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苗兒們,你們好!我是小龍辰辰。在十二生肖中,我們龍排在第五位,是唯一在現(xiàn)實中不存在的動物生肖。龍年來啦,我?guī)銈內(nèi)ヒ粋€“龍”多的地方轉(zhuǎn)轉(zhuǎn)吧!那就是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古時稱“紫禁城”,在這座距今600多年的宮殿里,先后居住過24位皇帝。古時候,我們龍在人們心目中,那可是神通廣大、無所不能的,皇帝也都以“真龍?zhí)熳印弊跃?。所以故宮的大門、屋脊、橋梁……皇帝用的家具、餐具和衣服上,都有龍的身影,它們有的騰云駕霧,有的威風凜凜……
太和殿里的“龍”
豆苗兒們,走進故宮最大的宮門———太和門,正對著的就是太和殿,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金鑾殿。太和殿里的龍元素數(shù)不勝數(shù),自上而下、由外到內(nèi),有關(guān)龍的裝飾就有一萬多處。想必這和太和殿在故宮的等級地位有關(guān),畢竟這里是皇帝處理朝政、舉行重大慶典的場所,自然也就擁有非常多的龍的裝飾。
千龍吐水
故宮的建筑一般坐落在高高的臺基之上。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臺基是我國古建筑臺基工藝的最高等級,即采用三層須彌座疊加而成,俗稱“三臺”。在太和殿的三臺前,可以看到很多石柱,這些石柱叫“望柱”。每個望柱下有一個獸頭模樣的石雕向外伸出,傳說這個石獸是一種沒有角的龍———螭(chī)。每只螭龍張開的嘴中間有一個小孔,小孔有排水功能。下雨時,雨水會從螭龍嘴中噴吐而出,形成著名的“千龍吐水”。
“千龍吐水”的設計科學合理又充滿詩意。豆苗兒們不妨想象一下,大雨傾盆而下,雨水從螭龍嘴中奔涌而出,是多么神奇壯美的景象??!
髹金漆云龍紋寶座
皇帝的髹(xiū)金漆云龍紋寶座,就放置在太和殿的正中間,象征著至高無上的皇權(quán)。髹金漆云龍紋寶座有一個“圈椅式”的椅背,上面精細地雕刻了13條栩栩如生的龍,椅背正中的龍昂首挺立,環(huán)視四方,神態(tài)威嚴。
金龍藻井
在皇帝寶座的上方有一處藻井。什么是藻井呢?藻井是我國傳統(tǒng)建筑物中頂棚的一種裝飾形式,通常用在較重要的殿宇中。太和殿的藻井位于大殿的正中央,共分上、中、下三層。上層為圓井,中層為八角井,下層為方井。這個設計體現(xiàn)了中國“上天下地”“天圓地方”的傳統(tǒng)理念。藻井穹窿圓頂內(nèi)盤臥著一條頭向下的金色巨龍,金龍口銜一顆寶珠,威風凜凜地俯視下方。這顆寶珠名為“軒轅鏡”,是傳說中的避火神器。
九龍壁
龍壁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建筑形式,有一龍壁、三龍壁和九龍壁等。故宮的九龍壁位于寧壽宮皇極門外,壁長29.4米,高3.5米,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是一座背倚宮墻而建的單面琉璃影壁。九龍壁整體氣勢磅礴、色彩鮮明,影壁上有九條龍,以高浮雕手法制成,神態(tài)各異。九龍壁將九條龍分置于五個空間,中央為黃色坐龍,左右兩側(cè)各有藍白兩龍,白為升龍,藍為降龍。外側(cè)雙龍,一黃一紫,動感十足。故宮的九龍壁與北京北海公園九龍壁、山西大同九龍壁合稱“中國三大九龍壁”。
在故宮里有一座神秘的建筑。為什么說神秘呢?因為它長期處于關(guān)閉狀態(tài),大家無法窺探它的真容。這座建筑便是故宮里最大的佛堂———雨花閣。
雨花閣建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是故宮建筑群中唯一一座漢、藏合璧式建筑,它的屋頂鋪滿了鎏金銅瓦,四條脊檐上各立一條栩栩如生的鎏金跑龍。在陽光的照耀下,四條閃著金光的跑龍仿佛要騰云駕霧,好看極啦!豆苗兒們,如果你們親眼見過它們,一定會對古人精湛的鑄造技術(shù)驚嘆不已。
故宮里的“龍”文物
玉龍:紅山文化玉器,高25.5厘米,龍身光素,無肢無爪,無角無鱗,身體似蛇,遒勁有力。
金龍:清代,高14厘米,最長18厘米,最寬7厘米。
黃色云龍妝花紗袷龍袍:清代乾隆時期皇后的吉服,身長142厘米,兩袖通長184厘米,下擺寬122厘米。
龍耳簋(guǐ古代盛食物的器具):高33.9厘米,寬43厘米,口徑23.1厘米,重11.4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