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從志書中談“東普西眉”的比較研究

        2024-01-25 17:21:21汪毅
        巴蜀史志 2023年5期
        關(guān)鍵詞:眉州安岳縣安岳

        汪毅

        “東普西眉”特指宋代四川的普州與眉州,即今資陽市相當部分地區(qū)和眉山市。在歷史上,東普西眉既是地理概念,又是人文概念。從志書中,對其比較研究,旨在為宋代四川區(qū)域史研究提供一個“新視點”,進而為今天的“成德眉資”(成都、德陽、眉山、資陽)“一干多支”發(fā)展的重要舉措服務(wù)。本文重點討論的,即通過志書對宋代眉州為代表的眉山縣(今眉山市東坡區(qū))與宋代普州為代表的安岳縣進行比較研究。

        東普(安岳)西眉(眉山)進士

        中國科舉制度始于隋,終于清,時間跨度1300余年。

        對于政體、教育、文化、思想、科技、軍事(明代設(shè)武進士)等諸形態(tài),進士在歷史長河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古代科舉制度中,進士為通過最后一級中央政府考試(亦稱會試)錄取者。其學(xué)位相當于今天的博士,為最高的教育等級。進士是文化精英代表,其功績在志書中往往大書特寫,有的甚至知名千秋萬代,如蘇軾等。在科舉時代,朝廷開科取士,進士成為古代官員選拔和授予官職的明確標準,故金榜題名、頂戴登科、雁塔留跡成為歷代學(xué)子“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夜看盡長安花”的渴望。可見進士的多寡,代表了一邑學(xué)風(fēng)盛衰高低,系文化地位及歷史影響大小的標志。

        據(jù)眉山建制沿革考,宋代眉州轄眉山、彭山、丹棱、青神4縣;據(jù)安岳縣建置沿革考,宋代普州轄安岳(普康縣曾撤銷并入安岳)、樂至(普慈縣曾撤銷并入樂至)、安居(崇龕縣撤銷并入安居。明代安居縣撤銷,大部分并入遂寧,崇龕屬地并入安岳)等縣。

        在兩宋時期,眉州、普州兩地科第極盛,人才繼踵,文科進士數(shù)量登峰造極,頗具代表性。眉州所轄眉山縣(今眉山市東坡區(qū))所出進士,據(jù)《眉山市人物志》①記載為909名,北宋327名,南宋582名。普州所轄安岳縣所出進士,據(jù)清道光《安岳縣志·選舉志·重修雁塔記》記載為346名。兩邑進士總?cè)藬?shù)達1255名,占巴蜀地區(qū)(含今重慶市)進士三分之一,構(gòu)成巴蜀地區(qū)進士的璀璨風(fēng)景線。特別是以蘇軾為代表的進士,釋放了中國進士文化的內(nèi)核,輻射出強大的文化能量。

        東普與“東普西眉”次序

        宋代“東普”是普州(今安岳縣)的又名,史籍和志書中有若干記載。如清康熙《安岳縣志·卷首·沿革》中,謂“東普”為“郡名”;清道光《安岳縣志·重修廟學(xué)記》(卷3)和《寺觀·敕賜興修天慶觀記》(卷7),分別有“東普勝概,為西蜀首,英杰代出,以文章政事名天下”“普為蜀東望郡”記載;宋代王象之編纂的《輿地紀勝》(卷158)稱普州又名“普慈、東普、普安、安岳”;《欽定四庫全書》收錄的《方輿勝覽》(卷63)中,有“郡名東普”“分符東普”“地望在東普”記載;宋代詩人費德厚在詩贊流寓安岳的學(xué)人多岳時,有“東普聲名日愈濃”句。除文獻記載,“東普”還見于安岳石刻工匠題記中,如重慶大足石刻中留有的安岳文氏家族工匠:“鐫作處士東普文玠”“東普攻鐫文仲璋”“東普攻鐫文琇”“東普攻鐫文玠”東普攻鐫處士文孟周記”“東普攻鐫文惟簡玄孫文藝”等,時間長達百余年。

        “東普西眉”次序,是按方位先東后西排列的。倘若按進士數(shù)量和文化影響排序,理所當然是“西眉東普”,即西眉(眉州)冠前,東普(普州)綴后。兩邑比肩而立,具有同樣的文化地位和影響。對此,南宋時期曾任安岳教授何耆仲(也曾任職于眉州)在《進士題名記》中說:“蜀東西州,論士所出,必曰眉,曰普……而人物表,殆相頡頏”,即認為評論士的出生地,必然涉及眉州和普州,兩邑所出人物,大概不分上下。宋人劉渭亦稱“論學(xué)徒之盛,以西眉東普為稱首”,即認為做官和讀書人之多,尤其以眉山和安岳為代表。清道光《安岳縣志·選舉·宋進士雁塔題名記》也有“其(普州)并于西眉者以是而題名”的記載。清道光《安岳縣志·學(xué)校(下)·魁星閣碑記》(卷4)亦有“吾邑人文之盛,在宋時稱眉州、普州,媲美東魯”等記載,即安岳(從普州角度)人文之蔚然大觀,在宋代時與眉山(從眉州角度)相提并論,甚至和眉山一道與出了孔孟圣人的春秋魯國(今山東曲阜地區(qū))媲美。這些記載,均充分證明了眉山、安岳兩邑在宋代時的關(guān)聯(lián)及其地位和影響,說明了蜀地與春秋魯國的某種聯(lián)系,同時也為研究眉山古代人文提供了對應(yīng)的歷史文化信息。至于“東普西眉”的歷史意義,則為今天我們對宋代四川區(qū)域史研究提供了嶄新視角,應(yīng)予以關(guān)注,拓展格局。

        東普與西眉劃分

        在蜀地輿圖上,以劍南為點劃分,普州地理位置在蜀之東,眉州在蜀之西?!端馁t堂記》為此有“劍南之東,有州名普,冠帶之盛,與西眉并稱”記載,《輿地紀勝·風(fēng)俗形勝》有“劍南之東,有州名普,冠帶之盛,與西眉并稱”轉(zhuǎn)述?!皷|普西眉”稱謂由此約定俗成,并傳之于今。此外,《欽定四庫全書》收錄的《方輿覽勝·四六》(卷63)有“人才與西眉而相埒”的記載,清康熙《安岳縣志·卷首·凡例》有東普“冠帶中之士,可并西眉”的轉(zhuǎn)述,清康熙《安岳縣志·藝文·宋進士雁塔題名記》(卷2)稱“普為東蜀偉郡”,清道光《安岳縣志·序》中有“冠帶之士,并稱眉州,高風(fēng)邈矣”的表述。這些文獻記載,表達了“東普西眉”這一概念,記錄了兩邑的人文格局。由此而言,“東普西眉”與其說是地理概念的比較,不如說是文化概念的比較,特別是文化人物近乎等量齊觀的比較。在歷史上,眉山人文薈萃,尤其是宋代,有“千載詩書城”聲譽,影響廣博,此不贅言。以下僅對安岳歷史人文作相應(yīng)介紹,因為屬于“東普西眉”的構(gòu)成范疇。

        在宋代,安岳為“左蜀上州”,出現(xiàn)了“人文興盛”的井噴狀態(tài)。清康熙、乾隆、道光《安岳縣志》中,有“士多民少,聯(lián)翩科甲,史不絕書”“科甲之盛,甲于蜀中”“宋人才之盛,為西川首稱”“人文赫奕,宋代著稱”“或父子并美、伯仲相妍、祖孫輝映史冊者,若鱗貝”“士常比旁郡多”“人材繼踵”等記載。究其原因,在于安岳古代讀書之風(fēng)濃厚。清道光《安岳縣志·風(fēng)俗》(卷2)有“士喜讀書論道,歷稽前代科第簪纓之盛,甲于三川”的記載,《安岳縣志·學(xué)校(上)》(卷3)有“其時文學(xué)之盛,媲于東魯”的記載,可見書香安岳、文脈普州之一斑。

        東普西眉中的“媲美東魯”

        除“東普西眉”一詞多次出現(xiàn)在志書中,清道光《安岳縣志·學(xué)?!分羞€兩次出現(xiàn)“媲美東魯”一語。其一是《學(xué)校(上)》(卷3)說到“其時文學(xué)之盛,媲于東魯”,其二是《學(xué)校(下)·魁星閣碑記》(卷4)說到“吾邑人文之盛,在宋時稱眉州、普州,媲美東魯”。媲美東魯?shù)闹貜?fù)表述,體現(xiàn)了宋代東普西眉文教發(fā)達,是表述者(輯錄者)對這一文化現(xiàn)象的重視和肯定。

        應(yīng)該說,“媲美東魯”是“蜀地學(xué)于京師者比齊魯焉”與“蜀學(xué)比于齊魯”的宋代翻版。前者源于史家班固撰寫《漢書》卷89《循吏傳》,是對文翁倡教結(jié)果的肯定,說明漢代蜀地學(xué)子在京城為數(shù)之眾,可以與齊魯學(xué)子數(shù)量相比。后者源于志家常璩著《華陽國志》卷3《蜀志》和卷10《先賢士女總贊論》,是對史稱“文翁化蜀”成功的肯定。至于宋代的“媲美東魯”,則傳遞了自漢至宋約千年巴蜀文教的又一次騰飛,特別是眉州和普州?!版敲馈笔侵该篮玫某潭缺舜讼喈?,“比”是“是能夠相比”。兩相比較,可見“媲美”體現(xiàn)了升華,系宋代蜀文化與齊魯文化齊頭并進于全國前列的佐證。這個文化現(xiàn)象值得進一步討論,特別是從比較研究的角度。

        普州(安岳)進士

        安岳隋、唐時期的進士,現(xiàn)無從稽考,蓋因安岳宋《普慈志》和明萬歷《安岳縣志》“毀于明季兵燹,無所稽核”。至于安岳宋代進士,清康熙、乾隆、道光《安岳縣志·進士》中則有明確記載。安岳的第一個進士,為宋端拱丙戌(當作“戊子”,即988年。下同)科程宿榜的牟袞,排名第七位,算得上拔頭籌即在十名之內(nèi)。

        牟袞官至翰林學(xué)士,對于安岳無疑具有進士領(lǐng)頭羊意義。繼之,除其兄弟繼踵擢第,謂“一門四桂”之外,安岳人文呈現(xiàn)出井噴之勢,形成了“父子進士,兄弟同科,指不勝屈”“聯(lián)翩科甲,史不絕書”“進士雁塔與書樓鼎峙”等格局。對此景象,清道光《安岳縣志·雁塔記》(卷7)有記載,稱安岳舊有雁塔兩座,建于宋嘉定年間(1208—1224)。塔其一“題名滿焉,其一則(缺字)也”,傳遞出“并于西眉者以是而題名”的信息。這些進士,除功名留跡雁塔,還“勒片石于講堂之兩楹”,可謂盛極一時。據(jù)清乾隆《安岳縣志·名宦志》(卷5)和道光《安岳縣志·人物志》(卷10)記載,進士傳入《宋史》者本籍有景泰、景思忠、姚渙、趙開、馮澥、劉儀鳳、杜孟等,外籍有康延澤、宋太初、彭乘、文同、唐文若等。

        在我國歷代紀元表中,宋朝(960—1279)歷時319年,分北宋(960—1127)和南宋(1127—1279)兩個階段。在諸多典籍中,有關(guān)宋代安岳進士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存在較大差距,給今人帶來諸多困擾?!端蔚强朴浛肌发俳y(tǒng)計為256名。據(jù)筆者計數(shù),清康熙《安岳縣志·進士》(卷2)輯錄數(shù)為299名(包括舊志遺漏36名、省志記錄31名),清乾隆《安岳縣志·進士》(卷5)輯錄數(shù)為253名,清道光《安岳縣志·選舉志·重修雁塔記》(卷9)輯錄數(shù)為346名。筆者以為,有兩篇文章值得特別關(guān)注,一篇是宋人李仲熊撰寫的《宋進士雁塔題名記》,一篇是清人王應(yīng)撰寫的《重修雁塔記》。這兩篇文章,均載于清道光《安岳縣志·選舉志》(卷9)。

        如果說李仲熊《宋進士雁塔題名記》“乃列前人姓氏”,僅對自宋端拱丙戌至嘉定甲戌(1214)年間“凡二百二十有八年”的進士“合二百二十有一人”作了記錄,那么王應(yīng)《重修雁塔記》則是全面而完整的記錄,具有考證性質(zhì)和科學(xué)性。一方面,他肯定了宋人李仲熊《宋進士雁塔題名記》對自端拱丙戌及(至)嘉定甲戌228年間進士“合二百二十有一”的記錄;另一方面,他考證了失載的50名進士;再一方面,他續(xù)記了嘉定甲戌之后至寶祐丙戌科的75名進士(據(jù)清乾隆《安岳縣志·選舉表》記載,寶祐丙戌科至祥興二年(1279)即宋代結(jié)束的這20余年,安岳再無進士),三項之和為346名,此數(shù)確切。

        安岳進士排名

        據(jù)《宋登科記考》中的巴蜀(含今重慶市)地區(qū)進士排行榜記載,安岳在宋代的進士為256名,位居第四(據(jù)清道光《安岳縣志·選舉志·重修雁塔記》統(tǒng)計數(shù)為346名),次于眉山縣(今眉山市東坡區(qū),814名)、遂寧縣(今遂寧市船山區(qū),486名)、成都縣(今成都市,374名)。

        排名第九位者為榮縣(111名),與安岳縣數(shù)量懸殊。排名十位以下的縣,進士總共不滿100名。僅有1名的為犍為、大竹、忠縣、峨眉山市等10個縣(市)。

        這證明,宋代安岳文脈氣根發(fā)達,影響深遠。順理成章,“東普西眉”呼之而出,呈現(xiàn)出“人才之盛,為西川首稱”“冠帶之士,可并西眉”“人才與西眉而相埒”“科名之盛,并美西眉”“眉州、普州媲于東魯”等一派云蒸霞蔚景象。這一方面,以文名世的安岳與出了“三蘇”(蘇洵、蘇軾、蘇轍)的眉山并論;另一方面,安岳和眉山與代表儒家文化源頭的山東曲阜媲美。

        東普西眉代表人物

        東普西眉代表人物,主要是指眉州所轄眉山縣與普州所轄安岳縣的旗幟性人物。就眉山而言,蘇軾(1037—1101)當之無愧,其評介車裝斗載,此文不作具體闡述。

        至于安岳,則首推陳摶(871—989)。陳摶的有限生命為118歲,蘇軾的有限生命為64歲。陳摶的生命延伸了他的思想和文化,具有特殊意義和價值。在“東普西眉”研究中,陳摶與蘇軾各具千秋,可比肩而立,因為他們同屬“上與日月爭光,下與河岳并永”范疇。

        陳摶,字圖南,號扶搖子,“舉進士不第”,因有“經(jīng)世之才”和“負經(jīng)論之才”,周世宗賜號“白云先生”,宋太宗賜號“希夷先生”。其傳入《宋史》,為宋代國字號人物,系安岳歷史名人文化基因解碼的“領(lǐng)軍人物”,也是安岳打造名人文旅IP。陳摶壽長118歲,豐富了其學(xué)術(shù)體系,延伸了自身的文化生命。陳摶墓在安岳云居山,墓中石壁刻其像,兩側(cè)有對聯(lián):“先生不必仍長睡,于今天下已太平?!本嗄辜s20米處,有“圖南仙跡”和“希夷煉丹處”等刻石。

        陳摶除傳入《宋史》,《圖經(jīng)》(李宗諤著)、《唐才子傳》《續(xù)通鑒長編》《資治通鑒》《資治通鑒綱目》《東都事略》《輿地紀勝》《老學(xué)庵筆記》《太華希夷志》《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楊升庵全集》《五朝名臣言行錄》《欽定四庫全書》《九域圖》《四川通志》《普慈志》《全蜀藝文志》《潼川府志》《峨眉山志》及清康熙、乾隆、道光《安岳縣志》等文獻多有記載或轉(zhuǎn)載,釋放了十分密集的信息。至于《澠水燕談》《東軒筆錄》《五朝名臣言行錄》等之類群書,誠如蒙文通《陳圖南學(xué)譜》中所言:“何可勝記?”

        綜觀陳摶,他集儒釋道三教學(xué)說于一體,構(gòu)成了龐雜且閃爍哲理光輝的體系。他堪稱多寶道人,在理學(xué)、易學(xué)、哲學(xué)、地理學(xué)、佛學(xué)、氣功養(yǎng)生學(xué)、書法、文史、詩歌等領(lǐng)域均頗有建樹,具有崇高的歷史地位。特別是在易學(xué)方面,他融會貫通道、儒、佛學(xué)說,把此引向唯物論范疇,形成中國古代完整哲學(xué)體系。故陳摶有“儒師道祖”和“中國太極文化創(chuàng)始人”等美譽,影響了宋及后世元、明、清歷朝歷代。其貢獻如下。

        易學(xué)方面,陳摶著有《紫微斗數(shù)全書》《河洛理數(shù)》《龜鑒》《心相篇》《易龍圖序》《太極陰陽說》《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火珠林·注》,創(chuàng)繪有《太極圖》和《先天方圓圖》等?!昂映鰣D,洛出書,圣人則之”,即影響了上古羲王依《河圖》始畫八卦、禹王依《洛書》制《洪范》治水成功而劃天下為九州。而陳摶的《河洛理數(shù)》把“《易經(jīng)》中的河圖、洛書合而為一,配合人的出生年、月、日、時,以測人事,自成一家”(《河洛理數(shù)·出版說明》,九州出版社,2010年6月)。據(jù)此,宋代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邵雍等“五子”及至后來的朱熹等哲人均因陳摶影響構(gòu)成了“陳摶學(xué)派”,具有“學(xué)譜”意義。后世對陳摶評價極高,元廷史官雍虞集在《題陳希夷先生畫像贊》中,稱陳摶“圖書之傳,百世之師”;清代學(xué)者周國頤在清道光《安岳縣志·序》中,稱陳摶“淵源理學(xué),獨辟宋時”,當代學(xué)者蒙文通視陳摶為“真人中之龍”,還在《古文甄微》中稱他“兩宋之道德文章,已系于一身”;中國道教協(xié)會會長傅圓天題詞“研究陳摶,弘揚道教文化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當代道學(xué)研究者李遠國認為,陳摶擁有“宋代易學(xué)系統(tǒng)開山者”的地位,系一個時代的先驅(qū)者。

        地理學(xué)方面,陳摶著有《金鎖秘訣》,后世有學(xué)者稱他為“地理大家”。

        佛學(xué)方面,陳摶著有《觀空篇》,其“五空”中的頑空、性空、法空、真空、不空,充滿了佛道思想。

        氣功養(yǎng)生(內(nèi)丹)學(xué)方面,陳摶著有《二十四氣坐功》《睡答》《睡功圖》《胎息訣》《指玄篇》《陰真君還丹歌·注》,具有創(chuàng)意和獨到見解,對揭示人體生命科學(xué)不乏指導(dǎo)意義。陳摶的養(yǎng)生功法和內(nèi)丹理論,曾為宋、元之交內(nèi)丹派的形成奠定了理論基礎(chǔ)。他自身的功法,亦頗為高超,《宋史·陳摶傳》言其118歲時羽化之后,竟然有“經(jīng)七月,肢體猶溫”“五色云蔽洞口,彌月不散”等奇跡。

        書法方面,陳摶自成一家,后世評價頗高。北宋書法家石延年稱道陳摶書法鸞舞鳳翔,就連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也可以不屑一顧,即詩稱“俯視羲獻皆庸工”。民國大書法家、張大千老師曾熙對陳摶書法也十分高看,贊為:“直使古今書家一起俯首。蓋別有仙骨,非臨池所能?!?/p>

        文學(xué)方面,陳摶有《三峰寓言》《高陽集》和《木巖集》等著述,另有《釣譚集》詩600余首和《詩評》一種,其文學(xué)創(chuàng)作能力和對詩歌的賞評能力均可見一斑。其詩多絕句,或寄情山水,或意氣曠達,或憤惡權(quán)貴,輯存于《宋詩紀事》《宋藝圃集》《詩林廣集》《翰府名談》《老學(xué)庵筆記》《詩人玉屑》等文獻。清乾隆《安岳縣志·仙釋志》(卷6)和清道光《安岳縣志·理學(xué)志》(卷11),開篇介紹陳摶并輯錄其著述《易龍圖序》,清道光《安岳縣志·外紀》(卷16)還輯錄了陳摶詩以及《齊東野語》《五代史補》《翰府名談》《聞見前錄》《唐宋遺史》等評介其詩的諸多文獻。

        囿于種種原因,人們往往只視陳摶為道教“老祖”或老莊之后的道教至尊。這雖不乏影響,但忽略了他在哲學(xué)、地理學(xué)、養(yǎng)生學(xué)、文學(xué)、藝術(shù)等方面的杰出貢獻,即“奇逸人中龍”的綜合表達。為進一步推動陳摶研究,筆者曾于1993年主編《高道陳摶》一書,請中國道教協(xié)會會長傅圓天大師題署,四川大學(xué)出版社出版。

        盡管如此,我們對陳摶的研究、認知、關(guān)注和重視程度仍遠遠不夠。陳摶的確是杰出人物,也是“東普西眉”中“東普”的靈魂人物。1992年,中央電視臺“中國歷史文化名人”欄目攝制組在安岳拍攝陳摶遺跡時,導(dǎo)演告訴筆者:“入此欄目對象,四川僅有李白和陳摶?!彼麄儍扇?,一個是詩仙,代表唐文化高度;一個是哲人“奇異人中龍”,影響了后來“朱程理學(xué)”,在一定意義上,代表宋文化高度。

        東普西眉山水

        “東普西眉”的聯(lián)系,除在文化方面,還在于自然山水的相似性?!斗捷泟儆[》(卷63)和《輿地紀勝》(卷158)在介紹普州風(fēng)俗形勝時,均轉(zhuǎn)述了郡志即《普慈志·序》的表達:“眉之秀以水,閬之秀以山,普之秀以石,故俗稱石秀?!睘樽糇C“普之秀以石”,《輿地紀勝·風(fēng)俗形勝》還說:“老傳有三臺……思津樓至?xí)x惠樓、普安樓至岳秀樓、天慶觀街至縣學(xué)舞雩坊,首尾皆全石?!鼻蹇滴酢栋苍揽h志·形勝》(卷1)在轉(zhuǎn)錄宋本《普慈志》時,說到安岳的山與眉山(今眉山市東坡區(qū))的水并稱:“(安岳)縣境介萬山間,今治實居普州地。地之下多石,磅礴敦厚,連結(jié)為一,與眉水、閬山并稱?!贝司鶠樗稳怂疾⒂涗洠芍^信史。

        自古以來,山因水而巍峨,水因山而秀美。佳山秀水好風(fēng)光,由此有了詩和遠方,文旅走親和“一體化發(fā)展”因而勢在必行。

        結(jié)語

        在宋代四川歷史上,東普西眉留下了卓犖一筆,特別是安岳縣和眉山縣(今眉山市東坡區(qū)),都曾產(chǎn)生重大文化影響。2020年7月,四川省委辦公廳、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fā)《關(guān)于推動成德眉資同城化發(fā)展的指導(dǎo)意見》。此指導(dǎo)意見是貫徹落實成渝地區(qū)雙城經(jīng)濟圈建設(shè)國家重大區(qū)域發(fā)展戰(zhàn)略和中共四川省委關(guān)于“一干多支”發(fā)展的主要舉措。以此為契機,我們應(yīng)當進一步深化“東普西眉”歷史文化內(nèi)涵,特別是在“進士文化賦能”和歷史文化名人戰(zhàn)略方面,從而為宋代四川區(qū)域史研究提供新視角,填補空白,為成德眉資同城化發(fā)展助跑。

        猜你喜歡
        眉州安岳縣安岳
        去眉州路上
        散文詩世界(2023年4期)2023-04-23 13:21:22
        安岳檸檬生長的氣象條件分析
        四川:安岳檸檬減產(chǎn)價格創(chuàng)新高
        豬八戒吃西瓜
        不與他人同巾器
        江南詩(2020年3期)2020-06-08 10:20:40
        眉州文化村
        深情
        慈善(2019年1期)2019-03-06 12:29:50
        安岳縣農(nóng)村50歲以上中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及影響因素分析
        眉州東坡:中國美味香飄全球
        中國品牌(2016年1期)2016-03-19 06:49:04
        安岳地區(qū)須二段水平井段隨鉆錄井儲層及流體判別方法
        国产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开心五月激动心情五月|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厕所 | 免费无码毛片一区二区app| 久久婷婷色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日韩AV在线播放不卡| 中文字幕av素人专区| 国产av无码国产av毛片| 丰满少妇愉情中文字幕18禁片| 国产亚洲精选美女久久久久| 在线视频观看一区二区|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 无码天堂在线视频| 最新中文字幕日韩精品| 激情综合丁香五月| 香蕉视频毛片| 加勒比特在线视频播放|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中文字幕av无码免费一区|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大香| 免费av一区男人的天堂| 五月四房播播|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2 | 人妻少妇无乱码中文字幕| 国产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野外少妇愉情中文字幕|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999| 日韩一区三区av在线| 国产精品欧美久久久久久日本一道| 国产真人无遮挡作爱免费视频| 成人国产自拍在线播放|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搡老熟女中国老太| 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夜夜嗨|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精品三级av无码一区|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永久不卡| 蜜桃网站入口可看18禁|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综合| 欧美第五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