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輝
戲劇是由演員將某個故事或情境,以對話、歌唱或動作等方式表演出來的藝術。相較于其他文學作品,戲劇具有矛盾沖突尖銳化、人物語言個性化和動作化、時空集中化等風格特質,在藝術創(chuàng)造上獨具特色。
了解戲劇作品的風格特質和作者獨特的藝術創(chuàng)造,有助于提高我們的戲劇鑒賞能力,感受戲劇作品的藝術魅力。
一、理解戲劇作品的風格特質
1.矛盾沖突的尖銳化。
沒有矛盾沖突就沒有戲劇。戲劇經過提煉、加工把生活的矛盾沖突集中、概括,在短暫的時空里表現(xiàn)出來,形成尖銳化的矛盾沖突,以收到激動人心的藝術效果。例如:
周樸園 誰指使你來的?
魯侍萍 (悲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來的。
周樸園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還是找到這兒來了。
魯侍萍 (憤怨)我沒有找你,我沒有找你,我以為你早死了。我今天沒想到到這兒來,這是天要我在這兒又碰見你。
周樸園 你可以冷靜點?,F(xiàn)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覺得心里有委屈,這么大年紀,我們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魯侍萍 哭?哼,我的眼淚早哭干了,我沒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經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過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個兒子才三天,你為了要趕緊娶那位有錢有門第的小姐,你們逼著我冒著大雪出去,要我離開你們周家的門。
周樸園 從前的舊恩怨,過了幾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選自《雷雨》)
選段體現(xiàn)了戲劇矛盾尖銳化的特點,周樸園撕下溫情懷念的虛假面具,疾言厲色,冷冷地質問魯侍萍,魯侍萍悲憤地控訴不公平的命運,引出三十年前的恩怨,矛盾沖突尖銳化。魯侍萍“三十年前,過年三十的晚上”“生下第二個兒子才三天”被趕出周家的門,是因為周樸園要“迎娶那位有錢有門第的小姐”,展現(xiàn)了封建資本家與下層勞動人民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
2.人物語言的個性化、動作化。
語言是戲劇刻畫人物形象、表現(xiàn)矛盾沖突的重要手段。戲劇的語言包括舞臺語言和人物語言,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主要是通過人物語言來完成的。而人物語言的顯著特點是“高度個性化”“極強動作性”。例如:
周樸園 (打量大海)你叫什么名字?
魯大海 (大笑)董事長,你不要同我擺架子,您難道不知道我是誰嗎?
周樸園 你?我只知道你是罷工鬧得最兇的工人代表。
魯大海 對了,一點兒也不錯,所以才來拜望拜望您。
……
周樸園 (給大海電報)這是昨天從礦上來的電報。
魯大海 (拿過去讀)什么?他們又上工了。(放下電報)不會,不會。
周樸園 礦上的工人已經在昨天早上復工,你當代表的反而不知道嗎?
魯大海 (驚,怒)怎么礦上警察開槍打死三十個工人就白打了嗎?(又看電報,忽然笑起來)哼,這是假的。你們自己假造的電報來離間我們的。(笑)哼你們這種卑鄙無賴的行為!
(選自《雷雨》)
選段中周樸園“打量大?!?,故意詢問“你叫什么名字”,運用動作化和個性化語言刻畫了周樸園故作高深、高高在上的資本家形象。而魯大?!按笮Α薄绑@,怒”的動作和倔強、魯莽的語言也是其率真、幼稚個性的體現(xiàn)。
3.時間空間的集中性。
戲劇是舞臺表演藝術,不像小說、散文的寫作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它要求時間、人物、場景、情節(jié)高度集中在舞臺范圍之內。
例如曹禺的《雷雨》從第一幕開始時的“上午”四鳳等待媽媽,一直到第四幕開始時的“當天半夜兩點鐘”三個年輕人先后死去,在一天之內展示了三十多年周魯兩家的恩怨,其情節(jié)的展開和人物活動的主要場景集中在周家的客廳。
再如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把時間設定在圣誕節(jié)前后,運用倒敘的手法,追溯多年前的事情,場景也沒有太多的變化,故事主要在娜拉家中展開。
還有老舍的《茶館》,雖然突破了時間的限制,從晚清開始一直到抗戰(zhàn)國民黨勝利,描繪了三個歷史時期近五十年的變化。但在劇中,老舍巧妙地通過茶館內的擺設來交代時間的流逝,把所有的故事都集中到茶館中進行再現(xiàn)。
二、欣賞作者的獨特藝術創(chuàng)造
1.設置多條線索,構建清晰劇情。
戲劇作品因時空的限制,要在有限的時空表現(xiàn)豐富內容,往往采用多線并行的方式,從而使劇情清晰有序。
例如《哈姆萊特》中單單復仇的線索就有三條,分別是哈姆萊特要為自己的父親復仇、雷歐提斯為死在哈姆萊特手中的父親波洛涅斯復仇、福丁布拉斯也為自己父親之死復仇。三個人物、三條復仇線索互相襯托,共同推進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使劇情清晰有序,并使得劇中人與人、階級與階級之間的矛盾多樣化,從而豐富了表現(xiàn)內容,提升了藝術表現(xiàn)力。
再如《雷雨》矛盾沖突尖銳復雜,有明線和暗線兩條不同的線索。周樸園和蘩漪、周萍與蘩漪、四鳳之間的愛情糾葛是明線,周樸園和魯侍萍的關系是暗線。這些線索,同時并存,彼此交織,互為影響,互相鉗制,縱橫交錯,使劇情緊張曲折,引人入勝。
2.塑造多元人物,增強作品張力。
戲劇以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為宗旨,以鮮活傳神的藝術形象感染人。劇作家通過塑造多元的人物形象,給人以立體飽滿的藝術感覺,從而增強作品的張力,以感染讀者。
例如曹禺的《雷雨》中的周樸園,從他對待魯侍萍的態(tài)度看,他既有留戀舊情的一面,也有冷酷的一面,還有顧及名聲的偽善和老奸巨猾的一面。從后文周樸園與魯大海的對白中,更表現(xiàn)了資本家狡詐殘忍的一面。這樣一位立體多元的人物,引人入勝。
《竇娥冤》中的竇娥,既有孝順、溫順的性格,又有強烈的對抗精神。她從小逆來順受,任勞任怨。但在同邪惡勢力的斗爭中,她的對抗性格急劇展開,由安分守己、逆來順受到毫不猶豫地堅決斗爭。在法場上,她對天地鬼神發(fā)出了驚心動魄的控訴,表現(xiàn)了不可征服的對抗精神。正是人物性的多元立體,讓作品有了感人至深的力量,使竇娥的悲劇命運具有震撼力。
3.借助言外之意,增強藝術魅力。
戲劇中某些臺詞潛藏了人物的思想、愿望和目的,而觀眾根據(jù)戲劇情境可以心領神會,即“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這樣的臺詞叫潛臺詞。品味領會潛臺詞的含義,可以讓讀者感受到獨特地藝術魅力。
例如《雷雨》中魯侍萍看到周萍要打魯大海時,沖上去說:“你是萍,——憑,——憑什么打我的兒子?”“我是你的——你打的這個人的媽?!边@兩句臺詞表達的潛藏含義,讀者可以根據(jù)劇情領悟出來,從而體會一個母親見到了三十年不見的兒子卻又不能相認的復雜感情,感受潛臺詞獨有的語言魅力。
4.浪漫現(xiàn)實融合,豐富作品內涵。
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作為文學創(chuàng)作方法之兩翼,從來都是密切相關的。戲劇作品常采用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融合的方法來增強作品的表現(xiàn)力,豐富作品的內涵。
例如《哈姆萊特》融合了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劇中御前會議上的唇槍舌劍、宮廷大廳里的酗酒縱樂、挪威軍隊的兵臨城下、雷歐提斯的率眾闖宮等描繪,展現(xiàn)的英國社會現(xiàn)實的“本來面目”。同時,作者通過想象構成的一幕幕奇特怪異的場景,諸如夜半城樓鬼魂的顯現(xiàn)、“戲中戲”的巧置機關、荒蕪墓地中的戲謔與格斗等,充滿浪漫詭譎的色調?,F(xiàn)實與浪漫結合,豐富了作品內涵。
《竇娥冤》是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杰作。一方面,作者通過竇娥的悲慘遭遇,揭露了當時善惡不分、黑白顛倒、官吏枉法、百姓受苦的黑暗社會現(xiàn)實;另一方面,作者又通過竇娥發(fā)下的三樁誓愿六月飛雪、血飛白練、三年大旱及其逐步應驗,表現(xiàn)了人民群眾反抗黑暗社會的強烈愿望。把對現(xiàn)實社會的真實描寫和對人民理想的大膽展現(xiàn)結合在一起,使竇娥這一藝術形象與《竇娥冤》這部雜劇產生了巨大的感染力。
第31期參考答案
1.C(“這些語言都表現(xiàn)了兩人對狗子的畏懼”錯。)
2.(1)你打人的時候簡直不是人。飽含程瘋子對狗子過去打自己的譴責。(2)你終于有了人性,我原諒你了。表示程瘋子對狗子道歉的接受。(3)以后在新中國好好做人吧。蘊含程瘋子對狗子改過自新的勸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