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菲
我,一個地地道道的農(nóng)村小丫頭,住在大山的深處,村口有一條蜿蜒曲折的小溪,所以我的村莊有個美麗的名字叫“小河村”。
斜陽照村落,田垅牛羊歸,炊煙裊裊,山間氤氳著霧氣,叔叔、伯伯們在田地里耕種著。有一天,一陣車笛聲打破了山里的寧靜,從車上下來了幾個人,不知道什么原因,村民們像炸了鍋一樣都在紛紛談?wù)撘恍┦虑?,年近七旬的爺爺也急匆匆從外面趕回來,一聲不吭地蹲在門口,從口袋里拿出一根卷好的旱煙,臉色凝重,眼晴直直地望著遠處。
第二天,天剛亮,爺爺一個人就扛著鋤頭一瘸一拐地出門了,聽爸爸媽媽說,爺爺以前在一次“雙搶”中腳扭傷了,后來留下了隱患。這么多年來,爺爺從未離開過田地。我站在窗口,看見爺爺拱著背,挽起褲腿,兩只手緊緊地握住鋤頭……不知過了多久,太陽從山的那頭露出了臉,一道道光照在爺爺花白的頭發(fā)上。
過了幾天,村里的幾個干部來到我們家,村支書說:“老人家,您也知道,我們村祖祖輩輩都是靠幾畝田地生活,生活比較苦,前幾年省里拔款給大家解決了出行難的問題?!爆F(xiàn)在交通方便了,村里想承包田地搞綠色產(chǎn)業(yè),開發(fā)旅游資源,爺爺一聽到要把自家的田地承包出去,心里咯噔了一下,嗓子提得老高:不行、不行,田是我們的命根子,生活了大半輩子都沒有離開過,到時還不知道有什么好處。雙方僵持了許久,他們也沒辦法,爺爺認準(zhǔn)的事沒有人能勸服他。
后來村干部又找上門來,耐心地向爺爺介紹國家的好政策,在咱們村搞蘑菇種植基地,發(fā)展村里經(jīng)濟,讓大家的腰包鼓起來,聽完后,一向倔強的爺爺一個人出去了,來到空地上,給爸媽打了電話,爸媽欣然同意,但是思想“守舊”的爺爺還是邁不過心里那道坎,整天生著悶氣。
幾年過去了,村里換了新顏,幾幢花園式別墅特別顯眼,潔白的電線桿矗立在路兩旁,大巴車、小車在村里也隨處可見。爺爺死死守護的那田也都搭上了白色的篷子,里面躺著一個一個黑色的蘑菇,看著、看著,爺爺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燦爛的笑容,他說,感謝黨的政策好,農(nóng)民有盼頭了,農(nóng)村有希望了。
不遠處,一山的果樹在微風(fēng)中擺弄著舞姿,那是山坳里最美的風(fēng)景。
指導(dǎo)老師:蔣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