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傳統(tǒng)觀念中,生孩子似乎主要是女方的事。特別是在年齡上,女性有“35歲以上就邁入高齡產婦”的說法,所以“生娃要趁早”。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生殖醫(yī)學中心主任劉見橋教授解釋說,從生理角度來說,女性一生中一般只排400至500枚卵子,所以從女性初潮開始,育齡期一般持續(xù)約30余年。但并非全育齡期都是最佳的懷孕時間,一般認為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是25至29歲,超過35歲從生育角度有“高齡”一說,40歲及以上更是“超高齡”。因為女性一般在25歲后生育力隨年齡開始逐漸減退,32歲左右下降趨勢增加,并在38歲后下降尤為明顯。也就是說,隨著年齡的增加,卵巢自然衰老導致卵子數量的減少和質量的下降,女性受孕的難度會逐步升高。有統(tǒng)計發(fā)現,不孕癥的發(fā)生率在25至29歲的女性中約為9%,而在40至44歲的女性中高達64%。另一方面,即便能成功受孕,高齡女性懷孕后的流產風險也不可忽視。比如,在40歲以后懷孕的女性中,流產率可超過30%,45歲以上的女性懷孕后的流產率甚至可超過50%。
雖然,相對于女性而言,男性的生育時間段可以更長,一些男性在四五十歲,甚至七八十歲仍有可能“老來得子”,但男性隨著年齡的增長精液質量也會逐漸下降,從而影響到受孕。對于男性的最佳生育年齡,目前醫(yī)學界還沒有確切的統(tǒng)一定論,總體而言25至35歲男性的生育質量最佳。男性年齡越大,組建家庭妻子懷孕后發(fā)生流產的風險也越高。尤其是45歲以上的男性,妻子發(fā)生流產的風險是年輕男性(25至29歲)的1.43至1.74倍。所以,不光對于女性來說“生娃要趁早”,對于男性來說,最好也不要當“高齡爸爸”。
目前國家已鼓勵實施生育三孩,育齡夫妻可以根據自己希望生育的子女數安排生育計劃。有研究表明,如果僅通過自然懷孕(不使用“試管嬰兒”等輔助生殖治療),想有90%的機會能組建1孩家庭,建議在32歲前著手準備;想有90%的機會組建2孩家庭,建議在27歲前著手準備;想有90%的機會組建3孩家庭,建議23歲左右就可以著手準備。(摘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