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高級厭氧消化(熱水解+厭氧消化)處理后的污泥產(chǎn)品為研究對象,設置污泥產(chǎn)品不同比例(體積比30%、40%、50%、60%、70%)與椰糠、珍珠巖、原土復配制得5種有機栽培基質,研究5種栽培基質對一串紅和非洲鳳仙植物株高、冠幅、生物量的影響,探討不同種類原料何種配比組合下研發(fā)的有機栽培基質最有利于一串紅和非洲鳳仙植物的生長。結果顯示:S3處理(污泥∶椰糠∶珍珠巖∶原土=5∶3∶1∶1)的一串紅和非洲鳳仙植株在生長時期的冠幅、株高、生物量高于其他處理,表明S3處理的配比基質最有利于這2種草花的生長。
關鍵詞 污泥產(chǎn)品;有機栽培基質;一串紅;非洲鳳仙
中圖分類號 X70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4)08-0071-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8.017
Effects of Organic Cultivation Substrate Made from Municipal Sewage Sludge on the Growth of Salvia splendens and Impatiens walleriana
BAI Jia-yun1,DONG Ai-xiang2,CUI Chao1 et al
(1.Beijing Drainage Group Co.,Ltd.,Beijing 100044;2. Beijing Institute of Landscape and Greening Science,Beijing 100020)
Abstract Taking the sludge products treated with advanced anaerobic digestion (thermal hydrolysis+anaerobic diges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five organic cultivation substrates were prepared by compounding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sludge products (volume ratio of 30%,40%,50%,60%,70%) with coconut bran,perlite and original soil. The effects of these five cultivation substrates on the plant height,crown width,and biomass of Salvia splendens and Impatiens walleriana were studied,the organic cultivation substrate developed under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raw materials and different ratios was most beneficial for the growth of Salvia splendens and Impatiens walleriana pla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rown width,plant height and biomass of Salvia splendens and Impatiens walleriana plants treated with S3 (sludge:coconut bran∶perlite∶native soil=5∶3∶1∶1)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treatments during the growth period,indicating that the substrate ratio of S3 treatment was the most favorable for the growth of these two types of flowers.
Key words Sludge products;Organic cultivation substrate;Salvia splendens;Impatiens walleriana
城鎮(zhèn)生活污泥經(jīng)無害化、穩(wěn)定化、減量化處理后進行土地資源化利用是解決污泥產(chǎn)品處置出路的主要形式之一[1]。污泥進行好氧發(fā)酵、厭氧消化是國內外應用廣泛的無害化、穩(wěn)定化處理手段[2]。在傳統(tǒng)厭氧消化的前端加上熱水解工藝,即高級厭氧消化技術不僅打破傳統(tǒng)厭氧消化的水解限速,還在改善污泥流變特性、化學特性和去除新興污染物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優(yōu)勢[3]。熱水解后的污泥中含有豐富的氮、磷、鉀和有機質,這些養(yǎng)分元素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4]。高級厭氧消化處理得到的高養(yǎng)分含量的污泥產(chǎn)品可用作苗圃、園林肥料和土壤調節(jié)劑等[5-6],施入土壤中可提高土壤肥力,促進植物生長。污泥栽培基質的研發(fā)可為污泥產(chǎn)品土地利用拓展道路,同時提升污泥產(chǎn)品附加值,不僅輔助解決污泥產(chǎn)物的出路問題,更能規(guī)范污泥產(chǎn)品的利用,防止不合理的利用導致二次環(huán)境風險。
草本花卉作為城市園林綠化的重要組成,在城市生態(tài)建設中發(fā)揮獨特的作用。草本花卉花繁色艷、花期集中,大面積種植時在一定時期內帶給人們的巨大感染力是其他植物所不能比擬的[7]。目前,在城市綠化過程中常使用泥炭作為草花栽培基質[8-9],需要大量泥炭資源,而泥炭是不可再生資源,由于大量開采利用已使泥炭資源出現(xiàn)枯竭現(xiàn)象,使得尋找新型環(huán)保的基質替代泥炭顯得越來越重要[10]。因此,將高級厭氧消化處理后的污泥產(chǎn)品研發(fā)出有機栽培基質在草本花卉中的應用,有助于實現(xiàn)固廢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減少泥炭資源的開采和使用,保護環(huán)境。該研究選擇以高級厭氧消化處理后的污泥產(chǎn)品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污泥產(chǎn)品與不同比例的椰糠再加入相同比例的原土和珍珠巖復配形成的有機栽培基質,將一串紅穴盤苗(200穴)和非洲鳳仙穴盤苗(200穴)移栽到不同配比的栽培基質中進行盆栽試驗,分析不同處理對2種草本花卉生長的影響,為培育成本較低的草本花卉提供技術支撐,也為北京市城市生活污泥資源化利用提供科學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1.1 供試植物材料。
一串紅(Salvia splendens)和非洲鳳仙(Impatiens walleriana)成品穴盤苗(200穴)由北京市園林綠化科學研究院提供。
1.1.2 供試基質材料。
污泥產(chǎn)品為高級厭氧消化技術處理后的產(chǎn)物,由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符合《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園林綠化用泥質》(GB/T 23486—2009)的標準。原土由北京市園林綠化科學研究院提供,椰糠、珍珠巖購于北京市眾興花卉市場。
1.2 試驗設計與方法
1.2.1 基質配比。
試驗設置污泥產(chǎn)品不同比例(體積比30%、40%、50%、60%、70%)與椰糖、珍珠巖、原土復配制得5種有機栽培基質,即共設5個處理水平,分別為S1(污泥產(chǎn)品∶椰糠∶珍珠巖∶原土=3∶5∶1∶1)、S2(污泥產(chǎn)品∶椰糠∶珍珠巖∶原土=4∶4∶1∶1)、S3(污泥產(chǎn)品∶椰糠∶珍珠巖∶原土=5∶3∶1∶1)、S4(污泥產(chǎn)品∶椰糠∶珍珠巖∶原土=6∶2∶1∶1)、S5(污泥產(chǎn)品∶椰糠∶珍珠巖∶原土=7∶1∶1∶1),基質原料配比均為體積比。5組基質配比測定指標均為全氮、全磷、全鉀、銨態(tài)氮、硝態(tài)氮、有效磷、速效鉀、有機質、電導率、pH、容重、種子發(fā)芽指數(shù)12項。測定方法參照 《花卉栽培基質》(DB11/T 770—2010)、《綠化用有機基質》(GB/T 33891—2017)標準。5組基質配比理化性質如表1所示。
1.2.2 試驗方法。
試驗在北京市園林綠化科學研究院6號溫室中進行。5種栽培基質按一定體積均勻混合后裝入15 cm×15 cm的塑料花盆中。選取長勢相對一致的一串紅(200穴盤苗)和非洲鳳仙(200穴盤苗)移栽入花盆內,每個處理10盆,每盆1株。試驗期間澆水采用見干見濕的原則,不施肥。
1.2.3 植物測定項目及方法。
株高、冠幅測定:自植株幼苗移栽入花盆時起,每隔15 d測定其株高和冠幅,共測定5次。
生物量測定:盆栽試驗結束后,將植株地上部與地下部沖洗干凈并將水分吸干,剪開分別測定地上部與地下部鮮重,并烘干測定其干重。
1.3 數(shù)據(jù)處理
試驗采用 Excel 2010 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采用Origin 2018進行圖表繪制;采用IBM SPSS 25.0 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采用 LSD 法在0.05的水平進行顯著性差異檢驗,Plt;0.05 則認為差異顯著。
2 結果與分析
2.1 添加不同比例污泥產(chǎn)品的有機栽培基質對一串紅生長的影響
2.1.1 株高。從圖1A可以看出,添加不同比例污泥產(chǎn)品的有機栽培基質對一串紅株高的影響不同。一串紅植株在移栽后15 d,處理S2株高最高,為14.3 cm,S4和S5的株高較低,分別為11.6和12.6 cm,處理S2與S4和S5差異顯著;一串紅植株在移栽后30 d,各處理之間株高變化趨勢與移栽后15 d的相近;表明一串紅植株在移栽后30 d,添加40%污泥產(chǎn)品的S2處理最有利于植株生長,添加60%和70%污泥產(chǎn)品的S4和S5處理,不利于小苗的生長。一串紅植株在移栽后45 d,處理S3的株高高于其他處理,為21.7 cm,S1的株高最低,為19.7 cm,與S3差異顯著;一串紅植株在移栽后60 d,各處理之間株高變化趨勢與移栽后45 d的相近;表明一串紅植株在移栽后45 d,添加50%污泥產(chǎn)品的S3處理最適于植株生長。
進一步分析添加不同比例污泥產(chǎn)品的有機栽培基質對一串紅株高增長量的影響,由圖1B可知,一串紅植株移栽后迅速增長,30 d時株高增長最快,移栽后45和60 d株高增長量顯著變小。移栽后15 d時,S1、S2和S3株高增長較大,植株生長較快,而添加污泥產(chǎn)品較多的S4和S5植株生長較慢。移栽后30 d,添加污泥產(chǎn)品最少的處理S1株高增長變得最小,其他4個處理植株生長較快,且差異不大。移栽后45和60d,所有處理的增長量均顯著降低,增長量隨污泥產(chǎn)品添加量的變化規(guī)律不明顯,分析認為,一串紅植株這個時期已進入生殖生長期,各個處理均已開花,需更多的養(yǎng)分,各個處理均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缺肥現(xiàn)象。
2.1.2 冠幅。從圖2A可以看出,添加不同比例污泥產(chǎn)品的有機栽培基質對一串紅冠幅的影響不同。一串紅植株在移栽后15" d,處理S2冠幅最大,為13.0 cm,其次為S3,S5的冠幅最小,僅為8.4 cm,處理S2與S1、S4、S5差異顯著。一串紅植株在移栽后30 d,處理S2和S3冠幅顯著大于其他處理。一串紅植株在移栽后45 d,處理S3的冠幅最大,為23.3 cm,其次為S2、S4,S1和S5冠幅較小。一串紅植株在移栽后60 d,處理S2、S3和S4冠幅顯著大于S1、S5。從植物移栽后各處理間一串紅冠幅的生長變化趨勢認為,隨著一串紅植株生長,較有利于冠幅生長的栽培基質中污泥產(chǎn)品添加量為40%、50%(S2、S3),過高或過低的污泥產(chǎn)品含量都不利于植株的生長。
進一步分析添加不同比例污泥產(chǎn)品的有機栽培基質對一串紅冠幅增長量的影響,由圖2B可知,一串紅植株冠幅增長最大的為移栽后30 d,其次為15 d,移栽后45和60 d冠幅增長量顯著變緩。移栽后15 d時,處理S2冠幅增長量最大,其次為S3處理,而添加污泥產(chǎn)品較多的S4和S5植株冠幅增長較小,表明植株較小時期添加污泥產(chǎn)品量不宜過大。移栽后30 d后,S2處理的冠幅增長最大;移栽后45和60 d,所有處理的增長量均顯著降低,增長量隨污泥產(chǎn)品添加量的變化規(guī)律不明顯,分析認為,一串紅植株這個時期已進入生殖生長期,各個處理均已開花,需更多的養(yǎng)分,各個處理均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缺肥現(xiàn)象。
2.1.3 生物量。
分析添加不同比例污泥產(chǎn)品的有機栽培基質對一串紅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積累的影響,結果發(fā)現(xiàn)(圖3),植株生長60" d各處理地上部生物量最大的為S3,其次為S2,S1和S4相近,S5最?。坏叵虏扛瞪锪恳許3最大,其次為S4,S2、S1和S5均較小。可見,最有利于植株地上和地下根系生長的處理為S3,即栽培基質中污泥產(chǎn)品的添加量為50%。
2.2 添加不同比例污泥產(chǎn)品的有機栽培基質對非洲鳳仙生長的影響
2.2.1 株高。從圖4A可以看出,添加不同比例污泥產(chǎn)品的有機栽培基質對非洲鳳仙株高的影響不同。非洲鳳仙植株在移栽后15 d,株高在處理間表現(xiàn)出明顯差異,處理S3植株最高,為10.1 cm,其次為S2,株高為9.6 cm,S5的株高最低,僅為7.3 cm;非洲鳳仙植株在移栽后30、45和60 d,S2和S3處理株高均顯著高于其他處理,且S2與S3 、S1與S4和S5處理間株高相近。分析表明,非洲鳳仙植株在移栽30 d后,污泥產(chǎn)品含量為40%和50%的S2和S3處理較有利于植株生長,而污泥產(chǎn)品含量過高和過低均不利于非洲鳳仙植株株高的生長。
進一步分析添加不同比例污泥產(chǎn)品的有機栽培基質對非洲鳳仙株高增長量的影響,由圖4B可知,非洲鳳仙植株移栽后15 d,生長量最大,生長最迅速,而移栽后30、45和60 d,生長量顯著減小。分析各個時期各處理株高生長量的差異,移栽后15 d,處理S3株高增長量最大,為3.6 cm,其次為S2,S5處理的植株生長最慢,生長量僅為1.1 cm;在移栽后30、45和60 d,各處理之間株高增長量沒有顯著差異。分析表明,非洲鳳仙植株在移栽后15 d,生長速度是最快的,且以含污泥產(chǎn)品50%的S3處理最有利于植株生長;移栽30 d后,非洲鳳仙植株進入生殖生長期,植株株高生長不明顯,各處理植株進入始花期。
2.2.2 冠幅。
從圖5A可以看出,添加不同比例污泥產(chǎn)品的有機栽培基質對非洲鳳仙各個時期植株冠幅的影響不同。非洲鳳仙植株在移栽后15 d,處理S2和S3冠幅較大,分別為12.2和11.5 cm,其次為S4,S5的冠幅最小,僅為8.4 cm;移栽后30、45和60 d,處理間冠幅的差異相近,均為處理S3的冠幅最大,其次為S4和S2處理,S1和S5處理的冠幅較小。可知,栽培基質中以含污泥產(chǎn)品50%的S3處理最有利于非洲鳳仙植株冠幅的生長。
進一步分析添加不同比例污泥產(chǎn)品的有機栽培基質對非洲鳳仙冠幅增長量的影響,由圖5B可知,非洲鳳仙植株冠幅增長較大的為移栽后15和30 d,移栽后45和60 d冠幅增長量顯著變小。移栽后15 d時,處理S2和S3冠幅增長量較大,其次為S4處理,而添加污泥產(chǎn)品較多的S5植株冠幅增大最小,表明植株較小時基質中污泥產(chǎn)品添加量不宜過大。移栽后30 d,S3處理的冠幅增長最大,其次為S4,添加污泥產(chǎn)品較少的S1和S2冠幅增長變得較小。移栽后45和60 d,所有處理的增長量均顯著降低,增長量隨污泥產(chǎn)品添加量的變化規(guī)律不明顯。分析添加不同比例污泥產(chǎn)品的有機栽培基質對非洲鳳仙冠幅增長量的變化情況,認為非洲鳳仙植株在移栽前期冠幅增長迅速,移栽45 d后植株進入開花期,營養(yǎng)生長變緩,基質中養(yǎng)分更多地提供植株開花結果。
2.2.3 生物量。
分析添加不同比例污泥產(chǎn)品的有機栽培基質對非洲鳳仙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影響,由圖6可知,各處理植株生長60 d地上部生物量S3和S4顯著大于S1、S2和S5,且S3與S4、S1與S2和S5間差異不明顯。地下部根系生物量以S3最大,其次為S2、S4、S5,S1最小。可見,較有利于植株地上部生物量積累的處理為S3和S4,最有利于植株地下部根系生物量積累的處理為S3,即栽培基質中污泥產(chǎn)品的添加量為50%。
3 結論與討論
城市綠化的不斷推進加大了栽培基質的使用量,因此開發(fā)新型環(huán)保的基質用于城市綠化顯得越來越重要[11-12]。厭氧消化對污泥進行穩(wěn)定化和無害化處理,可以解決污泥在土地利用中帶來的二次污染問題,同時實現(xiàn)污泥資源化利用[13]。利用高級厭氧消化后的污泥產(chǎn)品進行栽培基質使用不進入食物鏈,減輕對人體的危害。我國出臺了栽培基質相關的標準《花木栽培基質》(LY/T 2700—2016)[14]、《綠化用有機基質》(LY/T 1970—2011)[15]規(guī)定了容重0.30~1.80 g/cm3,pH為5.0~8.5,《綠化用有機基質》(LY/T 1970—2011)規(guī)定了發(fā)芽指數(shù)≥80%,有機質含量≥15%,總養(yǎng)分≥1.5%。該試驗研究發(fā)現(xiàn),當污泥產(chǎn)品添加量為50%時,對一串紅和非洲鳳仙生長效果最好,這與馬達等[16-19]對撇金竹、矮牽牛、一串紅和香彩雀的研究結論(污泥含量在50%時花卉生長效果最好,城市污泥的存在對所栽培的植物生長起促進作用)相一致。該試驗主要研究了高級厭氧消化后的污泥產(chǎn)品用于一串紅和非洲鳳仙栽植時栽培基質理化性狀以及植株生長發(fā)育的影響,有關重金屬凈化及富集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該研究通過探討添加不同比例(體積比為30%、40%、50%、60%、70%)的污泥產(chǎn)品與常用基質復配,5個處理的栽培基質均能使一串紅和非洲鳳仙花卉正常生長,結果表明,經(jīng)高級厭氧消化處理后的污泥產(chǎn)品可以作為花卉栽培基質的一種原料,5個處理栽培基質的總養(yǎng)分、速效養(yǎng)分、有機質、pH、容重、種子發(fā)芽指數(shù)均符合《花木栽培基質》(LY/T 2700—2016)、《綠化用有機基質》(LY/T 1970—2011)標準。主要受污泥產(chǎn)品添加量的影響,添加比例越高,有機栽培基質的總養(yǎng)分、電導率、容重越高,S3處理(污泥產(chǎn)品∶椰糠∶珍珠巖∶原土=5∶3∶1∶1)銨態(tài)氮、有效磷、速效鉀含量均明顯高于其他處理。
通過測定一串紅和非洲鳳仙植株的生長指標和生物量指標分析,結果表明,S3處理(污泥產(chǎn)品∶椰糠∶珍珠巖∶原土=5∶3∶1∶1)的配比對一串紅(200穴盤苗)和非洲鳳仙(200穴盤苗)在盆栽中的生長最為顯著,其株高和冠幅增長趨勢為移栽30 d內生長最快,之后逐漸降低,分析原因認為,一串紅和非洲鳳仙草花穴盤苗移栽30 d左右,植株開始由營養(yǎng)生長轉為生殖生長為主,株高和冠幅增長會明顯變緩。
該有機栽培基質是以北京城市排水集團高級厭氧消化處理后的污泥產(chǎn)品為主料,與椰糠、珍珠巖等材料科學配比而成,具有營養(yǎng)均衡、疏松透氣、保水保肥等特性,栽植于該有機栽培基質中的一串紅、非洲鳳仙2種草本花卉表現(xiàn)為植株生長健壯、花色、葉色鮮亮、開花繁密、花期長等特性,具有很好的應用效果。因此,合理有效地利用固廢資源作為園林基質,使污泥產(chǎn)品中的多種養(yǎng)分在園林綠化領域得到資源化利用,該基質配方可作為草本花卉盆栽基質應用推廣,但還需要繼續(xù)在其他品種上進一步試驗。
參考文獻
[1] 梅曉潔,唐建國,張悅.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泥穩(wěn)定化處理產(chǎn)物轉化機理及可利用價值揭示[J].給水排水,2018,44(11):11-19.
[2] KELESSIDIS A,STASINAKIS A S.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methods used for treatment and final disposal of sewage sludge in European countries[J].Water management,2012,32(6):1186-1195.
[3] AQUINO S F,STUCKEY D C.Integrated model of the production of 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 (SMP) and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 in anaerobic chemostats during transient conditions[J].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08,38(2):138-146.
[4]" 鮑士旦.土壤農(nóng)化分析[M].3版.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0:29.
[5] 周立祥,胡靄堂,戈乃玢,等.城市污泥土地利用研究[J].生態(tài)學報,1999,19(2):185-193.
[6] 孫穎,陳玲,趙建夫.污泥的處理處置與農(nóng)林利用研究進展[J].環(huán)境保護科學,2002,28(6):28-30,37.
[7] 孫虹.湖南草本花卉展示園設計研究[D].長沙: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14:2-6.
[8] 覃云梅. 草花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研究[J]. 綠色科技,2015(3):96-98.
[9] WANG Z Q,GAN D X,LONG Y L.Advances in soilless culture research[J]. Agricultural science amp; technology,2013,14(2):269-278,323.
[10] 趙霞,胡自航,鄭景明,等.污泥與園林廢棄物混合堆肥對波斯菊生長及重金屬積累的影響[J]. 生態(tài)學雜志,2019,38(3):810-817.
[11] WEBBER C L Ⅲ,WHITWORTH J,DOLE J. Kenaf (Hibiscus cannabinus L.) core as a containerized growth medium component[J].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1999,10(2):97-105.
[12] 王建湘,皮俊,歐陽英.城市污泥堆肥對鳳仙花生長發(fā)育的影響[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8,46(27):147-148,159.
[13] 余杰,李宇佳,牟江濤,等.中國城市污泥土地利用限制性因素及前景分析[J].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2016,41(7):64-68.
[14] 國家林業(yè)局.花木栽培基質:LY/T 2700—2016[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6.
[15]" 國家林業(yè)局. 綠化用有機基質:LY/T 1970—2011[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1.
[16] 馬達,高定,劉洪濤,等.城市污泥堆肥用作花卉栽培基質的效果評價[J].中國給水排水,2009,25(15):115-116.
[17] 楊道蘭.城市污泥堆肥用于矮牽牛栽培基質的研究[J].甘肅農(nóng)業(yè)科技,2012(12):33-35.
[18] 幸宏偉.污泥堆肥對花卉一串紅生長的影響[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5(6):631-633.
[19] 儲雙雙,賴燦,WEI X H,等.污泥堆肥混合基質對香彩雀生長開花的影響及植物適應性評價[J].生態(tài)學雜志,2014,33(4):966-972.
作者簡介 白家云(1988—),女,山西太谷人,高級工程師,碩士,從事污泥園林資源化利用研究。*通信作者,高級工程師,碩士,從事固廢處理處置與資源化利用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