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也就是甲申年,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在陜西建立“大順”政權,隨后率軍攻克北京。明王朝被推翻,崇禎皇帝在景山上吊自殺。然而,李自成的農民軍很快被吳三桂和清軍打敗,退出北京,從此一蹶不振。李自成最后死在湖北通城。
毛澤東熟讀史書,鑒古知今,尤其關注歷代農民起義及其領袖人物的事跡和命運。李自成的悲劇時??M繞在他的腦海,成為他一生的鏡鑒。
“黃巢、李闖式的流寇主義,已為今日的環(huán)境所不許可”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了南昌起義、廣州起義等,武裝反抗國民黨的鎮(zhèn)壓。毛澤東也領導發(fā)動了秋收起義,并奉命率領起義部隊攻打長沙。這些起義都在優(yōu)勢敵軍的圍攻下失敗了。
與當時的一些領導人不同,毛澤東吸取李自成的歷史教訓,認識到在敵強我弱、武裝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應該轉入農村,建立鞏固的根據(jù)地。據(jù)跟隨毛澤東上井岡山的譚震林回憶:“秋收起義后,毛澤東在文家市召集受到挫折的部隊,堅決制止了再次攻打長沙的主張,率領隊伍向井岡山進軍。毛澤東曾總結歷史上農民起義失敗的教訓,對大家說,李自成為什么失敗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沒有鞏固的根據(jù)地?!?/p>
兩年后,毛澤東第一次把李自成的名字寫進了中共的會議決議案中。1929年12月,紅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古田會議)通過了毛澤東起草的八個決議案。在第一個決議案“糾正黨內非無產階級意識的不正確傾向”中,毛澤東對兩年來紅四軍黨內斗爭的經驗進行總結,闡述了流寇思想的來源、表現(xiàn)和糾正方法,指出:“應當認識,歷史上黃巢、李闖式的流寇主義,已為今日的環(huán)境所不許可?!?/p>
毛澤東以黃巢、李自成的失敗為借鑒,著重強調了黨和紅軍離不開人民群眾的道理,著重強調了建立革命根據(jù)地、創(chuàng)建人民政權和開展群眾工作的重要性。他認為,只有加強黨的思想建設,保持黨的無產階級先鋒隊性質,并將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軍隊建設成無產階級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才能避免重蹈流寇主義的覆轍,取得革命的最終勝利。
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對黨員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毛澤東在古田會議決議案中還規(guī)定了發(fā)展新黨員的五個條件,即政治觀念沒有錯誤的(包括階級覺悟);忠實;有犧牲精神,能積極工作;沒有發(fā)洋財?shù)挠^念;不吃鴉片,不賭博。然而,在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舊中國,黨員要做到這五條并堅持到底并不容易。在此后的漫長歲月中,毛澤東與貪污腐敗、官僚主義等嚴重損害黨群關系的行為,進行了異常堅決的、持久不懈的斗爭。
“《甲申三百年祭》,我們把它當作整風文件看待”
1944年,郭沫若為紀念李自成農民軍進入北京三百周年,寫了兩萬多字的史論《甲申三百年祭》,論述農民軍進入北京后,因為劉宗敏、牛金星等主要將領謀臣生活腐化,又產生宗派傾軋,而退出北京,走向失敗的過程。3月,重慶《新華日報》分四次連載了這篇文章。此時,中國全民族抗戰(zhàn)進入后期,勝利的大勢已趨明朗。文中的論述被國民黨反動政府認定是在“影射當局”,馬上組織專人撰寫社論圍攻責難。而身處延安土窯洞中的毛澤東卻從中讀出了另一番警示與深意。
4月12日,毛澤東在延安高級干部會議上作關于學習和時局問題的報告,向與會者特別推薦了《甲申三百年祭》,指出:“我黨歷史上曾經有過幾次表現(xiàn)了大的驕傲,都是吃了虧的?!薄敖瘴覀冇×斯粽摾钭猿傻奈恼?,也是叫同志們引為鑒戒,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月20日,毛澤東在談及國家命運時又指出:“首先是高級領導同志,無論遇到何種有利形勢與實際勝利,無論自己如何功在黨和國家,德高望重,必須永遠保持清醒與學習的態(tài)度,千萬不可沖昏頭腦,忘其所以,重蹈李自成的覆轍?!?/p>
遵照毛澤東的指示,延安《解放日報》全文轉載了《甲申三百年祭》。轉載時,文章前面加了千余字的按語,指出:“在這篇論文里,郭先生根據(jù)確鑿的史實,分析了明朝滅亡的社會原因,把明思宗的統(tǒng)治與當時農民起義的主將李自成的始末作了對照的敘述和客觀的評價——還給他們一個本來面目。郭先生雖然推翻了流俗關于李自成等的無知胡說,但是對于他的批評也是極嚴格的。”
6月7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和中央軍委總政治部聯(lián)合發(fā)出通知,要求組織干部學習《甲申三百年祭》,以達到“深刻了解與警覺之目的”。
11月21日,毛澤東給在重慶的郭沫若寫信,說:“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們把它當作整風文件看待。小勝即驕傲,大勝更驕傲,一次又一次吃虧,如何避免此種毛病,實在值得注意?!痹谡L運動中,《甲申三百年祭》成為全黨普遍學習的重要材料。黨員干部以李自成這面歷史鏡子對照檢查自己后,思想認識有了很大提高。一個宣傳大隊分隊長在整風學習筆記中寫道:“我們現(xiàn)在還沒有進城,但是已經被城里的花花世界迷了眼,總想吃得好一點,穿得好一點,還要打扮打扮,怕人家說自己土氣,要是進了城,還能不被金錢、美女俘虜了去嗎?李自成起義軍的悲慘下場,真該我們警惕啊!”
伴隨學習《甲申三百年祭》的熱潮,全國各抗日根據(jù)地和軍區(qū)的劇團,先后上演了描寫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及其失敗的劇作。其中,山東抗日根據(jù)地劇作家馬少波1944年秋創(chuàng)作的京劇《闖王進京》,就是比較知名的一部。
毛澤東在延安看過這個戲后,陷入更深的思考。他思索的已不僅僅是一時一事怎樣吸取李自成的教訓,而是如何從根本上、從長遠上徹底杜絕歷史悲劇重演。1945年7月,國民參政員黃炎培訪問延安,向毛澤東提出了如何跳出歷史周期率的尖銳問題。這正是毛澤東長期以來冥思苦想的問題。這時,他已經有了明確的答案,毛澤東充滿自信地說:“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監(jiān)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
1948年秋,解放戰(zhàn)爭形勢進入到奪取全國勝利的決定性階段。隨著三大戰(zhàn)役的勝利發(fā)展,解放區(qū)迅速擴大,新解放城市大量增加,人民革命政權即將“進京”。革命勝利近在眼前,人們都沉浸在喜悅之中,而毛澤東仍然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他希望全黨把李自成進北京后因驕傲而失敗的教訓作為前車之鑒,提出廣大黨政干部和解放軍官兵進城前要觀看京劇《闖王進京》。
盡管演出條件簡陋,但《闖王進京》受到觀眾超乎尋常的歡迎,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當年參加這部戲演出的冀東軍區(qū)文工團團員田奇、李犁后來回憶說:“演出對象主要是從白山黑水或太行北岳趕來執(zhí)行平津戰(zhàn)役任務的幾十萬大軍和準備進城做接收工作的地方干部。演出往往從天擦黑演到后半夜,當觀眾在零下幾度十幾度的嚴寒中全神貫注地看戲,為劇中情節(jié)、劇中深含的思想底蘊所吸引、所感動,我們也演得最投入最動情。”《闖王進京》不是簡單說教,而是發(fā)人深省,正如某縱隊一位首長在演出前向部隊所講:“這個戲好,它演的是三百年前的事,但讓我們思考的應該是明天?!?/p>
這時在西柏坡的毛澤東頻繁地提起李自成。他在不同場合講類似的話:“我們就要進北平了,可不能像李自成進北京,他們進了北京就變了。我們共產黨人進北京,要繼續(xù)革命,建設社會主義,直到實現(xiàn)共產主義?!薄靶轮袊⒑螅芏嗳艘龉?,不管當多么大的官,都是為人民服務,要努力奮斗,不要以為當官了,就不愿再過艱苦生活了,那樣就同李自成差不多了?!?/p>
在1949年3月5-13日召開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更清楚表明了他不厭其煩講李自成的用意:“可能有這樣一些共產黨人,他們是不曾被拿槍的敵人征服過的,他們在這些敵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稱號;但是經不起敵人用糖衣裹著的炮彈的攻擊,他們在糖彈面前要打敗仗。我們必須預防這種情況?!薄皠毡厥雇緜兝^續(xù)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p>
耳畔回響著《闖王進京》的唱腔,解放軍官兵打開一座座城市的大門。1949年3月23日,毛澤東走出在西柏坡居住的小院,率領中共中央機關和人民解放軍總部前往北平。臨行前,他高興地對周恩來說:“今天是進京的日子,進京趕考去。”周恩來笑著說:“我們應當都能考試及格,不要退回來?!泵珴蓶|堅定地回答:“退回來就失敗了。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一路上,毛澤東又多次提起不要做李自成的話題。他說,《甲申三百年祭》僅僅是說了個開頭,這篇文章是要永遠讀下去的。
“你們要學劉宗敏,我勸你們不要學”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仍然過著簡樸的生活,并時時以李自成的教訓警醒黨員干部。
1950年2月,毛澤東訪蘇歸來,到哈爾濱視察,被安排在頤園街1號的一棟高檔別墅里休息。毛澤東看了看四周說:“這個地方不好啊,一個人住在這里,不沾染官僚主義才怪哩?!庇谑?,他問當時的松江省委負責同志,現(xiàn)在是住樓房,還是住平房?負責同志回答說:“住樓房?!泵珴蓶|意味深長地說:“我們進城了,不要忘記人民群眾……可別上得樓來、下不得樓去,脫離人民群眾啊?!?/p>
當晚,哈爾濱市準備了豐盛的晚宴,不光有大魚大肉,還有熊掌、飛龍等珍稀美味。毛澤東看到這一桌菜后面露不悅,只吃了半碗米飯,就放下筷子。因為越南領導人胡志明在座,毛澤東當場沒說什么,回到住地,對身邊工作人員說:“這樣好的飯有沒有必要?。繘]有必要嘛!我們國家現(xiàn)在這么窮,搞得這么豐富干什么!你去交代一下,從明天開始,還按我們在家的標準去辦?!?/p>
第二天,伙食變成家常飯菜,毛澤東臉上才露出笑容。后來,到沈陽視察時,飯菜比哈爾濱安排得還豐盛。毛澤東這下生氣了,接見干部時專門就這件事提出批評。他說:“我是不學李自成的,你們要學劉宗敏,我勸你們不要學。二中全會剛剛開完,就忘了。我們還要繼續(xù)貫徹二中全會的精神。我們不能這樣做?!?/p>
盡管對黨風廉政建設形勢的嚴峻性有所預見,但有些貪腐案件的惡劣程度還是超出了毛澤東的想象。1951年11月,毛澤東以震驚、憤怒的心情,批轉了中共河北省委和華北局關于大貪污犯劉青山、張子善嚴重罪行的報告。他嚴厲指出:“這件事給中央、中央局、分局、省市區(qū)常委提出了警告,必須嚴重地注意干部被資產階級腐蝕發(fā)生嚴重貪污行為這一事實,注意發(fā)現(xiàn)、揭露和懲處,并須當作一場大斗爭來處理?!?/p>
毛澤東沒有因為劉青山和張子善曾對革命有功而手軟,而是力主嚴懲,處以極刑。公審劉、張大會前夕,毛澤東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我們堅決不做李自成!我不想做李自成。誰想做劉宗敏、牛金星,劉青山、張子善便是前車之鑒!”
“《闖王進京》,看來今后還要看”
1953年2月23日,毛澤東在南京視察,參觀了紫金山的天堡城遺址。這里是當年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軍與清軍浴血奮戰(zhàn)的地方。
站在曾被清軍攻破的城墻前,毛澤東對隨行同志說:“天堡城地勢險要,是保衛(wèi)南京的前哨陣地,當年太平天國軍隊與曾國藩部隊展開血戰(zhàn),堅持了兩年多,真不簡單。如果當年洪秀全能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情況就會好得多了。在西柏坡時,我就提出來,要大家看《闖王進京》,看來今后還要看。太平天國的革命歷史也要建個博物館,這是極有意義的?!?/p>
毛澤東似乎意有所指。就在這次南京出行前不久,他收到兩份來自地方的報告。一份是中共山東分局的報告,報告中說,此前開展的“三反”運動取得了顯著成效,但縣、鄉(xiāng)基層組織仍明顯地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命令主義等作風問題,表面上看工作步步推進,但實際上沒能紓解群眾的實際困難,省政府甚至積壓了七萬多件群眾來信沒有處理,給黨群關系造成負面影響。另一份來自西北局的報告則集中反映了區(qū)鄉(xiāng)工作中的“五多”問題——任務多、會議集訓多、公文報告表冊多、組織多、積極分子兼職多,看似處處留痕,實際在很大程度上人浮于事,顧此失彼。
針對山東分局的報告,毛澤東于1952年12月25日為中央起草《關于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要求各地結合整黨建黨及其他工作,從處理人民來信入手,檢查一次官僚主義、命令主義和違法亂紀分子的情況,并向他們展開堅決的斗爭。
針對西北局的報告,毛澤東于1953年3月10日為中央起草《關于解決區(qū)鄉(xiāng)工作中“五多”問題的指示》指出,所謂“五多”實際上是黨政組織在農村工作中嚴重脫離農民群眾損害農民及其積極分子的利益的問題,并要求結合“新三反”要求進行深入整改。
這些措施對于改善黨的作風,加強黨與群眾的密切聯(lián)系,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后,毛澤東一再告誡領導干部:“縣委以上的干部有幾十萬,國家的命運就掌握在他們手里。如果不搞好,脫離群眾,不是艱苦奮斗,那么,工人、農民、學生就有理由不贊成他們。我們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長官僚主義作風,不要形成一個脫離人民的貴族階層?!?/p>
對于官僚主義和貪腐現(xiàn)象,毛澤東深惡痛絕;對于官僚主義分子和腐敗分子,毛澤東毫不留情,嚴厲懲處。他要求干部“以普通勞動者的姿態(tài)出現(xiàn)”,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參加生產勞動,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關心人民群眾的疾苦。毛澤東帶頭培育了我們黨清正廉潔、勤政為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
“我同意他寫《李自成》小說二卷、三卷至五卷”
1975年,82歲的毛澤東身體已經很虛弱了,但他仍然堅持讀史,仍然對歷史人物李自成念念不忘。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的來信,引起他的重視。
姚雪垠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他在搜集大量資料的基礎上,從1957年開始創(chuàng)作長篇小說《李自成》,用了六年時間寫出第一卷。1963年,《李自成》第一卷出版后,深受廣大讀者歡迎,初版的三十萬冊很快銷售一空。姚雪垠將樣書寄給毛澤東,毛澤東讀后,對這部小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文化大革命”中,盡管毛澤東指示對姚雪垠加以保護,但是《李自成》第二卷的出版、第三至五卷的寫作,還是受到嚴重干擾。1975年10月,姚雪垠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匯報自己的寫作情況。他在信的結尾說,自己“已經60多歲,身體也不十分好,而《李自成》尚未完成一半。我希望再次獲得您的支持,使我能夠比較順利地完成《李自成》”。毛澤東看到姚雪垠的信后,立即批示:“印發(fā)政治局各同志,我同意他寫《李自成》小說二卷、三卷至五卷。”從保存下來的扭曲字跡可以明顯看出,毛澤東當時手抖得厲害。他不顧年老體衰,堅持作出批示,可見對《李自成》小說的高度重視。
在毛澤東的支持下,姚雪垠繼續(xù)從事《李自成》的創(chuàng)作。1976年,《李自成》第二卷幾經周折終于出版。姚雪垠又筆耕不輟前后用了三十多年時間完成了《李自成》全書五卷,共兩百三十萬字。
毛澤東關于李自成教訓的警示,關于進京趕考、跳出歷史周期率的告誡,始終在黨員干部耳畔回蕩,時刻提醒每一位黨員干部——這場歷史性的考試還在繼續(xù),只有以史為鑒,居安思危,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血肉聯(lián)系,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斗,才能向新時代、向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摘自《百年潮》,作者王穎系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