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振亮,王 振,高天艷
(內蒙古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國家知識產權戰(zhàn)略綱要》的出臺標志著我國首次將知識產權上升到國家戰(zhàn)略的層面,這一戰(zhàn)略性的綱領文件在過去的10余年里全面指導著我國知識產權事業(yè)發(fā)展。長期以來, “大而不強,多而不優(yōu)”的問題始終伴隨我國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發(fā)展而存在。國家高度重視尋找解決這一問題的出路及對策。為此,2021年國務院頒布《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 (2021—2035年)》,文件中發(fā)展目標部分明確指出到2025年,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知識產權市場價值進一步凸顯,專利密集型產業(yè)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3%,每萬人口高價值發(fā)明專利擁有量達12件。到2035年,我國知識產權綜合競爭力躋身世界前列[1]。由此可見國家對提升知識產權質量的重視程度。
專利作為知識產權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質量高低對知識產權事業(yè)的發(fā)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字面看,專利包含權利和利益兩部分,它是技術、法律和經濟的結合體,是指一項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首創(chuàng)者所擁有的受保護的獨享權益。近年來,高價值專利 (High Value Patent,HVP)這一概念在知識產權強國戰(zhàn)略與高質量經濟發(fā)展的背景下,在產業(yè)界和學界日益受到重視。梳理相關文獻發(fā)現,高價值專利研究主要集中于界定高價值專利的內涵概念和檢驗識別高價值專利的方法兩個方面,具體識別高價值專利的實證研究屈指可數,從大樣本角度篩選高價值專利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為此,本文選取稀土產業(yè)中的永磁材料作為研究對象,基于大樣本專利,通過建立更具針對性的評價指標體系篩選該行業(yè)的高價值專利,以期為行業(yè)相關人員及研究者提供思路和建議。
國家知識產權局于1989年設立中國專利獎,旨在培育更多的高質量專利,其實質就是當下的研究熱點——高價值專利。高價值專利的概念脫胎于專利質量和專利價值的研究,雖然有關專利價值和專利質量的研究已有20余年的演進歷程,但自概念提出以來,對高價值專利的認知尚未達成共識[2]。依據現有研究內容,高價值專利最關鍵的要素是具有較高經濟價值、同時兼具穩(wěn)定法律狀態(tài)、廣闊市場前景和高技術水平特點的專利。
在高價值專利判別方法方面,宋凱[3]通過Incopat專利數據庫收集專利數據,運用TOPSIS模型,在選取相關專利指標的基礎上對高校人工智能領域的核心專利進行識別。隨著新興技術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學者利用機器學習算法對專利價值進行評估,以提高專利價值評價的效率和準確率。Chung等[4]以半導體產業(yè)領域為例,采用卷積神經網絡,并融合專利語義信息對該領域的高價值專利進行識別。Trappey等[5]以制造物聯網 (IoT)專利的詳細案例作為樣本,通過主成分分析法識別專利價值評估指標,并結合深度神經網絡識別并分析高價值物聯網專利。不過,這些方法對于單一個體或少量的專利評價是適用的,但對成千上萬的大樣本專利可能就失去了有效性。
稀土作為不可再生的重要戰(zhàn)略資源,因其獨特的電子層結構,使其具有極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其作為新能源汽車、新型顯示與照明、工業(yè)機器人等諸多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中的核心基礎材料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稀土全產業(yè)鏈中,以稀土功能材料為代表的稀土新材料處于產業(yè)中游。國家高度重視稀土功能材料產業(yè)的發(fā)展,并在《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中將其列為關鍵戰(zhàn)略材料予以重點發(fā)展[6]?!秶鴦赵宏P于促進稀土行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若干意見》等相關規(guī)定也推動了稀土功能材料領域科技創(chuàng)新,優(yōu)化稀土產業(yè)結構,促進了我國稀土功能材料發(fā)展水平和質量的不斷提升[7]。在我國稀土應用中,新材料領域約占62%,稀土永磁材料又在這部分應用中占63%以上[8],該板塊不僅是整個稀土領域發(fā)展最快、產業(yè)規(guī)模最大最完整的發(fā)展方向,也是稀土消耗量最大的應用領域 。盡管我國稀土永磁材料產量位居全球首位,但目前其產品還無法滿足高檔機器人、5G、光刻機等新興產業(yè)對高端永磁體的技術需求。同時,在整個稀土永磁材料的核心專利、熱壓熱變形、晶粒細化等最先進的制備技術及連續(xù)化智能化裝備等領域,我國同西方發(fā)達國家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6]。
關于具體識別高價值專利的實證研究甚少。馬治國等[9]在技術、法律及市場三維視角下對我國藥品的高價值專利評估體系進行構建,并選取連花清瘟膠囊做出評價。謝萍等[10]利用德溫特世界專利索引,構建包括專利申請量、施引專利計數、引用專利計數、同族專利數和權利要求項數等指標在內的9要素評價模型,通過主成分分析法確定指標權重,并以美國蘋果公司公開號為US7233318B1和US7827568B1的專利為例計算其專利價值,驗證該模型的合理性和實用性。上述學者雖然已經突破性地在高價值專利識別方面展開實證研究,但均以單一個體或少量的專利作為研究對象。而從企業(yè)角度看,更多情況下面對的是成千上萬的大樣本專利。此外,現存的稀土永磁材料的相關研究也多集中于具體技術的研發(fā)與改進、產業(yè)政策和產業(yè)現狀分析等方面,缺乏對產業(yè)高價值專利識別方面的研究?;诖?,本文以稀土永磁產業(yè)為研究案例,從大樣本專利視角對其高價值專利進行篩選,以豐富高價值專利領域的研究主題,同時期望對稀土永磁產業(yè)參與國際競爭提供有益借鑒。
(1)德爾菲法 (Delphi)。 又稱專家調查法,1946年由美國蘭德公司提出并實行。該方法突出使用專家的隱性經驗對調查問題直接進行預測,并集中收集專家調查問卷,再輔以控制的觀點反饋,從而達到一組專家最大程度的共識[11]。其實施的主要流程為確定問題并選擇權威專家咨詢,征得專家意見后對數據進行整理、歸納、統計,將統計結果反饋給各專家,再次征求意見,如此反復,直到專家意見達成共識。自20世紀80年代德爾菲法被引入國內,對于該方法的理論及應用研究逐漸增多。曾照云等[12]通過對38種CSSCI (2014—2015)來源期刊的100篇德爾菲法應用研究的文獻進行實證研究,分析得出德爾菲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存在的7個具體問題,為后續(xù)學者應用該方法做出了更加規(guī)范嚴謹的指導。徐崇元等[13]在德爾菲法的框架下對進口食品社會關注度進行研究,提出對 “專家評分一致性”進行度量和判定的新方法,并在食品安全監(jiān)管的實踐過程中取得了預期效果。馬可等[14]采用德爾菲法開發(fā)出適用于臨床工作的精神分裂癥認知簡版評估工具。德爾菲法適用于沒有精確資料的問題研究,需要根據專家的專業(yè)知識和經驗做出直觀判斷[11]。本研究中,比較各專利價值指標重要性正是屬于這樣一種沒有精確研究資料且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過專家的隱形經驗做出判斷的工作。所以,本文在專家打分環(huán)節(jié)采用德爾菲法。
(2)層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該方法是美國運籌學家Saaty于20世紀70年代初提出,是一種將與決策有關的元素分解成目標層、準則層和方案層,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進而做出決策的綜合評價方法。其實施的主要流程為建立層次結構模型,構造成對比較矩陣,構造判斷矩陣,計算權重向量及一致性檢驗5個步驟。該方法既不純粹依靠數學計算,又不片面注重人為的邏輯推理,其優(yōu)勢在于將定性方法與定量方法有機結合,使復雜的系統得以分解,并將人的思維過程數學化、系統化。層次分析法自 20 世紀 80 年代初引入中國以來,已在各個研究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其主要用于解決計劃制定、資源分配、方案排序、政策分析、沖突求解及決策預報等問題[15]。申志東[16]利用層次分析法構建國有企業(yè)績效評價體系,為推動我國建立國有企業(yè)績效評價體系提供參考。孫瑞英等[17]采用德爾菲法及層次分析法構建評價體系,對我國16個省級政府數據開放平臺的個人隱私保護政策進行分析,從而完成對我國政府數據開放平臺個人隱私保護政策的評價。武小鵬等[18]基于層次分析法理論建立了更為切合實際的數學高考試題綜合難度系數模型。具備系統性、簡潔實用且所需定量數據信息較少的特點使得層次分析法尤為適用于高價值專利篩選這種無結構特性、多目標、多定性指標的工作。為此,本研究將采用層次分析法為后文的評價指標賦予相應的權重。
(3)數據處理軟件工具。主要有:①DPS數據處理系統。該系統是由浙江大學唐啟義教授耗時20余年創(chuàng)立并發(fā)展起來的。其包含現代統計學400余種實驗數據統計分析和模型模擬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該系統多指標綜合評價中的層次分析法部分來為最終確定的評價指標賦予權重。②Excel數據處理軟件。借助Excel軟件對從專利數據庫中獲取的各項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并結合指標權重加權計算,按各項專利分數由高到低排序,劃定高價值專利范圍。
稀土永磁材料是指稀土金屬和過渡族金屬構成的合金經過一定的工藝制成且在磁化后撤去外磁場而能長期保持較強磁性的材料。對稀土永磁材料專利檢索前,首先需要明確稀土永磁材料的相關分類。按開發(fā)時間,稀土永磁材料可分為第一代釤鈷 (SmCo5)、第二代釤鈷 (Sm2Co17)和第三代釹鐵硼 (Nd2Fe14B),近年來又研究發(fā)現了釤鐵氮 (SmFeN)系稀土永磁材料和由 Nd2Fe14B/-Fe、Sm2Co17/FeCo等構成的納米雙相交換耦合永磁材料等[8];按制備工藝,可分為燒結、粘結及熱壓熱變形3類。本文將依照上述分類,將稀土永磁材料、稀土釹鐵硼磁體、稀土釤鈷磁體及稀土釤鐵氮磁體作為檢索詞,如圖1所示。
圖1 稀土永磁材料分類
本文數據來源于大為 (Innojoy)專利數據庫,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并咨詢該領域的權威專家,最終確定本研究的檢索式為:TI,ABST+=稀土永磁 or 釤鈷 or 釹鐵硼 or 釤鐵氮,選取的時間段為1985—2022年,共檢索到29469個專利家族。
本研究主要流程可分為指標篩選及指標體系構建、指標賦權和高價值專利篩選3個部分,具體研究路徑如圖2所示。
圖2 稀土永磁材料高價值專利篩選研究框架
首先,在指標篩選及指標體系構建過程中,分兩步對收集到的評價指標進行篩選。從國內外經典文獻及權威機構匯總現存評價指標,依據指標的可觀測性、可獲取性、客觀性和科學性,對收集的全部指標進行第一輪篩選。通過比較分析及文獻調研等方法剔除高度相關的指標,避免指標體系反映的信息重復。將最終篩選出的指標歸納分類,按目標層、準則層和方案層的三級層次結構排列,建立高價值專利評價指標體系。
其次,為篩選得到的指標賦權,采用層次分析法 (AHP)并結合DPS數據處理系統完成。層次分析法實施的關鍵在于構造判斷矩陣并依據判斷矩陣元素aij的標度方法為兩兩相互比較的要素打分,囿于相關經驗不足,有必要邀請專利價值領域權威專家組成專家小組并采取德爾菲法完成打分環(huán)節(jié)。計算權重向量及一致性檢驗工作將依托DPS數據處理系統完成,經運算得到一個權重明確、層次分明的評價指標體系。
最后,以稀土永磁產業(yè)為例,對其高價值專利進行篩選,將從Innojoy專利檢索庫中獲取的相關專利數據與各項指標的權重一一對應并借助Excel軟件加權計算各項專利的得分,設置高價值專利閾值,最終得到稀土永磁材料高價值專利。
為建立科學全面的評價指標體系,本研究從IPscore評估系統、IP Strength Index體系、Patent Strength評價體系、Patent Scorecard體系、Patent Rating系統、合享價值度評估體系及DPI等國內外經典的高價值專利評價體系和專利價值文獻中海量搜集專利價值評價指標。雖然各評價體系指標劃分依據不同,且同一指標可能所屬多個維度 (如權利要求數既包含技術價值層面內容,也包含法律層面內容),但本研究通過比對指標與維度的關聯性強度,將搜集到的指標具體劃分到一個維度中,并按經濟價值、技術價值、法律價值和戰(zhàn)略價值4個維度歸納整合,見表1。
表1 現存專利價值評價指標
劃分依據源于現有文獻對上述4個維度概念的內涵解釋。Harhoff等[19]認為專利價值是指專利產品在銷售過程中所體現的價格、成本或數量等經濟信息,是專利產出與投入價值之差。Suzuki[20]和張克群等[21]認為專利價值是以預期收益為導向,在市場背景下目標專利能否為其擁有者/使用者帶來預期收益以及相應的預期收益率是多少。所以經濟價值是指專利通過市場化過程,為專利權人帶來的回報或經濟收益。Hall等[22]、Sapsalis 等[23]、Sterzi[24]從專利技術價值角度出發(fā)對專利價值進行研究,認為技術價值是專利自身的技術屬性所表現出的價值,是對專利技術本身所具備的新穎性、創(chuàng)造性和實用性等特征的刻畫。在法律價值層面,Wang[25]從法律、技術的角度出發(fā),認為專利價值可通過法院判決、權利要求的語言、專利族、專利組合、專利引證等指標作為替代予以表征。劉謙等[2]認為高價值專利是指技術方案創(chuàng)新水平高、法律權利穩(wěn)定且范圍清晰、市場規(guī)模與需求前景好、高效轉化與運用、高水平產業(yè)引領并在技術—法律—市場等維度上能夠為企業(yè)帶來較高價值的專利或專利組合。所以法律價值是指專利獲得授權后在一定時期內對特定領域所具有的專有性、壟斷性帶來的價值,強調專利的獨占權收益。對于戰(zhàn)略價值,萬小麗等[26]認為,專利價值分為靜態(tài)價值和動態(tài)價值兩部分,其中靜態(tài)價值就是戰(zhàn)略價值,動態(tài)價值是專利運營給企業(yè)帶來盈利的價值。馬天旗[27]認為高價值專利作為專利知識產權的核心組成部分,一般是指高 (潛在)市場價值專利和高戰(zhàn)略價值專利的并集。因此,戰(zhàn)略價值是指專利所有者從全局考慮,通過謀劃實現全局目標的規(guī)劃,采取不同專利策略,以實現價值最大化。本文依據上述定義,對現存專利價值指標歸納分類,同時后文高價值專利評價體系的構建也將據此展開。
前文述及,指標選取應符合可觀測性、可獲取性、客觀性和科學性的標準??捎^測性是指對于收集到的指標能否進行信息輸出,進而分析判斷其反映出的本質及內涵;可獲取性是指指標的數據能否獲取及其獲取的難易程度;客觀性和科學性是指指標要能夠真實測度出專利的價值并具備相應的理論依據。依據上述標準對海選指標進行初篩,剔除部分不符合條件的指標。在復篩中,通過調研相關文獻和比較分析指標反映的內容,進一步剔除部分反映信息重復或相關系數大的指標,并在同類指標中選擇信息含量大的保留,保證篩選出的指標對其所在價值維度影響最大。
經過兩輪篩選,本文確定每個價值維度3個指標,共12個指標。指標體系構建如圖3所示。
圖3 高價值專利評價體系
3.2.1 經濟價值
(1)專利轉讓。轉讓是指將所有者自身的合法權益、權利或財產以某種形式讓與他人,以此來獲取一定的利益。專利轉讓也即專利的發(fā)明人或持有者將專利權讓與他人,以此來獲取目標專利帶來的經濟效益。某項專利的轉讓次數直接反映該專利的經濟價值,進而體現其專利價值的大小。
(2)專利質押。 質押是指債務人或第三人將其動產或權利移交債權人占有,將該動產作為債權的擔保,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法就該動產賣得價金優(yōu)先受償[28]。一般來說,質押物價值通常高于債務。就專利質押講,其只有具備較高的經濟價值時才會被質權人所接受。某一專利的質押次數直接反映該專利的經濟價值程度,進而體現其專利價值的大小。
(3)專利許可。專利許可也稱專利實施許可,是指專利的所有者或其授權人許可他人實施其所擁有的專利,并向他人收取使用費用。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只授權被許可方實施專利技術,不代表專利所有權的轉讓,即被許可方無權允許合同規(guī)定以外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實施該專利[29]。因此,專利許可方通過專利許可方式獲取經濟收益,許可次數直接同專利本身價值成正相關關系。
3.2.2 技術價值
(1)專利被引數量。專利被引數量是指專利從首次被引用截至研究篩選當日的總被引次數,該指標能充分表明目標專利對其后續(xù)專利在技術方面的影響程度。一般來說,具備開創(chuàng)性技術的核心專利和奠定某一技術領域基礎的基本專利在其領域所處位置極為關鍵,后續(xù)研究或技術開發(fā)很難通過規(guī)避設計繞開其保護范圍,故不得不對其進行引用。因此,專利的被引數量和專利價值間具有強正向相關關系。
(2)專利類型。我國《專利法》將專利分為發(fā)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3種。一般來說,具有較高先進性的技術凝聚著更多的人類智慧和科學力量,同時該類技術取得的成果在同一領域也處于領先地位,為了使這類技術的價值能夠充分體現,需要對其進行長效且穩(wěn)固的保護,而發(fā)明專利相較于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在保護時長和穩(wěn)固性方面都更加突出。因此,在一般情況下,發(fā)明專利相較于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更有可能成為高價值專利。
(3)權項數。權利說明書中以科學術語列明的權利要求數明確定義著專利的保護范圍。當專利具備較高的技術原創(chuàng)性時,專利權人就越可能主張更寬泛的權利保護范圍[30]。Allison等[31]研究也表明,高價值專利往往擁有更高的權利要求數。
3.2.3 法律價值
(1)專利審查時長。專利審查是指專利行政管理部門對申請授權的專利依照相關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和標準進行審查的過程。專利審查的主要功能在于通過檢索現有技術,將專利申請中所涉及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進行比較,對符合專利性標準的專利申請作出授權決定,對不符合專利性標準的專利申請作出拒絕授權決定[32]。顯然,當某項專利的技術涉及該行業(yè)核心領域時,審查員為了保證專利質量,需要耗費更長的時間對其進行審查。
(2)專利存活期。專利存活期是指專利從申請日到失效日的存活時間[33]。一般來說,專利權人需要繳納專利年費來維持專利權有效,且專利年費會隨著專利維持時間的增長而增加。因此,只有當目標專利能帶給專利權人超過專利年費的收益時,專利權人才會選擇繼續(xù)繳納專利年費來增加其時間保護范圍。
(3)專利有效性。專利權有效性是指依照相關法律判斷目標專利被授予過程的實質內容及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規(guī)定。專利權的獲取需要經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這就要求該行政機關在這一過程中已經具備相應的能力,例如判斷某項專利的新穎性和創(chuàng)造性是在其掌握文獻的基礎上進行的,而這些條件存在局限性。因此,具有專利權的專利技術并非都是在法律意義上應該被授權的,某項專利只有經歷侵權訴訟并勝訴后,才可以證明該專利的有效性,也就具有更加穩(wěn)定的法律狀態(tài)。
3.2.4 戰(zhàn)略價值
(1)專利獲獎情況。專利獎的評選活動由國家知識產權局舉辦,旨在對具有突出貢獻的專利技術做出獎勵以激勵廣大科研人員積極投身科學事業(yè)。專利獎的授予過程十分嚴格,在對眾多參與評審的專利技術依據創(chuàng)造性、實用性、新穎性等要求的基礎上層層選拔,優(yōu)中選優(yōu),且所設獎項均有嚴格的數量限制。因此,認為獲得專利獎的專利技術具有極高的專利價值。
(2)同族專利數量。同族專利數量是指目標專利所處專利家族中專利的個數,同族專利數量越多,專利家族規(guī)模越大,其所涉及的技術應用廣度和技術應用長度一般就越高,專利家族布局能力就越強,形成的權利保護網絡和梯隊越牢固,同族專利數量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技術的創(chuàng)新壁壘與持續(xù)研發(fā)能力。另外,同族成員數量越多,專利家族規(guī)模越大,在專利權利保護、市場競爭、侵權訴訟等方面都更有優(yōu)勢,往往具有更好的市場競爭能力[34]。
(3)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是指以打破技術壁壘和促進科技進步為基礎,對社會和經濟的發(fā)展具有重大引領作用,且成長潛力巨大的產業(yè)。在《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fā)展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的決定》中把節(jié)能環(huán)保、生物、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等作為現階段重點發(fā)展的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35]。對于涉及上述產業(yè)的專利一般被認為具有較高價值。
能否從浩如煙海的專利中篩選出真正的高價值專利,關鍵在于能否為專利設計一個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本研究在構建稀土永磁材料高價值專利評價體系的基礎上,將利用層次分析法為評價體系內的各項指標賦予相應的權重,以完善這一評價機制。
(1)構造判斷矩陣。在對準則層和方案層中各要素兩兩比較并確定要素在其所在維度所占比重的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是比重不易量化,且當某一維度包含要素過多時,決策者會因為考慮不周、顧此失彼使得其提出的和他實際認為的數據不相符,甚至相互之間存在矛盾。為此,Saaty等[36]建議使用1~9數字及其倒數作為標度來解決這一問題,見表2。
表2 數字標度含義及說明
專家打分環(huán)節(jié)采用德爾菲法完成,具體流程如下:在構造準則層和方案層共5個成對比較矩陣的基礎上,邀請5位在知識產權領域具有較深造詣的和3位具體從事稀土技術研發(fā)的專家組成專家小組,以郵件或微信的方式將成對比較矩陣問卷放發(fā),經過四輪調查、反饋和修改,專家意見達成了一致,判斷矩陣最終被確定。囿于篇幅有限,僅呈現準則層比較結果,見表3。
表3 專家對準則層要素賦值結果
為判斷專家的賦值準確與否,避免指標比較相互之間存在矛盾,需要對計算出的權重結果進行一致性檢驗。這一過程首先要計算出目標矩陣的最大特征值,即λmax,其次計算CI= (λ-n)/ (n-1),最后計算CR=CI/RI,其中RI可以通過查找一致性檢驗RI值表獲取。當CR<0.1時,則通過一致性檢驗。
將專家賦值的5個判斷矩陣依次輸入DPS數據處理系統,按上述過程進行計算。結果表明,所有矩陣CR值均小于0.1,即通過一致性檢驗,指標權重見表4。
表4 高價值專利篩選指標權重
至此,含有指標權重的稀土永磁材料高價值專利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完成,該體系既融合了專家的隱性經驗,又考慮到稀土永磁產業(yè)的特殊性,因此,可以更加科學合理地篩選出稀土永磁產業(yè)中的高價值專利。
從Inoojoy專利檢索數據庫搜集29469個稀土永磁材料專利的相關指標信息,將數據導入Excel數據處理系統,結合前文得出的指標權重計算各項專利的綜合得分。
因為各項指標的數量級和計量單位不同,所以在計算各專利綜合得分之前,需要對不同指標的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通過極值化的無量綱化處理方法,將各項指標的原始數據轉化到介于一定范圍內的數據,以此來消除量綱和數量級的影響,使得最后計算的各項專利綜合得分具有可比性。這一過程有4個步驟:第1步是求出各項指標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第2步是求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第3步是該項指標的每個數據分別減去最小值再除以差值;第4步是得到對應的無量綱化的數值 (取值范圍介于0~1)。
完成上述工作后,本文對各項專利的綜合得分進行加權計算,將得分結果由高到低排列。那么在什么范圍內可以被劃定為高價值專利成為篩選的關鍵。在文獻調研過程中發(fā)現,大部分學者認為專利價值也符合社會學領域的 “二八定律”,即20%的專利占據80%的專利價值,甚至認為專利被引頻次也遵循這一定律,即20%的專利占全部被引專利頻次的80%[37]。因此,本文將20%作為稀土永磁材料高價值專利的劃定范圍,選取全部專利的前20%作為高價值專利,篩選后得到4940個稀土永磁材料高價值專利。對比 Innojoy專利檢索數據庫各項專利的DPI評分 (該專利數據庫專利價值評分體系)發(fā)現,篩選得到的高價值專利與DPI評分高度吻合,均具有較高價值。囿于篇幅有限,這里呈現前10位的稀土永磁材料高價值專利,見表5。
表5 排名前10的稀土永磁材料高價值專利
本文以稀土永磁產業(yè)作為研究對象,首先從國內外經典文獻及專利價值評價機構海量搜集專利評價指標,經過兩輪篩選確定了專利轉讓、專利質押、專利許可、專利被引數量、專利類型、專利存活期、專利審查時長、權利要求數、專利有效性、專利獲獎情況、同族專利數量、是否為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等12個指標,以此構建高價值專利評價體系;然后通過層次分析法及德爾菲法對上述指標賦予權重;最后以構建的指標體系作為依據,對現存的稀土永磁材料專利計算綜合得分,從中篩選出稀土永磁材料的高價值專利。通過對比大為專利數據庫DPI指數 (該數據庫專利價值指數)發(fā)現,本文篩選出的高價值專利與專利數據庫高價值專利高度吻合,將排名前10位的專利呈現作為示例以供參考。本研究價值在于為產業(yè)界和學界提供可供參考的專利價值篩選方法。
知識產權領域著名專家陶鑫良教授曾形象地指出 “一萬株小草頂不上一棵參天大樹”。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哪個國家能夠優(yōu)先掌握核心技術,那么哪個國家就在國際競爭中具有更多的話語權。因此,高價值專利篩選工作無論對國家還是企業(yè),其重要性都不言而喻,其對于判斷技術實力、進行專利資產管理和聚焦技術創(chuàng)新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相較于現存的多為理論研究的高價值專利文章,本文從實證角度對高價值專利進行分析,并創(chuàng)造性地從大樣本視角切入對稀土永磁產業(yè)高價值專利進行篩選,這對后續(xù)深入研究高價值專利和促進稀土產業(yè)發(fā)展都具有借鑒意義。但不可否認,相關研究還存在諸多挑戰(zhàn),如在篩選高價值專利過程中,因專利技術具有前瞻性,而從申請到實際應用往往具有較大的時間跨度,這就導致大量專利的價值在現階段不能充分顯現。另外,專利價值的體現具有階段性特征,某項專利可能在過去一個階段具有較高價值而在今天卻因為被新技術所取代而導致價值降低,所以專利是否具有較高價值不能一概而論。在后續(xù)研究中,將針對上述問題做出改進,以優(yōu)化高價值專利的篩選和評價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