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智駕時,我們會高頻聽到“開城”二字。它代表的,就是各品牌推進“城市NOA”的進度條。這是一種為城區(qū)研發(fā)的高階駕駛輔助,許多車企在研發(fā)時,都會刻意弱化對高精地圖的依賴。打燈、變道、剎車、超車……全都不需要人工介入,真正做到“點到點通勤”。 配上自動泊車,智能出行真正實現(xiàn)了完美閉環(huán),新手小白也能像老司機一樣四平八穩(wěn)。
第三代保時捷Panamera初登場時,很多人覺得空氣懸架從三腔變單腔是減配,但實際上并非如此。新懸架內(nèi)置了雙閥減震器和油壓電機,有了更精準迅速的主動調(diào)節(jié)能力。它能有效抑制過彎側傾和加速翹頭,舒適性和操控感都有所精進。而裝備了天行全主動懸架的蔚來ET9,更是在連續(xù)減速帶上大秀香檳塔挑戰(zhàn)。1秒能進行1000次扭矩調(diào)整,這不是比魔毯還魔毯?
今年的汽車生態(tài)主打一個“卷”,800V的圈子越來越擠,終于有人憋不住開始往上沖了。先是在第六屆進博會高光亮相的保時捷概念超跑Mission X,后是2023NIO DAY的絕對主咖蔚來ET9,都用上了900V高壓電氣架構。充電更快、線束更細、能量轉化率更高,這都是實打實的優(yōu)勢?;蛟S800V和900V差距不大,但質變往往是量變疊加的結果。
很顯然,奔馳Vision One-Eleven概念車是對C111試驗車的一次致敬。而且此次致敬,不僅體現(xiàn)在了設計上。這位后輩所搭載的YASA軸向磁通電機,約等于Wankel轉子發(fā)動機的電氣化升級版。相較于其他同功率的常規(guī)電機,其重量和尺寸都被壓縮了2/3。而且YASA也是奔馳的全資子公司,實機上車只是時間問題。更輕更小也更強,轉子之魂由我來繼承!
12月17日,蔚來老總李斌開著一臺ET7開啟長測,最終達成了“一塊電池1044公里”的冬季續(xù)航。這一高光時刻的最大功臣,當數(shù)品牌自研的150度半固態(tài)電池包。它不僅具備國產(chǎn)乘用車最大的電容量,且擁有360Wh/kg的單電芯能量密度。比起尚未裝車的全固態(tài)電池,它多了少許電解液,但依舊有“大能量,小身材”的優(yōu)勢。最重要的是,在售的全部蔚來車型都能適配。
正所謂“上半場電氣化,下半場智能化”,生成式AI這股風潮,儼然成了汽車科技領域的最熱門話題。被法拉第未來、奔馳、大眾先后垂青的ChatGPT自不必說,百度文心一言、商湯絕影、阿里通義千問……諸多國產(chǎn)后來者也紛紛有了上車計劃。上到人生哲理,下到路書制定,它們完全能把語音助手甩出幾條街。至于未來還能干什么,就要你自己去開發(fā)了。
無論是0.197Cd的“最低風阻量產(chǎn)車”埃安Hyper GT,還是0.215Cd的“公路高鐵”理想MEGA,都有一種破風的美。在這一次的降阻競賽中,我們也首次意識到“削尖了腦袋”是如此的生動具體。不過現(xiàn)階段數(shù)據(jù)最驚人的,是兩款尚未登場的準量產(chǎn)車——小米SU7和仰望U7,二者成績均為0.195Cd。而且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仍然不是汽車流體力學的終點。
近兩三年混動形式百家爭鳴,其中插混技術(PHEV)的呼聲越來越高。發(fā)展到今天,多擋位設定也幾乎成了各家PHEV技術的標配。吉利雷神電混DHT Pro、長城檸檬混動、長安藍鯨iDD、奇瑞鯤鵬DHT……都算是這條賽道的堅定擁躉。提升擋位的意義在于,我們在不同駕駛情境下?lián)碛懈S富的選擇。平順感、經(jīng)濟性、高性能,你想要的它都有。
號稱“東方魔毯”的云輦,本質上是一種車身控制系統(tǒng),且C/A/P的技術規(guī)格依次遞增。云輦-C能通過減震器電磁閥迅速調(diào)節(jié)阻尼,面對不同路況時都能拿出最佳表現(xiàn),該濾震時濾震,該支撐時支撐。而云輦-A則用上了空氣彈簧,多了個底盤升降的黑科技。至于仰望U8的云輦-P則變得更加強大,其中核心亮點無疑是四輪聯(lián)動,無論地面多崎嶇,車身都能保持水平。
隨著歐盟將eFules標定為零排放的碳中和能源,汽油車的Deadline又往后推了幾年。eFules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液體碳氫鏈燃料,早期也被翻譯成“電子燃料”。它的碳和氫分別來自二氧化碳和水,故而披上了“環(huán)??稍偕钡娜A麗外衣。然而因為成本高且能耗大,所以我們也很難說它是不是真的環(huán)保。但僅憑為內(nèi)燃機續(xù)上了一口氣,eFules就已經(jīng)配享太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