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直接影響人體健康,其中的農藥殘留問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通過有效的檢測技術可以了解食用農產品中農藥殘留量的情況。因此,本文總結了食用農產品殘留檢測技術的應用現狀,并提出了食用農產品殘留檢測技術的優(yōu)化措施,旨在為食用農產品殘留檢測技術的進一步完善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食用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優(yōu)化研究
Appl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 Detection Technology for Edible Agricultural Products
TANG Xiaoxue
(Anhui Institute of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Hefei 230051, China)
Abstracts: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directly affect human health, and the problem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Through effective detection technology, we can understand the pesticide residues in edible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refor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edible agricultural products residue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measures of edible agricultural products residue detection technology, aiming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edible agricultural products residue detection technology.
Keywords: edible agricultural products; pesticide residue; detecting technique; optimization research
食用農產品作為食品加工的原料,是人們生活的基本必需品,大部分食品成品以及半成品都由農產品加工生產而得。因此,保證食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是保障人們生命安全的重要基礎[1-2]。為了提高農產品產量,降低病蟲害發(fā)生風險,農業(yè)生產中會使用大量的殺蟲劑,導致農產品中農藥殘留超標。長期食用農藥殘留超標的農產品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可能導致身體機能受損,甚至造成不可恢復的功能性損害[3-4]。同時,農藥殘留嚴重降低了農產品的質量和食用價值[5]。因此,采用有效的檢測技術對食用農產品進行檢測,可以為農產品種植者提供技術方面的指導,還有利于保障食品農產品質量以及安全,進一步促進食用農產品產業(yè)的發(fā)展。
1 常用的食用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技術
1.1 與酶抑制檢測相關的食用農產品檢測技術
酶抑制分析法是利用酶對農藥中有機磷酯類化合物的高靈敏度進行測定[6-8]。該法具有簡便、快捷等優(yōu)點,但需要一定的酶活。因此,在實際檢測過程中,必須保證所使用的酶類物質的活力與品質,保證檢測結果具有較高的精確度[9-10]。
1.2 與膠體金檢測相關的食用農產品檢測技術
膠體金分析法是利用金標抗體試紙對農業(y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進行快速、準確的分析。其基本原理是通過對目標物與抗原抗體相互作用,實現對農藥殘留的測定[11-12]。該方法簡單方便,只需要將試紙放入已處理好的溶液中,就可以在數分鐘之內得到精確的農藥殘留測定結果[13-14]。
1.3 與色譜檢測相關的食用農產品檢測技術
色譜檢測技術是目前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工作中一種應用較為廣泛、準確度較高的檢測技術。但在實際應用中[15-16],色譜檢測技術可能會出現較大的誤差,可將色譜法和質譜法相結合對農產品進行檢測,以獲得準確的檢測結果[17]。
2 食用農產品農藥殘留新型檢測技術
2.1 基于金屬有機框架和熒光傳感器的檢測技術
將金屬有機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與熒光傳感器相結合的檢測技術具有較高的靈敏度以及選擇性,可以有效地檢測食用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MOFs自身具有較高的比表面積,其特有的多空結構具有可調節(jié)性,能夠吸附較多的物質。此外,MOFs還具有熒光猝滅等優(yōu)勢,在食用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劉妮[17]采用熒光傳感方法分別對吡蟲啉以及毒死蜱兩種農藥殘留物進行檢測,結果顯示,熒光傳感檢測方法具有較高的靈敏度以及準確度,可以為食用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提供重要支撐以及有力保障?;贛nO2-AuNCs@ZIF-8復合材料的熒光檢測方法具有較高的靈敏度以及抗干擾能力等特點,可以用于食用農產品中農藥殘留的檢測。MnO2-AuNCs@ZIF-8復合材料具有AuNCs材料的熒光特性、ZIF-8材料的骨架保護作用以及MnO2的催化劑和猝滅劑功能特性。MnO2-AuNCs@ZIF-8復合材料可以通過背景效應增加能量傳遞作用,減少其他干擾物質對檢測結果的影響,增強抗干擾能力,以提高檢測的靈敏度。AuNCs@ZIF-8材料在635 nm處具有較強的發(fā)光強度,可以與MnO2的催化產物形成具有較高抗干擾能力的典型比例熒光物。MnO2-AuNCs@ZIF-8復合材料還能夠有效識別乙酰膽堿酯酶,即硫代膽堿的水解產物,使MnO2被還原,被廣泛用于食用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工作。基于有機磷農藥對乙酰膽堿酯酶的抑制作用,可以構建一個比率熒光平臺,在對毒死蜱農藥殘留量進行檢測時,具有較高的靈敏度,檢測限可達到
0.22 ng·mL-1。比率熒光傳感檢測方法已在大白菜毒死蜱農藥殘留檢測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表明比率熒光傳感檢測方法在食用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方面具有較大的潛在價值?;诜肿雍Y咪唑酯骨架(ZIF-8)建立的熒光適體傳感檢測方法,在檢測吡蟲啉農藥殘留量方面具有較高的靈敏度以及較高的選擇性。ZIF-8可以通過靜電相互作用、氫鍵相互作用以及Zn2+配位作用,吸附熒光標記的互補DNA鏈(cDNA FAM),并通過光誘導電子轉移作用降低FAM的熒光強度;Zn2+可以增強ZIF-8在互補DNA鏈上的吸附作用,相比其他的納米材料具有較大的優(yōu)勢以及應用價值,這種吸附作用也可以更好地抵抗不同序列和生物配體對cDNA FAM的取代作用,使吡蟲啉配體(ABA)與互補DNA相結合,形成雙鏈DNA,即dsDNA。雙鏈DNA可以在ZIF-8表面形成較弱的吸附作用,增強系統(tǒng)中PET的熒光信號強度;在吡蟲啉的作用下,使cDNA FAM從雙鏈DNA中釋放出來,產生熒光猝滅反應。與ABA-FAM/ZIF-8傳感器檢測技術相比,基于dsDNA/ZIF-8的適配體傳感器檢測技術在農業(yè)以及環(huán)境樣品檢測方面具有較高的靈敏度,檢測量可達到100 ng·mL-1,為食用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撐以及有力保障,使生物傳感器檢測技術在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方面展現出較好的應用前景。
2.2 基于虛擬儀器的農藥殘留檢測技術
近年來,許多科研人員利用酶抑制劑建立了一套快速、靈敏、靈敏的分析方法。裘正軍等[18]通過建立農殘快速測定體系,初步探討了農殘與酶活抑制的相關性,發(fā)現其對農殘的影響大于70%即為農殘超標。陳如清等[19]將化學發(fā)光法與光電法相融合,研制出一種基于弱光信號的農殘檢測方法,可實現對農殘的快速、精確測定。楊現德等[20]研制了一種以酶抑制劑為基礎的農殘快速測定方法,采用以計算機為核心的嵌入式處理器來進行數據顯示、輸出及打印。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統(tǒng)的硬件架構上,缺乏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處理。楊兆智等[21]研制出一套由光源、比色池、光敏傳感器、信號放大電路、濾波電路、信號變換以及提取電路組成的集成硬件系統(tǒng)。該方法是通過試劑的顏色變化來測定農藥殘留,并根據試劑的顯色程度進行定量分析。感光元件用于接收穿過該細胞的光,光的傳輸強度與殘留殺蟲劑的濃度有關。在對樣品進行信號放大、濾波及A/D變換后,應用LabVIEW對其進行測定,以判定農藥殘留是否超標。
3 食用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的優(yōu)化策略
3.1 建立健全農藥殘留檢測標準
應進一步完善食用農產品農藥殘留的相關檢測標準,以保障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工作順利開展。此外,為了獲得準確的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結果,還需要具體了解當地農戶農作物種植的實際情況,以進一步建立符合當地發(fā)展情況的,系統(tǒng)、全面的食用農產品農藥殘留物檢測標準,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完善。負責食用農產品農藥殘留檢驗檢測的部門應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優(yōu)化檢驗檢測流程,使檢測流程更加科學規(guī)范,以降低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結果的誤差;檢驗檢測人員在進行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工作時,應重點掌握檢測過程中可能導致結果產生較大誤差的關鍵控制點,同時明確規(guī)范化的農藥殘留檢測流程,從根本上保證檢驗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避免由不規(guī)范的操作方法而導致農藥殘留檢測結果不準確。
3.2 提升農藥殘留檢測人員專業(yè)技能水平
為確保食用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標準化,相關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部門應不斷提高檢測人員的操作水平,重視相關檢測人員對于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理論知識的學習,進一步提高其理論基礎及操作技能,使其熟練掌握各種檢測技術的操作方法,明確相關檢測設備的工作原理并能靈活運用,能夠及時解決檢測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相關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部門還應注意引進農產品農藥殘留物檢測領域的高端人才,以進一步提升食用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人員的技術水平,為進一步提高農藥殘留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奠定基礎。
4 結語
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工作對確保食品質量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是確保為人們提供高品質農產品的重要基石以及有力保障。當前,相關學者已基于傳統(tǒng)的酶抑制、膠體金、色譜檢驗技術,創(chuàng)建出基于金屬有機框架和熒光傳感器的檢測技術以及基于虛擬儀器的農藥殘留檢測技術,進一步促進了食用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的發(fā)展。未來,應進一步學習先進的食用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同時注重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高端人才的引進,建立完善的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標準,以全面提升食用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祁元玲.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能力驗證的質量控制與技巧分析[J].新農業(yè),2020(11):71-72.
[2]姜興華.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能力驗證的質量控制與技巧分析[J].現代食品,2019(23):4-6.
[3]楊海珍.果蔬農產品檢測中快速檢測技術的有效應用[J].農業(yè)工程技術,2022,42(8):91.
[4]GUO Z,BAI L,GONG S.Government regulations and voluntary certifications in food safety in China:a review[J].Trends in Food Science amp; Technology,2019,90:160-165.
[5]NARENDERAN S T,MEYYANATHAN S N,BABU B.Review of pesticide residue analysis in fruits and vegetables.Pre-treatment,extraction and detection techniques[J].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20,133:109141.
[6]鄭婕.食品檢測中的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分析[J].中國食品,2023(14):87-89.
[7]牛清.食品檢測中農藥殘留檢測技術要點分析[J].現代食品,2022,28(13):119-121.
[8]TAYLOR K W,NOVAK R F,ANDERSON H A,
et al.Evaluation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and diabetes in epidemiological studies:a 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 workshop review[J].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2013,121(7):774-783.
[9]吳長青,王海璐,李潔君.蔬菜中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yè),2022,43(9):200-205.
[10]高雙飛.食品檢測中農藥殘留檢測技術要點分析[J].現代食品,2023,29(14):158-160.
[11]覃華容,梁華南.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措施以及農藥殘留檢測技術[J].當代農機,2023(5):74.
[12]蘇欣.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措施及農藥殘留檢測技術要點[J].世界熱帶農業(yè)信息,2022(11):84-85.
[13]朱佳佳.食品檢測中農藥殘留檢測技術要點探究[J].現代食品,2023,29(12):152-154.
[14]劉強,蘇記紅,馮園園,等.食品檢測中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分析[J].食品界,2019(4):103.
[15]胡婷婷,張會林.食品檢測中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分析[J].技術與市場,2017,24(6):126.
[16]潘鳳錦,練燦林.食品檢測中農藥殘留檢測技術要點研究[J].食品界,2023(3):101-103.
[17]劉妮.基于金屬有機框架的熒光傳感方法構建及在食品中農藥殘留檢測應用[D].長春:吉林大學,2023.
[18]裘正軍,陸江峰,何勇.基于酶抑法的農產品農藥殘留快速檢測系統(tǒng)及影響因素分析[J].農業(yè)工程學報,2007,23(9):229-233.
[19]陳如清,錢蘇翔,王慶泉.有機磷農藥殘留快速定量光電檢測系統(tǒng)的設計[J].江蘇農業(yè)科學,2018,46(11):179-182.
[20]楊現德,張文,黃振軒,等.嵌入式農藥產流檢測系統(tǒng)的設計[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5(10):160.
[21]楊兆智,丁福泉,劉雨鑫,等.基于虛擬儀器的農藥殘留檢測系統(tǒng)設計[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22,21(9):36-37.
作者簡介:湯曉雪(1995—),女,安徽馬鞍山人,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檢驗檢測與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