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嘆(山東郯城縣博雅學校 山東 臨沂 216100)
在教育教學領域中,信息技術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廣,滲透到各個學科中。作為初中教育教學不可或缺的體育教學,同樣要將信息技術手段運用到教學中去。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比,信息技術手段的加入能夠有效地改善課堂氛圍,提高體育教學效率。但是,信息技術在體育教學運用的過程中肯定會存在一些問題,對此要制定有效的技術運用策略,從而促進體育教學的改革。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用信息技術手段已經(jīng)成為教育教學的一部分,傳統(tǒng)教學與信息技術教學相比較,是指利用口頭語言、掛圖等教學手段,以教師為信息的組織者、傳播者的教學方式。傳統(tǒng)教學有很強的靈活性,教師可以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課堂氛圍,對教學方法和教學內(nèi)容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但是傳統(tǒng)教學不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的過程中,阻礙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處于被接受的狀態(tài),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個性的發(fā)展。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能夠?qū)⑽谋?、圖像、動畫、聲音結合在一起,能夠反復地、多方位地去觀看,給學生直觀的、生動的、形象的畫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以探索的方式去學習,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把被動學習轉(zhuǎn)化為主動學習。
體育教學的重點在于學生對動作技能的掌握,體育教學過程中,有些動作技術過于復雜,有空中動作,有連貫性動作,比如說立定跳遠動作要領中的空中展體收腹動作,如果只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只能是教師示范動作,但是由于動作的特殊性,學生們不能直觀明了地去觀察動作要領,在學習過程中就不能很好地做出來。信息技術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就能解決這一問題,對于難度較高的動作,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將復雜的動作簡單化,將簡單的動作明了化,學生可以通過反復觀看來掌握動作要點,從而提高自身的運動技能。
教學過程中,想要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重點就是讓學生們掌握這節(jié)課的重難點。教學的重難點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每位學生的基礎不一樣,對于同樣的重難點,有時又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來定。有的學生很容易理解,但是大多數(shù)學生感到困難,體育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很多運動技能只是靠教師講解是不行的,學生只能聽,不能看,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學重難點要講好就必須在教學手段上進行改進,必須通過多媒體教學,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突破教學的重難點。
教師整體教學信息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存在兩個極端,年輕體育教師信息技術水平較高,具有很扎實的計算機基礎知識,能夠運用各種信息技術軟件,能夠利用網(wǎng)絡資源,結合教學大綱,完善課件。年齡偏大的體育教師對于信息技術手段認識不足,操作不熟練,導致他們不愿意用信息技術手段去進行輔助教學。
目前很多學校,特別是農(nóng)村學校信息技術設備陳舊、單一,為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信息技術造成了一定的阻礙,不能及時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設備。有的學校有設備,但是沒有及時地進行維護更新,也導致了其利用率較低,沒有發(fā)揮其真正的作用,使其成為擺設,信息技術設備的不健全,影響了體育教學的整體效果。
在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倡導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利用多媒體等設備進行輔助教學,但是有很多體育教師特別是年輕的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過多地使用多媒體教學。年輕的體育教師對多媒體接觸得比較多,使用起來很容易也很方便,時間一長,就出現(xiàn)了依賴性,每節(jié)課都要用多媒體教學,甚至直接讓學生進行觀看視頻,讓多媒體代替了自己。這樣做,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視覺疲勞,讓學生失去對體育的興趣。在使用多媒體時,學生會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電子屏幕上,忽略了體育教師的講解。在體育教育教學中,我們要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踐,讓信息技術手段成為一種輔助手段,輔助我們更好地進行體育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為了更好地利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進行體育教學,首先,要提高體育教師的信息技術理論水平,利用線下線上的培訓方式,提高體育教師的信息技術理論水平,通過定期的培訓、考試等有效手段,促進體育教師吸收新技術,掌握新方法,研究新動向;其次,通過青年教師來帶動老教師,一對一指導,熟練班班通等多種多媒體設備,通過演練、培訓等方式提高老教師的電腦操作水平,能夠讓其會使用多媒體設備制作課件、視頻等,教師相互之間探討學習,將信息技術的使用融入到課堂當中,豐富教學手段,增強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針對信息技術設備薄弱的學校,應該加強設備的投入、維護和更新,進行資源的整合、共享,將信息技術有效地運用到體育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制作出學生感興趣的多媒體課件、微課等,針對課的重難點進行深層次的解析,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由被動變成主動去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zhì)量。
信息技術手段運用到體育教育教學中來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體育教學中有很多動作,比如說跳高、跳遠、體操動作等,動作包括騰空、翻轉(zhuǎn)的技術動作要領。學生很難把這些重要的部分動作示范看清楚,教師也很難將這部分動作表現(xiàn)出來,這也就很難讓學生們能夠建立完整的動作表象,這對于這個動作技能的掌握就有阻礙作用,學生們很難在一定的時間能去掌握其完整動作,這就降低了這節(jié)課的教學效率。針對這種現(xiàn)狀,體育教師在體育教育教學中就要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將信息技術與體育學科相融合,通過制作課件、視頻等方式,將動作放慢、停放、反復地放,這樣學生就能夠直觀地去觀察,就能很清楚地看清楚每一個動作,就有利于學生在自己的腦海中建立完整的動作表象,在練習這個動作時就能很好地示范出來。多媒體技術的輔助教學不僅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觀察動作要領,更能提高教學效果,加快教學進度。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體育與健康》課本,非常注重從學生的興趣和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采用“情境主題”單元結構形式組織教學內(nèi)容,它提倡教師在體育與健康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學生的需要和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與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學生的情緒體驗,將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有機結合,讓體育課體現(xiàn)“愉悅性”的原則。那如何創(chuàng)設有效的情境呢?這時多媒體就發(fā)揮了有效的作用。就拿作者給七年級學生上短跑的“蹲踞式起跑”課程時,作者特意剪輯了大家都喜愛的牙買加“百米飛人”博特在柏林田徑世界錦標賽100m 決賽中以9″58 獲得冠軍的視頻,學生一看是飛人博爾特,情緒一下子高漲了起來,注意力馬上集中起來,作者利用多媒體反復地慢放、回放、定格,讓學生們觀察博爾特的起跑動作,讓孩子們意識到短跑中起跑的重要性,激發(fā)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愿意學習“蹲踞式起跑”。像這樣的事例作者在教學中的應用不勝枚舉,其實網(wǎng)絡中有我們需要的大量的教學材料,只要我們善于利用,必能給體育教學增加無窮的色彩。
體育與其他學科不一樣,在教學過程中強調(diào)直觀,以講解為輔,教師示范演示為主。然而在體育教學中,有一些動作技巧,比如稍微復雜的項目,學生很難掌握,因為老師做示范的時候,由于動作需要連貫性,很難分解,且示范次數(shù)有限,所以重難點很難突出,這樣學生的學習效果就不是很理想。這時,通過信息技術設備的使用,就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效果。比如作者在給八年級學生上助跑跳遠時,由于示范時速度較快,不能做成分解動作,有的學生很難把握,沒有觀察仔細,無法掌握動作要領。作者就利用多媒體中的Flash技術使一閃而過的細節(jié)動作,以動畫的形式清晰、準確地將動作分解成:助跑—起跳角—空中姿態(tài)—落地,并且用慢動作的形式將動作要領:最快的速度攻板踏跳—身體向斜上方盡力騰起—蹲踞式騰空—雙腿盡力向胸前靠攏,小腿向前伸展,完成落地等細節(jié)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他們很快就避免了上述存在的問題。作者還截取了奧運會上的跳遠比賽鏡頭,通過多媒體的慢放、定格等技術與其進行對比教學,這時加上教師的講解和示范,使本課的教學難點很直觀地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直觀、主動、立體、全面地掌握了動作,增強了教學效果,也使體育課堂煥發(fā)出無限的魅力。又如在進行“前滾翻”教學時,作者利用多媒體新穎的形式、獨特的設計、栩栩如生的動畫效果、變換的教學畫面、聲音效果的疊加等優(yōu)點,將前滾翻的整個技術動作借助教學軟件,通過畫面出現(xiàn)教師預先錄制好的示范動作、圖形分解以及將蹲撐—兩手撐墊屈臂—低頭—兩腳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團身滾動—枕骨、肩、臀部依次觸墊—抱小腿團身成蹲撐的文字解釋打印在屏幕上,結合課堂上的需要使畫面重復播放、講解,再加上教師在課堂上的示范,使學生在大腦中形成清晰完整地技術動作印象,這樣學生如臨其境,練習起來更有動力,更積極主動,對動作要領更直觀理解,掌握技術動作更快,遠遠超出了教師的傳統(tǒng)講解示范。在這樣強烈的逼真情景中,學生精神百倍,勁頭十足,興趣盎然。自然也能領悟動作要領,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zhì),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而體育教學是塑造和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教育手段和形式。它不僅使學生增強體質(zhì),掌握和提高運動技能,同時還能發(fā)展學生的智力,陶冶情操、鍛煉意志,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思想以及與同學間的團結合作、互助互愛等體育素養(yǎng)。在傳統(tǒng)的體育課中,教師只是一味地口頭介紹,并要求在課中能發(fā)揮團隊合作意識,能顧全大局等等,但收效甚微,而這時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選擇典型事例對學生開展思想教育,由于多媒體具有形象、直觀、身臨其境的特點,能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激勵學生們不怕困難,勇往直前。例如,為讓孩子們更能感受到為國爭光的自豪和和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作者特地截取了奧運會上,中國健兒勇得獎牌,中國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中國國歌響徹賽場的鏡頭,看到這一幕,學生們興奮不已,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愛國主義情感溢滿心頭!在教授“籃球”時,我特地選取了同學們喜歡看的NBA,不僅讓同學們通過觀看,掌握運球技巧,還讓學生們感受到團結合作的力量,讓其明白:對于集體運動,光發(fā)揚個人力量是不夠的,有時還要犧牲自我,才能使團隊勝利!再比如在“耐久跑”和“跨欄跑”教學中,有的學生摔倒或者堅持不下來中途放棄,像這樣的例子較多,作者就特意找了些在國際比賽中失利卻不放棄的視頻,包括我國“飛人”劉翔腳傷卻仍堅持的例子,通過這些真實的人和事讓學生切身感受到做任何事情必須要有毅力,有恒心,還要不怕苦、不怕累,堅持做好每一件事的良好品質(zhì)。另外還可以插播一些運動員的訓練場面,讓學生了解一名運動員成績的獲得是多么的艱辛和來之不易。通過這些措施,學生的各項品質(zhì)得到了提高,這些都與多媒體的作用分不開的,正是因為多媒體能將聲音與形象更具有生動性和感染性的呈現(xiàn)給孩子們,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激勵學生勇敢、堅毅、不怕困難,進而去朝著正確目標探索、實踐。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在初中體育學科教學中有效運用使講解示范更直觀、準確、生動,為學生提供大量的信息,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成了主動學習,在觀看動畫演示時,主動地進行探索分析,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學效率。也讓學生們更加喜愛體育這門學科,不覺得它是枯燥無味的,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校體育的發(fā)展,讓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運動習慣,在培養(yǎng)學生追求終生體育方面打下了一定的基礎,更好地促進了初中體育這門學科的改革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