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浩
閱讀教學一直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由于初中階段學生認知能力普遍不強,因此在做閱讀理解題目時往往不能很快并正確理解文章大意,分析出文章主旨內容?,F(xiàn)階段部分閱讀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教師應不斷優(yōu)化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來不斷提升學生閱讀能力,促進學生更好地發(fā)展。
一、開展趣味教學,激發(fā)閱讀興趣
課堂作為學生學習的主戰(zhàn)場,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教師要想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就應緊抓課堂。例如在教學一段對話時,教師可以組織編排課本劇,并鼓勵學生自愿參與到表演中,由教師對學生進行分工,并給學生一定準備時間,在學生充分準備后上臺表演。在學生表演結束后,讓表演的學生分別發(fā)言,發(fā)表自己的心得體會并分析自己扮演的人物有哪些心理特征及性格特點,以加深參與表演的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讓作為觀眾的學生寫出觀后感,并分析話劇中各角色的人物特征及性格特點,在課下及時完成并上交給教師。教師也可以運用多媒體開展教學,根據(jù)學生普遍感興趣的話題在網(wǎng)上找一篇文章,在學生閱讀后提出問題并讓學生以小組進行討論,然后讓小組派代表發(fā)言,最后教師帶領學生分析得出正確的答案,以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奔ぐl(fā)學生興趣能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及積極性,使學生發(fā)現(xiàn)閱讀的樂趣,通過更加主動的學習不斷提升自身閱讀能力及水平。
二、鼓勵課外閱讀,拓展閱讀視野
要想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緊抓課堂教學固然重要,學生課下積累也十分重要,教師應鼓勵學生在課下尋找自己感興趣的文章進行閱讀,并在同時細致分析文章大意、主旨內容、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及文章中各人物形象特征等,以不斷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及閱讀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魯濱遜漂流記(節(jié)選)》一課后,教師應鼓勵學生在課下閱讀《魯濱遜漂流記》全書,并請幾位學生重述故事大致情節(jié),并分析其中魯濱遜、星期五等人的性格特征,讓這學生在課下自行進行交流互動,以加深他們對這本書的理解。由于課本內容有限,課下閱讀的方式不僅能拓展學生的閱讀面,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更能使學生具有更多的選擇權,使學生更加自由地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使學生更加喜愛閱讀,因此鼓勵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十分重要。
三、開展專項訓練,培養(yǎng)思維能力
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在教學生各項基礎知識的同時也應結合具體題目并帶領學生品讀分析,以培養(yǎng)學生語感,使學生形成良好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偉大的悲劇》一課時,對于其中“他們知道再也不會有任何奇跡能拯救他們了,于是決定不再邁步向厄運走去,而是驕傲地在帳篷里等待死神的來臨,不管還要忍受怎樣的痛苦。他們爬進各自的睡袋,卻始終沒有向世界哀嘆過一聲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種種苦難”一段,教師可以提問:此段內容的含義是什么?結合上下文進行分析,讓學生意識到在冰天雪地之中生存下來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隨后用文章中最后一句話“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zhàn)勝的厄運的搏斗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來回答問題。除了課本上的文章,教師也可以將合適的課外文章展示在多媒體上并針對其中某個段落進行提問,再帶領學生對此段落進行品讀分析,鼓勵學生總結閱讀方法,培養(yǎng)閱讀思維能力。
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發(fā)展關鍵時期,如何有效開展閱讀教學、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成為現(xiàn)階段初中教師關注的問題之一。教師要意識到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并不斷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在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同時提高初中語文整體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