注意力都在媽媽身上。
“媽媽,這是在畫眼睛呢嗎?”
“媽媽,嘴巴要涂得很紅才
好看?!?/p>
“媽媽,吹頭發(fā)!”
不管其他人用什么好玩的東西,都沒辦法吸引桐桐的注意力,小姑娘就一直圍著媽媽看。可能是因為媽媽平時并不經(jīng)?;瘖y的緣故,她對媽媽的這個樣子特別好奇?;瘖y結束,媽媽站起來,小姑娘忽閃著眼睛說了一句:“我的媽媽最漂亮了!”一屋子的人都被逗笑了。
化妝間里的詩詞大會
別看桐桐才2歲半,但是詩歌的積累可以碾軋一屋子的阿姨。小家伙看著媽媽化妝時,化妝師擔心卷發(fā)棒之類的器物傷到孩子,想分散她的注意力。這時候桐桐姥姥出馬搞定了孩子。
“桐桐,來給阿姨們背一首詩吧。”姥姥說完這句話,桐桐的眼睛馬上亮了,立刻站得筆直,挺胸抬頭,奶聲奶氣地給大家背起來: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p>
看到大家都在鼓掌,小姑娘更有動力了,清了清嗓子,背了一首《沁園春·雪》。這首詞可是不短,屋子里的大人可能都沒辦法一字不落地背出來,真的讓大家非常驚訝。于是大家拿著本子過去找桐桐:“可不可以給阿姨題首詩呀?”“好!”桐桐清脆地回答,拿起筆來像模像樣地就畫了一篇,對于大家題詩和簽名的要求,來者不拒,果真是一個“社牛”娃娃,太招人喜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