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林珂 錢瑩瑩 戴 蓮
肺癌是人類健康與生命危害最嚴重的惡性腫瘤,目前已成為人類因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發(fā)生率約占11.6%,化療是治療肺癌的最佳及主要療法之一[1-3]。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多數(shù)腫瘤癥狀的出現(xiàn)呈高度相關性,同時伴隨系列癥狀即為“癥狀群”[4]。癌因性疲乏是臨床腫瘤的常見癥狀之一,是一種痛苦、持續(xù)性、主觀的乏力感或疲憊感,與活動不成比例,與癌癥或癌癥治療相關,并伴有功能障礙,癌因性疲乏的癥狀為非特異性的無力、虛弱、全身功能衰退、嗜睡、疲勞??砷L期存在并干擾患者日常生活、導致病情加重、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5]。本研究分析肺癌患者化療初期癥狀群與癌因性疲乏的相關性,現(xiàn)報告如下。
選擇2021年8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化療患者137例。納入標準:(1)經(jīng)病理檢查及相關檢查,符合肺癌的相關診斷標準[6];(2)年齡>18歲;(3)接受化療;(4)具有良好的理解、讀寫能力,能完成問卷調(diào)查;(5)依從性高,配合調(diào)查。排除標準:(1)認知功能障礙;(2)合并其他重大疾病;(3)肝腎功能不全;(4)患有精神類疾病。137例患者中男性95例,女性42例;年齡45~70歲,平均(57.54±10.81)歲;文化程度:小學61例,初中39例,中專及高中25例,大專、本科及以上12例;肺癌分期:Ⅰ期4例,Ⅱ期19例,Ⅲ期27例,Ⅳ期87例。本研究已通過院內(nèi)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與批準,患者或家屬同意參與研究。
癌因性疲乏采用Piper疲乏修訂量表[7]進行評價,該量表由4個分量表(行為、感知、情感、認知)和5個獨立的條目組成,共27個條目。無疲乏:0分;輕度:1~3分;中度:4~6分;重度:7~10分。分值越高表明疲乏越嚴重,
患者入院化療初期,向患者發(fā)放相關問卷(人口社會學資料、疾病資料及Piper疲乏修訂量表),并說明此項調(diào)查的目的,講解問卷填寫的方法及注意事項,問卷于1h后統(tǒng)一收回。本研究共發(fā)放問卷140份,回收有效問卷137份,有效回收率為97.86%。
表1 肺癌患者化療初期癥狀群與癌因性疲乏得分情況
表2 肺癌患者化療初期癥狀群與癌因性疲乏的相關性分析
肺癌患者化療初期癥狀群與癌因性疲乏呈正相關(r>0,P<0.05)。
肺癌是危害人類健康常見的惡性腫瘤,因早期無明顯特征,常發(fā)展到晚期才表現(xiàn)臨床癥狀,易錯失合適的治療時機。化療是主要治療方法,多用于手術前,可使腫瘤縮小,便于手術切除。肺癌化療患者癥狀往往是以癥狀群的方式存在,且癥狀具有一定的協(xié)同作用,對患者產(chǎn)生多重負面效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及預后[8-10]。馬景雙等[11]研究發(fā)現(xiàn),肺癌術后患者化療初期癥狀群包括胃腸道癥狀群、呼吸道癥狀群、心理癥狀群以及軀體癥狀群。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肺癌患者化療初期癥狀群表現(xiàn)為口干、食欲下降、嘔吐、咯血、嗜睡、健忘、悲傷感、咳嗽、咳痰、便秘、麻木感、胸悶、氣短及體重下降。因此,護理人員應高度重視患者癥狀群的動態(tài)變化,并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12]。
由于癌細胞的生長、分裂和擴散速度快,普通藥物并不能抑制這種擴張速度,因此通過化療藥物來控制癌癥患者體內(nèi)的癌變細胞,阻止其擴散和病變的速度,減少死亡風險。但由于化療可出現(xiàn)不良反應,加之肺癌自身伴隨疼痛感,患者易出現(xiàn)癌因性疲乏[13]?;熕幬餁绨┘毎耐瑫r,可降低機體的免疫力,從而導致患者沒有充足的精力面對疾病,加重癌因性疲乏[14]。癌因性疲乏病因機制復雜,其不同于一般的疲乏,發(fā)生快,癥狀嚴重,持續(xù)時間長,不能通過休息緩解,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15]。本研究相關性分析結(jié)果顯示,肺癌患者化療初期癥狀群與癌因性疲乏呈正相關(r>0,P<0.05)。姚利等[16]研究表明,伴有呼吸道癥狀的患者,其疲乏程度亦較高。分析原因:咳嗽、胸悶、氣短等癥狀對患者的睡眠質(zhì)量產(chǎn)生不良影響,加重癌因性疲乏的程度。由于疾病的消耗以及治療常引起患者食欲減少,導致體重下降,加重癌因性疲乏。劉洪杰等[7]研究表明,癌因性疲乏與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及情緒息息相關,臨床可通過心理護理降低癌因性疲乏。
綜上所述,肺癌患者化療初期癥狀群與癌因性疲乏呈正相關,臨床可采取相應干預措施,降低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