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
2023年一個櫻桃紅透、麥浪翻滾的5月天,在陜西省銅川市宜君縣太安鎮(zhèn)艾蒿洼村一面蔥綠的山坡上,我與幾位文友正在仰望一棵樹。相傳這棵樹正是由玄奘法師從那爛陀寺帶回的三顆娑羅樹種子中的一顆發(fā)芽扎根、開枝散葉成長起來的。這棵樹壯碩雄健,樹冠大若華蓋,枝葉繁密交錯,燭臺樣的花朵雪白芬芳,層層疊疊,仿佛盞盞高舉的燭火,熊熊不熄。
娑羅種子不是有三顆嗎?另外兩顆后來境況又如何呢?同行的文友問。
當?shù)嘏笥呀忉專瑐髡f公元645年,玄奘法師歷盡千難萬險回到大唐。覲見唐太宗時,恰逢御馬遭遇“結癥”,生命垂危。御醫(yī)們給馬嘗試了各種藥方,均未見病情好轉(zhuǎn)。唐太宗心急如焚,玄奘見狀,呈奉一顆娑羅種子,研成粉末,調(diào)成藥湯侍喂,御馬即刻痊愈。太宗龍顏大悅,驚嘆娑羅種子之神奇,當即讓玄奘在御賜譯經(jīng)寶地種下剩余的兩顆娑羅種子。這塊幸運之地就是位于陜西省銅川市宜君縣的玉華宮。
據(jù)史料記載,玄奘回到大唐后,曾在長安弘福寺、大慈恩寺、西明寺和玉華宮多處寺廟翻譯佛經(jīng),玉華宮是玄奘晚年翻譯經(jīng)典著作之地,亦是其圓寂之處。當年夜以繼日譯經(jīng)的玄奘偶然發(fā)現(xiàn)弟子白天昏昏欲睡,夜晚魂不守舍。經(jīng)暗中觀察,確定這些弟子是受到門外兩棵娑羅樹影響。這兩棵娑羅樹相距數(shù)尺,白天自然分開,夜深人靜時則互相纏繞。玄奘遂命人將其中一棵移至幾十里之外的艾蒿洼村,就是我們面前站立的這棵娑羅樹。位于玉華宮的那棵娑羅樹于1996年仲夏油盡燈枯而亡。
(摘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