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巧函
(吉林師范大學,吉林 四平 136000)
繪本閱讀是培養(yǎng)幼兒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積極引導家長共同參與到幼兒繪本閱讀活動中,可以壯大幼兒培育力量,使幼兒在親子閱讀中系統(tǒng)、深入地閱讀繪本,提高閱讀質量與能力。因此,本文深入剖析當前家園共育開展幼兒繪本閱讀活動存在的問題,并從巧選繪本啟發(fā)幼兒思維、變換提問拓展幼兒能力等方面入手,提出家園共育幼兒繪本閱讀活動開展的幾點策略。[1]
采用家園共育的方式,開展幼兒繪本閱讀活動,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以往幼兒繪本閱讀活動的開展主要是在幼兒園里進行,但是僅靠幼兒園的力量無法取得良好的幼兒培育效果,需要積極引入家庭力量,讓家長也參與幼兒繪本閱讀活動。在協(xié)同開展幼兒繪本閱讀活動中,家園可以建立更緊密的合作育人關系,幼兒也能獲得更好的成長與發(fā)展。
開展繪本閱讀活動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圖文并茂的、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繪本故事,讓幼兒在欣賞、聆聽和講述過程中認識世界、發(fā)展能力和表達情感。引入家園共育模式,開展豐富多樣的親子繪本閱讀活動,不僅可以給予幼兒全方位的陪伴,而且可以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實現(xiàn)幼兒全面成長。[2]
基于家園共育理念開展幼兒繪本閱讀活動,也會產(chǎn)生以下問題。
家園共育開展幼兒繪本閱讀活動要想取得理想效果,需要家園之間密切溝通與合作,朝著共同的目標邁進。但是目前在協(xié)同開展幼兒繪本閱讀活動時,家長與幼兒園教師溝通聯(lián)系還不夠,尤其是在了解幼兒繪本閱讀情況、制定幼兒繪本閱讀目標等方面,還存在家長參與不足、與教師各自為政的問題,極大地降低了幼兒繪本閱讀活動開展的成效。
繪本選擇直接影響家園共育開展幼兒繪本閱讀活動的成效。然而實際開展過程中還存在閱讀繪本選擇不夠科學合理的問題,原因有二:一是選擇繪本時沒有考慮幼兒的興趣愛好、成長規(guī)律等;二是家長與幼兒園教師在繪本選擇上缺乏多樣性,僅針對單一繪本開展閱讀,降低了幼兒的閱讀興趣,也影響了幼兒認知能力的發(fā)展。
要吸引幼兒積極主動參與繪本閱讀,在家園共育時應選擇多種閱讀方式,比如合作式閱讀、對話式閱讀等。目前,家園共育開展幼兒繪本閱讀所采用的閱讀方式還較為單一,尤其是在幼兒繪本閱讀課上課下協(xié)作方面,由于家園對各自負責的內容不夠明確,導致幼兒繪本閱讀活動開展的效果不佳。[3]
在開展家園共育幼兒繪本閱讀活動時,幼兒園教師可以通過社交媒體軟件與幼兒家長增進溝通和聯(lián)系,向幼兒家長講述共同開展幼兒繪本閱讀活動的重要意義,在深化家長參與幼兒繪本閱讀活動的思想認知后,與幼兒園教師建立緊密合作的關系。在共同開展幼兒繪本閱讀活動時,除了要科學制定幼兒繪本閱讀活動的目標,還要細致梳理家園共育幼兒繪本閱讀活動的實施流程,讓幼兒園和家長了解各自肩負的閱讀指導職責,避免出現(xiàn)各自為政的情況,保障家園共育開展幼兒繪本閱讀活動的效果。
如《我變成一只噴火龍了》,幼兒園教師了解該繪本的故事內容后,可以先將該繪本故事所要表達的思想和培養(yǎng)宗旨傳遞給幼兒家長,在增進家長對該繪本故事的了解以后,雙方可以針對這本書來制定繪本閱讀指導目標。其中幼兒園教師負責通過課堂繪本閱讀教學,幫助幼兒理解繪本中人物的情緒,讓幼兒明白每個人都是有情緒的,然后引導幼兒思考怎么面對自己的壞情緒。家長課后與幼兒一起閱讀該繪本故事時,可以引入日常令孩子生氣的事情,比如父母不認真聽自己講話、批評自己時有了壞情緒怎么辦,在加強幼兒與繪本故事關聯(lián)性的同時,也能引導幼兒感知繪本故事主人公如何有效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以后遇到類似情況時能采用同樣的方法疏導自己的情緒。將繪本閱讀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可以有效提高幼兒繪本閱讀的效果,進而培養(yǎng)幼兒的認知理解能力。[4]
兒童發(fā)展心理學指出,在幼兒接觸繪本閱讀時,選擇合適的刺激物可以激發(fā)幼兒的繪本閱讀興趣與多元思考,使幼兒通過繪本閱讀有效發(fā)展自身認知。
第一,選擇貼合幼兒生活經(jīng)驗的哲學繪本。根據(jù)《中國兒童發(fā)展綱要(2021—2030)》,幼兒教育活動的組織與開展,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方式及特點,從綜合性、趣味性和生活性角度入手,選擇與幼兒生活緊密相關的繪本,讓幼兒在閱讀繪本時可以從自身原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有效領會繪本蘊含的哲學價值。第二,選擇設置懸念式的幼兒故事繪本。實踐中要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經(jīng)典故事繪本,最好所呈現(xiàn)的故事情節(jié)是一波三折且扣人心弦的,這樣才能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引導幼兒對懸念設置的相關畫面及問題進行深入思考與探究,從而培養(yǎng)與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與思維能力。第三,選擇蘊含道德思考的德育繪本?!?~6 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明確指出,“要讓幼兒在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學會遵守規(guī)則,形成基本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引導幼兒建立規(guī)則意識和社會情感的途徑有很多種,比如看影視作品、讀繪本等。
在家園共育開展幼兒繪本閱讀時,家長和教師可以選擇具有正面引導價值的道德教育繪本,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和有趣的內容來傳遞友誼、生命、公平等重大問題,幫助幼兒有效感知其中蘊含的道德品質,促進幼兒思維認知發(fā)展。
如《鼠小弟愛數(shù)學》是學科知識類閱讀繪本,其中蘊含了許多數(shù)字知識,這些知識在繪本中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變成了冰上圓圈、美味水果等,這些內容更加貼近幼兒的生活,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方便幼兒后續(xù)進行認識了解。與此同時,繪本中展現(xiàn)的數(shù)字概念和直觀插圖,也運用了設置懸念、層層闖關的方式,既能豐富幼兒的視覺感官體驗,激發(fā)幼兒興趣,又能在完成繪本閱讀中認識不同數(shù)字,發(fā)展多方面的能力。
選擇了內容合適的繪本,并不意味著可以實現(xiàn)引發(fā)幼兒哲學思辨的目的,還需要家長和教師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幼兒進行啟發(fā)與引導,讓幼兒在繪本閱讀、分析和探究中,實現(xiàn)思維、探究、閱讀、表達等多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與鍛煉。
第一,開放式提問引發(fā)幼兒充分想象與思考。家長和教師在引導幼兒閱讀繪本時,應注重圍繞繪本內容進行開放式提問,促進幼兒發(fā)散性思維的形成,引導幼兒結合繪本內容和已有生活經(jīng)驗,對繪本后續(xù)內容展開想象。實踐中家長和教師要注意為幼兒創(chuàng)造多元化回答空間,使幼兒在填充故事情節(jié)中思維變得更加活躍,語言表達變得更加流暢。第二,討論式提問引導幼兒進行激烈討論。家園共育指導幼兒繪本閱讀時,家長和教師要深入挖掘繪本,通過討論式提問方法,科學引導幼兒對繪本內容進行多角度探討,讓幼兒在學會傾聽和積極踴躍發(fā)言中接納他人的觀點,修正自己的觀點,進而有效提升自身認知能力。第三,自發(fā)式提問拓寬幼兒思維廣度。要在繪本閱讀中引發(fā)幼兒進行深層次的哲學思考,要為幼兒創(chuàng)造更多自我發(fā)問的機會,可以借助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幼兒逐層逐級發(fā)問,引導幼兒在主動思考和解決問題中,拓寬自己的思維廣度。[5]
如《螞蟻和西瓜》,這本繪本講述了螞蟻們團結合作、共同努力把一個大西瓜皮抬回洞里的故事。幼兒園教師在開展繪本閱讀活動時,可以變換提問方式,引導幼兒深度閱讀與思考。比如圍繞螞蟻搬動西瓜皮設計問題,包括:面對西瓜皮這種龐然大物,一只螞蟻可以搬動它嗎?兩三只螞蟻是否可以搬動西瓜皮?……然后引導幼兒跟隨教師講述的故事內容進行思考、分析和想象,當幼兒了解到僅靠幾只螞蟻的力量是不能搬動西瓜皮的,這時教師可以設置開放式問題,即思考一下螞蟻如何才能搬動西瓜皮?面對這一問題幼兒也能進行充分想象,結合現(xiàn)有的生活經(jīng)驗探尋有用方法,比如借助其他動物的力量、邀請更多螞蟻參與其中等。讓幼兒通過層層閱讀和深入思考,了解到只有團結合作才能完成搬西瓜皮任務。完成該繪本故事閱讀活動后,幼兒園教師可以教導家長也采用變換提問的方法引導幼兒進行繪本閱讀,比如讓幼兒嘗試像螞蟻一樣搬動大的物品,如書桌、柜子等,并引導幼兒在這一過程中思考:自己能否搬動?采用哪種方式可以搬動這些物品?……為幼兒創(chuàng)造更多親身體驗親自操作的機會,幼兒初次嘗試以后會發(fā)現(xiàn)僅依靠自己的力量無法實現(xiàn),在跟隨父母了解繪本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后,家長可以與幼兒一起搬動書桌、柜子,在實踐體驗中幼兒也能明白何謂團結合作,從而提高幼兒對繪本主旨的認知能力。
家園共育開展幼兒繪本閱讀活動,涉及的繪本類型有很多,在引導幼兒完成這些繪本閱讀以后,幼兒園教師也可以鼓勵幼兒家長積極參與幼兒園舉辦的系列主題活動,比如繪本故事角色扮演、制作適合幼兒的小型繪本、集體閱讀繪本故事等,讓幼兒與家長均能參與其中,使親子關系更為親密。注意,只有幼兒完成繪本閱讀后再參與這些相關的主題活動,自身繪本閱讀興趣才會被充分調動起來,在深化繪本內容實踐體驗以后,幼兒也可以獲得更加深入的認知,為家園共育幼兒繪本閱讀活動的開展與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引導幼兒閱讀繪本故事后,幼兒園可以圍繞故事內容讓家長和幼兒共同參與角色扮演活動,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與家長、教師和同學進行互動,在親身參與實踐體驗后,幼兒就能深刻領會到繪本故事蘊含的學會合作、戰(zhàn)勝困難等哲理,從而使幼兒與家長、同學等的關系變得更加親密。
家園共育開展幼兒繪本閱讀活動,要想取得好的繪本閱讀效果,還要對以下事項予以重視。
精心選擇繪本閱讀內容,才能激發(fā)幼兒閱讀興趣。家園之間要增強溝通聯(lián)系,充分考慮幼兒興趣點和繪本內容,盡量選擇具有歷史文化韻味、能夠引導幼兒形成積極價值觀的繪本,而且繪本要具有語言簡潔易懂、圖片精美靈動、情節(jié)跌宕起伏等特點,這樣可以減少幼兒的抗拒心理。
家園共育開展幼兒繪本閱讀活動,要注重創(chuàng)新繪本閱讀方法。幼兒園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學多媒體,以更加直觀、形象和生動的方式呈現(xiàn)繪本故事情景,這樣可以激發(fā)幼兒的繪本閱讀興趣,加強對繪本故事內容的理解。家長在引導幼兒進行繪本閱讀時,幼兒園教師也要指導家長結合幼兒身心發(fā)展實際,采用幼兒更易理解掌握的方式進行繪本閱讀,如引入幼兒的相同經(jīng)歷、為幼兒創(chuàng)造更多實踐體驗機會等,這樣可以彌補幼兒園繪本閱讀存在的不足,使幼兒獲得更加全面綜合的發(fā)展。另外,幼兒園和家長還可以定期開展繪本閱讀研討、主題繪本制作等活動,在相互傳授可靠經(jīng)驗的基礎上,使家園共育朝著更加深入的方向發(fā)展。[6]
基于家園共育的幼兒繪本閱讀活動要定期開展總結分析工作,以更好把握幼兒在家園共育模式下的繪本閱讀情況,也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解決實際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從而使幼兒獲得更加全面的成長與發(fā)展。幼兒園教師要與幼兒家長一起,對近段時間開展的幼兒繪本閱讀活動進行復盤和總結,將注意力放在繪本閱讀活動取得的成效、幼兒的參與情況上,對于幼兒參與情況要從繪本選擇、活動方式、家園協(xié)作、目標完成等方面著手進行系統(tǒng)綜合評價,然后根據(jù)所得結果分析存在的不足,再采用針對性的措施在后續(xù)家園協(xié)作開展幼兒繪本閱讀活動中進行優(yōu)化完善,提升幼兒繪本閱讀活動的開展水平與質量。
幼兒參加繪本閱讀活動可以獲取許多知識內容,促使自身語言、閱讀、理解等能力不斷提升。將家園共育模式融入其中,可以取得更為理想的效果。實踐中幼兒園教師要與幼兒家長加強溝通聯(lián)系,綜合考慮幼兒身心發(fā)展、個人興趣等情況,科學選擇幼兒繪本,同時采用合理的繪本閱讀形式并開展系列活動,引導幼兒積極踴躍參與,在家園共育引導下不斷豐富幼兒知識結構和發(fā)展幼兒各方面能力,使其朝著更好的方向成長與發(fā)展。