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瑛 童建文
摘? 要:在新一輪體育與健康的課改中,課堂教學轉型顯得尤為迫切,在“如何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怎樣的人、怎樣培養(yǎng)人”的大討論中,培養(yǎng)一個會思考、能思考、善思考的人成為重中之重,課堂教學問題化能促進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維習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成為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教學手段。本文以《排球墊傳技術及綜合運用》大單元設計為例,追尋提出有價值問題的依據以及如何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素養(yǎng)發(fā)展。
關鍵詞:大單元;大概念;核心素養(yǎng);有價值的問題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4)01-0024-03
美國斯特林.G.卡爾漢認為:提問是教師促進學生思維、評價教學效果,推動學生實現預期目標的基本手段。課堂提問是實現師生交往互動、理解對話的一種重要方式,是推進課堂教學、深化課程改革的重要方法[1]。浙江省教研員余立峰老師提出的“四轉型”要求之一是教法學法問題化。為深化落實問題化教學,浙江省衢州市教研員祝芳老師提出了衢州市“五三”課堂教學模式,其中問題設計“1+3”(1個基本問題+3個子問題)是對教法學法問題化的具體實踐與應用,也是核心素養(yǎng)下大概念教學的必備“利器”。這對教師提問的質量帶來了挑戰(zhàn),尤其在大單元中如何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值得深入探索。
衢州市中小學體育課改團隊針對問題化教學進行了專題研討,下面以桂玲老師《排球墊傳球技術及綜合運用》大單元設計為例(見標題下方二維碼),探討有價值問題的依據,并由此分析與總結如何提出有價值問題的策略與方法。
一、梳理有價值問題的依據
梳理有價值問題的依據是多方面的,需要關注大概念下的大單元設計、關鍵問題、學生反饋、學情分析和前概念等。通過綜合考慮上述要素,可以更好地確定問題的價值,并為解決問題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一)有價值問題的含義
有價值的問題是指圍繞大單元中的關鍵問題,從不同維度、不同層次、有針對性地提出能引發(fā)學生自主主動的學習思考、促進持續(xù)探究學習和拓展深度思維、對達成單元目標具有指向性的問題。它能實現交往互動,促進學生理解概念,從而建構知識,并能在真實情境中遷移運用生成自我智慧,培養(yǎng)學生專家思維,為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提供引導和促進作用,使他們能夠在學習中達到更高的層次和目標[2]。關于有價值問題的內涵與結構如圖1所示。
(二)大單元大概念的梳理
在素養(yǎng)時代,培育核心素養(yǎng)最好的路徑就是在課堂上實踐大概念教學,而問題導向的教學正是大概念教學的重要實踐方式。劉徽教授提到:素養(yǎng)形成的前提是理解大概念,形成專家思維。大概念可以和單元教學相配套,將目標具體化,構建“課程—單元—單課”的下沉通道,從而真正將素養(yǎng)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中[3]。圖2是筆者根據桂老師的單元與課例梳理出的大單元概念結構圖:學科事實是墊球傳球技術,一般概念是穩(wěn)、高、準、配合,核心概念是進攻與防守,大概念是運用精準多樣的墊傳球技術,創(chuàng)造有效多變的進攻技戰(zhàn)術并獲取勝利。圖3是桂老師課例《排球墊傳球技術及綜合運用方法1:墊球+傳球》攻破關鍵問題的策略結構圖,通過對大單元大概念的梳理與課例策略結構圖的分析,可以發(fā)現課例最終目的是進攻獲勝,與本單元的大概念默契而合。
綜上所析,就能清晰地尋出大單元中提出有價值問題的五大依據:單元大概念;目標和核心任務及關鍵問題;項目特征;前概念;學情、興趣與需求。
二、如何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緊扣五大依據,精心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使問題能促使學生的大腦積極地展開思維,一改認識事物的被動性,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形成合作探究式的深入學習,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有效達成目標。
(一)緊扣五大依據精準把握問題設計
1.單元大概念:基于單元大概念的問題設計可以聚焦于概念的定義、特征、關系以及原理等,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遷移應用,促進學生的思維和批判性思考。這種問題設計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對知識的整體把握。例如,可以這樣提問來促進學生對大概念的理解:“如何控制墊傳球的力量和方向,以保證球能精準地傳向隊友?”
2.目標和核心任務及關鍵問題:首先,要明確大單元的目標和核心任務是什么,它是課堂教學活動的行動指向。比如學習了《排球墊傳球技術及綜合運用》這個大單元主題的墊傳球的基本學科事實,理解概念后將墊傳球技術能智慧地用于真實情境中,通過合作展示傳墊球的穩(wěn)定性和攻擊性來創(chuàng)造有效的進攻。其次,要明確課時的目標和關鍵問題,例如課例是要攻破墊傳穩(wěn)定和合理分球的關鍵問題。桂老師很好地聚焦目標和目的,在單一練習、組合練習、比賽中分別提出了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以達目標。
3.項目特征:可以從技能與策略、戰(zhàn)術與合作、規(guī)則與意識、空間與進攻等方面進行問題設計。比如,排球比賽各環(huán)節(jié)對銜接性、精確性、連貫性要求很高,桂老師就在課堂中提出:“想一下怎么樣才能有連續(xù)的感覺?你要墊出什么樣的球才能讓它連續(xù)起來?”讓學生主動思考我到底墊傳出什么樣的球能提高連貫性呢?又比如“這個球我能接到嗎?這個球我需要去跳嗎?那我為什么要設置跳起接球?為什么要讓球到頭頂上方呢?”等提問引出傳球要高的精確性特征。
4.前概念:提問聚焦點主要在已有知識和經驗基礎上進行改進與提升。比如在桂老師的課堂上,看見一學生把適合傳球的動作吳用墊球,這是受原有自墊球動作所影響,于是桂老師提出“那你剛才用的是什么手法?”來引導學生學會選擇最優(yōu)解決方法。
5.學情、興趣與需求:基于學生不同年齡段不同特性、不同興趣與需求基礎上創(chuàng)設與學練情境相關聯(lián)的更有價值的問題(表1)。
(二)立足大單元三個維度課型提出有價值問題
單元內有不同目標指向的課型,如技術、體能、運用三維度要解決的問題、要達成的目標既有關聯(lián)又有區(qū)別。如何根據不同維度進行提問也應引起思考,具體課例提問見圖4。
1.技術維度課型。桂老師大單元第一課時傳球的技術方法一課,可以先找出目標中與關鍵問題相匹配的核心關鍵字、詞、句,然后以關鍵問題為突破口反問:在做出正確的傳球手型和擊球點之前,需要先做什么?在傳球前,只有進行正確判斷和積極移動取位,才能更好地做出正確的傳球手型和擊球點,提高傳球的準確性和穩(wěn)定性。這樣以逆向思維方式找出關鍵因素是判斷、移動取位。單一練習中就可以從技術動作要素上入手;在組合練習中從連貫性、銜接性以及精準性上提問;比賽中,可以從策略、方法上進行提問。
2.體能維度課型。在桂老師大單元《傳球的練習方法1:移動+傳球》一課中,根據目標傳出的球要高、遠、準,關鍵問題是移動到位、手型正確,以逆向思維方式尋出關鍵因素是起動快、感知人—球—人關系、傳球力量等。在單一練習提問就可以從概念間關系和原理上把握,如起動速度、人—球—人關系、傳球力量等;在組合練習中提問可以從技戰(zhàn)術要素上把握,如:觀察判斷、視野與跑動意識、配合等;在比賽中提問可以從技戰(zhàn)術策略上把握,如制勝法寶、密招等。
3.運用維度課型。在《墊傳球技術及綜合運用方法1:墊球+傳球》一課中,目標是對抗的連續(xù)性與激烈性并有效進攻得分,關鍵問題墊傳到位與合理分工。以逆向思維尋出的關鍵因素是高、準、判斷、觀察、決策。在單一練習中提問就可以進階到從一般概念上把握,如:穩(wěn)、準、高;組合練習中提問就可以上升至核心概念把握,如:能力的提升-判斷、決策、應對、思維、意識等;比賽中提問就可以從大概念上把握,如得高分策略、有效進攻時機、方法等。
基本問題的設計通常以“什么、何時、為什么、如何”等疑問詞進行提問,具有開放性特征并且提問能深入發(fā)散學生思維。如比賽中,獲勝的策略是什么?具體思路策略見表2。
三、結語
創(chuàng)設有價值的問題是一種積極自主、有趣味、有深度的教學方法,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問題化教學中的問題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和引導,并不斷吸引學生主動發(fā)問、主動探究,體現能力與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鄧勝興,姚鳳娟,王林發(fā).教師課堂提問的技巧與策略[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2]邱油香.淺析引導學生在數學生成課堂上提出有價值問題方法[J].教育現代化,2017,4(46).
[3]劉徽.大概念教學:素養(yǎng)導向的單元整體設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