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式舊核”這個詞在互聯(lián)網(wǎng)世界漸漸火了起來,那些千禧年前后的、充滿了噪點的老照片,敲擊著無數(shù)人的共同記憶,甚至一些并未經(jīng)歷過千禧年的年輕人,都對這些畫面充滿了似曾相識的感覺。
于我而言,關于春節(jié)的“中式舊核”元素大概就是斑駁掉漆的圓桌、必有面筋塞肉和蛋餃的年夜飯、鋪滿地面的紅色鞭炮紙、彌漫在空氣中的煙火味道,和穿著新衣新鞋逛觀前的欣喜。
如今,大家都說年味淡了,那么利用難得的長假,抽出幾天時間,逃離一成不變的“社畜”生活,跟家人或朋友一起去旅途中找找消失的年味,不失為歡度春節(jié)的好選擇。
尋找記憶里的“酥”年
2023年2月開始,淄博燒烤突然走紅,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紛紛“進淄趕烤”。于是我和小姐妹決定在這個春節(jié)假期“進淄補烤”。
一上開往酒店的出租車,司機就忍不住介紹起了淄博美食。我們這才知道,淄博除了燒烤,還有著名的博山菜,淄博市博山區(qū)被認為是魯菜的發(fā)源地,其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周齊國之時。而淄博市的臨淄區(qū)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既是古代齊國的首都,也是齊文化的發(fā)祥地。
就像每個蘇州人都能就北寺塔說上一兩個小典故一樣,司機師傅對于城市悠久歷史的自豪感,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但既然是來“補烤”的,直奔八大局吃燒烤才是正經(jīng)事。
20世紀70年代未期,淄博市政府將財政局、教育局、衛(wèi)生局、農業(yè)局、水利局、林業(yè)局、文化局、機械工業(yè)局集中在位于淄博飯店北鄰中心路183號的行政辦公中心,這里也因此被人們俗稱為“八大局”。如今,行政辦公中心已經(jīng)搬離,“八大局”的名字和城市記憶卻一同保留在了這里的便民農貿市場中。
踏入八大局市場,就好像走進了淄博人的城市記憶里,每個攤子門口掛著的紅燈籠給市集中密集的人流鍍上了一層暖洋洋的紅色,食物的香味混合著熱騰騰的水蒸氣氤氳而出,讓人恍惚覺得這不是在冬天,也好像不是在淄博,而是在某個暑假的下午,同樣人頭攢動的玄妙觀舊市場。
直到小姐妹提醒她的兒子不要走丟,思緒又恍惚回到當下,我們都害怕在時光里走丟,所以不管是蘇州還是淄博,都以城市保存著的那份舊時記憶,吸引著無數(shù)游客。想想此時的蘇州,應該也有不少游客正\"在蘇州過‘酥’年\",而在我們這幾個蘇州人則擠入淄博的旅游大軍,享受著異鄉(xiāng)的新年氛圍。
人在囧途,限時冒險體驗
雖然出門前,親戚朋友都會叮囑一聲“照顧好自己”,但是很不好意思,我們在旅途中常常對自己照顧不周。
一些大大小小的預計不足,讓旅行充滿了未知的驚喜和驚嚇。
在做旅行計劃時,淄博的最高氣溫預計為0℃左右,等我們到達淄博,最高溫度已經(jīng)飚至20℃。讓人驚喜的是,計劃中的潭溪山巨型崖壁冰瀑依舊完好,我們不僅得以穿著毛衣玩冰雪,還意外被景區(qū)工作人員邀請拍攝宣傳短片,旅游體驗幾乎拉滿。讓人驚嚇的是,小紅書App上的游客照給了我們充分的錯覺,誤以為潭溪山是一座小山,于是只得在沒有辦法走回頭路的情況下,硬著頭皮征服這座海拔860多米的大山。
從輕松舒適地觀賞冰瀑,走過晃晃悠悠的逍遙橋,到頂著狂風中走過位于山頂?shù)氖澜缡桌裏o背索斜拉弧形玻璃橋,翻山越嶺間游歷水簾洞、美女峰、石權洞、美女洞、高門溶洞、靈觀廟、昭陽洞等景點,最后經(jīng)由千米速滑道和山東省最長的空中玻璃漂流,像皮克斯動畫經(jīng)典橋段一樣在一路尖叫中速降,并回到山腳附近……
回程的汽車上,一行三人都渾身酸痛、筋疲力盡,同時又為自己的孤陋寡聞開著玩笑,當司機聽到我們將蘇州的最高峰——穹窿山與潭溪山作比較時,也不禁笑了:“江蘇的那叫丘陵?!?/p>
出門在外,身不由己。
我們這些常年待在家鄉(xiāng)的人,總是想暫別溫和的丘陵河水,利用假期去看看別處的大江大河,"“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做一回大地上的異鄉(xiāng)人。即使偶爾當一回《人在囧途》中的王寶強,也多是一種安全的冒險和難忘的體驗。
去異鄉(xiāng),當個遠行客
說起來《人在囧途》第一部也是個跟春節(jié)有關的故事。
有意思的是,一些人擠過人潮回家鄉(xiāng),一些人擠過人潮去異鄉(xiāng),周而復始,形成一個抽象的無窮大符號。
當我們被擠得昏頭轉向的時候,“春節(jié)”作為最被重視的時間象限,給所有忙碌的、充實的、混沌的生活,畫了一個休止符,但比起將它視為結束,我們更樂意將其看做新的開始。
所以春節(jié)出游,既然要面對更多的人和更多的突發(fā)狀況,那也不妨將其視作讓自己更“社?!钡囊粋€契機——反正遠在他鄉(xiāng),哪怕丟臉又有什么關系?
第一晚的燒烤給我們來了個“下馬威”,不僅整個八大局找不到一家還有食材能夠接待顧客的燒烤店,打車六公里后到的燒烤店也需要等位半小時以上??磥碜筒┑臒镜昀习搴臀覀円粯樱凸懒舜汗?jié)的游客人數(shù)。
好不容易吃上燒烤,被告知小蔥吃完了,這不能忍,我們跨越近八百公里,為的不就是這口小餅小蔥夾肉串兒的地道燒烤嗎?于是厚著臉皮向鄰桌陌生人討要了一把小蔥,開心吃起來。
在家庭單位越來越小的今天,能跟多年好友和天南海北的陌生人一起,坐著馬扎,分享一碟翠綠的小蔥,即是久違的年味,也是難得的人情味。
在人山人海的海岱樓外,我恰巧看到一句詩句:“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在這短暫又漫長的時間里,小孩子總是喜歡把自己說大一歲,而大人嚴守著“過了生日才大一歲”的底線。我們好像總是想要很多,又抓住很少,就像在這被譽為“中國最美書店”的海岱樓鐘書閣,我們排隊進來了,卻白素貞般待在負一樓根本上不去。
但是那有什么問題呢?我們有的是蘇州人自帶的松弛感,席地而坐看會書,再拍拍屁股離開,去路邊小攤買套煎餅、吹吹晚風,這依舊是一次完美的開年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