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曉陽,馮曉明,楊 迪
(1.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2.黑龍江農業(yè)工程職業(yè)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3.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鐵路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6)
現階段,大數據技術在各個行業(yè)中的應用效果已經初見成效,隨著越來越多行業(yè)開始關注大數據技術,大數據技術未來勢必擁有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在食品安全領域,相關職能機構同樣需要利用大數據思維不斷完善食品安全標準,從而更好地保證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
所謂大數據技術,指利用現代化軟件對特定的信息進行采集、存儲與分析,從而獲得所需要的數據信息。大數據技術不僅可以對數據大小進行歸類,而且可以對不同類型、不同種類的數據進行分析,快速地從海量信息中挖掘出信息的應用價值。使用大數據思維完成數據信息的采集、存儲以及分析,可以使龐大的信息數據得到有效利用,為決策的制定提供數據支持。因此,大數據思維已經成為以數據信息為依托的一種現代化思維模式,可以有效解決傳統(tǒng)思維方式存在的種種弊端。
大數據思維的基本應用原理包括以下幾點:①概率論原理。所謂概率論,就是對隨機現象進行研究,并對隨機現象所產生的規(guī)律性問題進行分析。概括地說,概率論的基本應用思想是對比未知事物與已知事物,并統(tǒng)計分析可能出現的種種結果,進而對所表現的規(guī)律進行總結。在制定食品安全標準時,可借助概率論原理分析、統(tǒng)計所得到的海量試驗數據。②相關性原理。同一數據點的兩個值之間必然存在某種相關性,一個值會隨著另一個值發(fā)生變化而變化,即存在相關性。在大數據思維中,可借助相關性原理判斷某一數據點相關數據變化所引發(fā)的一系列結果[1]。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成熟,將大數據思維引入食品安全標準制定工作中具有重要意義。①每天人們都需要攝取身體所需的各類元素,但是如果人體攝入過量的有害元素,則會對人體健康帶來極大危害。以重金屬元素為例,因為不同人群對重金屬帶來的危害存在差異,所以需要對大量試驗數據以及臨床資料信息進行收集與整理,從而總結出重金屬在人體中可以存在的安全劑量,并在食品安全標準中注明重金屬的含量,避免人們攝入過多的重金屬。②為了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相關部門必須認真分析相同食物在不同人群中存在的風險,此過程除了涉及海量人員數量外,還涉及各個區(qū)域,需要的數據量十分龐大。借助大數據技術,可以高效地完成各類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工作,為后續(xù)食品安全標準制定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撐??傊?,在食品安全標準制定工作中引入大數據思維,可以為食品安全標準提供準確、詳實的數據信息[2]。
在制定食品安全標準過程中,往往需要統(tǒng)計大量的數據信息,為了提升數據信息收集效率,可借助大數據對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進行匯總與采集,并與現行食品安全標準進行比對,從而使我國食品安全標準得到進一步的完善。
在大數據技術的幫助下,相關職能機構可以分析社會民眾對于食品安全問題的關心程度,隨時了解哪些食品存在嚴重的安全問題,并對重點食品領域進行動態(tài)觀察。此外,相關職能機構可以分析某個目標食品的銷售范圍以及問題線索,完成食品安全標準新項目的民意采集工作,確保食品安全標準的制定工作贏得更多的社會關注[3]。
為了提升食品安全標準的覆蓋范圍,需要相關機構不斷完善數據庫,積極建立食品安全追溯系統(tǒng)、食品加工環(huán)節(jié)以及食品物流運輸等數據庫,并借助大數據技術對各類數據庫中的信息進行分析,打造一個詳盡且龐大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統(tǒng)。①食品安全追溯系統(tǒng)可以記錄不良食品商販或廠家的不法行為,動態(tài)采集農產品中的農藥與化肥使用情況,并總結出化肥、農藥等物質對食品安全產生的負面影響。②利用食品安全追溯系統(tǒng),可以嚴密監(jiān)控食品加工環(huán)節(jié)各類添加劑的使用情況,若出現違規(guī)使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則可以鎖定違法廠家。③利用龐大的食品安全數據庫,相關職能機構可以采集各類電子商務食品品牌的信息,及時發(fā)現違規(guī)銷售或食品安全問題,有助于全方位保障食品安全。
為了提升大數據思維在食品安全標準制定中的應用價值,相關職能部門要在了解大數據思維的基礎上,做好食品安全標準制定機構的整合工作,提升各個部門之間協(xié)同工作效率,確保大數據思維可以有效地融入食品安全標準制定工作之中。在制定食品安全標準時,相關部門應積極聯合其他部門,應用大數據技術,認真收集與整理食品經營者與消費者的意見,確保相關部門之間得到充分的交流,從而提升食品安全標準的質量[4]。
盡管大數據思維可以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標準的制定水平,但是要想有效地將大數據思維與食品安全標準制定工作進行融合,同樣存在困難。
5.1.1 建立龐大的統(tǒng)計模型存在較大難度
對于食品安全標準來說,其不僅涉及農業(yè)與食品加工行業(yè),而且包含農業(yè)銷售與消費者終端等領域。因此,在構建統(tǒng)計模型的過程中,不僅需要不同單位、不同行業(yè)之間進行充分的溝通與協(xié)作,而且需要采集、整合與分析海量的數據信息,極大地增加了龐大統(tǒng)計模型的構建難度。
5.1.2 跨部門數據收集難度高
在制定食品安全標準過程中,除了需要國務院與各相關部門相互配合、溝通外,還需要借鑒各個地區(qū)出臺的食品安全標準,因此,食品安全標準的責任主體更多,且標準制定工作也更加復雜。此外,在編制食品安全標準時,需要不同部門之間進行信息的采集與溝通,使得數據采集難度加大,數據采集成本也會隨之提升。
盡管大數據思維在食品安全標準制定中仍然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難題,但仍難以阻擋大數據思維在食品安全標準制定中的應用潛力,具體應用展望可以歸納為以下方面。①借助大數據思維,可以對食品安全有關數據信息進行收集、整理與分析,從而構建符合我國食品加工行業(yè)發(fā)展規(guī)律的風險評估模型。同時,在風險評估模型中,可以對食品供應鏈中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監(jiān)測,并對食品安全事件發(fā)展趨勢進行識別,及時對可能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進行預測。如此一來,在龐大數據的支持下,相關職能機構可以更加精準地完成食品安全標準制定工作,確保食品安全標準可以有效地規(guī)避安全風險問題。②在大數據思維的幫助下,相關職能機構可以完成食品安全預警系統(tǒng)的構建。如果出現食品安全事件,相關機構可以有效掌控食品安全事件的傳播情況,采取有效措施應對食品安全事件,有助于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效率。③利用大數據思維,相關職能機構可以完成食品溯源與追蹤體系的構建,并且可以詳細地記錄與管理食品供應鏈以及食品加工等各個過程,從而實現整個食品加工與運輸過程的追溯與監(jiān)控,最大程度地降低食品安全問題。④利用大數據技術,相關職能機構可以用統(tǒng)一的標準完成數據平臺的搭建工作,不同部門均可以在數據平臺中完成數據的使用與共享,共同對食品安全數據進行分析,有助于提升各個部門之間的協(xié)同工作效率。⑤通過利用大數據技術對食品安全數據模型進行訓練,可以幫助職能部門發(fā)現食品安全標準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合理的修改建議,使食品安全管理更加高效[5]。
綜上所述,隨著人民群眾更加關注食品安全問題,相關職能機構要認真完成食品安全標準的制定工作。近年,大數據技術已經在各個行業(yè)中發(fā)揮出極高的應用價值,利用大數據分析完成相關食品安全數據的采集、分析與整理,可以為后續(xù)食品安全標準制定提供充分的數據支撐,有助于減少標準修改周期,使食品安全標準得到更好的實施,避免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更好地守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