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珠海高新區(qū)金鼎第一小學 鐘世敏
近年來,我國對生涯教育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生涯教育的開展逐漸向低齡推進?!督逃?022 年工作要點》提到推進大中小學勞動教育,開展中小學生職業(yè)啟蒙教育。小學生涯教育是落實“為學生的終身幸福奠基”教育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符合國家政策導向和社會發(fā)展需要,將生涯教育與德育深度融合,成為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抓手。
主題班會是小學德育與生涯教育融合的重要實施途徑,不僅能夠為開展小學生涯教育提供基本的課時保障,也能結合小學生涯教育目標需求,開展多元活動,有很好的育人效果。下面以清明節(jié)《致敬緬懷先烈,爭做時代新人》主題班會為例,將小學德育與生涯教育相融合。
為紀念和緬懷先烈,弘揚先烈精神,學校于4 月3 日(清明節(jié)前兩天)組織各班學生代表到鳳凰山烈士陵園開展活動。為更好地在班級弘揚先烈精神,以學校組織的活動為切入點,在清明節(jié)當天舉行《致敬緬懷先烈,爭做時代新人》主題班會。
小學是職業(yè)生涯起始階段,是學生學習與發(fā)展的啟蒙時期?!缎聲r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指出,廣泛開展向先進典型學習,把敬仰轉化為榜樣力量。以清明節(jié)緬懷先烈活動的德育課堂為載體,從先烈榜樣事跡中讓學生感受先烈可貴品質,可以讓學生體會“我應該做一個什么的人”,并思考“我想做一個什么樣的人”,喚醒學生生涯規(guī)劃意識,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
認知目標:通過講述英雄光榮事跡,識得英雄的具體表現(xiàn),了解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珍惜當下生活。情感目標:以活動為載體,講述先烈故事,理解人物品質,引發(fā)對英雄的崇敬之情,激發(fā)學生努力學習、建設祖國的生涯意識。家校共育目標:與家長合作,一起展開英雄人物的研學之旅,踐行英雄品質,明確人生志向,開啟生涯規(guī)劃之旅。
資源如下:授課PPT、“航拍珠海——鳳凰山傳奇”視頻、哀思卡。
學生代表班級參加學校統(tǒng)一組織的“清明祭英烈,共筑中華魂”鳳凰山革命烈士陵園祭掃先烈活動,詳細記錄具體過程,查找相關資料,準備在班級分享鳳凰山烈士故事及祭掃感受。其他學生收集英雄事跡。
導入:一年一清明,一歲一追思。清明祭英烈,哀思悼英魂。清明節(jié)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在緬懷先烈偉績中傳承紅色基因;綠色清明與紅色基因相結合,緬懷先烈、銘記歷史、不忘過去;用感恩之心告慰英模,用堅定之心樹立信念,用赤子之心振奮使命!
展示學生參加鳳凰山革命烈士陵園祭掃先烈活動照片;播放視頻《航拍珠?!P凰山傳奇》。
設計意圖:以學校統(tǒng)一組織活動為切入點,通過照片和視頻引入課堂,讓沒有參加活動的學生更好地了解鳳凰山革命烈士陵園概況,自然導入課堂。
任務一:聆聽先烈事跡,致敬人民英雄
①聽一聽:鳳凰山腳下的故事
學生代表介紹鳳凰山革命烈士的故事,分享祭奠感受。
②說一說:感動你的英雄
在我們的生活中,軍人、警察、醫(yī)護人員等,各行各業(yè)都有英雄人物,你還知道哪些英雄故事?小組代表分享。
設計意圖:通過課前小組分工搜集、查閱資料,引導學生思考身邊的英雄,感受英雄為國付出的種種英勇行為,在心中種下報效祖國的信仰,并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任務二:厚植紅色基因,感受生涯品質
展示:回想過去那段崢嶸歲月,我們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們永遠懷念他們、牢記他們,傳承好他們的紅色基因?!暯?/p>
小組討論交流:先烈們的犧牲奉獻是為了什么呢?他們的夢想是什么呢?什么比他們的生命更重要?
教師總結: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我們不僅要感悟先烈精神,傳承先烈意志,更要種下報效祖國的種子,慢慢開始規(guī)劃我們的人生。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分析表達能力,加深對英雄人物精神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關心國家、為國家發(fā)展做貢獻的使命感,確立心中的夢想和信仰,感受積極進取的生涯品質。
任務三:寄語傳達哀思,喚醒生涯規(guī)劃
①感悟當下
憶往昔,是先烈們用血肉之軀,筑起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光明之路;看今朝,作為小學生,我們緬懷先烈,汲取前進的力量。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樣得來的? 應該怎樣向英雄學習呢?作為新時代的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設計意圖:分享發(fā)揚先烈精神的做法,讓學生明白從現(xiàn)在開始在生活中表現(xiàn)更好,要像英雄一樣為他人、為集體、為國家做貢獻,從而豐盈學生的生涯底色。
②清明懷思,奮進正當時
一位位英雄給了我們力量,教我們去克服困難,一個個故事說不完我們的思念,在“致敬”中寫下你的哀思,傳達你的敬意;在“奮進”中立下你的志向,表明你的決心。同學們撰寫哀思卡,并進行展示。
設計意圖:手寫哀思云祭奠,表達對先烈們的緬懷,引導學生明白繼承革命先輩之志,將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用自己的行動表達對先烈的緬懷。同時以向英烈學習為起點,喚醒生涯意識,思考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爭做時代新人。
任務四:勇?lián)鷱妵姑?,爭做時代新人
①不負韶華,傳承使命——總結列舉學生爭做時代新人的具體做法
②全體起立,朗誦《請先烈們放心》
設計意圖:通過朗誦誓言活動,學生進一步明確肩負的光榮使命,堅定努力學習、勇敢追夢、為祖國強大做貢獻的決心。
結束語:沒有英烈的犧牲奉獻,哪有這繁華盛世。每一個凡人都不平凡,每一個英雄都是超級英雄。今天,對烈士最好的告慰,就是努力前進!這個清明,讓我們接過英烈們手中的信仰火炬,將紅色種子撒進心中,讓紅色精神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
課后作業(yè):聯(lián)動家長:①制作英雄人物手抄報。②學習英雄,開展志愿者活動:開展愛心義賣、公益撿拾垃圾等活動。③與家長交流《哀思卡》中“奮進”的內容,寫一篇《長大后,我想成為你》隨筆。
小學生因其身心特點,對職業(yè)生涯的認識大多來自電視、短視頻等外部媒介,自身并沒有真正經歷和體驗過;而德育教育要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活動中體驗其重要性,德育與生涯教育融合的教學也應找好兩者契合點,充分整合社區(qū)資源、本地特色資源,結合學生身心特點,優(yōu)化設計小學生涯規(guī)劃實踐活動。例如,學校組織學生開展校外研學活動,參觀本地知名企業(yè),讓學生了解不同職業(yè)領域的工作內容,落實職業(yè)道德教育;學校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進入校園開展生涯講座,助力學生樹立職業(yè)理想;精心設計節(jié)日、紀念日等活動,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厚植家國情懷,豐盈生涯底色。
小學開展課程應考慮學生的需要、興趣、認知能力、思維水平等,選擇恰當?shù)男问胶蛢热?,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從而深入體驗課程獲得成長。體驗式學習符合小學生心理特點,生涯教育尤其需要學生的參與和體驗。所以在生涯教育組織和開展過程中,要構建相關的生活情境,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關注學生的實踐體驗,讓學生在體驗中感知,在感知中進行交流探討與反思,從而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行動上做出改變,保證教育開展的有效性。
生涯教育初心是幫助學生明確自己心之所向,并發(fā)展出為之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熱情,為學生的終身幸福奠定基礎。學生的教育不是單方面存在的,它需要多向配合。家庭、學校是學生成長的重要環(huán)境,在生涯教育中必須協(xié)同共育,為學生成長賦能。一方面,學生在學校接受生涯教育的同時,家長需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能力等因素,探索適合其個性化成長的生涯道路。另一方面,可以加強家校合作,發(fā)揮資源優(yōu)勢,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拓寬教育空間。例如,邀請不同行業(yè)的家長代表,到校分享工作經歷和體會;利用假期,鼓勵家長帶領孩子體驗不同的職業(yè)。只有家校和衷共育,引導學生有效聯(lián)結課堂內外,生涯教育才能形成完整的閉環(huán),為孩子生涯啟蒙保駕護航。
德育是培養(yǎng)學生“知、情、意、行”和諧發(fā)展的過程,是提高學生基本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隨著我國新課改的深入推進,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思想,優(yōu)化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充分發(fā)揮德育教育的優(yōu)勢,將小學德育與生涯教育有效融合,以學生人格塑造和品性培養(yǎng)為基石,從自主發(fā)展、社會參與等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小學生美好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