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明遺民徐芳寓言散文之芻議

        2024-04-14 21:31:05潘浩正
        通化師范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寓言

        潘浩正

        徐芳(1618—1671)[1],字仲光,號拙庵、愚山子,清初江西南城籍遺民文學家。崇禎進士,官山西澤州知州。南明隆武朝任吏部文選清吏司郎中,遷翰林院編修。入清為僧,隱居故里。徐芳的遺民氣節(jié)不僅為世所重,他所創(chuàng)作的詩歌、散文等作品在文學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2]據(jù)《同治南城縣志》卷八之一《人物志·名儒·徐芳》[3]等史料,徐芳生前所撰詩文集有近十種,但大多散佚不存。其刊刻行世的散文別集僅有《懸榻編》一種,寧稼雨《中國文言小說總目提要》[4]328、朱一玄等《中國古代小說總目提要》[5]350均曾著錄此書。但目前學界尚無人對該書做系統(tǒng)性研究,筆者特撰此小文,以就正于方家。

        徐芳的散文諸體兼?zhèn)?,清初文壇領袖錢謙益之語評析得甚為透辟:“仲光之文,本天咫,搜神逵,紀物變,極情偽?!湎舱撸绯皯?;其怒者,如罵鬼;其哀者,如泣如訴;其詭譎者,如夢如幻。”“筆墨畦徑,去時俗遠甚?!保?]12寧稼雨先生評述徐芳的志怪故事集《諾皋廣志》云:“寓言深刻,氣勢渾然;文筆也優(yōu)美傳神。在清初含有政治寓意的志怪小說中,本書占有一定地位?!保?]328頗能反映學人對徐芳散文的認可,以及徐芳的寓言體散文在其諸文體中的價值。

        寓言體散文,顧名思義,即托指遙深,啟發(fā)人們思考的散文。徐芳筆下的寓言散文,筆者依據(jù)其文的虛構(gòu)性以及關涉的具體對象,將這些散文分為兩類:一類多以動物或現(xiàn)實事件為喻,源自徐芳對明末清初社會現(xiàn)實的觀察,體現(xiàn)作者對官場與官制的批判,反諷意義極強;一類多描寫鬼神怪異,反映徐芳對人性善惡的思考,想象奇特,構(gòu)思精妙,重在虛構(gòu),呼吁世人為善去惡,修身自省。徐芳以文字勸誡世人,其人的社會責任意識即具體呈現(xiàn)在這些作品中。以下分而論之。

        一、“隨時紀聞,醒挽聾聵”——徐芳之諷世寓言

        吳秋林《中國寓言史》云,嘲笑和諷刺成為明清時期寓言文學的主調(diào):“這時期里,揭露社會矛盾、針砭時弊、表現(xiàn)苦悶無奈的心境,自然就成了寓言、笑話最好的內(nèi)容了。”[7]216誠如研究者所言,徐芳鮮明的批判意識深刻地表現(xiàn)在其寓言小品中,吳承學先生即點出徐芳其人“是一個對于現(xiàn)實相當關切和大膽介入的人”[8]364。徐芳寓言小品中有一類為動物寓言,這類散文多以動物為書寫對象,或以動物指代人類即以物喻人,或?qū)游锱c人類作對比即借物諷人,創(chuàng)作目的均在于批判現(xiàn)實中的某些不良現(xiàn)象,說明某些事理,或諷喻人性中的黑暗面,或給人類以啟示與警告。在體式方面,這類作品相對而言短小精悍,在記敘文字后,作者都要總結(jié)陳詞以闡明故事主旨與創(chuàng)作用意。若再從文體上歸納與總結(jié),這類寓言故事既包括夾敘夾議的說體散文,又包括以記敘為主的記體散文,以及其他體式靈活的雜體小品。

        (一)諷喻人性之善惡

        以物喻人的寓言故事,通常以描繪動物的動人事跡來歌頌動物的“美德”,或反襯人類的無德行為和人性的黑暗面,或贊美動物與人類共有的精神品質(zhì);反之,則描述動物與人類是貪婪不義的典型,動物成為人類之“替身”,痛斥動物的無德無行即指摘人類自身。

        以動物喻人類的正面案例頗多,如《信天翁說》[6]44-45。徐芳觀察到,鷺鷥?yōu)椴溉橛坐B,每每從水中捕啄小魚、黃鱔,銜在嘴里,帶往鳥巢;未達鳥巢而墜落于路的小魚、黃鱔,數(shù)不勝數(shù)。慧黠的童子,若在盛夏進入有鷺鷥鳥巢的山間,收獲往往頗豐。而信天翁則不同:

        有鳥曰信天翁者,性懶拙,不能銳喙自食,又不肯與鷺爭食若童子,則常仰棲樹間,俟鷺之啄而過而或墮者,接唼之。鷺未必時過,而不經(jīng)其樹,而未必墮,墮而唼焉或不中者。若是,信天翁皆不得食也,然而信天翁卒不死。鷺焦距結(jié)脰,憊足眩目,陰鷙詭俶,以伺索于魚鱔之郊,多得食,然而常瘠。信天翁舒徐偃仰,俟其自至者取之,少得食,然而常肥。

        信天翁不同于其他水鳥,其性懶,不喜與他者爭食,卻能常肥。徐芳認為信天翁頗有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之妙:“異乎信天翁之為物哉!以勤則不勝,以懶得之;以巧則不勝,以拙得之。信天翁不死,此天之所以可信哉!”贊美其與世無爭的品質(zhì)。文末徐芳并以信天翁比喻好友,稱贊其不墮流俗、心無貪欲、守拙自樂的品行。

        譏諷人性之貪惡,是徐芳寓言小品中常見的內(nèi)容。作者將動物擬人化,通過觀察動物的形態(tài)習慣,并與人類做對比,抒發(fā)感慨,時而見出新意?!断壵f》[6]47-48便聚焦于為大多數(shù)人所深惡痛絕的蒼蠅:

        物有嗜炎而疾冷者,木之桃李、鳥之鶯燕、蟲之蛙蟬蜂蚓,吾不能悉數(shù)也。其最甚者,莫如蠅。木,無心者也。鶯燕、蛙蟬、蜂蚓之屬,春而進,秋而退,如是而已。其他小炎與冷,不遽變也。蠅則不然,朝而炎,則喧然來;夕而冷,而寂然去矣。而夕之朝而復炎也,則又喧然,故其炎冷俄項之間已也。夫炎冷在俄項之間,變不已亟乎?故天下之最可厭者,莫如蠅。

        萬物中最喜熱而惡冷者,當屬蒼蠅,蒼蠅對溫度變化非常敏感,常成群結(jié)隊而來,令人生厭。文章首段通過描寫蒼蠅習性,批判蒼蠅的趨炎附勢。在次段中,徐芳假借他人之口,反駁將蒼蠅視為“天下之最可厭者”的觀點。作者認為,從大自然的風與太陽,到用以保暖的裘與葛,這些都有利于人,人卻不懷感恩之心,無動于衷,召之即來、揮之即去,使用它們?nèi)怀鲇诶褐髁x。由此而看,人之利用大自然,有甚于蒼蠅,故得出結(jié)論云“人之可厭,無乃甚于蠅哉”。

        (二)諷喻朝政和時事

        徐芳的寓言故事在諷喻人性的同時,讀者時還可見其具有時代特性,即作者在借寓言指桑罵槐,將矛頭指向不作為的當朝統(tǒng)治者,如《雁奴說》[6]48。文章講述群雁與充當保衛(wèi)與警示角色的雁奴之間的故事,主人與奴仆二者的微妙關系頗有隱射當朝掌權(quán)者之意。雁奴的本意自然在于保護群雁,且其忠心耿耿,并無二心,而狡黠的捕雁者正是利用了群雁的猜忌與雁奴的忠心,巧設陷阱,制造矛盾,成功離間二者的關系,最終雁奴“失信”,群雁被一網(wǎng)打盡。徐芳在文章末尾慨嘆雁奴的奮力救主而無濟于事。這一出“狼來了”的故事,不免令人聯(lián)想到多疑而喜猜忌臣子,導致朝堂無可用之兵,最終國破家亡的崇禎帝。文末批語云:“三閭獨清,長沙孤憤,東林四明之際,豈無先憂者?”便揭示了徐芳作文的用意,即以動物寓言為依托,悲悼明末事。

        與《雁奴說》中群雁落難的情節(jié)相反,《鶴復仇記》[6]115中的主角成功御敵,為子復仇。該文或受到詩圣杜甫的五古名作《義鶻行》[9]111的啟發(fā),寫萊州城中有一僧寺,中有老鶴偕雛鶴筑巢于上。某日,雛鶴為巨蛇吞食,老鶴勢單力薄,便引群鳥一同前來。群鳥中有一通體火紅之鳥,喙長盈尺,在群鳥的配合下,它擊中巨蛇的要害,蛇立斃。文章稱贊老鶴的智慧,老鶴知曉自己能力有限,便邀群鳥一道,齊心協(xié)力抵御強敵,可謂有勇有謀。而對于群鳥而言,它們甘愿為老鶴出力,其拔刀相助的俠義精神也令徐芳動容。徐芳認為動物尚且有俠肝義膽、見義勇為的精神,而人類反無,作者再次批判人類的自私自利。且巨蛇最終自斃,作者感嘆強力不可終恃,與杜甫的《義鶻行》相類,其中同樣具有諷喻現(xiàn)實之意。中唐時期,權(quán)貴恃強凌弱,魚肉百姓,杜甫在《義鶻行》中呼吁俠義之士的出現(xiàn),明末清初的徐芳作該文的用意未嘗不是如此。徐芳渴望那個時代天降英雄,可以除暴安良、拯救民生,在聽聞友人講述的故事后,他大受鼓舞,同時又認為人性不如動物,希望渺茫。因此,這篇文章可謂反映了徐芳的復雜情緒,他在批判人性,屢次對人性流露出徹底的否定態(tài)度的同時,又渴望人性的復歸。

        徐芳寓言故事還有一類作品為借物諷人,動物不再承載指代與借喻之義,故事主要記敘人與動物的相處,批判人類不明動物獸性而招致禍患,借以諷喻現(xiàn)實中容易盲目輕信他人,或?qū)е隆昂眯霓k壞事”的結(jié)局。其《太行虎記》[6]148即是此類寓言故事。此篇與明代著名作品、馬中錫所撰之《中山狼傳》[10]1451-1454有異曲同工之妙?!吨猩嚼莻鳌穼憱|郭先生因救狼而幾乎為狼所食的故事,《太行虎記》則寫僧人救虎,久而久之,僧將老虎嗜肉這一本性忘之腦后,最后慘遭老虎食之殆盡的故事?!胺俏易孱?,其心必異”,《太行虎記》亦延續(xù)了《中山狼傳》的創(chuàng)作用意,譏諷那些過分仁慈而至于愚蠢之人,痛斥那些忘恩負義、背信棄義之人。徐芳提到王莽、侯景、安祿山等犯上作亂之人,又為作品增添了一層政治寓意?!吨猩嚼莻鳌分械臇|郭先生在杖藜老人的幫助下獵殺中山狼,而《太行虎記》的老僧則命喪虎口,且使附近行人為之戰(zhàn)栗,貽害無窮,徐芳的批判矛頭更多地指向老僧,因為當世忘恩負義者多,就如同“天下跛足之虎多矣”,士風日下、人心凋敝已到無可救藥的地步,而老僧的貪名與愚蠢是招致禍患的根源。文章同樣認為貪婪與惡毒已深入腐蝕士人品格,徐芳對此深感無奈,并流露出對淡泊功名利祿、時刻保持警醒等生活態(tài)度與價值觀念的贊賞。

        (三)諷喻儒林和官場

        眾所周知,寓言故事的寓意在于人,動物是作者用以指代或?qū)Ρ鹊膶ο?,是作品熔鑄深刻社會意蘊的必要載體。徐芳所作除動物寓言之外,還有其他以書寫貪官污吏、影射當朝政權(quán)腐敗橫行、體現(xiàn)科舉制度弊端的作品,從中亦可見出徐芳洞察之敏銳,見解之深刻。如《雷州盜記》[6]153-154,頗值得關注。故事講述發(fā)生于廣東雷州的一件奇事。崇禎年間,有一伙強盜殺死了赴任途中的雷州太守,并選擇了同伙中最聰明者來冒充。周圍的其他官吏不僅未能察覺其為假太守,甚至認為該太守為官頗有功績,為人正直,而深受百姓愛戴:“抵郡踰月,甚廉干,有治狀”;“雷人相慶,得賢太守,其寮屬暨監(jiān)司使,咸誦重之”。沒過多久,真太守的兒子發(fā)現(xiàn)其中端倪,太守為盜賊所扮一事終于敗露。盜賊偽為太守,事屬奇異,若不是事情敗露,真假太守又何從分辨?徐芳借此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即為官者本該清廉正派,而當世的官吏在巧取豪奪、中飽私囊這方面與盜賊無異。

        徐芳的《雷州盜記》認為官吏與盜賊并無二致,實則與其政論文《三民論》(上、下)[6]28-30寫士人與商人的關系時所采取的邏輯推理方式非常相似,可見兩篇文章有著共同的精神內(nèi)核。官吏與士人都屬于儒林文士階層,即掌握著知識與權(quán)力之人。徐芳寓言小品散文的批判性,即源于對儒林文士階層見利忘義、物欲至上價值觀的觀察與體悟。這些寓言故事,主題與內(nèi)核從本質(zhì)上而言高度一致,最直觀的不同還是表現(xiàn)形式上的多樣性,這是徐芳創(chuàng)作功力深厚與文學技巧精妙的突出表現(xiàn)。

        《懸榻編》卷四有雜說五篇《五鑒》《五喟》《五噱》《五憫》《五怪》[6]90-96,每篇再由五個短小的故事組成,同樣為由動物或人類的故事而生發(fā)議論,其中描寫官吏惡行的還有如《五噱》中的三則故事[6]92-93,文筆簡練,或令人捧腹,或令人唏噓。文中這幾位官吏與士人,居高位者假公濟私,或貪墨或暴虐或嚴苛,居下位者不擇手段諂媚逢迎上司,由上而下可謂腐敗盛行,腐朽至極?!段遴濉奉}下有作者自注云:“天下可笑,不止仰天絕纓、燒筍噴飯之類。凡顛忤舛悖,涕與唾不得盡者,皆當以笑還之,作《五噱》?!毙旆家孕υ挼男问?、輕松的筆調(diào),記錄了一個個反映官場黑暗的故事,實為笑中帶淚,形象生動地再現(xiàn)了明末以來官場存在的種種問題,整個社會物欲橫流,士人們忙于投機鉆營,百姓的權(quán)利無從保障,士風亟待整肅與糾正。

        以人物對話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在辯論中展開對關鍵話題的描述,同時表達作者的觀點,此類作品也可納入諷世小品的范疇,如《金陵問答》:

        金陵既建,或告東海生曰:“江南其定乎?”曰:“定?!薄澳芫冒埠??”曰:“吾方思之,二術(shù)克舉,則安矣?!薄昂沃^二術(shù)?”曰:“取吾江水而弱之也。水之弱者,力不勝羽,投之以芥而沒及底,況舟楫乎?敵雖強,無由濟也。必若濟者,吾嬉而俟其魚鱉矣。又莫若使敵為伯夷,夷讓國而逃,恥食周粟,非其義也,一介不取,使敵之心化而夷者,雖饋以江南弗顧,肯伺吾瑕以窺我乎?是傷廉也,如是,雖高枕,可矣?!眴栒邌∪?,既而告曰:“向子所云,且辦矣?!痹唬骸昂我灾??”曰:“于所聞知之,使水不弱,敵不夷者,胡吾君相之能高枕以嬉如此也?”[6]207

        在自問自答中,可以見出作者對明末朝廷君臣無所作為的憤怒與譏諷。

        無論是以描寫動物獸性為主的寓言故事,還是直陳官場腐敗的諷世小品,徐芳通過記述這些奇聞逸事,渴望重振士風、拯救時弊,其苦心是顯而易見的。那些慨嘆明末遺事的作品也是如此。徐芳覺察到社會風尚日趨浮躁奢靡,人心浮動,在這種社會風氣下,需要個體付出巨大犧牲的復明事業(yè)欲有所進展又談何容易。徐芳作為一個文學家,他所能做的,或只能以文字的方式針砭現(xiàn)狀,以喚醒人們的良知,及呼喚士人責任意識的復歸,這也是出于一個重名節(jié)、喜文學的士大夫的本能。然而在他目睹官場生態(tài)后,不免對現(xiàn)實失望甚至絕望,于是常將人性設想得劣于動物性,故他的作品中能看到這兩種矛盾情緒的糾纏。

        二、“通諸性情,助乎名教”——徐芳之志怪故事

        徐芳好友文德翼評價徐芳的作品,以“爰翻閱編中,纚纚乎疏秀而英蕩,孤迥而高嚴”“深者通諸性情,大者助乎名教”“即旁而效《諾皋》《彝堅》(按,“彝”應為“夷”字)之所述,莫不令人濯魄而洞心”[6]3論之。徐芳踵繼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諾皋記》以及宋代洪邁《夷堅志》等志怪名作,以天馬行空的想象與飄逸靈動的文筆,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短篇神怪故事,同時記錄民間奇聞逸事,在明末清初文言小說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乾隆間藏書家楊復吉輯刻《昭代叢書丁集》時,將徐芳別集《懸榻編》中的志怪作品摘輯成書,并命名為《諾皋廣志》,收入丁集之中;這便是著眼于徐芳是有意識地仿效段成式之作,從楊復吉之跋文也可見對徐芳其作的欣賞:“《諾皋廣志》踵段志之名而作。其中皆羅列可喜可愕之事,足以新人耳目。而末綴議論,更復旁見側(cè)出,迥不猶人。”[11]95

        (一)換心奇遇與人心的窳敗

        志怪故事最鮮明的特色首先在于大膽奇異、超乎常理與現(xiàn)實邏輯的想象。如徐芳的《換心記》一文[6]152-153想象奇異,情節(jié)曲折離奇,對后世文學影響深遠,康熙間張潮編輯《虞初新志》時收入其中,隨后蒲松齡的文言小說集《聊齋志異》問世,其中的奇幻故事《陸判》,便借鑒了其藝術(shù)構(gòu)思。

        故事的主角汪進士,年少時“性奇僿,吚唔十數(shù)載,尋常書卷都不能辨句讀”,奇蠢無比。汪父邀請了極負文名的侄子來做家教,但成效甚微,“訓牖百方,而懵如故”。年末,侄子向汪父請辭返鄉(xiāng),“某力竭矣”,婉告汪父其子實在是朽木不可雕,他也無能為力。汪父怨恨其子使自己蒙羞,謀劃要殺此不肖子。汪母聞知,遂告其子,欲使他避。彼時其子新娶,當夜與妻商議,卻進退兩難。正當夫妻二人痛哭后疲極假寐,“見有金甲神擁巨斧排闥入,捽其胸劈之,抉其心出,又別取一心納之,大驚而窹?!眱鹤踊秀眽粢娪猩耢`來其臥室,剖開其胸,為其換心。次日忽然覺得胸次開朗。從此敏穎大著,數(shù)年后即聯(lián)捷成進士。

        可見《換心記》的主旨不外乎“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然徐芳最后的評價頗為耐人尋味:

        或曰:“今天下之心可換者多矣,安得一一捽其胸剖之,易其殘者而使仁,易其污者而使廉,易其奸回邪佞者而使忠厚正直?”愚山子曰:“若是,神之斧,日不暇給矣。且今天下之心皆是矣,又安所得仁者、廉者、忠若直者而納之,而因易之哉?”

        徐芳借此大力抨擊當世人心大壞的社會現(xiàn)實,批判世人忠厚正直者寥寥無幾,而道德敗壞者比比皆是。

        《換心記》中剖胸換心的情節(jié),后出現(xiàn)在蒲松齡《陸判》[12]201-207中?!蛾懪小分袑戁に娟懪袨橹焐鷵Q心,換成聰慧之心后,果然文思大進,過眼不忘。《陸判》的故事情節(jié)較《換心記》更加豐富、曲折,《陸判》延續(xù)了換心的故事內(nèi)核,還加入了為妻換頭、朱生入闈后赴死等情節(jié)。文末蒲松齡云:

        斷鶴續(xù)鳧,矯作者妄;移花接木,創(chuàng)始者奇。而況加鑿削于心肝,施刀錐于頸項者哉?陸公者,可謂媸皮裹妍骨矣。明季至今,為歲不遠,陵陽陸公猶存乎?尚有靈焉否也?為之執(zhí)鞭,所忻慕焉。

        與徐芳《換心記》的文末議論相比,蒲松齡之文全然在于詠嘆這種移花接木術(shù)的神奇,表達對操控人間生死的冥間鬼神的傾慕,徐芳則更加注意對世道人心之敗壞的批判和諷刺,可見二者諷喻的力度存在一定差異。

        (二)海洋異聞與對國民素質(zhì)的批判

        徐芳《海舟記》一文[6]156-157,與《換心記》有著相近的創(chuàng)作旨趣,以描繪海外行旅故事為中心,或亦在一定程度上啟發(fā)了蒲松齡之創(chuàng)作?!逗V塾洝穼懭f歷中給諫李公出使琉球航海途中的所見所聞,先寫他目睹海上的珍奇異獸,如“高可十余丈”的海蝦、如遠山一般“蒼翠可愛”的海魚魚翅,繼寫其仆被遺落海島,得遇異域女子,并育有一子。最奇者為李公得到古本《大學》所闕格致章,又突然失去此物等事。文末徐芳大發(fā)感慨,雖云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怪誕之事本不應細究背后邏輯,卻依然把矛頭指向世人的少見多怪,尤為耿耿于古本《大學》丟失于海外一事。

        《海舟記》中所寫的主人公在海上遇到風浪,漂流至海島而展開探險的故事,這種敘事模式在前代文學作品中便有呈現(xiàn)。據(jù)學者的梳理,這種敘事模式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諾皋記》中的《長須國》,宋代秦再思《洛中紀異》中的《歸皓溺水》,明末馮夢龍《情史》中的《焦土婦人》《海王三》《猩猩》等作品都采用了此種敘事模式。[13]《長須國》寫士人來到蝦國,被召為駙馬的故事;《歸皓溺水》里的主角漂泊到異域后,為海上神靈所救,最終回到故鄉(xiāng);《焦土婦人》《海王三》《猩猩》所講述的故事情節(jié)基本框架為士人至異島,與異國女子結(jié)為夫婦。

        徐芳延續(xù)了前代文學家記敘海洋故事的一貫模式,用文學筆法再現(xiàn)一望無際、神秘莫測、危機四伏的海洋世界,并馳騁想象,描繪異族女子,展現(xiàn)異域風情;同時他又堅守了自己一貫的創(chuàng)作風格,即在志怪故事的框架中寄寓諷喻現(xiàn)實的內(nèi)容,如《海舟記》的文末作者用大量筆墨渲染故事中的主角得古本《大學》之事即是一例。古本《大學》出現(xiàn)在異域,又消失在海洋之中,仿佛為神明所牽制,不愿其再回到中國,故事中的人物欲記誦之亦不得。這重重迷霧,徐芳精心設置,并將其歸因于世人的刻板與狡詐,為儒家先賢孟子所不齒。此情節(jié)仍舊反映了作家對世道人心、風俗綱紀走向衰微的失望情緒。徐芳對異域巨物的描繪、對國民素質(zhì)的批判,與古代大多數(shù)士人所擁有的視中華物產(chǎn)文化優(yōu)越于他國的觀點,不盡相同。在徐芳之后,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羅剎海市》等作品進一步發(fā)揚此類海洋故事的政治諷喻意義,海洋不僅作為單純的自然環(huán)境與故事空間,也被賦予了濃厚的政治色彩,作品在藝術(shù)技法方面也更加成熟。[14]133-135

        (三)神明顯靈與果報觀念

        若說海洋故事展現(xiàn)的是士人對從未涉足的未知領域的幻想,畢竟古時交通不便,士人一生踏足的地域極其有限;果報故事則亦不失為對輪回之說、因果報應之理的想象與呈現(xiàn),這與當時儒佛融合的社會環(huán)境以及士人的迷信觀念息息相關。徐芳的《懸榻編》一書涉及因果報應的故事數(shù)量較多,如僅就其中卷六而言,卷六的《荷山外紀》中專列《紀報一》《紀報二》兩個專題,分別收錄了十九篇、九篇果報故事。位于《紀報一》之首的為《汝州婦記》[6]232,寫某婦欲“毒前婦之子”,遇神明顯靈,而“竟毒其子”的故事。

        為了使果報之說真實可信,這類故事常詳細描繪善報與惡報的具體表現(xiàn),尤其集中于表現(xiàn)惡報可怖,如神明顯圣、白日雷霆、夢入冥司等,以起到強烈的震懾效果。如描寫冥司可怖的《活地獄記》[6]233-234,作者在記敘故事情節(jié)之前,就對地獄之說作了一段評價:

        今地獄之說,釋氏張之,儒者詘焉。夫地獄必死而后入,死而入,夫誰見之?則儒者之說勝矣。然吾以為地獄為惡人設,則必不可無而且必有;不可無必有,而死而入,亦終無以信其有。若是,則必活地獄而后可。天下安得活地獄哉?然竟有之。

        從這些文字看,徐芳對地獄存在之事深信不疑,他認為地獄承擔了懲罰惡人的功能,人有善惡之分證明了地獄存在的必要性。這種觀點將這些鬼神幽冥之說與人的善惡道德聯(lián)系起來?!痘畹鬲z記》寫奸商吳湛七出售劣質(zhì)布匹,導致他人自縊,后吳氏忽然“中邪”,丑態(tài)畢露,作品細膩地描摹了吳氏所遭到的“報應”,如:吳氏背上起烙痕,飲陰溝水,死狀慘烈。作者將這些“報應”歸因于其商業(yè)經(jīng)營的無德行為。傳說中執(zhí)掌人間生死的閻王被贊以“天下之大有心人”,因其有揚善懲惡的權(quán)力。徐芳“吾非右釋氏”云云,說明其實他只是借輪回與果報的框架來張揚儒家的道德觀念罷了。事實上,這些元素還與民間廣泛存在的鬼神信仰密不可分,它們是儒道佛三教相融合的產(chǎn)物。再者,從文學的角度看,與其用嚴肅的口吻教條式地宣揚傳統(tǒng)道德的重要意義,不如“反其道而行之”,以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陰森可怖的冥司,在震撼人心的同時,更能達到教化目的。

        借果報輪回故事闡揚儒家倫理道德之旨,再如被張潮收入《虞初新志》之中,被視為徐芳代表作之一的《神鉞記》[6]121-122。此文描述了不孝子弒母不成,反因土偶顯靈而命喪刀下的故事。徐芳在文中屢次對主角王某以“不孝子”的定語冠之,或直接代稱,即使作者沒有在文末大書感應靈爽,《神鉞記》勸孝的意味也是不言而喻的。苗蕃點評道:“燭照春秋,神正常明;華袞刀藏,仙佛魔空。不壞金剛周將軍一足,特為《孝經(jīng)》護法。”[6]122指出其作有佐《孝經(jīng)》之用。張潮亦批評云:“閱至不孝子弒逆處,令人發(fā)指眥裂;讀至神鉞砍頸處,令人拍案稱快!世之敢于悖逆者,皆以為未必即有報應耳,則曷不取是篇而讀之也?”張潮又以其鄉(xiāng)里之例補充說明父母教育子女的重要性。[15]72-73民間有俗語云“百善孝為先”,孝德在儒家道德體系中占據(jù)至關重要的地位,是建立一切良好社會關系的基礎。

        將希望寄托于神明身上,希望惡人得到制裁、善人得到獎賞,這自然是一種美好而樸素的愿望和空想。在一定程度上,這些果報故事的背后反映的是人們親身遭遇或目睹他人受到不公正待遇后,渴求獲得補償?shù)男睦怼4送?,明末以來,浮夸輕佻的士風、金錢至上觀念的日益盛行,都對原有的以儒家為主導的善惡分明的價值體系造成一定沖擊,在這種情況下,士人援儒入佛,在因果輪回的故事框架中輸入大量的儒家道德觀念的內(nèi)容便成為日常與習慣。稍晚于徐芳之作的《聊齋志異》《子不語》《閱微草堂筆記》等文言小說中,都有類似呈現(xiàn)。故為了喚起人們的道德自律,在作品中融入因果報應觀念,可謂一種手段;從本質(zhì)上說,因果報應觀念“既體現(xiàn)了宗教扶世化俗的倫理使命意識,也反映了一種廣泛的對社會規(guī)范的心理期待”[16],而且還是中國士人道德思維的一種特別表現(xiàn)。

        為了強調(diào)故事的真實可信,在其每篇作品中,徐芳基本上都會細致地標明出處,指出故事來源與具體細節(jié),尤其是其中的奇聞逸事,多為作者途經(jīng)某地時,從友人某某處聽聞后撰寫而成。

        三、結(jié)語

        綜而論之,無論是徐芳以寫實主義為主旨的諷世寓言,還是充滿奇幻詭譎的浪漫主義氣息的志怪故事,可謂殊途同歸,都負載著徐芳意欲捍衛(wèi)儒家道德體系的功能,這既是儒家所講的“神道設教”,也是文德翼所說的“助乎名教”。故方以智云:“隨時紀聞,如《輟耕》之綴集,往往申因貳之報,以醒挽近之聾瞶,苦心哉!”[6]5即以元末明初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比擬徐芳之作,指出徐芳這些故事在囊括地方掌故和雜聞軼事的同時,以文學手段整頓世道,警醒世人,顯示出他的風教關切與救世苦心。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通過強調(diào)因果報應不爽而警醒世人,這種倫理說教實際上與儒家理性思維相左,善行并非出自人們的道德自律與自覺,人們的行為是完全受制于因果律的“不得已而為之”;然而對于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普羅大眾來說,內(nèi)容奇異的果報故事無疑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它們潛移默化著百姓的思維模式,規(guī)范人們的日常行為。這也是徐芳寓言體散文似勸善類書的緣由。

        猜你喜歡
        寓言
        漢字寓言
        寓言
        文苑(2020年5期)2020-11-19 10:41:17
        成長的寓言
        文苑(2020年5期)2020-06-16 03:18:16
        時裝寓言
        智族GQ(2020年3期)2020-06-01 07:26:50
        寓言的馬甲
        寓言的馬甲
        《伊索寓言》是誰寫的?
        曇花(寓言)
        中國火炬(2015年3期)2015-07-31 17:39:20
        寓言
        A FABLE寓言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播放| 操国产丝袜露脸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一区二区蜜桃| 人妻少妇中文字幕久久| 婷婷色婷婷开心五月四房播播|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 日韩不卡无码三区| 午夜免费观看国产视频| 少妇高潮无套内谢麻豆传| 欧洲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多毛图片|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下载 | 国产精品沙发午睡系列| 色视频线观看在线网站|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网站| 青青草免费手机直播视频| 免费a级毛片高清在钱|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 黑人大荫道bbwbbb高潮潮喷| 日本一区二区精品88|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 天堂影院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欧洲| 在线观看的a站免费完整版| 一本到在线观看视频| 99久久国产福利自产拍| 国产一级毛片AV不卡尤物| 无码啪啪人妻| 加勒比东京热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 人妻互换| 狠狠色综合播放一区二区| 亚洲av综合色区久久精品| 国色天香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国产成人自拍视频在线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av一区|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 青青草视频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还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