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畫
被朋友“科普”后,我也做了近幾年流行的MBTI測試,結(jié)果顯示86%是I,14%是E。
在E人眼里,社恐I人寡言少語,孤獨拘謹,活得乏味。其實,那是白天不懂夜的黑,黑夜也不懂白天的美。作為一個標準I人,我有多種自愈方式,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無比自洽,無比享受。
比方一個人旅行。不需要將就同伴的計劃,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待多久就待多久,甚至可以說走就走。耳機里的音樂,就是我最好的旅伴。
一個人去看展。遇上喜歡的畫,駐足停留,且多看一會兒;若不入眼,一目帶過,也不是不可以。藝術(shù)館的氛圍本身就很安靜,畫作的觀感因人而異。多用心、用眼,無須動嘴,觸動心弦的才是最好的。
散步也是治愈心情的法寶。白天散步,可看風景,亦可觀察路人。我曾經(jīng)是個植物小白,這幾年常去家附近的口袋公園散步,因而認識了不少花花草草,養(yǎng)眼的同時也順帶滋補了心靈。散步途中,也遇見到過很多有趣的人或有趣的事。口袋公園里常會遇到練藝的老人,拉二胡的,吹笛子的,跳舞的,讓人燃起對生活的熱愛和激情,沒有什么比自得其樂更健心。晚上散步,則又是另一番妙趣。戴著耳機在樂音里想想心思,思考點正經(jīng)事兒,梳理梳理情緒,走著走著,整個人就風輕云淡了。最好,出點汗,回家洗個熱水澡,那更能神清氣爽。
也喜歡獨自去覓食,通常趁老公出差時。點評網(wǎng)上收藏了一些想打卡的餐廳,以及想打卡的菜品。出門溜達,順路去打個卡。常常就點兩個菜,既打了卡,也不浪費食物,光盤就是最好的點評。有家餐廳,有若干菜品我都想品嘗,一次打不完卡,我就前后去了三趟,把想打卡的都打了一遍,順便解決了三頓的吃食。偶爾,褪下煮婦的圍裙,自己給自己放個假,既飽了口福,也給心靈重新充了電。
新近,多了一個治愈的方式:練書法。買了許多名家之帖,一本一本跟著臨摹。練字時心特別特別靜,時光總是溜得飛快。周末一練就是四五個小時,自己也常嚇了一跳。沒練字時總聽人說,書法養(yǎng)性,如今深有體會。在一橫一豎一撇一捺中感受漢字之韻,那真是件十分美好的事。
詩人海桑有句詩深得我心:“靜悄悄地做人,像早晨一樣清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