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保持坐姿、低頭看手機及缺乏體育鍛煉等因素,使得腰背痛成為了青少年健康的一大挑戰(zhàn)。急性或慢性腰背痛,都會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學習和生活。
腰背痛一般是指肋緣以下、臀橫紋以上及兩側腋中線之間區(qū)域內的疼痛與不適,單側或雙側,可伴有或不伴有大腿牽涉痛。根據致病原因的不同,臨床上常將腰背痛分為特異性腰背痛和非特異性腰背痛。
特異性腰背痛:通常有特定的病因,如青少年急性腰拉傷、脊柱側彎、腰椎骨折、椎間盤問題,以及某些罕見的脊柱感染或腫瘤。此外,神經問題(如脊髓腫瘤)、內臟疾?。ㄈ缒I結石)、血管異常(如腹主動脈瘤),以及心理問題(如抑郁癥或心理暗示性疾病)同樣會引起腰背痛。
非特異性腰背痛:指特異性腰背痛以外、致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的腰背痛,患病人數占腰背痛病例的90%以上,其發(fā)病機制復雜,涉及脊柱的力學因素、生物化學因素、心理社會因素,其中包括常見的軟組織問題,如腰肌過度勞累、腰背肌筋膜炎、腰三橫突綜合征和纖維肌痛綜合征等。這類腰背痛的診斷往往更加復雜,需要全面評估患者的整體狀況。
青少年的腰背痛診斷涉及病史、癥狀、體征,以及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等一系列步驟。X線、計算機斷層掃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檢查為診斷青少年腰痛的得力助手。脊柱X線片檢查包含脊柱前后位和側位,能展示脊柱的完整形態(tài)和生長狀態(tài),對于檢查脊柱側彎等異常至關重要,同時也是監(jiān)測疾病進展的重要參考。CT掃描分辨率高,能精確定位椎間盤問題,評估神經受壓情況,同時也有助于排查如腎結石等可能的全身性病因,對早期干預和治療至關重要。MRI作為一種無創(chuàng)的成像技術,在描繪脊柱及其周圍復雜結構,如軟組織、神經根和脊髓方面具有卓越的能力,對識別潛在的脊柱腫瘤、感染、骨折,以及評估神經功能的細微變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信息,極大地促進了疾病診斷和個性化治療方案的制訂。
青少年腰背痛的原因復雜多變,既有生理因素如生長發(fā)育特點,也有功能性因素如不良姿勢、長時間靜坐或站立,還有運動因素如體育運動中的過度用力或不當技巧,或者心理社會因素如學習壓力過大、情緒波動等。因此,為了減少青少年腰背痛的發(fā)生,需要對多方面因素綜合考慮,依托學校-家庭-個人“三位一體”進行綜合防控。
日常生活中的預防:在日?;顒又校嗌倌陸M量避開需要彎腰、扭動且負重的動作,以防止給腰椎帶來額外的壓力。同時,盡量戒掉過于放松的“癱坐”姿態(tài),以減少腰椎的負擔。確保掌握并維持良好的坐姿,如坐著時背部應緊貼椅背,以獲取支撐。避免長時間連續(xù)坐著學習,這可能會導致肌肉僵硬和腰椎壓力增加。建議每學習約1小時后起身,做一些腰部伸展運動。對于學生群體,特別是中小學生,挑選符合身體尺寸的書包至關重要,以防止其因長期承載過重的重量而導致背部彎曲和腰部疼痛,從而避免慢性腰背部問題的發(fā)生。
運動鍛煉中的預防:部分青少年平時存在久坐現象,再加上缺乏鍛煉,很容易導致腰背肌肉松弛,使脊柱穩(wěn)定性和支撐性變差,誘發(fā)腰背痛。建議青少年進行常態(tài)化體育鍛煉,尤其是腹肌和腰背部肌肉的鍛煉,以增強腰椎和肌肉力量,使腰背部肌肉的柔韌性增加,可有效預防和緩解腰背痛。游泳、俯臥撐、卷腹、平板支撐、吊單杠都是預防腰背痛的良好運動。同時,在運動前,尤其是對抗性球類運動和劇烈運動前,一定要進行伸展性熱身,避免運動性損傷,以及避免長期過度運動導致腰背肌和椎體勞損。
環(huán)境的改善: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fā)育期,身高變化快,家長和學生要注意調整學校和家中桌椅的高度,以免造成青少年彎腰駝背。同時,要營造良好的休息環(huán)境,保障良好的睡眠質量,使腰背肌肉和骨骼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發(fā)育。
家庭關愛和心理支持:青少年腰背痛不僅影響日常的生活和學習,還會帶來心理上的困擾。反過來,部分具有焦慮、抑郁情緒的中學生容易患上特異性腰背痛,長期的不良情緒會導致病情進一步加重。有些家長因工作繁忙或疏忽大意,對青少年缺少關注,容易使青少年腰背痛治療延誤或處理不當。因此,建議家長增強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關注,營造良好的親子關系和學習環(huán)境,關注青少年腰背痛的早期征兆,以減少青少年腰背痛問題的發(fā)生。
非特異性腰背痛的治療目的是緩解疼痛,防止疼痛慢性化和頑固化,幫助青少年恢復正常生活。目前缺乏足夠的證據支持手術治療,因此首選保守治療。
保守治療方法涵蓋了心理調適、動態(tài)鍛煉、生理恢復訓練及藥物調理等多個維度。首先,青少年要增強自我認知,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健康的習慣,特別要進行強化腰背部肌肉核心力量的訓練,旨在提升脊柱的整體穩(wěn)定性。在物理治療方面,溫熱療法如熱敷、紅外線或短波療法,光療如激光治療和超聲波療法,電刺激治療等,均能夠促進局部區(qū)域血液循環(huán)、舒緩肌肉緊張,短期內能顯著減輕腰背疼痛并恢復軀干活動性。此外,中醫(yī)的針灸療法、按摩療法及脊椎矯正,都是緩解腰背疼痛的有效手段。在藥物治療方面,對于正在發(fā)育的青少年,考慮到安全性和生長發(fā)育特點,常推薦使用外用藥物,如非甾體類抗炎藥的外用制劑、辣椒堿軟膏及中藥貼膏或軟膏等。
特異性腰背痛的治療方法是明確病因,然后進行針對性治療,如腎結石、婦科疾病、脊柱腫瘤、脊柱感染等引發(fā)的腰背痛,首先治療原發(fā)疾病。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選擇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一般情況,如果經過3個月的保守治療后,腰背痛癥狀仍未改善,同時出現嚴重的并發(fā)癥,需要考慮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