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檸
在我們老家,水餃有個美麗的名字——“彎彎順”,它是冬日里最受歡迎的美食。兒時全家老少圍爐而坐,一起捏制“彎彎順”的場景讓我記憶猶新。
有一次,雨雪天,奶奶喊我們?nèi)胰ニ野皬潖濏槨背浴N覀儫崆榈仨憫?yīng)奶奶的邀約。進門后,爺爺正在揉面團。餡兒已準備妥當:一盆韭菜豬肉餡兒,一盆白菜雞蛋餡兒??吹轿覀?,爺爺開心地招呼說:“快去洗手,待會兒我們一起包。”
只見爺爺先在面團中央戳了個“孔”,然后把面揉搓成一個環(huán)形“圈”。在爺爺熟練的動作下,圈變大了,圈的線條也粗細適宜。接著,他將環(huán)形的面圈切開,一手拿著刀,一手將面圈固定住,一刀刀切下,一張張面皮雛形就呈現(xiàn)了。爺爺抓一把面粉撒在面皮上,溫柔地對奶奶說:“老婆子,接下來輪到你展示才藝了!”奶奶笑著走向灶臺,拿來小號搟面杖。
奶奶左手輕拿面皮,右手壓著搟面杖,面皮在奶奶手下順滑地飛舞,就像東北“二人轉(zhuǎn)”的手帕在舞者手中那般自如。奶奶搟的面皮柔韌有度、厚薄適中、大小均勻。我看得入迷,不由得稱贊奶奶的深厚功力。奶奶臉上樂開了花,應(yīng)和著說:“那當然了,我可是幾十年的老面匠了!”說著,手下的面皮搟得更帶勁了。爸媽則教我們?nèi)绾伟皬潖濏槨保合葘W兒放在圓形面皮上,將面皮對折,并在中間捏一下固定,然后將“彎彎順”放左手,正面的皮比反面的少留些,從面皮末端捏起,多出的面皮捏成幾個漂亮的褶子,如此再捏另一頭。在爸媽的指導(dǎo)下,我捏了個穿百褶裙的“小月亮”。妹妹包了個吃撐了的“胖元寶”。再瞅瞅弟弟,他在爸爸協(xié)助下,用兩片面皮捏了個高背“小烏龜”。奶奶被逗得忘了手中的活兒,爺爺也從灶臺跑過來哈哈大笑。
媽媽還教我們在“彎彎順”里藏了些“吉祥寶貝”:有的是板栗,說是寓意大吉大利;有的放糖,預(yù)示日子甜蜜和美;還有的則放花生,寄托和泰安康之意。最意外的莫過于放了一枚硬幣,奶奶說:“那是希望大家來年財源滾滾?!甭爧寢尯湍棠陶f著這些“吉祥話”,我們的心情也分外明亮、歡欣。
“彎彎順”下鍋后,我問爺爺:“為什么把水餃叫‘彎彎順’呢?”爺爺說:“你看鍋里的它們像不像彎彎的月亮?自古月亮就有團圓之意,而且我們吃了這‘吉祥餡兒’水餃,生活就會順利、如意?!蹦菚r,我還不是很懂爺爺?shù)脑挘挥X家人圍坐,吃著水餃,閑話家常,很是溫馨。
長大后,我再次做“彎彎順”時,看著沸水中一個個“月亮”沉沉浮浮,一顆顆“元寶”盡情歡跳,時而遨游過幾只“小烏龜”,恍然間悟了:“‘彎彎順’這名字真有大智慧啊!生活給予我們的困苦波折不就是那道道‘彎’?對平安順遂生活的渴望也是祖輩們厚望的‘順’??!‘彎彎順’似乎在說,不論何時,只要對生活抱有熱情和期望,一切都會順的!”
“彎彎順”以其獨有的魅力在我們老家代代傳承。親人團聚時,我們捏一鍋祝?!皬潖濏槨?;孩子遠行求學時,父母包一鍋順意“彎彎順”;丈夫出工務(wù)農(nóng)時,妻子煮一盤平安“彎彎順”。所有無法言說的愛都藏進了如意“彎彎順”里!
編輯|郭緒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