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晨,李 英
1.天津市天津醫(yī)院康復科,天津 300211;2.天津市第三中心醫(yī)院內分泌科,天津 300170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及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糖尿病等慢 性病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直接威脅人類的生命健康。有研究[1]指出,2015 年全球范圍內20~79 歲人群中大約有4.15億人患有糖尿病,預計到2040年將達到6.42億。近年來,亞洲是糖尿病發(fā)病率增長最快的區(qū)域之一,其中尤其以中國和印度增長為主。在中國的一項以人口為基礎的大規(guī)模調查[2]顯示,2010 年有1 139 萬成年人(占成年人口的11.6%)患有糖尿病。90%的糖尿病患者屬于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值得注意的是,T2DM 經常發(fā)生在實際診斷的數年之前,而現有的調查數據僅限于醫(yī)院檢測出來的數據,因此實際情況將嚴重超出預測數據。峰值攝氧量是反映心肺耐力的指標,也是對有氧運動能力的評價標準,與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呈負相關[3]。心肺運動試驗(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CPET)是臨床上檢測峰值攝氧量的金標準[4]。對于T2DM患者而言,即使沒有嚴重的心肺系統(tǒng)并發(fā)癥,其峰值攝氧量仍然明顯低于正常人,這可能與胰島素抵抗、血管內皮功能障礙、微血管病變等因素有關[5]。早期的峰值攝氧量降低往往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但是會降低T2DM 患者出現心肺系統(tǒng)疾病時的代償能力[6]。因此,T2DM 患者在出現心肺系統(tǒng)疾病時,重癥率和死亡率均遠高于正常人[7]。如何降低峰值攝氧量受損的發(fā)生風險對提高T2DM 患者的心肺系統(tǒng)代償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本研究通過CPET檢測T2DM患者的峰值攝氧量,探討其與臨床資料的相關性,為降低患者峰值攝氧量受損的發(fā)生風險提供依據,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9 年3 月—2022 年3 月天津市第三中心醫(yī)院收治的138 例T2DM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97 例,女41 例,平均年齡(46.87±12.49)歲。納入標準:(1)T2DM 診斷標準均符合中國T2DM 防治指南(2017 年版),(2)T2DM 持續(xù)時間至少1 年,(3)空腹血糖值<16.7 mmol/L,(4)可配合完成CPET。排除標準:(1)有急性感染,(2)有原發(fā)性心肺系統(tǒng)疾病,(3)合并嚴重并發(fā)癥,(4) 由于年齡等其他因素影響運動能力,(5)CPET 結果分析表明存在心功能不全、貧血、肌肉骨骼等其他影響峰值攝氧量的因素。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本研究采用心肺功能測試儀(VmaxEncore,Sensor?Medics,American)檢測患者的峰值攝氧量。試驗方案選用斜坡遞增式癥狀、限制性心肺運動試驗。給患者配戴合適大小的面罩,檢查確認無漏氣后,連接流量傳感器,檢測靜態(tài)肺功能。檢測者告知患者檢測流程、檢測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及應對風險的搶救措施。將功率車座椅調整至患者合適高度,配戴12 導聯心電圖、血氧飽和度監(jiān)測儀、血壓計等監(jiān)護設備。整個測試過程為靜坐3 min,無功率熱身3 min、斜坡式遞增負荷運動8~12 min,囑患者全程盡量避免說話,以60~65 轉/min 的轉速蹬踏功率車,詢問并記錄患者在檢測過程中每個階段的主觀疲勞度。當患者出現終止指征后進入恢復階段,時間為5~10 min。
采用問卷調查法收集患者的年齡、性別、身高、體質量、體質量指數(BMI)、頸圍、腰圍、臀圍、腰臀比、握力/體質量、吸煙史、T2DM 病程等信息。收集并記錄患者的臨床檢查數據,包括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島素(FINs)、計算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HOMA-Ir=FPG×FINs/22.5)、糖化血紅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實驗室檢測指標,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左心室舒張功能(LVDD)、節(jié)段性室壁運動異常(SWMA)等心臟彩超結果。
采用SPSS 26.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Shapiro-Wilk檢驗對數據進行正態(tài)性檢驗,采用Levene test 檢驗進行方差齊性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Spearman 相關或Pearson 相關研究變量間的相關性,其中,相關系數用r表示,0<|r|≤0.3 提示相關性較弱,0.3<|r|≤0.7提示相關性中等,0.7<|r|≤1提示相關性較強。將具有相關性的因子納入多元線性回歸模型。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T2DM 患者的峰值攝氧量與BMI、腰圍、T2DM 病程呈弱負相關,與男性性別呈弱正相關,與握力/體質量呈中等強度正相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峰值攝氧量與臨床特征的相關性分析
T2DM 患者的峰值攝氧量與HDL-C 呈弱正相關,與LVDD 呈中等強度負相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峰值攝氧量與臨床檢查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LVDD、腰圍是T2DM患者峰值攝氧量的獨立危險因素,握力/體質量、男性是T2DM患者峰值攝氧量的獨立保護因素,見表3。在逐步線性回歸模型中,單獨納入握力/體質量可以解釋19.6%的峰值攝氧量的變化,R2變化量加入LVDD 可以增加11%,加入腰圍可以增加3.5%,加入性別可以增加4.2%,見表4。
表3 峰值攝氧量與臨床資料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
表4 峰值攝氧量與臨床資料的逐步線性回歸分析結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LVDD、腰圍是T2DM 患者峰值攝氧量的獨立危險因素,握力/體質量、男性性別是T2DM 患者峰值攝氧量的獨立保護因素。女性T2DM 患者較男性更容易出現峰值攝氧量降低的情況,LVDD、腰圍過低會增加峰值攝氧量降低的發(fā)生風險,提高握力/體質量可以降低峰值攝氧量降低的發(fā)生風險。
有研究[8-9]顯示,即使沒有臨床癥狀的LVDD 也會導致患者的峰值攝氧量降低,與本研究結果一致。這可能是因為,隨著疾病的進展,T2DM 患者的心臟和結構會出現相應的變化。在進行CPET 的同時,采用心臟彩超監(jiān)測患者的心臟功能,結果發(fā)現,T2DM 患者在峰值運動時表現出LVDD 障礙,進而影響射血能力,導致峰值攝氧量降低[8,10]。其具體機制可能是,在T2DM 患者中脂肪酸的過度吸收和氧化會顯著增加心肌細胞的氧氣消耗,導致活性氧化物(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堆積,引起線粒體功能障礙,誘發(fā)氧化應激反應,損傷心肌細胞,導致出現心肌細胞纖維化,進而影響到心臟的舒張功能[11-13]。T2DM 患者的胰島素抵抗會抑制AKT 信號通路激活,由于蛋白激酶B(AKT)信號通路磷酸化與糖原合成密切相關,抑制AKT信號將會造成糖原大量沉積,進一步加劇心肌纖維化[14]。此外,持續(xù)高血糖會引起高級糖基化終末產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大量堆積,導致心臟微血管收縮增加,擴張減少,影響心肌微循環(huán),減少進入心肌細胞及間質細胞的氧氣和能量,限制心肌收縮及舒張功能[13]。這提示應該重視T2DM 患者沒有癥狀的LVDD 障礙,并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減少其對患者心肺耐力的影響。
握力是一種操作簡單、花費較低的檢測人體肌力的一種方法。有研究[15]顯示,握力與患糖尿病的風險呈負相關關系,并且當用體質量校正握力后,這種關系會進一步加強。這提示用體重校正后的握力更能反應T2DM 患者的肌肉力量,因此本研究選用握力/體質量來代表患者肌力的強弱。通常來說,T2DM 患者的握力較正常人明顯降低,血糖控制不良、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較高、炎癥反應等因素會增加T2DM 患者握力降低的發(fā)生風險[16]。這可能是因為隨著T2DM 病情的發(fā)展,患者肌肉的結構及功能都會發(fā)生病變,導致肌肉萎縮、利用葡萄糖的能力降低。握力降低是T2DM 患者血糖控制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17]。如果同時存在肥胖和握力降低,T2DM 患者蛋白尿,尤其是大量蛋白尿的發(fā)生風險會顯著增加[19]。除此之外,低握力會顯著增加T2DM 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風險[20],還會增加患者再入院和嚴重感染的發(fā)生風險[21]。本研究結果顯示,低握力/體質量是峰值攝氧量降低的獨立保護因素,握力/體質量可以作為反映T2DM 患者心肺耐力的標志物,也可以作為反映T2DM 患者長期預后的預測因子。這提示對于沒有條件進行心肺運動試驗的患者,可以通過檢測肌力間接反映是否存在峰值攝氧量降低的發(fā)生風險,也為如何預防及治療T2DM患者峰值攝氧量降低提供了方向。
腰圍可以反映T2DM 患者的體型和內臟脂肪含量,腰圍越大,提示肝臟內的脂肪越多,肝臟纖維化的發(fā)生風險也越高。有研究[22]顯示,肝臟內的纖維化程度與心肌細胞的纖維化程度呈正相關關系,患者的腰圍越大,心肌細胞可能的纖維化程度越高,進而影響心肺耐力。腹部堆積的大量脂肪會影響膈肌在呼吸時的活動,導致肺臟的順應性降低,肺容積下降,從而影響心肺耐力。本研究結果顯示,腰圍是峰值攝氧量降低的危險因素,可以通過減小腰圍控制峰值攝氧量降低的發(fā)生風險。
綜上所述,LVDD、腰圍是T2DM 患者峰值攝氧量的獨立危險因素,握力/體質量、男性性別是T2DM 患者峰值攝氧量的獨立保護因素,T2DM 患者握力/體質量降低會增加心肺耐力受損的發(fā)生風險。本研究提供了一種簡單方便的預測T2DM 患者心肺耐力受損的方法,并為預防及治療T2DM患者心肺耐力受損提供了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