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李兵
【摘要】目的:探討“互聯(lián)網+結核病防治”模式在結核病中的防控效果。方法:篩選2020年1月—2022年12月間我鎮(zhèn)新發(fā)結核病患者38例,根據(jù)防治模式分成對照組19例,接受結核病常規(guī)防治;觀察組19例,接受“互聯(lián)網+結核病防治”模式,比較兩組患者防治結果。結果:觀察組防治后,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P<0.05);同時,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防治前,組間患者心理狀態(tài)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防治后,觀察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優(yōu)于對照組(P<0.05),數(shù)據(jù)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互聯(lián)網+結核病防治”在提高結核病患者治療依從性中有重要意義,可顯著提高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治療結果,防治手段可在結核病防控工作上廣泛應用。
【關鍵詞】結核病;結核病防治;防控效果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Internet plus tuberculo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odel on tuberculo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XIAO Libing
Director of Dongchen Town Health Center, Rugao, Jiangsu 22657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nternet plus tuberculo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odel in tuberculo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2, 38 new tuberculosis patients in our town were screened, and wer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of 19 cases according to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ode, receiving routine tuberculo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19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he mode of “Internet plus tuberculo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nd compared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Meanwhile,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for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patients between groups (P>0.05); Aft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data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Internet plus tuberculo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improving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tuberculosis patients. I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treatment results of patients.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can be widely used in tuberculo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Key Words】Tuberculosis; Tuberculosis contro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ffects
結核病是一種傳播能力較強的傳染性疾病。結核分枝桿菌通過大聲談話、大笑以及打噴嚏和咳嗽等方式排到空氣中,進而造成疾病的傳播[1-2]。結核病根據(jù)其病變位置不同可分為肺結核和肺外結核,對人類健康造成重要威脅。因此,對于結核病的防治工作尤為重視,通過有效的防控可以將結核病的患病率進行降低,同時將結核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予以提高,進而改善結核病患者的治療結果[3-4]?;ヂ?lián)網+結核病防治是通過互聯(lián)網的信息平臺,在定時提醒患者用藥的同時,為患者進行相關科普,將結核病患者進行規(guī)范化管理的護理模式[5]。本文為驗證互聯(lián)網+的防治效果,特抽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間我鎮(zhèn)新發(fā)的38例結核病患者予以研究,現(xiàn)將資料整理如下。
1.1 基礎資料
搜集我鎮(zhèn)在2020年1月—2022年12月間新發(fā)的38例結核病患者,根據(jù)防治模式的不同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19例。對照組,男15例,女4例,年齡29~90歲,平均年齡(53.69±6.61)歲;觀察組,男13例,女6例,年齡30~93歲,平均年齡(53.52±6.78)歲。分析比較兩組患者資料數(shù)據(jù),結果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結核病確診患者;②年齡范圍在29~93歲;③可熟練使用智能手機患者;④研究知情同意患者;⑤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排除標準:①精神障礙患者;②視力障礙或聽力障礙患者;③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患者;④惡性腫瘤患者;⑤中途退出患者。
1.2 研究方法
給予對照組結核病常規(guī)防治。患者收治成功后,市結核病專科醫(yī)院需對患者信息進行詳細記錄,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同時在患者治療期間和強化治療期間,應由專人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和心理疏導,并對患者治療情況進行記錄。
給予觀察組“互聯(lián)網+結核病防治”。(1)成立互聯(lián)網管理小組。小組內成員包括疾控中心工作人員、鎮(zhèn)衛(wèi)生所工作人員和醫(yī)院護理人員,負責結核病的防治宣傳。(2)健康APP系統(tǒng)。①患者端。患者下載APP后,根據(jù)醫(yī)囑要求設置服藥提醒,患者根據(jù)APP的提醒進行服藥打卡。同時,客戶端可定期推送患者復查時間,提醒患者按時到院復查。②醫(yī)生端。管理人員通過健康APP醫(yī)生端對患者每日服藥情況的打卡記錄進行核對,當患者出現(xiàn)打卡異常時,衛(wèi)生所結核病防治醫(yī)生可通過電話或上門方式對患者用藥情況進行監(jiān)督。③微信應用。將結核病有關知識以及防治控制知識通過微信平臺進行定期發(fā)送,提高患者對于結核病的認知程度。微信應用中可通過漫畫、文字以及微課堂等形式進行疾病講解。同時,在微信應用中,還可定期開展線上心理咨詢,衛(wèi)生所結核病防治醫(yī)生可通過微信平臺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通過電話或微信方式回答患者的問題,如患者心理問題較為嚴重時,衛(wèi)生所結核病防治醫(yī)生還可進行上門指導。
1.3 指標觀察和分析
(1)對比治療依從性。根據(jù)患者服藥情況和復查情況評估患者治療依從性。按時復查和按時服藥為依從性良好;未定期復查或藥物漏服為依從性一般;未檢查和未服藥患者為依從性較差。(2)對比治療有效率。治愈:患者經過6個月治療后,病灶出現(xiàn)明顯好轉,且2次涂痰片結果顯示陰性;完成治療:6個月治療后,患者末次涂痰片結果陰性;治療中斷:患者只完成兩個月或兩個月以上的治療。(3)對比心理狀態(tài)評分。心理狀態(tài)包括焦慮情緒和抑郁情緒,對兩組患者防治前后的情緒評分差異。
1.4 統(tǒng)計學方式
采用SPSS 24.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比較依從率
觀察組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依從性,數(shù)據(jù)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有效率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有效率,數(shù)據(jù)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比較心理狀態(tài)
防治前,兩組患者焦慮情緒和抑郁情緒分數(shù)間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防治后均改善,觀察組改善程度高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結核病是由于感染結核分支桿菌所引發(fā)的一種慢性傳染病,累及患者呼吸道,在各個年齡段中均可發(fā)生。結核病的主要傳播途徑為飛沫傳播,其具有治療難度較大、治療周期較長以及耐藥速度較快等特點,對患者的健康與生命造成嚴重威脅[6-7]?;鶎俞t(yī)院由于其防控專業(yè)能力和管理能力較差,導致結核病的傳播概率增加。因此,對結核病患者進行結核病防治是控制結核病的傳播,以及提高結核病治療結果的重要手段[8]。
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現(xiàn)代社會已逐漸發(fā)展成為信息時代。目前,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通過對結核病患者進行移動電話督導、短信、視頻督導服藥,以及遠程觀察治療等方式,加強對結核病患者的管理。對于提高結核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服藥依從性具有積極作用。在本文研究中,采取“互聯(lián)網+結核病防治”的觀察組患者,其在護理后患者依從率為94.74%,顯著高于采取結核病常規(guī)防治對照組患者的68.42%,說明“互聯(lián)網+結核病防治”對于提高患者治療依從率和服藥依從率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研究結果與喬文翠[9]結果一致,主要原因在于,互聯(lián)網+的防治模式將患者的就診、檢查、用藥護理以及復查提醒等內容全部移到手機軟件中,患者在復查和咨詢等流程中更為便捷。軟件中設置了每日的用藥提醒,患者可根據(jù)提醒自行服藥并進行打卡記錄,醫(yī)生可通過醫(yī)生端對患者服用情況進行查看,在服藥打卡異常時第一時間和患者取得聯(lián)系,詢問患者情況,進一步提高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同時還能將治療結果進行提高。因此,觀察組患者防治后治療有效率更高。此外,“互聯(lián)網+結核病防治”中,患者可通過線上和醫(yī)護人員進行溝通,醫(yī)護人員將患者的心理負擔和負面情緒進行疏導,對改善患者負面情緒有促進作用。文中數(shù)據(jù)可有效驗證互聯(lián)網+結核病防治在結核病患者防治中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對結核病患者實施結核病防治工作時,“互聯(lián)網+結核病防治”模式更好,在改善患者負面心理、治療依從性和治療結果中均有顯著意義,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符立賢.“互聯(lián)網+”在結核病防控管理中的研究進展[J].江蘇預防醫(yī)學,2022,33(3):365-367.
[2] 張小其,李敏璐,劉靖元.互聯(lián)網+視頻服藥APP督導方式在肺結核患者治療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新發(fā)傳染病電子雜志,2022,7(1):66-69.
[3] 劉翠華,任小波,汪靜,等.科技助力結核病防控:現(xiàn)狀、進展與對策[J].中國科學院院刊,2022,37(1):112-122.
[4] 吳周志,張慧琦,劉曉俊,等.區(qū)域結核病全程智慧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J].中國衛(wèi)生信息管理雜志,2021,18(6):754-759,782.
[5] 李青,王鴻,陳玲,等.基于信息化技術的貴州省結核病防治創(chuàng)新服務平臺建設運行模式探索[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39):194-196.
[6] 方蘭君,溫文沛,周芳靜.微信技術在學校結核病防治與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結核病與肺部健康雜志,2019,8(1):15-18.
[7] 王成.“互聯(lián)網+結核病防治工作”發(fā)展模式頂層設計構想[J].中國發(fā)展,2018,18(2):76-78.
[8] 陳蕊明,林健雄.信息化形勢下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模式的探討[J].結核病與肺部健康雜志,2018,7(1): 68-70.
[9] 喬文翠,莊貴華,張?zhí)烊A,等.陜西省公眾結核病防治核心知識獲得途徑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17, 33(11):975-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