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百家,詩詞歌賦,中外典籍,皇皇巨著,浩如煙海,燦若星辰,窮其一生,能讀幾何?
人生千姿百態(tài),志趣各異,追求不同:飽食終日,無所用心者有之;沉迷賭場,醉生夢死者有之;日日美食,夜夜笙歌者有之;晝夜苦讀,潛心鉆研,把一生獻給國家和人民及科研事業(yè)者有之;熱愛讀書,把知識變成能力,為社稷蒼生謀福利者有之;善于讀書,謀安邦定國之計,尋強國富民之道者有之……
前有戰(zhàn)國蘇秦因?qū)以嚥坏?,以至母不下機,嫂不為炊,后發(fā)奮苦讀,終成正果——佩六國相印而衣錦還鄉(xiāng);宋代岳飛,少年喪父,但少有大志,潛心讀書習武,養(yǎng)成浩然正氣,后成一代名將,為抗擊金人入侵,立下汗馬功勞;唐代詩人杜甫、白居易,用畢生所學知識、所過經(jīng)歷,化作詩文,為民代言,留下多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從小就對歷史、地理、游記等書情有獨鐘,22歲時開始游歷祖國名山大川,豐富的閱歷使他積累了大量的知識和豐富的學養(yǎng),他將所見所聞一一記錄下來,后由世人整理為《徐霞客游記》,成為系統(tǒng)考察中國地貌地質(zhì)的開山之作。
后有民主革命先驅(qū)孫中山先生,為喚醒民眾,倡導革命,漂泊海外,不斷學習,他曾說過:“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讀書,我一天不讀書,便不能生活?!泵珴蓶|主席,素懷大志,少年時期即熱愛學習,立志探求革命真理,從韶山田間到湖南師范,從井崗山麓到延水河畔,從西柏坡村到菊香書院……不管勞累困苦,千難萬險,不管槍林彈雨,風云變幻,都堅持不懈,不斷學習。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崇尚知識,熱愛讀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如懸梁刺股、鑿壁偷光、囊螢映雪、負薪掛角,這些都是好讀書、善讀書之典范,歷史上諸如此類之人物燦若繁星,何止萬千。正是他們書寫出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之文明,推動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書是人類精神文明的結(jié)晶,是任何其他物質(zhì)都難以代替的。
俄國著名作家高爾基曾寫下“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撲在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等名句;清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書法家鄭板橋,曾言“每讀一書,必千百遍”;唐代詩人杜甫也留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千古名句;人民愛戴的周恩來總理也曾寫下“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的壯麗篇章。愛讀書,讀好書,才能以更高的科學素養(yǎng)和深厚的文學學養(yǎng)回饋祖國,才能把我們的國家變得更美好、更強大。讀書吧,朋友,書籍會給你一個更精彩的世界,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如此熱愛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