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淺析陳壽的傳記文學觀

        2024-04-12 11:13:00劉小姣
        名家名作 2024年3期
        關鍵詞:評價

        [摘要] 魏晉時期是思想極度活躍變化的時期,人的覺醒在文學自覺和史學獨立的過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選取官渡之戰(zhàn)這一微觀角度,從人物品評、人的價值體現(xiàn)、人性的審美及史學的獨立性四個方面,就《三國志》在文史分野的背景下,對陳壽獨特的傳記文學觀進行探討。

        [關? 鍵? 詞] 陳壽;傳記文學觀;官渡之戰(zhàn);人物描寫

        三國魏晉時期亂世紛爭,這段歷史頭緒眾多,內容繁雜。陳壽的《三國志》在沿用司馬遷創(chuàng)立的紀傳體的基礎上,通過為數(shù)百人作傳,特別是對戰(zhàn)爭的描寫,真實客觀地反映了這一時期的歷史面貌。官渡之戰(zhàn)就是影響那個時期歷史的重要戰(zhàn)爭之一。事實上,魏晉時期文學自覺興起,玄學清談之風盛行,儒學傳統(tǒng)的地位也在連續(xù)的征戰(zhàn)中倒下。就在這樣文史分野的時代背景下,陳壽在戰(zhàn)爭敘事及人物描寫中更好地體現(xiàn)了當時所特有的傳記文學價值觀。

        一、品評風氣下的人物描寫

        從東漢末期開始,整個三國魏晉時期一直戰(zhàn)亂不止。在這個內憂外患的時期,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處于低谷,人們開始熱衷清談,玄學之風盛行。諸如《文心雕龍》《世說新語》等文學作品都受時代思想影響,表現(xiàn)出人物品評的特點。陳壽的《三國志》也在儒學和玄學的雙向影響下,在史書傳記的人物描寫中頻繁地進行人物評價。

        (一)《三國志》中的人物評價

        對陳壽《三國志》從人物評價這一角度進行研究的學者不少,成果也頗豐富。大體上認為《三國志》中的人物評價主要有兩種:一為直接評價,二為間接評價。[1]史書中通過議論的方式對所記的人物進行評價,這在傳記文學的開端《史記》中就有,如從司馬遷的“太史公曰”到班固的“贊曰”都有體現(xiàn)。陳壽是一位富有才學的史學家,他在人物傳記篇末以“評曰”的方式繼承了這一傳統(tǒng)。[2]堅持寓議論于敘事之中,以簡嚴的文字,直抒對史事、人物的褒貶看法,體現(xiàn)了魏晉時期中國史學思想所能達到的水平與高度。這也是陳壽對于傳統(tǒng)史傳文學模式的延續(xù),是此書在史學史上的價值體現(xiàn),屬于直接評價。

        但陳壽在《三國志》中評價人物,除了直接評價以外,從人物描寫與敘事的角度來看,更有價值的應該是間接評價。即在每一篇人物傳記中,邊敘邊評,在敘述傳主生平事跡的過程中對其才能、性格、氣質、思想、品德、業(yè)績等某一方面進行評價。[3]間接評價的出現(xiàn)就是陳壽在清談家喜歡品評人物風尚的時代思潮下的文學體現(xiàn)。它使陳壽在三國兩晉易代的動亂中,能在敘事與人物傳記中寄寓自己的見識。陳壽在《三國志》中的人物品評,既體現(xiàn)了其人物描寫的特點,也表現(xiàn)了跨時代的史學革新意識。

        總之,從史學方面來說,直接評價體現(xiàn)了陳壽在史傳文學方面的延續(xù),主要是他借對傳主一生的直接評價來表達歷史觀;而其間接評價更多的是迎合魏晉時期士人愛品評的風氣,也以高簡的筆法體現(xiàn)了陳壽在傳記文學中人物描寫的特點。結合官渡之戰(zhàn)片段中的人物描寫,著重討論其人物描寫特點。

        (二)官渡之戰(zhàn)中品評的袁紹集團

        官渡之戰(zhàn)是一場至關重要的戰(zhàn)爭,牽扯的人物很多,相關的人物品評也較多,這些都主要集中于《武帝紀》與袁紹、荀彧、郭嘉等人的列傳中。這場戰(zhàn)爭的主帥曹操歷來備受學者重視,而袁紹及其勢力集團卻往往被大家忽略。陳壽通過人物評價的方式對袁紹集團進行描寫,體現(xiàn)他簡約撰史風格的同時,也表現(xiàn)出他富有特色的人物描寫方式。

        1.個人品評中的袁紹

        官渡之戰(zhàn)中陳壽著重描寫的主要人物有兩個,一位是曹操,另一位是袁紹,對他們的評價一直貫穿整個戰(zhàn)爭。對于袁紹的人物描寫,陳壽僅予以合傳,在《董二袁劉傳》列傳中合寫了五個人的傳記,故單看袁紹的列傳,覺得其敘述頗為粗略簡單。但細讀《武帝紀》官渡之戰(zhàn)中有關袁紹的人物描寫,可見作者通過人物品評的風潮,對其人物描寫與敘事的巧妙安排。

        《武帝紀》中涉及官渡之戰(zhàn)中對袁紹的評價主要有三處。

        一是戰(zhàn)前曹操聽聞“袁紹既并公孫瓚,兼四州之地,眾十余萬,將進軍攻許”[4]之時,為鼓舞士氣對袁紹做了評價:“紹之為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5]這是在《三國志》中借他人之口分析袁紹這個人物形象最全面的一次,也是袁紹這個人物在官渡之戰(zhàn)中的第一次亮相。曹操作為從小和袁紹一起長大的玩伴,對袁紹的了解很深?,F(xiàn)在借官渡之戰(zhàn)曹軍主帥之口對袁軍主帥進行品評,是很有意義的。它既帶給讀者深刻的印象,同時也預示了這場戰(zhàn)爭袁軍必敗的結局。

        二是在官渡之戰(zhàn)中雙方交鋒后的前哨戰(zhàn)之時,曹操欲東征劉備以除后患,諸將怕袁紹乘機攻城。曹操安慰部將:“……袁紹雖有大志,而見事遲,必不動也?!保?]事實上,對于這個絕好的可乘之機,袁紹果然白白錯過了。在袁紹傳記中,陳壽就此做了印證:“建安五年,太祖自東征備。田豐說紹襲太祖后,紹辭以子疾,不許?!保?]如果說第一次曹操對袁紹的評價是總體勾勒這個人物形象,那么第二次的品評就是對總體評價的驗證。

        第三次對袁紹的評價出自曹操手下的重要謀士荀彧。此時的官渡之戰(zhàn)曹袁兩軍正是戰(zhàn)況激烈、相持不下之時。曹軍本就人寡糧少,傷亡慘重;而袁紹欲速戰(zhàn)速決,故攻勢猛烈“紹射營中,矢如雨下,行者皆蒙楯……”,[8]面對如此情形,曹操以弱應強感到力不從心,想退兵。荀彧極力勸阻曹操,在分析戰(zhàn)況時,再次品評袁紹“且紹,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9]布衣本指平民,袁紹有四世三公的顯赫家世,故絕不是布衣。故“布衣之雄”當指的是平庸首領之意。一軍主帥的領導能力平庸至極,所以僅僅是能聚眾而不能唯才是用。這個評價反過來與官渡之戰(zhàn)前夕所描寫的那個兼四州之地、率十萬大軍聲勢浩大的袁紹形象形成強烈對比。

        這三次有關袁紹的評價描寫,都是官渡之戰(zhàn)中至關重要的節(jié)點。通過這三次品評,不僅將戰(zhàn)爭過程交代清楚,也將袁紹這個人物的性格表述明白。這些評價的語言既是對袁紹的人物描寫,更是通過這種設計對整個官渡之戰(zhàn)從序幕、發(fā)展到高潮進行了簡潔的敘述,這恰好體現(xiàn)了陳壽撰史的高簡特征。

        2.群體品評

        在官渡之戰(zhàn)眾多人物的描寫中,袁紹集團作為一個群體,受到極大的關注。陳壽在《三國志》中以獨特的群體評價方式對其進行了描寫。

        在三國鼎立成型之前,袁紹集團是北方最大的勢力,可謂兵強馬壯、人才濟濟。官渡之戰(zhàn)的出場也很威風:“(袁紹)眾數(shù)十萬,以審配、逢紀統(tǒng)軍事,田豐、荀諶、許攸為謀主,顏良、文丑為將帥,簡精卒十萬,騎萬匹,將攻許?!保?0]對于這個群體,曹軍諸將剛開始認為不可抵擋,人心惶惶。陳壽在荀彧的列傳中,通過孔融與荀彧的對話進行了群體評價:

        “孔融謂彧曰:‘……田豐、許攸,智計之士也,為之謀;審配、逢紀,盡忠之臣,任其事;顏良、文丑,勇冠三軍,統(tǒng)其兵:殆難克乎!彧曰:‘……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治。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自用?!伭?、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戰(zhàn)而禽也。[11]

        這段對話表面是對袁紹集團主要謀臣武將的品評,但聯(lián)系官渡之戰(zhàn)的戰(zhàn)爭形勢可知,這實際上是曹操的謀士對袁紹集團的實力進行的分析。孔融對田豐、許攸等一干人的認知恰好印證了曹軍大部分人聽聞袁紹揮師北向,認為不可敵的態(tài)度營造出緊張的戰(zhàn)前氣氛。

        針對孔融的分析,荀彧根據實際情況重新對袁紹的謀士群體進行了評價和分析,將他們的性格、才能與戰(zhàn)爭的形勢聯(lián)系起來?!埃▽徟?、逢紀)此二人留知后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縱也,不縱,攸必為變?!保?2]由此分析可知,袁紹的謀士雖多,但是每個人都有自身的缺點,且這些缺點剛好與官渡之戰(zhàn)的形勢發(fā)展有著緊密聯(lián)系。官渡之戰(zhàn)進入相持的重要階段,許攸果然因不滿審配等人而投靠了曹軍,并向曹操獻計火燒烏巢。從僵局中解救了曹軍,奠定了曹操以弱制強的結局。

        除此之外,對官渡之戰(zhàn)時期,還未形成成熟勢力的劉備和孫權集團也稍做敘述,以評價劉備和孫策的方式,將雙方勢力在官渡之戰(zhàn)中所參與的情節(jié)交代清楚。這也體現(xiàn)了陳壽簡潔的敘事手法與情節(jié)設計的人物描寫特點。

        關于官渡之戰(zhàn)中袁紹集團的人物分析,大多讀者關注的是他們失敗的原因。自曹丕確定九品中正制度以來,對人的評議正式成為社會、政治、文化談論的中心。[13]陳壽在官渡之戰(zhàn)袁紹集團人物的突出描寫中,結合魏晉人物品評的風尚進行戰(zhàn)爭敘事與情節(jié)描述,展示了這些人物的行為節(jié)操和精神思想,可謂魏晉風度的一種表現(xiàn)。

        二、人物描寫中突出個人價值

        魏晉時期是一個哲學重新解放、思想極度活躍的時期,因此在意識形態(tài)和文化心理上都發(fā)生了變化,形成了適應時代的觀念體系。這種新思潮即所謂新的世界觀、人生觀,簡單來說,就是人的覺醒。[14]陳壽對官渡之戰(zhàn)中重要人物的品評風尚也就是這種新思潮的體現(xiàn)。但更多體現(xiàn)這一思潮的還是在戰(zhàn)爭中對人才、謀略的突出描繪,也反映了陳壽重視個人價值實現(xiàn)的歷史觀與軍事思想。

        在官渡之戰(zhàn)中,首先著重比較了雙方統(tǒng)帥的智能、度量、識才用人等能力。故通讀《武帝紀》可知,陳壽對曹操的評價很高,但印象最深刻的是其唯才是舉的特征。而對袁紹為何來勢洶洶卻慘敗的原因,歸結起來最主要的是其不能識才任人。交戰(zhàn)雙方統(tǒng)帥是否能做到人盡其才,才是官渡之戰(zhàn)能否取得勝利的最大原因。這樣既突出了雙方統(tǒng)帥在戰(zhàn)爭中應有的價值,也體現(xiàn)了人才發(fā)揮價值對戰(zhàn)爭勝負的重要性。

        其次,對比《左傳》《史記》等書中對重要戰(zhàn)爭的敘述來看,陳壽在敘述這場重大戰(zhàn)役時采取了簡約的線條式勾勒描寫,但對戰(zhàn)爭中的謀略部分卻并未省略,故形成了戰(zhàn)爭過程較略,而寫謀略詳細的敘述特點。在詳述戰(zhàn)爭謀略的過程中又進行人物描寫,特別是對荀彧、荀攸等曹操的謀士在戰(zhàn)爭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進行了詳細敘述,體現(xiàn)了他們的個人價值。

        其中最精彩的當數(shù)荀攸獻計解除官渡之戰(zhàn)中的白馬之圍,袁紹軍隊圍攻東郡太守劉延于白馬門,荀攸曰:“今兵少不敵,分其勢乃可。公到延津,若將渡兵向其后者,紹必西應之,然后輕兵襲白馬,掩其不備”。[15]荀攸考慮曹軍兵少,故聲東擊西攻打袁軍后方本營,引起袁軍慌亂后,再出其不備輕襲白馬門救出圍困的劉延。其計謀不僅使曹軍以弱制強得到解圍,還趁袁軍慌亂時斬殺了顏良、文丑兩大將領。這不僅削弱了袁軍的力量,更打壓了袁軍揮師南下的士氣,可謂官渡之戰(zhàn)對峙以前精彩的前哨站。除此之外,還有官渡之戰(zhàn)對峙過程中,曹操聽從前來投靠的許攸之言,奇襲袁軍糧草的烏巢。經過火燒烏巢,打破了雙方僵持的局面,使袁軍措手不及,最終潰退。

        對于這些在官渡之戰(zhàn)中起到關鍵性作用的謀士,陳壽沿用司馬遷在《史記》中所用的互見法,詳細敘述了相關的謀略情節(jié),將官渡之戰(zhàn)從前哨戰(zhàn)、僵持戰(zhàn)到突破戰(zhàn)中謀士們的價值充分體現(xiàn)出來。通過對這些謀士的精彩描繪,體現(xiàn)了陳壽重智謀、輕匹夫之勇的軍事思想,反映了他重視個人價值實現(xiàn)的傳記觀。

        三、審視人性的美與丑

        縱觀官渡之戰(zhàn)中對重要人物的描寫,陳壽對袁紹集團的人物整體評價都不太高,且在描寫雙方斗智斗勇的過程中,也多稱贊曹軍一方的謀士和武將。在敘述整場戰(zhàn)爭中,陳壽確實有意將曹袁雙方的人物置于對照中描寫,于比較中見真情,于剪裁處寓深意,于實錄中存褒貶。[16]陳壽花費大量筆墨,將曹操與袁紹兩位主帥的形象全面鋪陳開來。通過參照對象袁紹的描寫,肯定了曹操的人格魅力,重新審視了人性的美與丑,體現(xiàn)了陳壽的又一獨特傳記文學觀。

        在官渡之戰(zhàn)一開始,陳壽就對主帥之一袁紹展開了一系列優(yōu)勢描寫,他的家庭背景、社會地位,乃至個人的容貌、修養(yǎng),從外到內描寫了袁紹的種種有利條件。接著寫他兼具四洲之地,攜數(shù)十萬大軍揮師曹軍,可謂氣勢如虹。在這樣的襯托下,曹操在官渡之戰(zhàn)中可謂劣勢多多。但這場戰(zhàn)爭的發(fā)展并未朝著有絕對優(yōu)勢的袁紹一方傾斜,反而因其一步錯,步步錯,最后與曹操對壘,滿盤皆輸,軍敗而憂死。袁曹雙方這樣極大的實力反差,得出一個意想不到的戰(zhàn)爭結果,本身就讓讀者對文本中所描寫的袁紹產生不喜的態(tài)度,這未嘗不是對其表現(xiàn)出來的人性丑陋一面的抵觸。

        究其原因,荀彧認為袁紹和曹操是典型的強弱之勢對轉。他比較這兩個人,一個忌刻多疑、猶豫難斷、法令不立、好收名譽;一個唯才是用、應變無方、法令嚴明、誠心待人。[17]這樣對照著在戰(zhàn)爭中評價兩個主帥的還有賈詡,“公明勝紹,勇勝紹,用人勝紹,決機勝紹……須臾可定也”。 [18]可見,官渡之戰(zhàn)中不僅曹操對袁紹的評價不高,稍有見識的人都將袁紹看得很清楚,評價都不高。這些評論本就在各個方面對人性進行了褒貶。大家推崇曹操,不如說是大家在推崇他身上所體現(xiàn)的人性美德,曹操的勝利在于得到了大多數(shù)人對其人性的認同。這是最明確的人性美與丑的取舍。

        在對官渡之戰(zhàn)中人性美與丑的審視情節(jié)中,陳壽還著重寫了曹操與袁紹在這場戰(zhàn)爭結束后,對待下屬態(tài)度的對照。袁紹兵敗回去后,第一件事就是殺掉曾經給他諫言的謀士田豐。理由是不用田豐的諫言導致兵敗,怕被其嘲笑,其胸懷狹小如此,才真是可笑。故而官渡之戰(zhàn)后,袁紹的謀士要么被他殺掉,要么投靠曹操。這些人的結局和選擇,也證明了曹操對袁紹蔑視的評價。作者也正是這樣去寫,把袁紹這個人物形象身上丑惡的一面作為人性的普遍性展開。而反觀曹操打敗袁紹后,“公收紹書中,得許下及軍中人書,皆焚之?!保?9]發(fā)現(xiàn)自己屬下有很多人過去寫給袁紹的信,不計前嫌統(tǒng)統(tǒng)銷毀。可見曹操非凡的度量和胸懷。不僅如此,等拿下鄴城,他不念舊惡,跑到袁紹墓前去憑吊,“哭之流涕”。陳壽這樣寫,讓我們確信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所以,將這兩個最有可能在漢末歷史上發(fā)生重大作用的人并列起來,他們的品德操守、能力作風,孰高孰低,誰有功誰有過,就一目了然了。在這樣的人性審視中,官渡之戰(zhàn)要說是曹操勝利,不如說是曹操所代表的、大家所認同的美的人性取勝,他勝在度、謀、武、德。所以不管民間對曹操的評價如何,陳壽在《三國志》中的官渡一戰(zhàn)確實體現(xiàn)了他對武帝的推崇。

        四、體現(xiàn)文史分野下史學的獨立性

        在官渡之戰(zhàn)的人物描寫中,無論是在人物評價風尚、突出人才價值方面,還是審視人性美丑方面,陳壽在體現(xiàn)自己獨特的傳記文學觀的時候,都在表達他不同以往史書的文學特點。劉勰在《文心雕龍·史傳》中評價道:“魏代三雄,紀傳互出,《陽秋》《魏略》之屬,《江表》《吳錄》之類,或激抗難征,或疏闊寡要。唯陳壽《三國志》,文質辨洽,荀張比之遷固,非妄譽也。”[20]從與文質辨洽這一評論相吻合的戰(zhàn)爭敘事來看,陳壽在描寫官渡一戰(zhàn)中,突出體現(xiàn)了文字簡約、取材精簡的敘事風格。有讀者比照《史記》《漢書》的傳記文學風格后,提出《三國志》人物傳記的敘事和語言描寫太過“高簡”的觀點,故而提出“文采不足”的缺陷。

        但再細讀《三國志》中有關官渡之戰(zhàn)的片段,陳壽以品評風尚的方式進行了人物描寫。通過人物的對話相互評價雙方的主帥和謀士,交代戰(zhàn)爭發(fā)展的線索,不去著重渲染戰(zhàn)爭的氣氛。人物對話也文字簡樸,不似司馬遷《史記》中追求語言的嗜奇愛博。為突出戰(zhàn)爭中個人價值的體現(xiàn),雖詳寫謀略部分,卻對整個戰(zhàn)爭簡單勾勒,真正做到取材精簡。而在審視人性美與丑的部分,主要以對照的方式進行人物描寫,做到明乎得失、鑒往知來,揭示出戰(zhàn)爭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這些都與陳壽所處的文史分野時代背景相關。

        魏晉時期產生了文學自覺,中國的史傳文學由文史不相離的狀況向文史分家轉化,史學逐漸成為一門單獨的學科,史籍中的文學色彩也逐漸淡化,直至幾乎被史書科學特征所取代。[21]故與此前的史書往往有文史不分的現(xiàn)象相比,陳壽賦予《三國志》在過渡時期特殊的文學價值。這也是他在經史分途的初期,自覺地對歷史著作的文體形式進行了一次新探索,追求文質辨洽,力圖達到辭采與史實的統(tǒng)一,調整史與文的關系。[22]

        因而將《三國志》戰(zhàn)爭與《史記》用筆對比,雖然人物描寫與情節(jié)敘述都因精簡的敘事風格不夠引人入勝,但這樣簡略敘述的方法恰恰也是它戰(zhàn)爭描寫獨樹一幟的風格。這正是陳壽《三國志》不同于其他“前四史”的傳記文學價值。它不僅規(guī)范著此后三國歷史的敘述,也為后來描寫三國時期戰(zhàn)爭的文學作品提供了取材的原型。這些恰好也形成了陳壽自己獨特的傳記文學觀點。

        五、結束語

        總之,陳壽作為一個承前啟后的史學家,魏晉時期文史分野的特殊史學環(huán)境,使他在撰史中形成了自己鮮明的傳記文學風格。加之魏晉南北朝是思想極度活躍的時期,政治割據、連續(xù)戰(zhàn)亂加劇了整個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變化,特別是人的覺醒和文的自覺,這些都為陳壽撰寫《三國志》營造了一個新的價值體系,也促使他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傳記文學價值觀。而這獨特的文學價值觀,讓陳壽成為在奮鴻筆于西京的司馬遷、騁直詞于東觀的班固之后的“繼明先典者”。這是對陳壽史學才能的高度評價,也充分肯定了陳壽在中國史學史上的地位。[23]

        參考文獻:

        [1][3]龐天佑. 論《三國志》的人物評價[J]. 史學史研究,2002(2):30-38

        [2]李鳳.《三國志》敘事研究綜述[J].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7(6):107-113

        [4][5][6][7][8][9][10][11][12] [15][18][19]陳壽.三國志[M]. 北京:中華書局,2006.

        [13][14] 李澤厚. 美的歷程[M] 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9.

        [16]孫紹華. 《三國志》和陳壽的史識[J]. 史學史研究,1997(2):28-33

        [17]戴燕. 《三國志》講義[M]. 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17.

        [20] 周振甫. 文心雕龍譯注[M].? 北京:中華書局,1986.

        [21] 劉小姣. 《三國志》戰(zhàn)爭描寫研究[D].重慶: 西南大學,2012.

        [22]周國林. 文質辨洽: 陳壽的執(zhí)著追求[J].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5):105-112.

        [23]梁滿倉. 班馬之后第一人:陳壽與《三國志》[J].中華文化論壇,2021(1):109-117

        作者簡介:

        劉小姣(1985—),女,漢族,四川資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

        作者單位:瀘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師范學院

        猜你喜歡
        評價
        SBR改性瀝青的穩(wěn)定性評價
        石油瀝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tǒng)評價再評價
        自制C肽質控品及其性能評價
        寫作交流與評價:詞的欣賞
        中學語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11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關于項目后評價中“專項”后評價的探討
        HBV-DNA提取液I的配制和應用評價
        有效評價讓每朵花兒都綻放
        模糊數(shù)學評價法在水質評價中的應用
        治淮(2013年1期)2013-03-11 20:05:18
        保加利亞轉軌20年評價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十八禁|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视频在线|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av综合色| av在线免费观看麻豆| 国产激情艳情在线看视频| 18禁美女裸身无遮挡免费网站 | 亚洲中出视频|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а天堂8中文最新版在线官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伊人狠狠色j香婷婷综合| 国内偷拍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少妇浓毛bbwbbwbbw|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国产在线白浆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羞羞色院99精品全部免| 国内成+人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 色婷婷七月|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久久伊人这里都是精品|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另类春色|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丝袜美腿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 午夜大片又黄又爽大片app | 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无夜激无码av毛片|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丰满人妻无奈张开双腿av| 99e99精选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区图片小说区| 巨乳av夹蜜桃站台蜜桃机成人| 成人水蜜桃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肥老妇色xxxxx日本老妇|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清纯|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长筒靴|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小草| 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 国产杨幂AV在线播放|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