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生命教育課程的定位與知識建構*

        2024-06-01 23:55:53吳根福吳科杰
        高等理科教育 2024年1期
        關鍵詞:課程教育學生

        吳根福 吳科杰

        (1. 浙江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浙江 杭州 310058;2. 復旦大學 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上海 200433)

        自從《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 年)》中明確將生命教育作為戰(zhàn)略發(fā)展主題以來,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實踐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一大批高校教師從哲學層面對生命教育進行了研究,拓展了生命教育的內涵、價值和意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將生命教育理念融入日常的教學活動中[1],推動了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取得了不少成果。 唐春紅[2]將生命教育融入心理健康課中,認為這樣的課程可提升學生的生命意義感;馬洪麗[3]認為將生命教育融入德育文化課可以提升德育文化中的生命精神,實現(xiàn)“以德化人,以文育德”的文化意旨;臺灣的生命教育開展得比較普遍,據粗略統(tǒng)計,共有128 所大專院校開設了與生命教育相關的課程1 563 門,其中半數(shù)以上是與通識課融合在一起的[4]。 但目前的生命教育研究和實踐還存在不少問題,理論層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命哲學領域,而實踐層面的研究又缺乏系統(tǒng)、規(guī)范的理論指導,使實踐活動碎片化、無根化[5],偏離了生命教育的“初心”。

        生命教育是一種以塑造生命觀、人生觀為主要目的的教育。 由于目前對生命教育的定位還沒有厘清,再加上參與生命教育研究和實踐的大多是具有文科背景的學者,使得實踐過程中有向哲學和人文學科靠攏的傾向。 但從學科內涵來看,生命教育是一種通過生命知識的教化培育來影響受教育者身心發(fā)展的理論學習和社會實踐活動,其主要知識體系應是與生命有關的科學知識[6]。當然,人的生命除了生理屬性外,還具有社會屬性和精神屬性,生命教育還應以哲學倫理和人文宗教知識為補充,因此從整體上來看,生命教育應是一門以理為主、文理交叉的新興學科。

        一、生命教育的興起與發(fā)展

        雖然生命教育這一概念在1968 年才首次提出[7],但以“敬畏生命”為核心的生命倫理學思想在二戰(zhàn)后就已得到快速發(fā)展。

        隨著二戰(zhàn)末期原子彈的爆炸,幾十萬生命瞬間隕落,使人們認識到科學是一把雙刃劍,有必要對科學的道德界限加以規(guī)范。 二戰(zhàn)中大批受過高等教育的德國和日本科學家,開展了許多慘無人道的人類活體試驗,使人們認識到對科學家的行為也必須加以限制。 在此基礎上,生命倫理學得到建立和發(fā)展,但傳統(tǒng)倫理學中的生命主要指的是人類的生命。 二戰(zhàn)后世界重回和平,傳染病成了人類生命的第一大殺手。 科學家發(fā)現(xiàn),瘧疾、乙型腦炎等傳染病主要通過蚊子傳播,而霍亂、傷寒、痢疾等主要通過蒼蠅傳播,如果用DDT(一種有機氯農藥)來殺滅這些媒介昆蟲,則可有效控制傳染病。 DDT 的廣泛使用,為預防流行性蟲媒疾病立下了汗馬功勞,但由于在食物鏈中的蓄積,導致大量益蟲與鳥類死亡,使人們認識到對動植物的控制行為也必須受到約束。 為此,1952 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法國哲學家A.Schweitzer 提出了以“敬畏生命”為核心的倫理學思想,他認為所有生命都是神圣的,生命之間存在著普遍的聯(lián)系,人類不可能孤立存在,必定有賴于其他生命和整個世界的和諧,因此,必須對所有生命都保持敬畏的態(tài)度[8]。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社會酗酒成風、毒品泛濫,暴力不斷,為了使年輕人敬畏生命,“用正確的態(tài)度保持生命”,美國學者J.D.Walters 于1968 年提出了生命教育這一概念[9]。 其后,隨著自由化思潮和艾滋病在全球的蔓延,澳大利亞(1979)、 英國(1986)、 新西蘭(1988)、 日本(1989)等國也相繼開展了生命教育,我國的香港和臺灣分別于1994 年和1997 年實施生命教育,大陸則于2002 年引入生命教育理念。 2004 年的“馬加爵事件”、2008 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和2010 年的“十三連跳事件”的出現(xiàn),使教育主管部門認識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2010 年公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將生命教育列為國家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倡導以素質教育為抓手,采用以人為本的教學策略,通過生命起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存訓練教育、安全呵護教育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教育,幫助青少年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學會生活,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質量。

        隨著工業(yè)化的發(fā)展和環(huán)境污染的加劇,土地荒漠化、水體富營養(yǎng)化、大氣霧霾化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不但使許多珍貴的動植物滅絕,還嚴重威脅到人類的安全,威脅到子孫后代的生存和發(fā)展。 為了使人類的明天更美好,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qū)將保護環(huán)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納入生命教育范疇,期望通過生態(tài)和環(huán)境知識的普及,使年輕人感恩于自然,進而保護好自然環(huán)境,為生命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留下一片綠水青山。

        二、生命教育的課程定位

        目前國內外對生命教育的定位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作為教育理念,另一類是作為專屬課程。作為教育理念,宜將生命教育滲透在德育、人文、哲學、生理衛(wèi)生和心理健康等課程中,采用融合方式進行教學活動。 作為專屬課程,生命教育應具有獨特的教學大綱和有特色的教學內容,采用獨立授課方式,對生命知識進行系統(tǒng)講解。 我們認為,在教育過程中這兩類方式應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在中小學階段以融合式教育為宜,到了大學階段最好能開設一門專屬課程對生命教育進行系統(tǒng)梳理。 在現(xiàn)階段我國的各級教育活動中,融合式教育方式開展得相對較好,而專屬課程只在少數(shù)幾所大學中得以開設,還沒有構建起完整的知識體系,教學內容很不統(tǒng)一。 有的學校從生命哲學層面展開教學,強調的是生死哲學和生命價值;有的學校從健康層面來開展教學,強調的是心理呵護和生理健康;有的學校從傳統(tǒng)文化層面來開展教學,強調的是身與心、心與靈的統(tǒng)合。 這些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原有的德育課程、心理健康課程和傳統(tǒng)文化課程重疊度高,缺乏獨特性。

        既然生命教育的教育對象是有生命的人,教育目的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教育內容應該是與生命密切相關的知識。 我們認為,以生命科學作為教學切入點,更符合生命教育的理念,更能構建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通過生命的起源、生命的進化、生命的多樣、生命的獨特、生命的脆弱和生命的頑強等內容的介紹,教導學生欣賞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呵護生命、珍惜生命,進而促進學生生理生命的成長;通過生命的和諧和生命的責任等內容的介紹,增強學生對社會生命的理解,培養(yǎng)社會責任心,感恩生命,進而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通過生命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等內容的介紹,增強學生對精神生命的理解,從而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鄙逃奶岢霾挪贿^幾十年,而自然界通過幾十億年的變遷早已總結出了生命的哲理,我們只需“以宇宙為教室,奉自然為宗師”,就能取得較好的生命教育效果。 地球上存在著形形色色的生命,作為進化的產物,它們都經歷了幾十億年的自然選擇,各自有各自存在的合理性,各自都肩負著歷史和自然賦予的責任。 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生命起源和進化、自然界各種生命現(xiàn)象的介紹,將能養(yǎng)成學生的愛心和責任心,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愛護動植物的生命;通過自然生命、社會生命和精神生命的認識,將能使學生體會生命的頑強,懂得生命的責任,領悟生命的意義,進而樹立起個人與社會、與環(huán)境和諧發(fā)展的生存觀。

        三、生命教育的知識建構

        生命教育的教學內容比較廣泛,在教學過程中,可把重點放在生命獨特性教育、生命呵護教育、挫折教育、責任教育、價值教育、環(huán)境及生物多樣性保護教育等內容上。

        (一)直面生命的死亡教育

        通過“死亡的本質”“生命的終極價值”等專題介紹,通過對敬老院、臨終關懷醫(yī)院的參觀實習,通過追悼會、掃墓等活動的切身感悟,教導學生正確認識死亡現(xiàn)象,學會處理哀傷情緒,懂得安慰別人。 讓學生明白人的生命會有三次死亡過程,第一次是心跳和呼吸的停止,那是自然生命的終結;第二次是葬禮的完成,那是社會生命的終結;第三次就是記得你的所有人都離開這個世界,那是精神生命的終結。 所以,每一個人都應該樹立起正確的生死觀,不但要呵護好自己的自然生命,還要多為他人和社會著想,努力拓寬自己的社會生命,延展自己的精神生命。

        (二)珍惜生命的責任教育

        通過生命形成、發(fā)育、關愛、責任等專題介紹,使學生認識到成長的艱辛和生命的寶貴,從而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自律的生活作風,增強對生命的責任感,防止不珍惜自己生命的自殺事件發(fā)生,防止不尊重他人生命的暴力事件蔓延,防止對花草樹木、飛禽走獸等動植物生命的摧殘和虐待。

        (三)維護身心健康的呵護教育

        通過疾病預防知識的講授、良好衛(wèi)生習慣的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開展等健康教育活動,使學生認識到生理的極限及生命的脆弱,自覺呵護好自己的身體;通過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心理潛能的發(fā)揮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心理健康對成長的重要性,及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通過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與個體身心健康關系的探討等社會行為教育活動,使學生認識到社會的復雜性與毒品的危害性,自覺拒絕一切不良誘惑。

        (四)增強抗壓的挫折教育

        通過逆境教育和生命頑強教育,使學生認識到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生命的意義就在于上下求索、知難而進。 面對競爭激烈、錯綜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必須提高逆境承受能力,做好與各種困難做斗爭的思想準備。 要知道困難和逆境本來就是人生的一部分,從戰(zhàn)勝困難的過程中也可以找到人生的樂趣,獲得成就感。

        (五)求異創(chuàng)新的獨特性教育

        通過生命獨特性和多樣性知識的講授,使學生認識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不但容貌、指紋、基因有自己的特點,知識結構和思維方式和別人不同,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也與別人不一樣,從而增強自信心,培養(yǎng)起自強不息的獨立行動能力和求異創(chuàng)新的批判思維能力。 正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所以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肯定會有不同的看法;我們既要相信自己,同時也要尊重別人,共同構建和諧社會。

        (六)奉獻社會的價值觀教育

        通過自我價值、社會價值等生命價值知識的講授,使學生認識到人是社會的人,個人的生理滿足和心理滿足大多來自社會,也應該盡可能多創(chuàng)造一些社會價值來滿足其他人的需要,促進社會的發(fā)展。 人生的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是統(tǒng)一的,個人對社會的貢獻越大,社會給他的榮譽就越多,他的自我價值也就越高。 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在追求“中國夢”的過程中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七)注重和諧的多樣性保護教育

        通過生命起源和進化路徑的梳理,讓學生明白現(xiàn)存的所有生命都起源于同一祖先,都是從38億年前形成的原始祖細胞演變而來的;如果站在歷史長河的遠處看,現(xiàn)存的生命,無論是低等的還是高等的,無論對我們有益的還是有害的,都是我們的“親戚”。 地球上的每一個生命都是自然界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中的一環(huán),一旦其中的某一環(huán)節(jié)遭到破壞,就會影響到與之相關的許多生命。這就好像多米諾骨牌,隨著其他生命的倒下,總有一天,人類那塊骨牌也將隨之倒下。 鑒于人類生命的脆弱性,人類肯定不會是最后倒下的那塊骨牌,到時恐龍所經歷的悲劇就會在人類身上重演。

        (八)關注發(fā)展的環(huán)境生態(tài)教育

        通過環(huán)境生態(tài)教育,讓學生明白傳承基因,讓物種世代延續(xù)是所有生物的本能。 但要讓后代能持續(xù)地發(fā)展,必須為他們留下一片藍天白云,留下一灣青山碧水。 通過環(huán)境生態(tài)教育,逐漸培養(yǎng)起學生的環(huán)境責任心,讓他們在考慮發(fā)展時,注意對環(huán)境影響的評估,秉持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不以犧牲后代人的利益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四、生命教育的教學內容

        從以上的分析可知,生命教育的教學內容比較豐富,單用生命哲學或傳統(tǒng)文化為載體很難構建起完整的知識體系,但若以生命科學為載體來進行設計,則可將所有教育內容連接成一個具有內在邏輯的有機整體。 我們可用生命的多樣和獨特、生命的脆弱和頑強等知識進行生理層面的生命教育;用生命的和諧、生命的責任等知識進行社會層面的生命教育;用生命的價值、生命的意義等知識進行精神層面的生命教育。

        (一)生命的多樣和獨特

        生命的多樣和獨特可從生命的起源講起,敘述生命的整個進化歷程。 由于突變的隨機性,進化是沒有方向的,那些能適應環(huán)境的進化最終都能保留下來,成為現(xiàn)存物種的一部分。 生命的多樣不僅表現(xiàn)在生態(tài)系統(tǒng)層面上,還表現(xiàn)在個體形態(tài)、生理生化和遺傳基因等層面上。 除了一些無性繁殖的低等生物外,世界上不存在一模一樣的個體,所有的生命都有特異性,這就是生命的獨特。 人類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種具有高級思維能力的生命類型,人類個體的獨特性除了形態(tài)、生理生化和遺傳基因層面外,還反映在知識經驗、思維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 正因為生命是獨特的,人與人之間就應彼此尊重,兼容差異。 通過生物進化、生命多樣和生命獨特的介紹,可使受教育者了解生命形成的不易,從而培養(yǎng)起熱愛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寬容他人的性格特質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堅定信念。

        (二)生命的脆弱

        生命的脆弱可從生命大滅絕事件講起,地質學研究和古生物學考證都表明,地球上至少發(fā)生過五次生命大滅絕事件。 在自然面前,生命顯得如此渺小和脆弱,即使是肉眼看不到的細菌和病毒,有時也能把我們折騰得嘔吐發(fā)燒,更不用說地震和火山等自然災害了。 對物理和化學性災害,我們尚可通過加強預報、規(guī)范操作來預防,而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防不勝防。 影響人類生命健康的病原微生物種類多樣,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一般由空氣傳播,消化系統(tǒng)疾病主要由不潔飲食引起,而泌尿生殖系統(tǒng)疾病則由接觸傳染。 通過生命脆弱的介紹,可使受教育者了解生命的局限,培養(yǎng)起珍惜生命、守護生命、遠離威脅、潔身自好的性格特質。

        (三)生命的頑強

        生命的頑強可從單細胞原核微生物適應極端環(huán)境的機理說起,講述生物,特別是低等生物在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下,面對物理、化學、生物的威脅時,通過進化性適應來保存物種、戰(zhàn)勝困難的事例,并就細菌、真菌、植物、動物對外源生物入侵的應答及其機理展開分析。 通過對生命頑強的介紹,可使受教育者了解生命的堅韌和不屈,培養(yǎng)起不怕困難,戰(zhàn)勝挫折的勇氣。 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低等生物能做到的,作為高等生物的人類,更應該能做到。

        (四)生命的呵護

        生命的呵護可從確證傳染病病原微生物的科赫法則說起,介紹感染性疾病、心理疾病的防治措施和食品安全、藥物安全、意外事故的防控策略。通過生命呵護的講授,可使受教育者了解化學因子和生物因子對生命的影響,培養(yǎng)起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衛(wèi)生習慣,時刻注意安全,關注身心健康,遠離毒品,拒絕一切不良誘惑,呵護好自己的生命。

        (五)生命的和諧

        生命的和諧可從組成生命的元素說起,論證蛋白質、核酸等生命分子的生成、真核細胞的形成、光合藻類的出現(xiàn)及多細胞生物的進化都是抱團聚合的結果。 生命間只有抱團合作,才能克服困難,戰(zhàn)勝自然。 同類生命間可通過合作共存,異類生命間也可通過合作共贏,生命間的相互合作,構成了自然界的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達成了生命與自然的和諧。 通過生命和諧的講授,可使受教育者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培養(yǎng)起互幫互助,精誠團結、相互尊重、取長補短的風尚,為進入社會,作為社會化大生產中的一員做好準備。

        (六)生命的責任

        生命的責任可從后代的繁衍說起,生物的進化總是向著促進物種生存的方向發(fā)展。 低等生物缺乏對后代的保護,只能依靠廣撒種、多產卵來增加后代的生存幾率。 隨著生物的進化,后代的發(fā)育時間越來越長,哺乳和育仔成了父母的主要任務,這樣配偶雙方就添了一份責任,多了一份擔當。 為了給幼仔一個舒適和安全的成長空間,父母需要建立起自己的領地,并時刻保衛(wèi)這片領地。人類也不例外,隨著人口的增多,為了增加自己的生存空間,人類不斷爭奪領地,造成環(huán)境的極大破壞和生物多樣性的急劇減少,同時也使人類子孫后代的生存受到威脅。 所以,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實際上也是人類自身繁衍的需要。 通過生命責任的講授,可使受教育者了解父母的艱辛,學會感恩,懂得責任,培養(yǎng)起保護環(huán)境,維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

        (七)生命的價值

        生命的價值可從低等生命對同類、對其他生命、對人類、對環(huán)境的奉獻說起,闡述不同生命對同類、對生態(tài)、對人類的價值。 為了維持種群的生存和發(fā)展,象芽孢桿菌、螞蟻、蜜蜂等低等生命從不計較個體的得失,以自己的生命換得同類基因的繁衍。 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不僅為人類的衣食住行提供了保障,還促進了自然界的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維持了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為人類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默默奉獻著。 人生也只有不斷奉獻自己,多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和生態(tài)價值,才能使社會向前發(fā)展。 通過生命價值的講授,可使受教育者牢記其他生命對人類的恩惠,培養(yǎng)起熱愛生命、感恩生命、維護生物多樣性的決心,并從這些低等生命的無私奉獻中去探尋自身生命的意義。

        五、開展理學生命教育通識課程的探索

        浙江大學的生命教育概論是一門理學通識選修課程,共24 學時,1.5 學分。 課程以生物學理論為載體,結合人文社科知識,對學生進行三觀的教育。 自2017 年開設以來,累計已授課40 余班次,受益學生超過3 200 人。

        為了使課程更加豐滿,使更多學生有機會接受理學生命教育,課程組進行了慕課建設。 共錄制視頻572 分鐘,上傳PDF 文字圖片資料52 套,建立單元作業(yè)8 套,單元測驗試題庫8 個,討論56 項,期末考試題庫1 個。 慕課自2019 年10 月在愛課程網站上線以來[10],已累計開設9 期,共有2 萬多人選修了該課程。 慕課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近年又增加了新冠病毒、基因編輯(CRISPRCas,2020 年諾貝爾獎成果)、mRNA 疫苗(2023 年諾貝爾獎成果)、大象北漂等熱點問題的討論。學生發(fā)言踴躍,第9 期慕課的討論總瀏覽量已超過27 000 人次,總討論帖數(shù)達18 000 條。

        生命教育概論是一門全校性選修課程,受眾背景不同,基礎各異,授課深度很難把控。 隨著慕課的完成,課程由線下模式改造成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 授課內容得到拓展,線上以基礎為主,線下課堂體現(xiàn)高階性與前沿性,選擇一些對生命具有重要影響的自然現(xiàn)象和科研成果,特別是諾貝爾獎成果作為素材,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展示,并結合人文社科知識將動植物的生命現(xiàn)象共情到人類生命上,總結出各類生命現(xiàn)象背后的生命哲理。 另外,過程管理得到加強,評價形式也更加多樣,除了平時成績(8 分)和期末考試(40 分)外,還增加了線上討論(15 分)、線上單元測驗(16分)、課程論文(15 分)和慕課考試(6 分)。 通過4 年共16 輪次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實踐,證明這樣的改革可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 據教務網統(tǒng)計,有96%的選課學生強烈推薦了該課程。 2021 年課程被評為校級一流課程,2022 年被評為省級一流課程。

        六、小結

        鑒于當代大學生生命觀異化現(xiàn)象嚴重,在高校中開設具有系統(tǒng)性的生命教育課程很有必要[11]。 通過各類生命現(xiàn)象的講授,讓學生感悟生命的有限性和唯一性,熱愛并發(fā)展個人獨特的生命,進而思考生命的意義,將自己的生命融入社會之中,樹立起積極、健康、正確的生命觀,培養(yǎng)起堅定的理想信念,以博大的胸懷和堅韌的毅力去實現(xiàn)個體的生命價值,為社會積累財富,為他人創(chuàng)造幸福。

        猜你喜歡
        課程教育學生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數(shù)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軟件設計與開發(fā)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計算機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趕不走的學生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學生寫話
        學生寫的話
        国产91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福利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四色av| 美女视频在线观看网址大全|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试看| 亚洲男人天堂av在线|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熟女| 欧美性高清另类videosex|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激情视频| 五月婷婷激情六月|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精品高朝久久久久9999| 久久久天堂国产精品女人|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2| 在线小黄片视频免费播放| 999国产精品999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乱在线播放| 免费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鬼色| 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爆乳| 国产高跟丝袜在线诱惑| 美女很黄很色国产av|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乱子|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爱咪咪| 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国产极品久久久久极品| 少妇一级aa一区二区三区片| 澳门蜜桃av成人av| 国产真人性做爰久久网站|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深夜日韩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观看| av蜜桃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极品美女av| 成年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影院|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乱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