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以美國當代英語語料庫和美國英語歷史語料庫為語料來源,采用計量語言學的方法,以“apparent”和“obvious”“wrong”和“erroneous”對比差異為例討論詞義對比,以“many"a”“help"do”為例討論詞匯的歷時變化研究,以“take…into"consideration”為例討論句法結構的研究。以上研究表明計量語言學為詞匯句法學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計量語言學;語料庫;詞匯語法;句法結構
中圖分類號:F7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5.019
0"引言
計量語言學是一門借助自然學科中精確的研究方法,研究語言系統(tǒng)運作機制的學科。該學科主張采用數(shù)理統(tǒng)計方法多維度分析語言數(shù)據(jù)、語言系統(tǒng)之間的協(xié)同關系,總結語言系統(tǒng)變化規(guī)律。目前我國的計量語言學研究主要涉及語音、語義、詞匯、理論、協(xié)同語言學等方面。其中,夏慧言、孫鳳蘭基于計量語言學探討英語詞長和詞匯意義之間的關系。劉海濤、黃偉介紹計量語言學的現(xiàn)狀、定律、理論和方法等方面。何夢宇指出計量語言學的研究熱點以及推斷計量語言學與語料庫語言學研究方法相結合的實際應用趨勢。
計量語言學其核心為借助科學的統(tǒng)計手段和真實語料研究語言的構成規(guī)律和用法分析,而語料庫能夠以有限規(guī)模的文本反映無限規(guī)模的自然語言總體的相關特征,是計量語言學研究中語言數(shù)據(jù)的主要來源。二者相結合為英語詞匯句法學習提供有效途徑。本文借助COCA語料庫和COHA語料庫作為分析工具,通過對比“apparent”和“obvious”“wrong”和“erroneous”研究詞義,分析詞匯語義特征和語境;以“many"a”“help"do”為例研究詞匯歷時發(fā)展規(guī)律可深入了解語言的歷史演變;以“take…into"consideration”為例研究英語句法特點可熟練運用語言知識。
1"計量語言學視角的詞匯語義對比研究
詞是人類語言中最為基本的語法和語義單位。近義詞辨析大多是查閱詞典、以往經(jīng)驗等傳統(tǒng)方法。本文采用COCA語料庫分析在apparent”和“obvious”使用頻率、語域以及語義韻方面分析其區(qū)別和傾向,為分析近義詞辨析提供新的視角,表1顯示在不同語域分類中兩詞所分布的頻率。
通過計量分析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總體來看,“obvious”的在美國人群中使用頻率遠遠高于“apparent”,數(shù)量大概是其二倍。其中,二者在學術期刊語域分布中,后者使用頻率略高于前者,而在報紙語域中,前者略微高于后者。但在其他語域,前者的使用頻率明顯遠遠高于后者,在口語和博客語域分布中,前者出現(xiàn)的頻率將近后者的三倍,可以看出“obvious”應用范圍更日常,適用于口語。在總體頻率相差兩倍情況下,二者頻率在學術期刊和報紙接近,充分說明“apparent”正式程度高于“obvious”。
語義韻是語料庫語言學的一個重要研究對象,能更好地反映近義詞辨析,有助于詞匯語義對比研究,分為積極語義韻、中性語義韻和消極語義韻。兩詞搭配程度可直觀地分析其詞匯的語義韻傾向,共現(xiàn)信息值(Mutual"Information,簡稱MI,下文均為MI)可反映詞匯的搭配程度。MI值用來計算在語料庫中當一個詞出現(xiàn),則另一個詞也出現(xiàn)的頻率,MI值越大,說明兩個詞共同出現(xiàn)的概率越大,通常MI值大于3時,這兩個詞就被定義為顯著搭配詞。本文選取“apparent”和“obvious”為節(jié)點詞,跨距設為1,將前一百個右側MIgt;3的搭配名詞作為分析,依據(jù)兩詞在積極語義韻、消極語義韻和中性語義韻所占比例發(fā)現(xiàn)二者均呈現(xiàn)中義語義詞特征。但值得注意的是,“apparent”所搭配的名詞,例如“suicide”MI值為7.97和“death”MI值為3.36,關聯(lián)性較強,說明“apparent”相比較“obvious”更傾向于消極語義韻特征。
此外,本文另選取“wrong”和“erroneous”作為研究對象,發(fā)現(xiàn)與“wrong”搭配的詞匯相比較于“erroneous”更傾向于消極語義韻,如“immoral”“terribly”,共現(xiàn)信息值分別為3.48和5.56,關聯(lián)性較高。與道德方面詞匯搭配,結果顯示“wrong”與搭配詞匯“immorally”出現(xiàn)頻率為4次、“morally”搭配頻率為624次,而兩詞未與“erroneous”搭配??筛鶕?jù)語境進一步確認語義韻,見下例:
例(1):Why?"Because"even"though"it′s"immorally"wrong,"they"feel"free"to"do"it"because"they"have"no"problems"with"let′s"say"worker"complaints.(為什么?因為即使這是不道德的,他們也覺得這樣做是自由的,因為他們不存在工人投訴的問題。)
例(2):I"find"all"non-medical"drug"use"morally"wrong,"that′s"my"personal"standard,"yes.(即“我認為所有非醫(yī)療用藥都是不道德的,這是我的個人標準,是的。)
在例(1)中,“immorally”本身表達消極的語義韻,整個句子也最終呈現(xiàn)的是消極的語義氛圍,不能確定“wrong”的語義氛圍。而通過例(2)可知,“morally”和“wrong”搭配,“morally”本身不包含消極的語義韻,但在該句中充斥著消極的語義氛圍,由此可知“wrong”呈現(xiàn)消極語義韻傾向,而“erroneous”更傾向于中性語義韻。
2"計量語言學視角的詞匯歷時發(fā)展變化研究
COHA語料庫可以用于研究歷史上的語言使用、文化、社會變遷等方面的問題,是研究歷史語言的重要資源之一。因此,可以用于詞匯的歷時用法變化研究。本文以“many"a”為例,通過計量對比該詞在COHA語料庫中的頻率分布和搭配詞匯頻率,分析其變化趨勢。在COHA的檢索欄中,輸入“many"a”,可得到其索引行,結果按每20年間隔從1820s~2010s處理,如圖1所示。
“many"a”的右側總計有100個搭配名詞,與“time”使用頻率最高,為1083次。使用頻率總體趨勢為先逐漸增加后逐漸減少,直至使用頻率為0,但其用法一直不變,后跟單數(shù)可數(shù)名詞?!癿any"a”在19世紀通常應用于小說、雜志中,20世紀主要出現(xiàn)在小說、學術期刊、非小說文本等。
在此基礎上,本文另選取“help”一詞作為研究對象,通過COHA語料庫檢索其后跟不定式短語,跨距設為2,以“get”為例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早期“help”搭配主要以“help"to"do”形式出現(xiàn),近些年來逐漸演變?yōu)椤癶elp"+do”形式,多源于語料庫中的雜志和學術語篇,由此可見“help"+do”的用法在正式文體和科技文體中也逐漸成為常規(guī)用法。
3"計量語言學視角的句法結構研究
詞是構成人類語言系統(tǒng)的基本單位。詞的線性組合,短的成句,長的成篇。在詞的諸多特征中,長度是最基本且易于量化的詞匯結構屬性特征之一。本文基于COCA語料庫,分析“take…into"consideration”中省略部分的后續(xù)詞匯位置。
COCA語料庫中10億詞中,“into"consideration”出現(xiàn)頻率為3391次,通過計量語言學方法確定后續(xù)詞匯應直接置于中間位置還是后置。當詞數(shù)為1和2時,后續(xù)詞匯置于“take”和“into"consideration”中間;當詞匯數(shù)為3、4、5、6……時,后續(xù)詞匯出現(xiàn)在中間位置或后置。通過以上研究結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在“take…into"consideration”句型中,當后續(xù)詞匯數(shù)<3時,將后續(xù)詞匯置于“take”和“into"consideration”中間;當后續(xù)詞匯數(shù)≥3時,可將詞匯放置“take”和“into"consideration”中間或者進行后置,詞匯數(shù)以3為臨界點。該規(guī)律同樣適用于“have…in"common”和“keep…in"mind”句型中。
4"總結
本文借助語料庫和計量分析方法進行詞匯和句法結構研究,進行詞匯語義對比和揭示詞匯的適用情境和語義特征,以更好地掌握外語學習中的語義差異和文化內(nèi)涵。此外,研究詞匯歷時發(fā)展變化研究可深入了解詞匯在不同時期和不同語境下的呈現(xiàn)形式,理解不同時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語言變化。最后,對于句法結構分析可以提升語言學習者翻譯和語言表達能力,將原文內(nèi)容準確地傳達給讀者,有助于跨文化交際和文化傳播。但本文對英語詞匯句法分析仍存在不足,只選取五個詞匯句子作為案例,僅能代表部分詞匯句法的用法分析,但可以看出計量語言學與語料庫相結合的方式對詞匯句法分析提供了更為直觀、科學的方法,為英語學習者對于詞匯句法方面學習提供了新視角。
參考文獻
[1]Khler,"R."Synergetic"linguistics[A]."R."G."Piotrowski,Quantitative"Linguistics"An"International"Handbook[C].Berlin:Walter"de"Gruyter,2005.
[2]夏慧言,孫鳳蘭.英語詞匯長度與詞匯意義關系的計量語言學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1,(3).
[3]劉海濤,黃偉.計量語言學的現(xiàn)狀、理論與方法[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2).
[4]何夢宇.計量語言學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4).
[5]Baroni,"M."Distributions"in"texts[A]."In"A."Lüdeling"amp;"M."Kyt(eds.).Corpus"Linguistics:"An"International"Handbook(Vol.2).Berlin:Walter"de"Gruyter,2006.
[6]劉海濤.計量語言學研究進展[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8.
[7]戴建春.國內(nèi)語義韻研究回顧:趨勢、問題與建議[J].外語電化教學,2018,(3).
[8]胡顯耀,肖忠華,Andrew"HARDIE.翻譯英語變體的語料庫文體統(tǒng)計學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