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嬌,付洪杰,王沙沙,邢秀桂(濱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山東 濱州 256699)
兒科護理學是護理學專業(yè)的必修課之一,該課程是研究小兒時期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提高小兒身心健康以及疾病防治的一門護理學科,是培養(yǎng)高等護理人才必須開設的臨床專業(yè)課程之一。該課程的學習由在?;纠碚撝R學習和畢業(yè)前實習實踐鍛煉兩大部分構成。兒科護理臨床教學對護生的畢業(yè)前實習實踐鍛煉起著重要的作用,是專業(yè)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過程,也是對在?;纠碚撝R學習的進一步完善與提升[1-2],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應具備系統(tǒng)的兒科學基本理論知識及基本技能,從治病防病到促進小兒身心健康,從藥物防治到心理-行為治療、預防與護理。對兒科臨床護理教師思政教學體驗進行現象學研究,使專業(yè)知識傳授向臨床實踐實施無縫對接,保證學生在兒科護理實習階段的有效實習質量,同時提高院校的理論教學質量和實訓教學質量。通過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形式,對兒科臨床護理教師進行訪談,并對訪談結果進行歸納、整理、分析,得出教師思政教學體驗歷程的主題。
1.1 研究對象
1.1.1 納入標準 采用便利取樣方法選取研究對象并進行個別針對性的訪談,研究對象須符合以下標準:①受聘于我院的專任臨床護理教師;②主要工作為全職指導護生在實習科室完成臨床專業(yè)學習者;③五年以上工作經歷并在職期間獲得過優(yōu)秀指導教師榮譽稱號者;④語言表達能力較好者;⑤經溝通后,愿意參與本次課題研究同時已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1.2 基本資料 所選研究對象為12位教師,均為女性,第一學歷畢業(yè)學校為本科學校者有5位,高職高專院校者有5位,中等衛(wèi)生學校者有2位;年齡介于35-50歲,平均年齡為38歲;婚姻狀況為2位未婚,其余均已婚;學歷學位為學士8位,碩士4位;臨床工作年限介于10-28年,平均年限為15年;臨床教學年限介于5-15年,平均年限為9年;臨床教學科室涵蓋內外科、兒科、急診科、ICU等科室。
1.2 研究方法
1.2.1 資料收集 本研究先通過各大文獻數據庫進行相關的文獻檢索與整理分析,歸納呈現出臨床護理教師的相關教學概念與教學理論框架,結合思政育人的最新主題及相關學校開展的教學內容篩選,形成本次研究的相關理論基礎。再通過半結構式的個案訪談,描述并總結研究對象的教學歷程與感受。訪談提綱內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如何設計臨床教學方案與教學標準;②如何評估護生學情及自己的有效教學活動;③在臨床指導過程中,如何與護生進行有效的交流;④臨床教學過程中有哪些典型的思政育人教學案例;⑤你認為有效的思政育人臨床教學內容在教材中哪些章節(jié)部分可以挖掘出;⑥臨床教師應該具備什么樣的思政理念;⑦臨床教學活動中如何促進思政教學內容的合理導入。當資料分析無新的訪談主題產生時,即認為訪談內容已飽和并結束訪談。
1.2.2 資料分析 將受訪者以A1、A2、A3、A4、A5等序號進行編號,采用Colaizzi分析法[2]對資料進行歸類和深入提煉分析,在反復閱讀訪談筆記和訪談錄音轉化的文字基礎上,對重復出現的字、詞、句子進行編碼和歸類,提煉出相關研究主題,并進行主題歸類。
1.2.3 質量控制 采用便利取樣法選取訪談對象,確保樣本有代表性;資料分析后,將分析結果反饋給研究對象,以確認所獲得資料和分析結果的準確程度,并與臨床護理專家溝通進行有效完善。
采用敘事分析法對研究對象的訪談資料內容進行提煉分析,取得12位兒科臨床護理教師的思政教學體驗內容資料,呈現出三大主題,分別為:重塑教學理念、完善教學設計、提升人格魅力,九個次主題為:有效學習思政育人理念、添加關鍵思政育人元素、獲得思政育人課程材料、制定完善的教學方案、提煉有效的思政育人主題、清晰的教學設計流程、具備完善的人格魅力、具備優(yōu)良的職業(yè)道德、建立基本的形象魅力。
2.1 重塑教學理念包含三個次主題:有效學習思政育人理念、添加關鍵思政育人元素、獲得思政育人課程材料。護理教育目標必須基于一定導向的出發(fā)點,針對護生的層次結構而合理有效教學,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能力與知識,以具備當前專業(yè)課程思政育人理論基礎及核心理念。任何一次思政育人課堂教學一定都有一個清晰的目標作為出發(fā)點。沒有目標也就沒有教學,也就不存在教學的意義了,因此應當結合本門課程的教學內容而有效貫穿當前思政育人理念。A2:“我從事臨床護理帶教工作很多年了,接到通知后以為很輕松,只要如期正常開展臨床護理帶教工作,完善臨床護理工作新內容,教好所帶教的學生,應該差不多就可以了。后來通過培訓會議及相關的通知內容,發(fā)現根本不是這樣,不能再以傳統(tǒng)灌輸式、教條式的教學方法進行臨床帶教教學了,應該培育學生更好的人文素養(yǎng)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精神。將思政精神及思政育人理念貫穿到臨床護理帶教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當中,需要結合崗位的實際內容有效把握。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并且咨詢了科教科同事相關核心問題,我明白了思政育人理念,把專業(yè)知識點和正能量融入到一個個鮮活的臨床案例里面,春風化雨般地進行臨床護理有效教學是老師們應該掌握的“基本功”?!盇5:“教學好比做飯小炒,色香味俱全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創(chuàng)新思政教學模式理念是關鍵所在。我覺得應該重點在于解惑和啟發(fā),引起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而不是停留在飄渺的課堂內容,這就要求我們臨床帶教教師應該首先具備思政育人理念及理論基礎,再有效開展臨床護理帶教工作。我非常重視教學語言的使用以及教學理論的告知,比如在臨床教學過程中應該告知學生思政育人的核心理念及基礎內容,讓他們知道思政育人精神的重要性?!?/p>
2.2 完善教學設計包含三個次主題:制定完善的教學方案、提煉有效的思政育人主題、清晰的教學設計方案。教學設計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huán)節(jié)內容,教師在教學當中有效結合本專業(yè)特點,深入挖掘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載的育人功能,將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融入到課程教學或者實習過程中,實現“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的有機統(tǒng)一,因此臨床護理帶教課思政育人教學設計應當將課程思政育人理念融入臨床教學各環(huán)節(jié),在教授專業(yè)知識的同時實現專業(yè)價值引領,培養(yǎng)優(yōu)質的臨床護理人才。A1:“我覺得應該以我國學者發(fā)表在高水平雜志上的論文為著力點,構建典型思政育人教學設計案例導入素材庫,用嵌入式講解、專題式研討、推文式科普等方式告知護生當前兒科護理熱點問題,讓學生感受到兒科前沿的水平和魅力。有機會的話組織帶教教師培訓將人文素養(yǎng)融入兒科護理教育中的創(chuàng)新方法,讓老師和學生在有效的培訓學習活動中深刻理解專業(yè)知識,提升臨床思維能力?!盇3:“通過前期的學習,我認為首先基于立德樹人的根本原則,在充分了解護生的實習需求基礎之上,通過學習專業(yè)基礎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技能,穿插講述身邊的兒科護理前輩故事,促進護理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結合工作與生活中的實例,以聯系、發(fā)展的觀點指導護生看待問題,強化課程科學性、交叉性、前沿性和趣味性的建設,將思政育人元素與臨床護理帶教工作緊密聯系,使學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學習過程,在產生共鳴的同時體會到臨床帶教思政課堂的溫暖。”
2.3 提升人格魅力 包含三個次主題:具備完善的人格魅力、具備優(yōu)良的職業(yè)道德、建立基本的形象魅力。人格魅力在師生溝通中具有“潛在心理示范”“崇高美學感召”“特殊社會塑造”和“無形柔性管理”這樣的巨大作用。一位教師的教育方法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每位教師的人格魅力不同,他們的教育方式也有所不同,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學業(yè)和身心發(fā)展都非常的重要。A6:“人格魅力對于一個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無論你從事什么工作,它幾乎能夠決定一個人的成敗。我覺得人格發(fā)展水平對于人格魅力效應影響是非常巨大的。那么什么是人格呢?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氣質、能力等特征的總和,也指個人的道德品質和人能作為權利、義務的主體資格。這些解釋都是權威正式的定義,我一直銘記于心。無論你從事什么樣的職業(yè),人格魅力都不可忽視,因為它能夠影響一個人的方方面面。”
3.1 重塑教學理念 在臨床護理帶教中恰當地融入思政理念及人文精神,通過教師的有效思政教學,潛移默化地感染、引導學生,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承擔救死扶傷的重責[3-5]。對學生品行和能力的培養(yǎng)是教師最為看重的,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上好每一堂思政醫(yī)學課,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立德樹人理念。因此,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建立思政新課、推進思政項目、設立課程思政試點單位等諸多舉措都對當前的專業(yè)課教學有著更好的融合作用,使專業(yè)課與思政課同向同行,需要重塑教學理念并積極踐行,深度挖掘課程育人內涵。臨床護理帶教工作是培養(yǎng)高素質護理人員的重要措施,也是護生將所學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并正式步入臨床護理工作崗位的重要轉折點[6-7]。教師在臨床護理帶教工作中,在已有的教學方案與教學設計基礎上融入思政教學理念,深度挖掘臨床護理工作有關的思政育人內涵,將臨床護理思政與專業(yè)知識技能學習有機整合,師生相長的同時,完成思政育人工作,護生的臨床實踐技能也得以有效提高。
3.2 完善教學設計 根據臨床護理教學內容結合相關的醫(yī)學名人、典型案例,將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能和思政理念有機結合,提煉出合理的思政育人臨床案例,對學生進行奉獻精神、仁愛精神教育,培養(yǎng)學生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臨床護理專業(yè)人才。例如臨床護理操作技術“導尿術”,其發(fā)明者為孫思邈,可通過講述前輩過去的學醫(yī)歷程及為祖國醫(yī)學作出的巨大貢獻,深深感化學生,促使他們提高學習熱情。
3.3 提升人格魅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8]。思政課教師的人格魅力直接影響著教學成果的質量,對所教學生的三觀也會產生重大影響,專業(yè)課臨床教學工作亦如此。因為教師良好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形成美好健全的人格特征[9-11]。良好的臨床護理教學能力、合理的思政臨床教學設計可以展現兒科臨床護理教師的人格魅力。例如在臨床護理教學過程中,通過選取一個言簡意賅而又富有內涵的臨床思政案例進行課前導入,立足專業(yè)知識又結合臨床實際的操作方法、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新穎的臨床教學輔助手段貫穿其中,獨特的教師教學風格的精彩展示等手段都能夠有效地提升兒科臨床護理教師的教學親和度,從而更好地展示教學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