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芬 陳輝 陳麗梅
【摘要】 目的 探討紅光照射療法聯(lián)合皮膚護理在痤瘡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于惠州市皮膚病醫(yī)院就診的374例痤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87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皮膚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紅光照射療法,2組均持續(xù)護理4周。對比2組皮損評分、皮膚生理參數(shù)、心理狀態(tài)、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皮損數(shù)量、皮損程度、皮損顏色、皮損腫痛評分、紅斑程度、紫質程度、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anxiety scale,SAS)評分、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with 100 questions,WHO QOL-100)中心理、精神、環(huán)境、生理、社會關系、獨立性、一般健康和生活質量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紅光照射療法聯(lián)合皮膚護理能減輕痤瘡患者皮損程度,改善患者皮膚及心理狀態(tài),提高護理滿意度和生活質量。
【關鍵詞】 痤瘡;紅光照射療法;皮膚護理
文章編號:1672-1721(2024)06-0030-04? ? ?文獻標志碼:A? ? ?中國圖書分類號:R758
痤瘡多見于青少年群體,主要發(fā)生在面頰、下頜、額部等皮質豐富部位,影響患者外在美觀,對患者生活、社交等造成不利影響[1-2]。藥物是治療痤瘡的主要方式,能有效改善痤瘡紅腫、疼痛等癥狀,但存在見效慢、藥效持續(xù)時間較短等不足,長期使用還會引起不良反應與耐藥性,臨床應用受限[3]。治療期間,加強皮膚護理可加快患者臨床癥狀改善。紅光照射療法屬于物理干預手段,應用光動力殺滅痤瘡中的丙酸桿菌,改變細胞結構,進而促進皮損修復,促使皮膚彈性和美白程度恢復,具有見效快、操作簡單等優(yōu)勢。鑒于此,選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于惠州市皮膚病醫(yī)院就診的374例痤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對照探討紅光照射療法聯(lián)合皮膚護理對病情恢復的影響,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于惠州市皮膚病醫(yī)院就診的374例痤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87例。對照組男性93例,女性94例;年齡16~29歲,平均年齡(22.91±2.68)歲;81例輕度痤瘡,66例中度痤瘡,40例重度痤瘡;病程4個月~4.1年,平均病程(2.15±0.80)年。觀察組男性95例,女性92例;年齡16~28歲,平均年齡(23.02±2.45)歲;80例輕度痤瘡,65例中度痤瘡,42例重度痤瘡;病程3個月~4.3年,平均病程(2.19±0.75)年。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符合《中國痤瘡治療指南(2014修訂版)》[4]診斷標準;伴有丘疹、粉刺、膿包等癥狀。
排除標準:面部感染、活動性皮損;代謝性疾??;妊娠、哺乳期;肝腎功能障礙;語言交流、認知障礙;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2組均采取外用藥物聯(lián)合口服治療,如維A酸類、抗生素、激素類藥物等,配合藥物指導、心理疏導、健康宣教等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皮膚護理,首先核對患者信息,包括年齡、性別、診療方案、處理部位等;然后評估患者面部病灶、炎癥程度等,并交代注意事項。操作者需著裝規(guī)范,不可佩戴首飾與美甲,清潔手部并佩戴口罩、護目鏡與頭套;準備棉簽、痤瘡針、橡膠手套、護眼棉條等,保持病區(qū)環(huán)境清潔,光線充足;操作前再次核對患者信息,清潔、消毒患者面部,然后行皮膚護理。采用毛巾折疊法包裹患者頭部,清水清潔面部皮膚,棉簽蘸取高效碘消毒需要治療的部位,按照由上至下的順序用針頭挑破痤瘡表皮,排出黑頭粉刺,擠壓時注意控制力度,將痤瘡開口圓圈至中間,往下按壓,如無法順利擠出則換方向擠壓,擠壓后再次使用高效碘消毒,并全臉涂搽痤瘡膏;將倒膜粉調至糊狀,迅速均勻涂在面部皮膚表面,涂抹時避開患者雙眼、鼻孔、口唇處,30 min后揭去石膏膜,清洗面部皮膚。結束后整理床單位,處理使用過的醫(yī)療用品,清潔手部,告知患者護理相關注意事項,2次/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紅光照射療法,采用深圳市普門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Carnation-88C光子治療儀照射痤瘡部位,紅光波長(640±10)nm,紅光輸出強度≥1 300 mW/cm2;囑患者平臥,使用潔面膏進行潔面處理,佩戴專用遮光眼罩,面部與光源距離10 cm,20 min/次,紅光照射期間提醒患者保持頭部后仰,確保整個面部受到照射,詢問患者感受,如果出現(xiàn)疼痛、紅斑等異常,立即暫停照射,詢問醫(yī)生并采取處理措施,2次/周。
2組均持續(xù)護理4周。
1.3 觀察指標
分析對比2組皮損評分、皮膚生理參數(shù)、心理狀態(tài)、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1)皮損評分。護理前后以4級評分法對皮損數(shù)量、皮損程度、皮損顏色、皮損腫痛進行評估,每項分值0~3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痤瘡程度越嚴重。(2)皮膚生理參數(shù)。護理前后采用美國CANFIELD公司生產(chǎn)的visia皮膚檢測儀測定2組患者皮膚生理參數(shù),根據(jù)拍攝的皮膚圖像對紅斑、紫質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并自動生成絕對分值,數(shù)據(jù)水平越低提示紅斑、紫質程度越輕。(3)心理狀態(tài)。護理前后采用SAS[5]和SDS[6]評價2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各20個條目,分值25~100分,評分越低提示患者心理狀態(tài)越好。(4)生活質量。護理前后以WHO QOL-100[7]評價2組患者生活質量,包括心理(20項)、精神(4項)、環(huán)境(32項)、生理(12項)、社會關系(12項)、獨立性(16項)、一般健康和生活質量(4項)7個領域,各項分值1~5分,總分100~500分,評分越高則生活質量越高。(5)護理滿意度。發(fā)放患者滿意度量表(client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CSQ-8)[8],該表共8題,應用Likert4級評分法評估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分值8~32分,>24分為非常滿意,17~24分為滿意,9~16分為一般滿意,≤8分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shù)+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護理前后皮損評分比較
護理前,2組皮損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2組皮損數(shù)量、皮損程度、皮損顏色、皮損腫痛評分均低于護理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護理前后皮膚生理參數(shù)比較
護理前,2組皮膚生理參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2組紅斑、紫質程度低于護理前,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2組護理前后心理狀態(tài)比較
護理前,2組心理狀態(tài)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2組SAS、SDS評分低于護理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2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比較
護理前,2組生活質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WHO QOL-100中心理、精神、環(huán)境、生理、社會關系、獨立性、一般健康和生活質量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2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 討論
痤瘡發(fā)病機制目前尚未明確,可能與免疫力低下、內分泌失調等有關,且高糖飲食習慣、熬夜、精神壓力大等均會增加發(fā)病風險。痤瘡發(fā)生后會引起粉刺、丘疹等癥狀,并伴有皮脂溢出、瘙癢、紅腫疼痛等,影響面部美觀與日常生活,部分患者由此引發(fā)自卑、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嚴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質量[9-10]。
當前痤瘡治療藥物多種多樣,但療效卻不盡如人意。近年來,物理療法和皮膚護理的作用逐漸被肯定,并被廣泛用于皮膚病治療中。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皮損數(shù)量、皮損程度、皮損顏色、皮損腫痛評分、紅斑程度、紫質程度及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WHO QOL-100中心理、精神、環(huán)境、生理、社會關系、獨立性、一般健康和生活質量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紅光照射療法聯(lián)合皮膚護理用于痤瘡患者中,能加快皮膚各項生理參數(shù)復常,減輕患者不良心理狀態(tài),進而提升患者生活質量,獲得更高的護理滿意度。曹文娟等[11]研究顯示,紅藍光物理療法治療中重度痤瘡效果確切,能減輕患者癥狀,改善皮膚狀況,這與本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在痤瘡患者中開展紅光照射療法,當紅光照在痤瘡處時,生物組織中的外源性或內源性光敏物質會吸收光子能量,產(chǎn)生大量活性氧,以殺滅痤瘡丙酸桿菌,阻止皮脂腺分泌,進而減輕痤瘡情況,加快皮損恢復。紅光還具有光源強、能量密度均勻、純度高等特點,對成纖維細胞有較強的刺激作用,通過誘導膠原再生,促進受損皮膚修復,減輕皮損程度。紅光穿透力強,能深入皮膚組織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膠原蛋白重塑和組織修復,抑制或減少痤瘡瘢痕的形成,恢復面部皮膚美觀,減輕疾病造成的負面影響,提高生活質量[12]。加強皮膚護理,做好潔面、粉刺去除等,可及時排出皮脂腺內炎癥物質,促使皮脂腺口暢通,利于傷口痊愈,進而改善皮膚生理功能。紅光照射療法和皮膚護理聯(lián)合應用可協(xié)同減輕痤瘡癥狀,改善皮膚生理參數(shù),有效減小痤瘡對面部美觀的影響,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提升生活質量,故護理滿意度更高。
綜上所述,紅光照射療法聯(lián)合皮膚護理能夠有效減輕痤瘡患者的皮損程度,促進患者的皮膚功能恢復,進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及生活質量,促使護理滿意度提升。
參考文獻
[1] 劉巖,王浩,張曉茹,等.百癬夏塔熱片聯(lián)合阿達帕林凝膠治療尋常痤瘡的療效觀察[J].河北醫(yī)學,2020,26(3):445-450.
[2] 陳思璇,李泓瑩,楊洋,等.點陣激光用于痤瘡患者的臨床治療對療效、皮損改善、經(jīng)表皮失水量、皮膚表面pH值、血紅素含量的影響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21,20(1):60-62.
[3] 范莉莉,蘭婷,唐莉,等.ALA-PDT治療玫瑰痤瘡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臨床皮膚科雜志,2022,51(5):266-270.
[4] 中國痤瘡治療指南專家組.中國痤瘡治療指南(2014修訂版)[J].臨床皮膚科雜志,2015,44(1):52-57.
[5] 王文菁,譚文艷.驗證性因子分析在焦慮自評量表中的應用[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7):781-783.
[6] 金婷,張磊晶.我國常用的抑郁自評量表介紹及應用[J].神經(jīng)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2017,17(5):366-369.
[7] 都元濤,方積乾.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中文版介紹及其使用說明[J].現(xiàn)代康復,2000,4(8):1127-1129,1145.
[8] 牛洪艷,倪靜玉,張玲,等.護理滿意度量表在臨床住院病人中應用的信效度研究[J].護理研究,2016,30(3):287-290.
[9] 陳建霞,周發(fā)瓊,陳尚周,等.二步照射法對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治療中重度痤瘡患者疼痛及臨床療效的影響[J].中華皮膚科雜志,2020,53(11):900-904.
[10] 蘇玩琴.LED紅藍光聯(lián)合膠原蛋白貼敷料治療面部尋常痤瘡的臨床療效[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11):1849-1851.
[11] 曹文娟,洪莉,徐遠,等.紅藍光交替照射聯(lián)合藥物治療中重度痤瘡的療效觀察[J].安徽醫(yī)學,2019,40(12):1374-1376.
[12] 李彤,張妍,程巍巍.紅藍光與丹參酮綜合療法對尋常型痤瘡患者的療效、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河北醫(yī)藥,2020,42(23):3591-3593,3597.
(編輯:肖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